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部县大桥小学校 黄德素
【摘 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翼,而作为阅读 教学的重要一环,阅读能力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倾注更多的精神 与心力。为了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笔者就从对学生语文课 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谈谈在这方面的感想,教给学生一些阅 读的方法。
【关键词】 语文课堂阅读能力小学生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 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 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 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我认为新世纪阅 读教学应该以读为本,以悟为主,以练为基,实施“读、悟、” 融为一体的教学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指的 是在教师知指导下,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实践,并在阅读实践中 逐步形成和提高阅读能力的过程。在小学语文课中,阅读教学 占用的课时最多,我们在阅读教学上投入的精力也最大。阅读 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 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完满实 现,教学要求能否全面达到,关系到语文教学的全局。为此, 本文就从对小学生语文课堂阅读能力的培养入手来谈谈在这方 面的感想和做法。
一、以读为本
小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从朗读开始的,所以,最初的阅 读能力只能是朗读。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 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 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 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 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 课堂功效。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在初 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求他们读每篇 课文都要用正确流利的语言读出语气、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首先要正确地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读准字音。其次,是流利地读。在正确读的基础上,重点要求 读得连贯自然,不读破词句。再次是有感情地读。在读音正确、 速度合适的基础上,把握语气的轻重缓急,尤其是要读好人物 对话的不同。 如《钓鱼的启示》一文中有一句:“啊,这样大 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 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鲶在银色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有些同学读出惊奇的语气,有些同学读出得意的语气??可见尊 重学生的感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践《语 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的个性 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机械重复,而是要一遍有一 遍的目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读这些 内容,然后才是怎样读好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要求孩子们在读中找出不 会读的词语;读准词语的音;读通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后把不明白的地方告诉老师,以便顺学而导;读流利课文;
读中体会文章的标点符号、词语、句子表达的效果,体会它们 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读中要求领悟修辞表达的妙用;读中发 现文章重点段落的构段方法;读中揣摩文章写作的顺序??只有 把读和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习得方法、运用语言、搜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等结合起来,学生才能从 大量的读中感悟到语言的点点滴滴的妙用。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 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 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 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 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 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 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 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 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 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 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 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 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 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 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 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 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 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 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 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 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 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 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 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四、营造良好阅读气氛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是促进学生全 面发展的前提,可以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 利用一切可用的条件,为学生的阅读创造良好的硬环境和软环 境。其中,硬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外在阅读条件,如提供图书 阅览室,内藏足够的图书,配置较大容纳量的书桌,教室四壁 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软环境则是指 教师在与学生的阅读交流中建立的一种美好的情感氛围,如对 学生阅读成果的赞同和肯定等。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 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 去培养和发展,小 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
论文作者:黄德素
论文发表刊物:《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课文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创新人才教育》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