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能够更好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保障人们的正常用电需求。提高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强化对水利工程质检的监督,促进质检部门体系完善,规范质检部门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质检标准,利用科学的检测体系建造出安全可靠的水利工程项目。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是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和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视力度,依照单位的发展实际,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方式的创新和优化,进一步提高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
1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水利建设和水电工程质量控制,是科学管理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通过执行良好的检测,可以控制质量偏差的范围,以确保一致的质量,及时了解工程建设动态和质量法则。质量控制研究,采用测试方法严格控制原材料、半成品质量,通过技术检验措施进行完工验证,具有预防和确认的双重功能。测试结果是质量评估和认可的证据,为提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测试是控制和管理质量的必要手段。为确保和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有必要采用质量控制方法来验证建筑公司的工程质量,并验证其施工方法和组织措施。①质量控制是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操作内容。质量检查可用于确定技术产品的质量特征值,可以确定项目是否符合质量标准。②质量管理为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数据。这些数据构成了建筑过程质量控制的基础。③通过对进出场设备、外部零件和建筑材料的全面质量控制,可以保证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督促鼓励承包商使用优质设备和合格的建筑材料,来避免设备和建筑材料出现质量问题,规避建设项目的质量事故。④检验测试是保证项目质量的必要环节,在质量管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而最终控制原材料,半成品,技术检验和项目的质量,并提供预防和鉴定的双重功能。
2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2.1中小型水利工程在质量检测资料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当中,进行质量检测管理工作通常需要结合全面的质检资料来记录工作当中的内容和过程。但针对中小型水利工程进行调查发现,在质检工作进行当中,存在资料收集不完整,记录不详细,部分资料丢失的情况发生。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通常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质量资料记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清,认为此项工作较为枯燥,进行资料收集管理积极性较差。同时,在一些建筑企业当中,针对质检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不够,导致质量检测管理人员在进行资料统计的过程中没有严格遵照正确的记录方式进行工作,无法保证资料的准确详尽,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资料遗失。综合分析来看,人员自身因素导致资料管理工作出现问题的情况较多,质检负责人员在工作中没有按照规定开展工作,对水利工程进行质量检测时在检测位置、检测项目和检测条件方面没有进行规范,得到的数据存在一定误差性,得到的相关数据无法作为有效的参考条件。
2.2中小型水利工程缺少统一检测标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针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出台相应的统一执行标准,所以水利工程检测标准与检测范围各不相同。这些混乱情况的出现,导致相关部门在治理方面存在很多实际困难,也无法按照规定对施工方进行约束和管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通常需要具有相关资质的质检机构协助完成,但在实际情况中,并非所有的水利工程都聘请专业机构进行质检,而是利用以往的经验实行自检,这就出现了检验标准混乱的情况,同时各种质量检验结果也无法进行统一比较,检验的结果是否能够满足国家规定的水利工作质检标准也无从得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管理及控制有效措施
3.1水利工程必须选择正规质检部门实施质检工作
水利工程质检标准和体系混乱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利用具有资质的正规质检机构进行质检工作的实施。为了更好的确保水利工程质量,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程施工阶段和工程竣工之后,应选择正规质检机构和部门进行质量检测,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质量检测方案,按照正常的流程和规则进行质检实施。
3.2加强对监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
质量检测数据是水利工程质量高度的直接体现。在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中要配备专业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测。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数据的信息化管理也质量检测工作的重要组成,质量检测数据如果无法得到信息化的管理,那么检测数据的实际指导价值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呈现。相关的质量检测人员,要对质量检测的相关数据进行科学、完善的整合、梳理、分析、反馈,提高数据信息的适用性、精准度,进一步挖掘检测数据的潜藏价值,给管理层的经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3提升质量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
相关检测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时效性。质量检测的领导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管理能力;质量检测的项目经理,要具备水利工程建设的多年从业经验,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都了如指掌;质量检测的监理人员,要具备相关的监理工程师执业资格,具有相关的工程监理经验;质量检测的质检人员,要具备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经验,具有质检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3.4加强质检主体建设,保证检测主体合法性
质量检测机构的合法性是保证水利工程质检结果正确的前提,对相关资质要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我国法律机构的授权下进行质检工作。所有质检机构都应在获得国家授予的经营范围内行使职能,并承担法定责任和义务。同时,水利工程质检单位还应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自身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规范的质检标准,从内部进行提升,保证质检结果符合标准要求。通过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升质检工作整体质量,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工作效率,为科学准确的质检工作建立权威性。
3.5通过质检体系建设规范质检程序及行为
由于质检行业的政策导向性强,在各个地区内都有不同的质检机构,在行为方面较为独立,所以,水利工程质检通常需要依靠固定的机构单位,单位间在技术和地位上都具有绝对的优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质检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同时市场透明性较差。为了有效改变这种现状,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质检体系的监管力度,对质检行为进行有效规范,通过建立健全质检相关法律条款,对行业体系进行优化。质检机构本身也应做到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开展质检工作,对于一些违反质检制度的企业和个人应予以严厉打击。
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强、使用周期长的工程类项目,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对我国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很多困难,要想提高对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彩霞.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8):284-285.
[2]钱财富,宋新江,于骁义,次央.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分类探讨及分析[J].治淮,2018(11):56-57.
[3]金丛成.试论水利工程检测现存问题[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100.
[4]游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283-284.
论文作者:唐勇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质检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质量论文; 工作论文; 数据论文; 水利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