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美术课堂 激发 自主学习
前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个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师必要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在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心智、形成品德等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必需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因此,我们必须还给孩子一个开放的课堂空间,让孩子有时间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这些在何炳章先生“自育自学”相关理论中也有详细的说明。其中“引导自学”型课堂模式正是这样的一个开放的课堂。走出封闭、单一的教师讲授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具有探究自主学习的课堂,真正的让孩子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引言:让孩子在美术课堂中有时间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引发内驱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在课堂中要建立起“双赢”的师生关系,美术课堂要抓住孩子个性特点为他们营造属于学生的个人空间。在何炳章先生《教育从原点出发》一书中写到,“教育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学会自育;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会自学”,这样看来,教师是“引路人”,引发学生的内驱力,激发自主学习的自信心。
在2010年,我们学校加入了“自育自学”课题,今年是笔者第9年参与“引导自学”型课堂实验,而参与第一批实验的孩子也已经毕业了。对于实验教师来说改革必须旗帜鲜明,落脚点就是课堂,在美术课堂中渐渐的发现孩子自学能力已经是一种学习的习惯,这让平时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轻松了很多。在美术学习中,学生认识美术主要是依赖视觉的直觉感知来完成,要感受美术的美,就必须投入到美术中去。随着鲜艳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展开丰富的想象,只有这样才能动之以情、积极参与、快乐的学。所以在美术课堂中经常设计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和任务,有的问题是一个人自学完成、有的是要和小组之间共同协作完成、还有的必须要和老师互动交流完成。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主动的自学、与人交流、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既让孩子自身得到了成长,也让学习变的不在是单纯的收获,而是还有些愉悦感。在实验中发现,教师与学生的这种接近度直接影响情感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距离的缩短,以及师生面对面机会的增多可以增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置身于学生中间,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让孩子从心里上觉得课堂是他们发光的舞台。
二、以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节课从准备到实施都要时刻围绕着孩子,那怎样才能让课堂有效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激发学习兴趣就是首先要做的,在传统的老师将、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是行不通的,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高,他会深入、会去探究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与之有关的知识,如遇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形式化的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自信心,不能坚持。于是笔者在教学中,会采取设疑、创设问题情景等措施,使课堂的气氛变活泼。课前整理归纳,课上给出任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答案、论证答案,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从而自己获取知识也能把握整节课的时间。课堂中,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去争论、去交流、去讨论,让学生自由的、大胆的去想、去探究、去发现、去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美术课堂中展示自我,如果老师能够熟练的贯穿运用,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课学画抽象画一课时,一节课40分钟学生都乐此不疲的“闯关”。设计时,我尽可能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动力。1、直观课堂教学阶段目标:先是让学生联系上节课的内容对抽象画发表了自己的认识,接着就本课要自学目标做了一个详细的梳理,也就是本课的重点:“ 能运用点、线、面、色彩组织画面,结合多种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抽象画作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体验:因为抽象艺术一般被理解为一种不描述自然世界的艺术,反而透过形状和颜色以主观方式来表达,所以在开始就安排小组自学完成“小体验”,在自主学习感受抽象画的绘画语言的同时还可以与小组之间探究,通过体验学生对于抽象画有的新的认识,它并不是随意画出来的,而是画家经过全面的考虑,带有个人感情的融入跃然于纸上的。3、对比: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是最直观的形式,能够在比较中理解绘画的意图如,不难看出 “哪个画面看上去更有艺术感?为什么?”,像这样简单的图画就能很直观的解决抽象的艺术性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很快就能找出答案。4、视频探究:是学生们喜欢的教学媒体形式,在安排学生再次自学时,截取了关于巴洛克电影的片段,让学生通过看电影去发现他的抽象画风格和表现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5、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任务单”,一般情况如是教师口述任务学生会很快忘记任务的内容,在小组内也不好安排讨论的事宜,所以正如学生为什么喜欢打游戏闯关一样,要安排适当的任务,给出具体讨论完成时间,发出任务单他们也就会认真的完成“游戏”,这样老师只要交流巡视、并且主动参与进小组内观察学生们的讨论情况即可,这样把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讨论完后,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体会向全班交流。6、交流:这时就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刻了,就像一场辩论赛一样热闹,说得头头是道,有的补充回答,有的提出问题,有的帮助解答等。整个环节下来收获最的是我们的学生。对教师来说,看到孩子们自主学习后的成果是开心的,对于学生来说课堂的40分钟是短暂的。因为在40分钟里他们学会了利用时间、自主探究,让学习变得快乐。同样老师也为了孩子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课堂中尽情的自主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这甚至比获取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
三、更新教学观念,激发每一个潜在“艺术家”
1、用期待的眼睛去期待学生的每一次发言,美术课堂里,经常运用鉴赏评价与审美判断式的教学方法,很多学生可能善于用画去表现,口头表达能力欠缺,有时站起来可能有没有讲出来,这时候老师就应该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期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由于在教育界被教师广泛应用,所以又称为“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它运用了暗示在心理态度建立与习惯的养成方面的作用。只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就能达到预想的课堂和学习效果。
2、用艺术的眼光去欣赏美术作品,许多类型的课在意的是学生的想象和表达能力,当然也就不拘外形。在上《绘画游戏》时,在作品的呈现上主要是趣味性,所以以游戏的形式分两步完成作品,游戏规则:(1)边听音乐边添画。(2)听到老师口令与同桌之间交换作品,继续添画。(3)完成添画。在交换作品时会有一些声音:“我不想和他交换,他画的太丑了;他肯定会乱画我的作品的”,这时的老师是直接解决他们的问题还是变换一种形式去引导他们,当然,是正确的引导他们去看待别人的作品,“如果你听一听别人的想法和创意,你帮别人添画起来会事半功倍”,听到老师这样说,学生们一下子就变成了其乐融融的交流的学习氛围了。最后,再交换回来时就已经基本完成作品了,绘画游戏这节课非常有趣味性,而每位同学的不同认知和想象画面都各具个性,在强调趣味性的同时,学生也在整个过程中自主的联想画面,这样的设计不仅仅学生有兴趣,也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当然,教师本身的言传身教也是在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美术课堂教学中都会有“教师示范”这个环节,在这节课中,老师没有独自完成作品,而是随意的勾画出线条,然后请学生上台来和老师一起完成,在和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学生们在下面也是在自主的讨论和探究如何添画,整个过程全班学习的氛围非常浓厚。
3、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去探索、开发课程,而不是单纯的去实施,变成“教书匠”。新理念下的美术教学应该是运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使每个孩子都能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让每个孩子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如在《笔筒的设计》的教学中,我把制作笔筒的造型、装饰作为重点。让孩子们寻找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够设计出什么别出心裁的笔筒。学生准备了不同的材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形式,发挥自己的创作特长。使学生在选择中有了兴趣,在选择中有了自信,在选择中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从学生画出的、剪贴出的、镶嵌出的等,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再创造能力是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很强,在一件件造型各异的作品中看出,每个孩子都在展现自己的与之不同的创意。因此,美术课堂给每一个学生创设了成功的机会和希望,应把每个孩子对生活、对学习、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情感激发出来。
综上所述,作为美术教师,我们不仅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而且要引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美术课堂的“小主人”。
参考文献:
[1]尹少淳.小学美术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从教育原点出发/何炳章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6
[3]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论文作者:秦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自己的论文; 美术论文; 教师论文; 能力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