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朱紫鑫

浅议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朱紫鑫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诞生与应用,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得到了显著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的支持,能源在国民生活中的利用和作用也越来越广泛。就目前来看,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日益枯竭、可再生清洁能源不足等问题。中国油气资源还有较大潜力,应加大开发的力度并迅速扩大国内资源基础。能源可持续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能源与动力工程 能源利用 新型能源 可持续发展

人们利用知识将大自然中的矿产资源、物质资源等转换成为生产所需动力,能源是人类得以发展的基石和保证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知识水平及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科研人员着手于新能源的研究及动力工程的研究。本文从动力工程的定义、我国的能源层次结构、能源与动力工程的关系等方面来解析能源与动力工程的节能技术解析了能源利用现状及今后能源发展方向。

我国的能源结构

1.1能源构成

我国的能源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富煤、贫油、少气。”长期以来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资源占比最高,约为70.6%,超出世界水平近42个百分点,天然气比重最低仅占3.7%,远低于23.8%的世界平均水平。煤炭资源是我国的主要资源,它产量丰富,能量高,但是同时是一种高污染的矿产资源,大量的硫化物会形成酸雨,具有强力的腐蚀性。石油资源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不同于煤炭资源的是,石油本身就属于清洁能源,然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天然气能源利用率严重不足,与美国、印度比较分别低23.3个百分点、5.5个百分点,天然气是一种洁净环保的优质能源,几乎不含硫、粉尘和其他有害物质,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少于其他化石燃料,造成温室效应较低,因而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天然气无毒、易散发,比重轻于空气,不宜积聚成爆炸性气体,是较为安全的燃气。天然气与人工煤气相比,同比热值价格相当,并且天然气清洁干净,有利于用户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天然气是洁净燃气,供应稳定,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因而能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带动经济繁荣及改善环境。然而我国能源消费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天然气未得到合理利用,所以就要求我们对之进行改造。

1.2对应处理措施

对刚开采的煤炭资源进行脱硫处理,这样就可以减少煤炭资源对空气的污染,同时还可以提高对资源的利用率,另外要求煤炭企业建立一套完整的气体收集系统达到节能减排。随着人们对于石油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加,而石油资源的储存量逐渐减少,所以人们在利用时应注意加以保护,可以寻找它的替代品,比如:乙醇、甲醇。这两个替代品较石油而言较为丰富,而且还可以利用废旧的秸秆提炼,恰巧契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1.3新能源的利用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有了充足的能源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1980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还对日后的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从能源安全、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和立足于本国资源诸方面来考虑,开发利用安全、可靠的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提高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才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保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和海洋能。这不仅需要企业与国家的支持。更需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新能源的建设,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考虑。

能源动力工程

2.1能源动力工程的定义

能源动力工程是研究工程领域中的能源转换、传输和利用的理论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一次能源消耗和污染物质排放,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工程技术领域。它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既有悠久的历史,又属于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能源、信息、材料三大前沿领域之一。

2.2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运用

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技术的运用极大地节约了企业生产效率,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而且能源与动力工程节能及技术的运用对于环境保护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它减少了空气、河流的污染,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例如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热能与动力之间的合理转化,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依赖与多种不同的形式,实现热能转化为动力或热能转化为电力的合理转化,以促进能源的高效利用,发挥其在提升经济效益水平方面的重要价值。后期应用中还可以支持电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换,为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奠定了非常良好的基础。

能源的再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3.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意义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可以简单地归纳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条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性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3.2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与资源约束形成明显对比的是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技术的落后,制约了效率的提高能源技术依然落后,能源效率明显偏低,节能就是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加速发展核能与可再生能源,我国相对富煤贫油,最重要的方面是要努力探索煤炭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积极发展现代化的煤炭利用技术(非直接燃烧方式).发展以煤(或石油焦)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通过煤(或焦炭)气化和化工反应一次通过方式实现电力、液体燃料、化工产品、供热、合成气的联产,是解决我国能源、环境、液体燃料短缺等重要问题的战略方向。另外注重能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等都是可以采取的最好措施。

四、结束语

能源与动力工程作为新世纪发展的动力,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通过积极开展能源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方式,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改善能源利用率。只有做好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方能创造更丰富的经济价值的同时达到能源可持续发展与缓解环境问题的目的是我们共同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谢非含. 浅议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祖国, 2017

[2]田玉宇. 浅谈热能动力工程在锅炉和能源方面的发展状况[J]. 中国科技投资, 2017

[3]纪莲. 浅谈汽车节油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J]. 科技展望, 2017

[4]金帅宇. 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7

论文作者:朱紫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住宅设施》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  ;  ;  ;  ;  ;  ;  ;  

浅议能源动力工程及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思考论文_朱紫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