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_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_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经济学论文,价值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许多从未碰到过的复杂问题,需要从理论上作出回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学界逐渐活跃起来,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出发,对若干重大的理论问题已经作出了不少新的回答,涌现出了不少新的研究成果。但必须看到,随着大量西方经济学理论被介绍给国内理论界,对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作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就成为摆在我国经济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既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应有的指导作用,又吸收和利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我国改革和发展服务。

如果说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我国经济学家更多的关心抽象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现在经济学界逐渐兴起了务实之风。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更多地参与实际经济部门的活动,研究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探讨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如何运转等问题,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但另一方面,近几年确实在经济理论工作者中出现了一种“对策研究热”和急功近利的倾向。甚至生搬硬套西方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缺乏严格的前提设定,缺少合乎逻辑的分析过程,凭借少数不加说明的资料和数据,一下导出若干结论,这种文章确不少见。一个时期以来,明显地荒疏了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仅从高等院校从事经济学教学与研究的队伍中看,现在深入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人已经很难说有多少了。90年代初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等基本理论问题新的一轮讨论中,似乎可以看出一定的问题。有的人认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已经过时,提出“二元劳动价值论”、“生产要素形成价值论”等等观点。当然,大胆地怀疑,自由讨论和争论,理论才有可能深化和发展,但如果缺乏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钻研,轻意地怀疑和争论,并不能使理论本身有所发展,也不是严肃和科学的态度。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可以说是几千年来人类探索、认识商品经济理论的结晶,“当今世界,还没有任何一种理论能够像它那样反映商品经济本质和规律性,更不要说取代它的科学地位了。”〔1〕日本有一位学者指出,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和价值概念是整个经济学的最终基础,是经济学原理中的原理,是最抽象的理论。但并不是说它是某种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现状的所谓‘抽象理论’,而完全是现实的,并且不外是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里亿万人们每天几亿次几亿次经验着的最一般最常见的事物的反映”。“如果把价值概念和价值理论看成远离现实的,离现在很远的过去的东西,那就大错特错了”。〔2〕以上这些, 是想说明无论从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的实践还是从经济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都有必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首要的一个问题,就是要研究和掌握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全部见解,不是一种教义,而是一种方法。”〔3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理解马克思的!”这是因为“不钻研和不理解黑格尔的全部逻辑学,就不能完全理解马克思的《资本论》”。〔4〕这都说明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最根本的问题是研究和掌握马克思的方法,当然主要是《资本论》的方法。只有深入理解了它的方法,才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说明要掌握《资本论》的方法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马克思自己就说过,在《资本论》中,比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方法将更加隐讳得多”。〔5〕我想, 前述那些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一元论”轻意否定的观点,也许与他们对马克思《资本论》方法论的不完全理解有关。下面着重谈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即《资本论》中的方法论问题。

《资本论》的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经济理论工作者人人皆知。但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是如何体现的,未必人人都可以准确地理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本不理解或者不愿意理解《资本论》的方法,或者“理解的很差”。他们有的说马克思是“形而上学地研究经济学”;有的说马克思用的“是整个英国学派的演绎法”;〔6 〕有的则责备马克思著作的文体和叙述方法,等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版跋”中,引了彼得堡《欧洲通讯》(1872年5 月号)上考夫曼谈《资本论》方法的文章中一大段描述之后,严肃指出:“这位作者先生把他称为我的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得这样恰当,并且在考察我个人对这种方法的运用时又抱着这样的好感,那他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方法吗?”〔7 〕但马克思仍然认为他并未理解《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也没有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以才指出:“我的辩证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之为观念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那么,马克思的辩证法在《资本论》中是怎样具体体现的呢?这并不能像国内外有些学者那样用唯物辩证法的一般原则去套《资本论》的内容,以为这样就是对《资本论》中的辩证法的准确理解。实际上唯物辩证法在《资本论》中是通过分析经济形式的一系列具体方法体现出来的。其中科学的抽象方法是一个基本的方法,是《资本论》中唯物辩证法的体现和有机组成部分。

