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山东聊城 252000
摘 要:林声翕的 《白云故乡》创作于1938年,这首歌在当时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1993年被选入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但今日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白云故乡》这首艺术歌曲,在运用西方传统的作曲技法同时,又有自己的有创新。本文对歌曲创作中的调式交替、离调手法、高叠置和弦的运用、钢琴伴奏等音乐表现手法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 :林声翕;白云故 乡;艺术歌曲;音乐特色
《白云故乡》创作于1938年,距今已有72年,现在 听起来依 旧是那样的动人心弦。它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减退。其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句是 :“海 水茫茫,山色苍苍。白云依恋在群山的怀里,我却望不见故乡,我却望不见故乡 !”那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对故乡的眷恋一下子涌入了我的心头。那荡气回肠 的旋律,激起了我进一步探究这首歌曲以及了解林声翕先生声乐作 品风格特点的欲望。1993年这首歌 已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另一方面虽然现在我国一些声乐教科书上也选用了这首歌,但由于林声翕先生早年移居香港 ,在国内对他作品了解的人并不多,故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探讨 。
一、《白云故乡》的创作背景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抗战的全面开始。“抗日时期”对于中国艺术歌曲创作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大江南北沸腾激越着保家卫国、一致抗敌的精神。在这民族和国家生死关头,音乐家们以满腔的热情和赤诚之心,通过他们的音乐作 品来表达 自己的一腔热血。《白云故乡》的词作者韦瀚章是一代歌词大作家,他完全扎根于中国文学的土壤里。他的歌词吸取了唐诗、宋词、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统与精华,情意缠绵、意境清新。俗称“野草词人”韦瀚章。1938 年夏,韦瀚章偕弟子林声翕游香港的浅水湾,诗人驻足沙滩举目远眺,在青山、白云、碧海交融的情景里,隔海相望思念着故乡。他触景生情而一气呵成写出了《白云故乡》的歌词。我们如反复咏叹歌词,一片浓郁的赤子爱国之情跃然在字里行间。韦瀚章当即将歌词交与林声翕,请他为其配曲。这是两人的初 次合作,但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歌曲面世后,迅速在香港及内地流行,被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录制成唱片出版,销售约达lO万张 。
二、《白云故乡》的音乐特色
《白云故乡》的歌词虽短短数语,但其含意深远,描写范围极为广泛。要做到音乐和歌词完全配合、浑然一体的难度是比较难的,但林声翕用音乐的语言以及富有表现的钢琴伴奏将歌词的意境贴切的表现了出来。这是一首复二部曲式的歌曲。
林声翕在 《谈音论乐 》中说道:“一位作 曲家假如疏忽了歌词的音韵与节奏,不但很难将诗词配上一串动人的旋律,更难进一步(体现)丰富感情与无穷的韵味 ”。林声翕十分注意歌 曲旋律与汉语吟唱语调 的联系,在音乐中巧妙地运用朗诵调。用音程变化、节奏变化来充分表现歌词的语气、语调,使语调与音乐的结合更加细腻、精致、准确。起到了音乐对语言的升华作用。在谱曲前,他总要反复吟诵歌词。他特别重视歌诗字句在朗诵时的轻重规律和语气,在歌曲中完全使诗自然朗诵节奏与音乐节奏融合,歌曲的旋律好像是从歌词的朗诵中自然流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就象歌曲所标的表情记号:“行板、富有表情的”。以第一、第二句为例 :“海/风翻起白/浪,浪/花溅湿衣/裳,寂/寞的沙/滩 ,只有/我在凝/望。群/山浮在海/上,白/云躲在山/旁 ,层/云的后/面 ,便是/我故乡”。为了使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韵律相同,歌曲运用了弱起的3/4拍,如“海 ”为弱起,重音正好落在了“风”上,“风”又在音上延长了一拍半,这和诗朗诵的音调一拍即合,又完全突出了诗中强调的意境。比如第二句中的“我”、“山”、“云”这些字在节奏上的处理和“风”是一样的。另外,歌曲的弱起还起到叹息作用,这是面对国土沦丧发自心灵深处的感叹。歌曲到了第三、第四句,又运用 了 4/4拍。歌词朗诵的节奏变为:海水/茫茫,山色/苍苍 。白云/依恋在群山的/怀里,我/却望不见故/乡,我/却望不见故/乡.热血/胸膛,仇恨/难忘,把坚/决信念筑成/壁垒,莫/让人侵占故乡,莫/让人侵占故乡!把重音大多数落在了形容词和动词上,并都用了规整的四分音符,表现出一种坚定,极大的渲染了歌曲的情绪,歌词表现出了海外游子的心声,把由思念故乡到决心从敌人手里收复失地的心情,表现地淋漓尽致 。
三、水乳交融的钢琴伴奏
伴奏是艺术歌曲中的一部分,用伴奏可以来渲染歌曲的气氛、提示背景、烘托意境,更深层地对歌词的情感、艺术形象、内涵作进一步 的阐述。林声翕曾说过:“我喜欢在伴奏部份,衬托着意象的描绘。”。在《白云故乡》中:“钢琴伴奏写得非常的精致,全曲的四个小段,相应有四种不同的伴奏织体,刻画着海浪的不同形态,由风平浪静到微波荡漾,逐渐发展到激浪澎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心态的变化,由思念故乡到决心从敌人手中收复失地。”
在《白云故乡》的钢琴伴奏织体中有分解和弦、柱式和弦。灵活的织体写法与多变的弹奏手法,在歌曲表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首歌的钢琴织体上有三个特征,都是根据乐思发展来的。开始是富有表情的行板,在织体上采用了分解和弦,塑造了大海与波浪的背景,进入歌唱后使旋律线条进行得更为流畅,力度起伏自然,细腻的感情真挚地流露出来,使歌曲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旋律和伴奏把诗人抒情浪漫的气息和心中隐隐的忧伤,游子离开祖国的孤寂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出来 。
结 语
历史渐渐的远去,人们对历史的记忆将会淡忘,但是,优秀的艺术歌曲有着独特旺盛的生命力,会不断地进发出艺术的感染力。林声翕是我国专业院校培养出来的第一代作曲家,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具有突出的贡献,在中国艺术歌 曲发展史上他是黄自的传承者。他的歌曲创作既吸取了德奥艺术歌曲的精华,又结合中国民族音乐风格。他在将西方传统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在处理歌词与音乐节奏、为歌曲配钢琴伴奏、旋律谱写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白云故乡》是他艺术歌曲创作的典范。他的歌听起来非常大气,作品中的调式交替、离调、高叠置的和弦、不同伴奏音型织体的运用,都可以鲜明地体现他的风格。通过 《白云故乡》的分析,希望能使林声翕的艺术歌 曲以及他为音乐事业所作的贡献能被更多的后人了解和认可 。
参考资料:
[1]林声翕.《谈音论乐》[M].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出版.1977年 11月第 74页
[2]梁茂春.《音乐之声》[岫.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2001年2月第186页
论文作者:郭振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故乡论文; 歌曲论文; 歌词论文; 音乐论文; 艺术论文; 节奏论文; 钢琴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