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供水与排水治污中心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要:众所周知,生活饮用水水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与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现阶段,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生活饮用水普遍以二次供水的方式输送给用户,使得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探究此类用水的安全问题对于改善二次供水水质极为关键。为此,本文基于此类用水的安全问题分析,提出有效解决方案,通过分析二次供水水质问题的成因,给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管理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现阶段,城市居民人口不断增长,对生活饮用水的需要也随之增加,进而衍生二次供水,从而满足居民的饮用水需求。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的逐渐加强,居民对二次供水质量要求也与日俱增,对饮用水的质量日益重视。基于此背景,强化水质管理,使其符合相关管理部门的规范要求,这也是相关企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基于此,本文就二次供水水质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管理需要有一定帮助。
1 二次供水现状
1.1 二次供水概念
二次供水指的是集中式供水在入户之前经再度储存、加压和消毒或深度处理,通过管道或容器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其中利用的设备含有气压罐、水泵机、阀门等。
1.2 二次供水现状
现阶段,某地区对出厂水开展检测工作,结果表明,检测水样结果均符合相关部门颁布的规范要求。与此同时,该地区注重投资建设,强化资金的投入,对过去的管网进行维护,必要时进行更换,建设城市管网,进而改善水质,使得提供的生活饮用水符合相关部门的要求,进而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相关部门还注重管网输配中的管理,使得生活饮用水浊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情况下,该指标都进行严格控制,使其处于1.00NTU水平以下。经过长期发展,自来水厂提供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浊度值不断降低,该指标不仅控制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甚至更低,使得生活饮用水合格率得以不断提高。但是,现阶段生活中很多居民还是无法享受到高质量的生活饮用水。研究表明,多数投诉事件发生的原因都是二次供水设施受到污染,使得居民用户的饮用水水质下降,从而威胁居民健康。
2 二次供水水质问题成因
2.1 管理体制造成二次供水水质管理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小区设施管理是由物业公司进行管理,并非是供水公司。在现实情况下,一些物业公司尚未认清到自身的管理职责,使其难以提高设施管理水平,进而无法及时维护或者处理危害供水水质的设施。尤其是一些自建房、企业自管房等房子。此类房子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因此导致供水设施得不到有效维护和管理,进而增加水质投诉不良事件发生。
2.2 二次加压供水设施老化
在过去,物业都不大重视对二次供水水质的管理,不注重资金的投入,难以对供水设施进行有效的维护及更换,最后导致供水设施长时间处于老化状态。尽管供水公司及相关部门认识到供水设施管理的意义,并努力对其进行有效维护及改造,但仍然存在漏、滴等情况,而且存在严重的二次供水污染隐患。
2.3 供水设施设计及安装不合理
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很多供水企业对供水设施的安装及设计水平有待提高,在安装及施工环节存在较多的问题,尚未科学配置管道,例如一些供水公司将上水管道分布在排污管的下面,两者交叉或并行,并且未采取有效的防护。现阶段,很多供水公司的设施设计环节都将非生活饮用水及生活饮用水管道进行连接。与此同时,将溢流管设置在贮水池,使其和排污管进行连接。一般情况下,水箱含有溢流管、通气孔等三孔,倘若对孔没有进行有效处理,或者设计不当,则可能致使一些异物通过细孔达到水管内部,进而对水质造成威胁。而没有科学设置水池结构,容易导致一些地方存在死水区,水无法得到流动。
2.4 水箱存在被污染的隐患
现阶段,由于存在较多的高层建筑,而且用水时间经常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因此很多供水企业采用水箱方式进行供水。在调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发现水箱存在较大问题,例如水箱陈旧,存在生锈或者长青苔等情况;水箱材质不利于人体健康;水体历时长,出现死水区的情况。因此,可见此种供水方式尚未设置安全防护,使得饮用水与空气接触,极易形成二次污染。
2.5 二次供水设施管理不善
二次供水设施是极易导致饮用水受到污染的环境,然而目前很多供水公司都尚未意识到强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而不注重对制度的完善。物业公司负责对小区供水设施进行管理,然而多数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也没有定期到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健康体检。此外,在购买相关设备前,物业部门也没有严格审核材料的质量。
3 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二次供水水质污染
3.1 建章立制,加强二次供水管理力度
强化管理,降低污染率是改善二次供水水质的必经之路。而要想强化管理,相关企业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这是降低污染发生率的前提,与此同时需要强化自身的维护能力,有效保证供水质量。现阶段,尚未设置专门的部门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系统及专业管理,导致设置管理存在明显权责不明确的情况,且资金投入力度较弱,工作人员水平也有待提高。2012年中旬,相关部门颁布有关管理办法,强化对二次供水的管理力度。在该办法中,相关部门明确二次供水设备的管理责任是多方共同管理的,含有委托管理、所有权人等多方,同时要求定期对水箱进行清洗。同时,对水箱清洁工作质量也有一定要求,规定清洗后的水质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水样的检测工作须到正规检测机构进行。
3.2 合理运用管材
表1 各种管材综合性能比较
国内外学者认为,强化管网管理,促进改造也有效降低二次供水污染发生率。因此,供水企业需采用高质量的管材,严格依据相关部门的管理办法对管道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避免管材出现腐蚀情况,强化管网的清洁,定期对其进行有效冲洗。现阶段,由于多数供水公司的技术水平较低,而且资金投入力度不够,导致大量管道没有进行内部防腐蚀措施,致使管道中存在大量结垢,甚至出现腐烂穿孔。