什么是科学抽象方法?马克思指出:“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8 〕又指出:“在形式上,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恰当地叙述出来。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映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象是一个先验的结构了。”〔9〕由于经济形式或经济关系的特殊性, 决定了分析经济形式不能象自然科学那样,运用直观的、实验的方法,使对象处在最少干扰的条件下,在纯粹的形态上进行研究。分析经济形式只能借助于人的抽象思维的能力,首先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对各种相关现象进行分析,舍弃次要的或暂时不必要的因素,排除纷繁的干扰因素,抽出经济关系内在的最本质的联系,形成概念、范畴,探寻出规律;然后再把它逐步恰当地叙述出来。所以,马克思的科学的抽象方法,循着两条线路,一方面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另一方面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前者是研究的方法,后者是叙述的方法。研究的方法是前提,研究的结果或终点,是叙述的起点。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是统一的,区别只是形式上的。这种科学的抽象方法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作了最充分的运用。在《资本论》第1 卷关于商品价值或价值形式的分析中体现的最为典型。正如马克思自己说的:“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10〕还说:“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弄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11〕从马克思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中,可以看到他的科学抽象方法的一些特点。

第一,以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为抽象分析的现实基础。或者说,马克思的抽象方法是严格地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这一点好象是不消说的,但这正是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方法与前人根本不同的一个特点。黑格尔的抽象方法,就是从“绝对观念”出发,然后这种“绝对观念”异化为现实世界,最后思维又回到“绝对观念”。他把思维过程与现实世界的发展过程看成是同一的,混为一谈。所以马克思说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倒立着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抽象方法虽然也从事实出发,因而也作出了相当大的理论贡献,但他们的抽象不是建立在某一方面的事实上,便是企图把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形式看成一般的、甚至不变的形式。这种形而上学的方法,不可能有完全科学的抽象,只得半途而废。马克思的抽象方法是“从最顽固的事实出发”的。他对已知的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活生生的事实进行分析,从中找出被掩盖着的本质的东西。而不是从个别事实出发,更不是从头脑中创造出概念和范畴。马克思在《资本论》开头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12〕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到如此成熟、如此发达的商品经济现实,马克思就不可能抽象出商品价值这个简单而又极抽象的范畴。这也就是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方法的唯物论基础之所在。从资本主义社会大量普遍存在的商品关系的现实出发,抽象出商品价值范畴,对于理解资本主义以前的商品关系,当然也是适用的。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出来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是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13〕

第二,逐层分离不必要因素,揭示出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或本质,这是《资本论》中科学抽象的基本方法。以商品价值的抽象为例,来看看马克思的抽象是如何进行的。

首先,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纯商品社会来考察,即排除了非商品关系。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只当作资本产物的商品,这种商品的价值包含着剩余价值。但现在要分析什么是价值,因此,这些不必要的因素必须排除,把已知的当作资本产物的商品,抽象为“简单商品”,然后再分它的价值。

“简单商品”也是一个二重物,即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结合体。“在我们所要考察的社会形式中,使用价值同时又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为了探寻价值,又必须将使用价值撇开,分析进到交换价值。“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14〕看来交换价值好像是一个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它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形式”。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为什么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一定量成比例,相等?这绝不是因为使用价值或物品本身的用处大小相等,物品的用处对不同的需要者是各不相同的。它们其所以成比例或相等,背后有一个既非前者又非后者的第三种东西。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因而有劳动在其中。这个劳动不是具体的劳动,所以把劳动的具体形式还得撇开,而是构成一切具体劳动的一个侧面的、同质同量的、抽象的人的劳动力支出,它被对象化在两者上面了。马克思把它称为人类的“抽象劳动”。;“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15〕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是经过逐层分离和抽象过程,最后才揭示出来的。这是马克思科学抽象方法的又一个特点。

第三,始终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为主体进行抽象。《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特定的经济关系。而经济活动涉及人与物、物与物的自然关系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自然关系与社会关系常常是相关联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在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关联中加以考察。比如分析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时就是这样。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所以研究它,是因为它是交换价值从而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价值便无处着落。但抽象的目的在于探寻价值的本质,即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对使用价值只是有限的涉及,然后把它丢开,着重研究商品的价值。由商品的二因素的分析进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分析时,也是如此。即在一定的限度内涉及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然后又把它丢开,而着重在于研究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

关于抽象劳动本身,有“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人类体力脑力的支出;也有人类劳动等同化成为最广泛存在的社会现实。也可以说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两个方面,而着重以后者为抽象的依据。这一点马克思曾讲道:“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以一个十分发达的实在劳动种类的总体为前提,在这些劳动种类中,任何一种劳动都不在是支配一切的劳动。……对任何种类劳动的同样看待,适合于这样一种社会形式,在这种社会形式中,个人很容易从一种劳动转到另一种劳动,一定种类的劳动对他们说来是偶然的,因而是无差别的。”〔16〕这就是说,商品经济有了相当高的发展,商品交换已经普遍化,从而人类劳动等同化已经成了客观的必然要求和广泛存在的现实,理论上才有可能概括出“抽象劳动”这个范畴。“人类劳动力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这个自然意义上的共同点,在这里成了人类劳动等同化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的反映。也只有在这个意义上“抽象劳动”才能成为商品价值的实体。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必然会导致把“抽象劳动”从而把“价值”看成永恒范畴,而不是历史的范畴,这恐怕是一个误解。这样也就离开了《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抽象的目的。

