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论文_赵永倩

赵永倩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进行2年随访,按患者是否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分为50例复发组和50例未复发组。对比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可能导致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提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年龄、临床病理类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临床分期、手术方法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病灶大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2)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临床病理类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临床分期、手术方法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以减少手术后复发的可能。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复发;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指子宫内膜细胞种植在不正常的位置而形成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临床表现以痛经为主要症状,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盆腔疼痛、不孕等症状[1]。目前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较好手段,但是手术后易复发。因此我们拟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并进行2年随访,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收集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进行2年随访,按患者是否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分为50例复发组和50例未复发组。复发的诊断标准为:经过手术治疗,再次出现痛经、盆腔疼痛等临床症状,或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复发组平均年龄(25.5±5.3)岁;未复发组平均年龄(36.7±8.7)岁。

1.2 入选标准(1)年龄18~50周岁,入院后临床资料完整。(2)自愿参加试验,签订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1)纳入研究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2)肝炎病毒携带者,活动性感染,恶性肿瘤。

1.4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1)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孕龄、婚育史、月经史、生育史等。(2)现病史、既往史、遗传史、家族史等。(3)既往内异症分期、手术病理类型、病灶大小。

1.4.1内异症分期 参考1985年美国生育协会制定的分期标准[2]。

1.4.2 手术病理类型 主要分为卵巢型、腹膜型、深部结节型及混合型[2]。

1.5 评价方法 对比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可能导致手术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项目有年龄、临床病理类型、病灶大小、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临床分期、手术方法)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 Econometrics Views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使用t检验。两样本率用χ2检验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将P<0.05的危险变量放入多元Logistic分析,计算回归系数、Wald值、95%CI、β,当P<0.01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 单因素分析提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年龄、临床病理类型、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临床分期、手术方法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病灶大小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可能与经血逆流、淋巴转移等原因有关。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大多具有周期性胀痛表现,体检时甚至可以摸到增大的触痛结节。因此发现切口触痛结节,周期性胀痛,既往有剖宫产史一般可以明显诊断[3]。我国腹壁内异症最多见于剖宫产手术,原因主要是剖宫产时,子宫内膜碎片污染切口。此外切口内异症还可继发于剖宫产、子宫切除、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腹股沟疝修补术后[4]。有学者认为妇女在不同时期时子宫内膜种植发生率不同,一般月经后>经前期>妊娠早期。但是盆腔内异症的发生率却明显低于腹壁内异症,可能与内膜遗传特质、生物学活性有关[5]。也有报道原内异症可发生在脐部、外阴和四肢,原因与良性淋巴种植有关。

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年龄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率有关,复发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5±5.3)岁。我们分析患者年龄越大,病变可能多处于晚期,而年轻者症状轻,治疗反应好,故复发率低[6]。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理类型,我们发现复发组中以混合型患者为主,有学者提出混合型患者一般有多种病理类型,因此手术难度大,残余病灶分布广,给复发留下隐患。还有研究认为深部结节病灶由于位置深,也是引起术后复发的原因。此外我们还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与复发呈正比,即随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增加,复发率逐渐提升。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提高,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各大医院逐步推广。腹腔镜可以进行清除、分离粘连、剥除等治疗,而且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对胃肠扰动小,因此术后患者发生肠粘连、腹腔感染的几率大大降低。

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浸润、转移、复发的特性,因此术后患者在3年内的复发率可以达到50%左右。本次研究发现非复发组患者术后服用米非司酮的比例明显高于复发组。米非司酮为强抗孕激素,能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常用于抗早孕、催经止孕、胎死宫内引产手术中[7,8]。我们分析,虽然手术可以切除肉眼所见的病灶,但是仍存在残留的小病灶,因此术后服用米非司酮可以抑制患者性激素水平,促使残留病灶萎缩。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应该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尽量切净病灶,术后服用米非司酮以减少手术后复发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54-3611

[2]郎景和1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与设想[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38:478-4801

[3]王友芳,吴葆祯,连利娟,等.甾体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观察及临床疗效的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18(5):71-75.

[3]Dwivedi AJ,Agrawal SN,Silva YJ.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mas[J].Dig Dis Sci,2012,47(6):456-461.

[4]Patterson GK,Winburn GB. Abdominal wall endometriomas:report of eight cases[J].Am Surg,2012,65(11):36-39.

[5]冷金花,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2,3(8):437-439.

[6]Wolf GC,Singh KB. Cesarean scar endometriosis:a review[J].Obstet Gynecol Surv,2014,44(12):89-95.

[7]周夏伶,许剑利,乔林,等.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17(1):36-38.

[8]邓爱萍.腹腔镜术后加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62-1363.

论文作者:赵永倩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第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论文_赵永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