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管材可有效防止饮用水污染。现采用的小管径管道主要为UPVC管及PE聚乙烯管。由于后一种材料具有方便安装、抗腐蚀能力强、对水流阻力弱等优势,已经将其运用在目前的供水管网建设中。过去,在供水管网建设中,小区多采用铸铁管、镀锌管等管材,而目前很多新建小区都已采用PE聚乙烯管材,不再使用旧管材。如此,既可有效改善管网的效率,又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饮用水水质。现阶段,国内常见的管材有钢管、聚乙烯等管道。在抗压方面,钢管抗压效果最好,聚乙烯管抗压效果一般。在抗腐蚀方面,钢管性能一般,聚乙烯管、聚丙烯管抗腐蚀能力强。在造价方面,钢管价格较贵,而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较便宜。
3.3 选用倒流防止器防止倒流引起的污染
二次供水污染的共同特点,是非饮用水和饮用水的链接处出现了倒流造成污染。目前我国一般使用普通止回阀防止倒流,但是使用效果一般,为此,国内已有部分地方使用倒流防止器,防止不洁净水倒流入主管的现象发生。
倒流防止器是由两个隔开的止回阀(一个进水止回阀,一个回水止回阀)和一个液压传动的泄水阀组合而成的一个阀门装置,它具有结构合格,零件不易磨损、安全可靠,维修周期长等特点。由于止回阀的局部水头损失,中间腔内的压力始终低于入水口的压力,这个压差驱使泄水阀处于关闭状态,管路正常供水,在压力异常时(即储水端压力高于中间腔),即使两个止回阀都不能反向密闭,安全泄水阀也能自动开启将倒流水泄空,行程空气隔断,保证上游供水卫生安全。两者区别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设有倒流防止器的管段,不需要再设止回阀,反之不能替代。
表2 倒流防止器与止回阀主要区别
3.4 改造运用新的水池、水箱
研究表明,屋顶水箱及地下水池是引起二次供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强化二者管理,在设计环节强化质量,具体内容必须达到以下方面。一是在设计水箱及水池过程中,供水公司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二是在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设计及施工时,最大限度缩短水流停留时间,同时尽可能将消防、生活饮用这两个水池分开。三是在选材方面,供水公司应当最大限度选取高质量的管材,不要采用食品级玻璃钢、不锈钢这两种材质,同时在地下水池内部采用一些不锈钢板材贴面。
在改造水池过程中,供水企业应当采用一些高质量、无污染的池体,以免发生污染。目前,一些供水公司采用储水罐来降低污染发生率,不仅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规范要求相符,而且将杂质进行有效排除,从而改善饮用水质量。在设施改造前,水箱无人孔扶梯;无防虫溢流管滤网;水表的表位在居民屋内;立管;镀锌管,在屋内。经过改造,水箱不锈钢穿墙管、钢塑复合内管;增加不锈钢人孔扶梯。
3.5 适当运用新的供水方式
过去,供水公司往往采用传统方式对居民提供生活饮用水,极易出现污染,而且存在用水浪费、占据面积大等缺点,与此同时,水池放水过程中,水池附近存在较大的震动,进而导致附近居民受到极大的干扰。由于存在以上诸多问题,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新型技术进行供水,比如直接管网叠压供水技术实现直接加压供水,取消了地下水池,解决了污染的问题,并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水压,有效的做到了节约能源,但该供水方式没有调蓄能力,使用时需因地制宜。
表3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前后情况比较
4 二次供水管理发展方向的几点探索
4.1 尝试建立二次供水管理一体化
现阶段,二次供水污染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供水连续性受到影响,不利于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供水服务。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尽快正确处理好产权关系。目前,供水设施是由物业管理、产权单位公共管理,不注意相互配合,容易导致供水间断事件经常发生,水质污染投诉事件也会逐渐增多。另外,居民在此方面的费用逐年增长,会进一步增加居民的不满,也不利于供水公司的长远发展。倘若城镇供水公司具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则可将设施交由其进行管理。对于此问题,相关部门可采用价格调节措施,不断改进其服务水平。与此同时,建议供水公司采用互联技术进行改造,对供水情况进行监控。此种技术在供水系统中的运用,能够对污染进行主动控制,主动发现水污染问题。同时也可实现对供水情况进行在线监控,收集供水的相关数据,并发送到相关管理部门,有利于数据统计,同时具有查询各个用水用户信息的特点。这样一来,相关管理部门可对供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水质不符合标准的供水公司,则马上采取相应的处理,以免水质突发事件的发生,确保社会公众的饮水安全,达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统一。与此同时,研究表明,要想彻底降低污染发生率,自来水厂必须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不断优化水处理工艺,使出厂水得到进一步的深度处理,从而提升供水质量。为此,供水公司必须从此着手。
4.2 建立专业的二次供水设备清洁消毒队伍
当前情况下,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是二次供水的一个薄弱环节。据了解,某市区的大部分二次供水设施清洁消毒是极不规范的,大多数由物业公司自行组织清洗,操作人员可能存在未做健康检测、清洗流程不当、消毒药物投加过多或过少等情况,反而造成了水质的二次污染。因此,成立专业的清洁消毒队伍就显得迫在眉睫。专业队伍通过招聘健康状况良好的人员,通过系统的培训,制定严格的清洗消毒流程和规范消毒剂投加,可大大减少对饮用水水质的二次污染。
5 结语
综上所述,二次供水是我国城市配水管网供水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行低能耗供水和安全供水将符合低碳环保的战略发展要求。然而二次供水水质安全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对其加以重视,要认真分析二次供水水质的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防范应对,以保障二次供水的水质安全。
参考文献
[1]贾晓峰、张永强.二次供水中的水质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J].供水技术.2015(03).
[2]江河泓.二次供水中的水质安全问题与对策分析[J].工程技术.2016(03).
论文作者:吴丹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水质论文; 设施论文; 水箱论文; 管网论文; 相关部门论文; 现阶段论文; 饮用水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