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点分析论文_王世泽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点分析论文_王世泽

摘要:与传统的水泥路面工程相比,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车辆在上面行驶的噪声要小得多,不容易发生持续性裂缝或断裂等问题,路面更加平整,给人的感觉更加舒适。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施工,从而确保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

1.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的相关要求

在改性沥青路面工程中,要想确保工程质量就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施工,切实规范施工程序。其中,沥青混合料的配置最为关键。在配置前,必须对混合料所需的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确保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达标。因为改性沥青的特殊性,在进行配比时,应该根据各项指标做好相应的试验,将质量控制落到实处,以保证改性沥青具备良好的品质。同时,要优化配置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员,科学地引入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创造新思路,采取新举措,探讨新方法,适应为未来道路工程建设的需要。

2.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

2.1原材料的准备工作

2.1.1 SBS改性沥青

市政道路施工中,为了保证其质量,一般采用成品改性沥青。在施工前,需要对采购回来的改性沥青进行检查,成品改性沥青应该标注产品名称、标号、代号,以及运输与存放条件,还应该有使用说明书。此外,还应取样融化检验,主要是看是否会出现离析现象,其各项技术指标是否达到施工设计要求。

2.1.2集料

对于集料的准备,首先要求在采石场的生产过程中,必须彻底清除集料上面的覆盖层及泥土夹层;其次,集料成品的堆放,需要事先对场地进行硬化处理,以便采回来的材料得到很好的存放。确保集料具有良好的形状,而且保持表面洁净、干燥、无风化现象,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

2.1.3填料

矿粉是沥青混合料中一组成成分,必须采用优质的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过加工磨细之后才可使用。而且采用的石料中,应该尽量将泥土杂质除净,取得干燥、洁净的矿粉,要求其85%的含量中颗粒小于0.075mm,确保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才能符合规范要求。

2.2沥青混凝料的拌制

改性沥青混凝土在拌制时,其配料应根据施工单位给定的配合比进行拌和,同时要注意控制拌合设备中集料的温度,确保拌合设备内及出厂的混合料的温度在160℃以下。另外,在拌和集料和沥青时,要保证将其搅拌均匀。

2.3沥青混合料摊铺

2.3.1改性混凝土的配制集料使得其具有的粘度非常高,同时,在摊铺施工时,混凝土也具有较高的温度,鉴于此,就使得其摊铺的阻力就比较大,所以就必须采用履带式摊铺机将沥青混合料缓慢、均匀、连续的摊开。另外,在摊铺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厚度及平整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对于上面层的摊铺,为了控制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可以以走雪橇的方式进行施工。

2.3.2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时,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必须保证供料的及时连续。同时,为减少出现离析现象,必须保证摊铺机两侧处于送料器上的混合料的高度处于熨平板的2/3高度处。

2.3.3在进行混凝土摊铺时,对于摊铺机无法摊铺到的加宽、边角部位,必须由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人工摊铺。人工摊铺时,需先对铁锹、耙子等工具进行加热后在其表面涂上油水混合液以方便施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耙子找平时,为方便压实同时保证温度,必须在碾压完成前迅速找平。

2.3.4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施工时应尽量保证其表面纹理的完整性,减少人工处理。但是当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时,则必须进行人工筛料处理,筛料时要保证筛孔在10mm以上且随用随筛。

2.4沥青混合料压实

2.4.1在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和修整后,则需要对其进行全面均匀的压实工作。一般说来,压实工作有三个阶段,即初压、复压、终压,在这三个阶段中,压实工作的完成一般依靠钢轮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联合施工。碾压工作通常分段完成,每段长度在30-50m之间,同时,初压压路机与摊铺机应保持适当距离,即小于30m。初压时,一般要保证混凝土有较高温度使面层不至于推移、开裂;复压紧随初压之后,压过后要求在混凝土面层没有留下明显轮迹;终压时要求压实后混凝土表面要是一致的颜色且平坦无轮迹。另外,在对混凝土进行初压和复压时,最好采用同型号的压路机并成梯队进行工作,值得注意的是,应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初压时不小于150℃,复压时不下于130℃,碾压终了时,混凝土温度应保持在90℃以上。

2.4.2施工中采用振动式压路机时,应以由低到高、由内向外的顺序碾压,同时严格控制其轮迹重叠宽度,压路时应在200mm以下,静压时则应大于200mm。采用轮胎压路机时,要求复压跟进时要与双钢轮压路机保持30m左右的距离。为避免改性沥青混合料因粘度过高而在碾压时黏轮,可在碾压开始前30m左右的地方铺置面积足够大的苫布或彩条布,再将轮胎均匀喷涂比例为4:6的油水混合液后,将碾压机开至其上往复几次,待确保轮胎被浸润后,在开始作业施工,同时还应派专人跟机检查,一旦有黏轮现象发生时,必须立即刮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工作面未冷却时,切不可让压路机在其上面停车、急转向、急刹车、起步,也不可给压路机加油、水,若是振动式压路机时,则不可在原地起振。

2.4.3在对混凝土进行摊铺、压实时,必须按照规定严格控制其厚度、压实度、平整度和外观,并设专人进行跟踪检测,着重检查摊铺前后混凝土的温度、摊铺后的虚铺厚度、负压一遍后的平整度等,以便保证施工质量。

3.市政道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

3.1施工前对基层要认真检查。在易发生变形的部位,或施工面积大,易产生温度裂缝的工程,宜采取预留变形缝的作法,必要时应增做延伸率较大的卷材隔离层。

3.2要严格的按照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来实施,确保对沥青拌和的的质量、粉料、温度、取样检测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质量控制,因为改性沥青路面在使用上虽具有很大优势性,但在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方面也提出了比普通沥青混凝土路面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要想铺筑一条高标准的改性沥青路面,必须在每个环节上都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3.3要避免出现冷接缝,因为改性沥青路面接缝处理要比普通混合料困难一些。如果到第二天处理接缝,将会发现改性沥青混合料非常坚硬,不仅镐刨很困难,就连用切割机切缝都很困难。

结束语:总之,随着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改性沥青混合料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严格科学的管理,从原材料把关开始,对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选择以及拌和、摊铺、压实等工艺上进行层层把关,这样才能铺筑出优良的路面工程。

参考文献

[1]胡国稳.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7.

[2]刘荣堂.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要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

[3]谭伟忠.对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3.

论文作者:王世泽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1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要点分析论文_王世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