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 辽宁省阜新市 123006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2014—2018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指出:“要对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战斗堡垒,党员是国有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不仅是做好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对促进国有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现状
(一)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各基层党组织高度重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始终把党员教育培训作为推进党建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首要任务来抓,特别是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更成为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现状,着眼于党建工作发展大局,构建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体系的基本框架,以党建考评实施方案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并实施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阶梯式”工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地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供思想和组织保证。
1.多点施教,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一是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着眼点,加强党委中心组成员的教育培训。制定下发《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专题、学习内容,采用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围绕专题大家谈、撰写交流体会等形式,加强对党政班子成员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政绩观的教育;二是以提高综合素养为出发点,加强全体党员的理论教育培训。采取“专题党课+三会一课+集中党课”三合一培训形式,提升全体党员的自身政治理论水平;三是以提高党员廉政意识为立足点,加强全体党员的廉洁教育培训。在党员教育培训过程中注重党纪党规的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重要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宗旨意识、廉洁从政意识和纪律观念。
2.整合资源,提高教育培训的保障性。一是阵地保障方面,解决组织活动阵地过小,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下大力度投入建设党员活动室,活动室内党建书籍、杂志、学习资料齐全,电化及新媒体教育硬件配备率达到100%,完全可以满足党员教育培训所需;二是经费保障方面,年初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并按照各支部党员人数,将对应的经费进行拨付,由各支部根据各自实际,对专项经费进行使用;三是师资保障方面,为了使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更有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聘请党校专家教授为全体党员授课培训,专家教授讲授的党课内涵丰富、切合实际,对于广大党员扎实开展好学习教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3.完善机制,注重教育培训的常态性。为推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化和常态化,党委着力做到两个坚持:一是坚持完善制度办法。先后制定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党支部相关工作指导意见》等,对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做出具体的部署要求。二是坚持月度检查。通过支部月度任务书完成情况检查、日常定时定量检查指导,以现场交换意见、下发检查通报、责任追究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整改,促进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达到制度化、常态化和规范化。
4.有效融入,发挥教育培训的导向性。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通过建设良好的文化剔除空洞说教,使党员端正思想、加强修养、树立高尚的情操。以和谐的文化建设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章义务,坚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修养,从而增强党性修养。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培育党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及诚信守法、开拓进取的精神,引导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5.创新载体,强化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党员教育培训,最重要的是要联系实际、创新载体和工作方法,以求实效。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员荣誉感。以“党员活动日”“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等为基本形式,搭建党员开展实践活动的平台,让党员在主题实践活动中思想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升,达到党员教育的根本目的。二是拓展党员教育培训渠道,使教育培训有声有色。组织党员赴红色教育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开展学习培训,有效地提高了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二)实证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现状分析
1.参加教育培训情况
从某一单位调查结果看,上一年度公司党员全部参加了教育培训,参加过3次以上的超过七成,占72%,只参加过一次的占28%。参加的培训基本以一周以内的短期培训为主,且参加的主要是由公司党委和党支部组织的培训,更高层次、更长时间的系统教育培训机会相对较少;从党员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内容看,党员感兴趣的内容除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党风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外,还有社会管理、实用技术技能、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如图2所示);从党员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形式看,主要是先进事迹报告会、互动教学和网上学习等,占受访者的一半以上(如图3所示);从党员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机构看,更愿意到高校、职业技术学院、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实用性较强的培训机构接受培训(如图4所示);从党员最感兴趣的授课人看,最希望听专家学者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上党课(如图5所示)。
图2 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内容 图3 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形式
图4 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机构 图5 最感兴趣的教育培训授课人
另据调查结果显示,党员教育培训目前仍存在着重短期轻长期、上头热基层冷、内容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强、效果不佳等问题,党员学习存在学用脱节、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在党性修养方面存在原则性不强、是非观念淡薄以及急功近利、信念动摇的危险(如图6所示)。
图6 当前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情况
党员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较为显著,从调查问卷统计情况看,通过教育培训主要提高了开拓创新能力、岗位业务能力、领导力和执行力等方面的能力素质(如表1所示),达到了党员自我价值实现的预期目的。
表1 党员通过教育培训提高的能力
在对党员教育培训对企业的发展是否有影响的调查中,超过八成(80.6%)的受访者认为有重要影响,认为影响一般的和没有影响的分别占14.2%和1.9%,说不清楚的占3.3%(如图7所示)。在党员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方面,依次是促进了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提升了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如图8所示)。
图7 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有无影响 图8 教育培训对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影响
二、当前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已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教育培训观念存在误区
一是“看轻了”。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员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党员培训是软任务,生产经营才是硬指标,往往造成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局面;二是“看偏了”。把党员教育培训简单地等同于党性教育或理想信念教育,忽视了党员能力素质方面的培训;三是“看窄了”。在实际工作中,就党员教育抓党员教育,只知道关起门来搞党员培训,忽视了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丰富党员教育培训方式;四是“看短了”。个别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培训仍停留在一般性号召上,还没有把党员的教育培训与党组织建设和公司党委的重点任务、重点工作进行有机衔接、统筹考虑。
(二)教育培训长效机制尚不健全
一是重灌输、轻互动。实践中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呆板,大多以集中培训为主,灌输式教育居多;二是重理论、轻实践。培训内容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没有与实践相结合,缺少实践操作环节,无法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三是重调训、轻自学。只重视短期集中教育培训,而忽视了经常性教育培训,教育培训工作缺乏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育培训内容设计科学性不强
一是内容设计的系统性有待提高。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零打碎敲”的现象,没有系统性的学习培训目标与计划,党员教育培训仍停留在上传下达阶段;二是内容设计的针对性有待提高。教学内容没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未能充分考虑各个层面、不同群体党员的实际需求,在课程设置上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和时效性也不强。
三、新形势下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要立足于信息化时代的新特点,以网络为桥梁,以信息化为手段,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式,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路径模式,提高党员教育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一是创新党员教育培训形式,做到“五结合”。即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典范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分散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个人自学与组织调训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做到张弛有序、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切实增强党员参加教育培训的内生动力。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开展党员在线学习培训,大力推广菜单式教学、订单式培训等自主选学模式,增强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拓展党员教育培训实践空间。要大力开发整合党员教育培训阵地资源,配套完善相关设施,利用好党校、党员活动室等主阵地,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学习的平台。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警示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等对党员进行党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纪等教育培训,提升学习实践效果。
(二)加强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体系建设
党员教育培训内容设计总的要求是“科学合理、系统完整、具体丰富、层次鲜明、易于实施”,形成理论武装、党性修养、道德教育、知识普及、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系统科学的内容体系(如图9所示)。
论文作者:曾璐禄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党员论文; 教育培训论文; 培训工作论文; 感兴趣论文; 所示论文; 一是论文; 内容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