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教育论文_刘伟 孙彦菲 李伟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教育论文_刘伟 孙彦菲 李伟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071000)

本文系 2018年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教育规划项目《主题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82016

摘要: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辅导员工作职责分析入手,通过分析作为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载体的主题班会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了辅导员应该如何加强主题班会教育资源开发,并结合学生和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学生主题班会教育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辅导员;主题班会;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主题班会作为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载体,是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体现着辅导员的教育智慧和专业化发展水平。一堂好的主题班会,能引起班集体成员的触动或共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学生的目的。辅导员通过多样化形式的主题班会来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潜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使班会的思想性、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相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那么辅导员为什么要重视主题班会,现阶段高校辅导员主题班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辅导员又该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教育,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由此可见高校就是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而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现这一教育目标需要一个有效地载体,那就是主题班会教育。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必然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肩负着对学生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任,而实现这一工作职责的有效途径就是开展主题班会教育。

(三)主题班会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主题班会”: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辅导员为主导,围绕某一个主题,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情景化了的道德认知教育,引导学生在认知冲突和思想对话中进行道德交往,激发道德反应,获得道德体验,促进道德发展的德育类集体教育活动。可见主题班会的主要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虽然谈心谈话、班级活动等也都是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但是就像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样,主题班会教育就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二、当前高校主题班会教育存在的现状

(一)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形式单一,学生参与率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当前高校的主题班会教育多采用单向传播、灌输式和号召式的方法进行,缺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针对性不强,质量和实效性不高。辅导员老师在班会课上多采用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教育形式和载体单一,缺乏创新,长此以往,学生不爱听,教育效果收效甚微。

(二)主题班会内容简单陈旧,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生需要。

高校主题班会教育缺乏对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主体意识的充分尊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深入发展,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各种社会思潮、思想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冲击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使其思想日趋复杂。长期以来,高校的主题教育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教育内容,班会形式过于老旧,同时内容既枯燥又乏味,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甚至有些高校直接选择不开展,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校主题班会的建设。

(三)辅导员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系统性不强。

目前很多高校并没有意识到主题班会的重要性,这就导致辅导员在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时系统性不强,主题班会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时效性。有些辅导员由于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不能依据学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而有针对性的系统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甚至出现主题班会造假、不开展等情况,造成主题班会的功能弱化甚至是严重缺失,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三、辅导员有效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措施

(一)将主题班会教育课程化。

将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主题班会课程化,提升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体做法是根据主题班会的内容,效仿理论课教学,编制主题班会教育大纲、标准教案和标准PPT课件。形成主题班会课程资源库,辅导员可以像上理论课一样去开展主题班会教育。

(二)将主题班会教育进行系统性整合和开发。

主题班会活动的规划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某一个班级,而应该将这样一种德育活动放在学校德育的整体背景下考虑。根据学生综合素质模型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学校学生教育管理特点以及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来确定学生在校期间每月开展主题班会教育的主题,形成贯穿于学生在校期间系统性的主题班会教育,持续开展,提升教育的效果。

(三)注重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特色等内容相结合。

中国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时要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孝、感恩、传统节日等内容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要注重将最新发展科技、成果、时代热点等融入主题班会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四)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和载体。

辅导员在开展主题班会教育时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独角戏的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形式和载体。可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互动式、户外拓展等学生喜欢的形式。在开展时适当增加提问、视频、游戏等开展形式的比重,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率。

参考文献

[1]《高校辅导员如何组织开展主题班会》 郭志凤、李亮《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3期

[2]《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张筱荣《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2月.

作者简介:刘伟(1980.04-),男,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人,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单位名称: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论文作者:刘伟 孙彦菲 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4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论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教育论文_刘伟 孙彦菲 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