第四,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简单范畴到复杂范畴的逻辑顺序,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的方法,不是具体本身产生的过程。因此,不能把逻辑和历史等同起来,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只能是规律性上的,大体上的一致。马克思指出,思维运动的全过程有两条道路,“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只是思维用来掌握具体并把它当做一个精神上的具体再现出来的方式。但决不是具体本身的产生过程”。这就是说,科学的抽象方法,完成了从具体到抽象之后,才走完了第一条路;把抽象的规定叙述出来,并且在叙述过程中把原来排除的一些因素,逐步地引进来,从而使思维掌握具体。这个具体就成为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这样,科学的抽象才算走完了第二条路,从而达到了抽象方法的目的。前述对商品价值的抽象过程就是如此。为了寻找出价值实体、在抽象过程中暂时撇开了交换价值这个价值的表现形式,等到价值实体,价值量的抽象规定搞清楚之后,又回到交换价值即价值的表现形式的分析。马克思说:“每一个商品不管你怎样颠来倒去,它作为价值物是不可捉摸的。……价值对象性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我们实际上也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或交换关系出发,才探索到深藏在其中的商品价值。现在我们必须回到价值的这种表现形式”。〔17〕交换价值的最后的完成形式是货币形式。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在不知商品的价值为何物的时候,谁都知道货币。但货币的本质是什么,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却从来没有去考察过。马克思对价值形式的研究,从价值到交换价值,从简单、偶然或个别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到货币形式的研究,弄清了货币的起源和本质。相对的看,这也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整个的看,《资本论》从第一卷到第二卷,再到第三卷的体系,就是一个从抽象逐步上升到具体的过程。但这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形式本身这个具体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而是思维对资本主义经济形式这个有机体的分层次的再现过程。这样也才能理解恩格斯下面的一段话:“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且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18〕

以上仅以《资本论》第一卷中部分内容为例,说明了马克思科学抽象法的几个特点。这反映了科学抽象法的唯物论基础、前提条件、分析方法和叙述方法。这些特点相互联系,构成一体,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当然应该指出,这里讲的并不是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全部。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已为历史和现实的作用所证实。马克思指出,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9〕正是马克思运用了唯物辩证法,即科学的抽象方法,解决了使古典政治经济学不得不破产的两个大理论难题:即价值规律同劳动与资本交换之间的矛盾;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得到等量利润之间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内容的正确部分,完成了经济学的革命变革,从而建构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在经济学学史上划了一个时代。这一点就不必详述了。

现代资本主义比之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有了很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其所以有现代的发展和变化,除了别的一些原因,不能说与马克思对它进行理论的批判毫无关系。既然马克思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灭亡的种种条件,资产阶级就采取措施来缓和矛盾,进行自我调节和更新。这也是一种历史性作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及其运行机制为研究对象,作出了许多成功的研究。但它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对立却是显而易见的。但按照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本质要求,我们仍然要不断地吸取人类一切有价值的成就,包括西方经济学的科学内容和方法,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使它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这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方法应有之意。

我国正在发展商品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关于发达商品经济理论和方法,当然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抽象法告诉我们,当现实的经济形式尚未充分发展,或不成熟时,仅根据个别的,局部的事实,急急忙忙作出结论,不会有好的结果,也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体制转换时期的中国经济,矛盾和问题很多,这对中国的经济理论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机遇。中国的经济学者应从实际出发,作长期、扎实、艰苦的研究工作,这才是应承担的跨世纪的义务和责任。

总之,只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高举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努力奋斗,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和发展大有希望。

收稿日期:1997—07—15

*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指导作用”成果之一。

注释:

〔1〕苏星:《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2 年第6期。

〔2〕田石介:《(资本论)的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第3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4〕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191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210页。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8~19页,第23页。

〔8〕〔9〕〔10〕〔11〕〔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页,第23~24页,第8页,第24页,第47页。

〔1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第220页。

〔14〕〔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8~49页,第51页。

〔16〕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第219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2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4页。

标签:;  ;  ;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科学价值*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