生态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王敏锐

生态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王敏锐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嘉兴 314000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科学发展与生态建设逐渐深入人心,而城市绿化与城市公园建设成为生态环保的一个重要项目。因此,应以科学环保为基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到园林设计中,形成完善、合理的科学规划及设计流程。这就使得园林从业者在设计意识上,从1个小节点或是小片区的生态设计,转变到整理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上,使园林设计方案能够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理念。目前,园林设计中,主要通过资源循环使用、雨水回收再利用、微地形之间的科学划分,植物、微生物可持续发展等手段,以此彰显生态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生态设计;园林设计

1生态理念及设计

生态理念是指人类对于所在居住区域的生态保护意识,主要是指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保护关系。人类作为自然生态中的一部分,应遵循自然生态法则,与生态环境和谐、友善的发展,而非过度开发建设或是根据自身喜好去改造生态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生态三者之间的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进而实现人类进行生产、建设、改造生态的目的,并将生态资源循环利用。充分利用生态理念引导园林设计,并有效、科学地融入生态设计,使得园林设计由单一的叠山理水、栽植养护、建筑塑景等传统设计,提升为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使景观设计与生态设计相结合,满足生活、节能、休闲、环保等多功能需求。

2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首先,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园林景观设计将某个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作为基本出发点,因地制宜,有机融合当地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努力挖掘人文价值,为人们提供文化熏陶,另一方面渗透可持续理念,引导人们反思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并引导人们树立环境保护的理念,主动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其次,充满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能够促使人们回归大自然,使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贵。现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使人们长期处于紧张、快节奏中。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环境在城市中存在的空间逐渐缩减,人们体验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设计和建造生态化的园林景观,人们在游览园林、欣赏景观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秘,享受清新、轻松、舒畅自然环境,帮助人们暂时从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解脱出来,进而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最后,园林景观的设计能够带动整个园林实现良性循环,促使园林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生物链条,构建一个小型生态循环系统,进而为周边环境的生态建设创造条件。无论是对于园林景观设计者,城市规划者,还是园林的欣赏者而言,形成一个运转正常、协调平衡的园林体系都是十分重要,因此,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其中,能够实现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在自然运行规律中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3生态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尊重与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综合分析当前自然环境以及物理条件,并最大限度保护原生态环境,如加强物种多样化保护,实现植物的综合保护。同时,还需加强监测所在区域环境,从而为自然环境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1)乡土植物的设计。由于其长时间处于自然环境下,并不断演变从而形成具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在设计时,需最大限度地保留本土植物,利用外形美化以及修饰来满足风景园林设计的需求。同时,乡土植物与比其他植物后期维护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合理设计本土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2)尊重原有生态布局。在设计过程中,需保留原有自然特征,如山、水、地貌等,并通过合理修饰更加凸显原有自然特征,从而能够有效缩减设计成本,同时能够保留原始设计的美,有效避免后期修剪影响自然生态环境。在原有自然特征的基础上加以修饰,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设计成本,也可以在保留原始设计美感的同时,避免在修剪过程中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3.2加强园林中土壤生态化设计

土壤作为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存在,通过土壤生态化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净化空气的作用,同时又能供人们观赏。不同植物所需土壤不同,因此,加强土壤分析是当前风景园林设计工作者的必修课,在设计过程中,需测试所选区域土壤,从而选取最为符合的土壤类型,对于特殊种类的植物需增加土壤的腐殖质,转变土壤的类型从而更好地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保水性,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例如:胶州湾如意湖公园,连通大海,在设计中,还要考虑降低水体盐碱度的需求,在设计中,芦荻作为临近水体的绿化,能够有效避免土壤沉降,并在此基础上降低盐碱性,同时也为底层排盐安全作出考虑,更好地保证土壤生态型。

3.3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生态化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需确保植物物种的共生性,并依托于在建植物生长规律完成科学的配置,在保证植物稳定生长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景观的美观性。在具体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通常利用乔木完成遮荫效果,铺设草坪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活动以及休息的场地,利用低矮的灌木科学分割风景园林空间,从而保证整体植物发挥其价值,最大限度地实现园林生态化建设。由于不同种类植物所具有的性质亦存在差异,所以在配置过程中,需寻找科学、合理性元素,如对于乔木而言,比灌木层次性更加丰富,并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视线需求,避免视觉障碍,同时因乔木树形高大,在布景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因此,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不仅需分析审美性,同时还需中国式植物的生态型。如植物种类不同,其碳吸附能力亦存在差异,灌木与乔木对比其碳吸附能力更强,但所释放的CO2更高,所以,配置树种过程中,需寻找科学性的配置理念,选取碳吸附能力较强的常绿灌木以及落叶乔木等。例如:浙江宁波平台公园为了更好地增强景观美观性以及为人们打造更好的园林,在平台通道穿过堤坝,与平台相接,并与广场相互融合,同时在西端凸起以俯视甬江风光。此模式转变了人们亲近滨河地区的形式,并为人们的娱乐以及活动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渠道。选择本土植物,包括多年生植物、草类,确保全年四季都有景色,以适应气候条件。在秋冬季节,即使草地花卉凋零,但地被植物、灌木和草地也能确保景色美观。因此,在风景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需重视一定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植物配置的生态化。

4结语

在园林设计中,遵循美学设计和可持续发展并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园林设计。尊重发掘研究大自然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创造灵感,给人类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园林奇迹。园林的魅力价值不仅在于视觉享受,更在于其生命活力,长久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生态建设不仅仅是园林设计师的事,更是全人类的事,全民环保,为共创美好家园献出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高峰,刘亚丹.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研究[J].现代园艺,2013(24):105.

[2]陈哲敏.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现代园艺,2017(24):101-102.

[3]官群智.基于生态理念下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与建设[J].广东建材,2009,25(8):323-325.

[4]王娟.生态理念下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分析[J].花卉,2017(22):30-31.

[5]曾先国.基于生态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4):40-41.

论文作者:王敏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8

标签:;  ;  ;  ;  ;  ;  ;  ;  

生态设计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王敏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