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阳县葛石镇皋山完全小学 271404
“预习能力”是学生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数学教学必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预习能力。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地片面认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了,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预习能力。通过近些年的教学探讨,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的:
一、以“爱”去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预习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预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了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以表扬、鼓励为主,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预习:从上到下观察12÷4=3、120÷40=3、1200÷4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举手发言的刘丽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地把她叫了起来,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地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刘丽,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却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发言,难免紧张,深呼吸,一字一字地把你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地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预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以"境"培养学习数学的预习
我们都知道,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预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以"争论"激发学习数学的预习效果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学生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展开了唇枪舌剑,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所以,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预习学习的内心需要。
四、以"动"增进学习数学的预习
教育之父赫尔马特说过,任何个体在获取知识时,其兴趣都要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即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可见最后要真正获取和巩固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行动。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预习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8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预习学习的兴趣。
论文作者:王海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兴趣论文; 他们的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6月第2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