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论文_刘进城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论文_刘进城

44142319880302xxxx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开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城市规划中出现了许多智能化和高中层的构筑设计,建筑电气工程引发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工程规模扩大的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隐患,高层建筑较中层建筑更容易遭受雷击,因此需要对新开发建筑的电气防雷工程进行重点改进。文章通过建筑电气工程防雷的现象分析,为建筑工程防雷设计方案进行探索。

关键词:建筑;防雷;工程;

雷电属于雨季时常见的自然现象,人类对这种自然放电现象还不能控制,因此只能对地面上的物体进行防雷工程来抵御它的侵害。防雷工程的形式多样,交流电源防雷模块是适用于电气工程的常用措施。雷电在发生时会产生大量的电流,释放出足以摧毁整个建筑的能量。不仅对暴露在地面上的物体进行电击,还会产生强烈的电压和电磁场,穿过建筑物的缝隙对其中的电路系统进行破坏。

电源插座、电压箱、公寓备用发动机、智能楼宇通话系统等设备都是电气设备的应用,由于这些设备在平时都处于电路连通的状态,对雷击产生的高压电没有任何抵御能力。一旦建筑物的防雷失效,在雷雨天气中这些装置都会瞬间流入大量电流,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是形成电火花引发整栋建筑的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电气工程设备是满足工业建设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从照明灯具到消防控制,每一项建筑安装过程中都必然会是涉及到电气工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在建筑中的电气工程也越来越复杂,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也为电气工程在运行中的安全增加隐患。众所周知,雷电具备容易击中较高的物体的特质,因此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措施的改革已经开始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雷电概述以及对建筑物电气工程的危害

感应雷是雷雨天气放电的一种形式,指带电的雷雨云在释放能量时产生的高脉冲磁场,能够引发人们周围金属产品中的感应产生一定的电荷。而这种大距离的电磁感应现象,能够产生的电压也是对地电位差相当大的电压,甚于日常电缆中的高压电。感应雷电不仅仅能够破坏室外的物体,还能与建筑物中的电气工程进行感应,产生高压电荷破坏电器。还有一种放电形式是直击雷电,一般指可见式的雷电,也就是在雷雨云进行摩擦产生闪电时放出能量的雷电形式。这样的放电现象很容易和地面上的物体进行碰撞,并危害接触到的人和物。直击雷电大部分情况是通过建筑物裸露在外的金属物质引进的,并在放电的同时产生大量的热能,容易引发电气工程设备进行引爆和燃烧。

雷雨云生成的过程伴随着多次能量转换,动能、热能、电能等等的物理效应最终形成大量的电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威胁。雷电形成的重大灾害主要由两个原因,一种是雷电的产生没有特定的规律,任何两片雷雨云进行摩擦都可能让该区域内产生雷电反应,并且因为电荷负载较大,灾害影响和辐射的范围也会相对较大,一次雷击最大的涉及范围可能达到上百公里。另一个方面是区域发展形成的巨大线路网络,一旦一部分被雷击中就会造成整个城市范围内的电力瘫痪,造成严重的雷电危害。

二、建筑电气工程防雷的设计方向

防雷工程的设计是要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点和区域内的天气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的雷电类型对应的防雷方式。因此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措施需要从雷电进入建筑物的途径进行阻断,并结合具体情况,将可能受到雷击的原因和问题预先排除。

(一)防雷设计的准备工作

从建筑物本身的地理位置进行考虑,是制定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设计方案的基础。根据《建筑物防雷规范设计方案》中显示,将建筑物和受到累计的类型和结构进行分析,对防雷的建筑需要进行多方面考虑。首先从建筑的功能上进行防雷设计方案的考虑,大中型公共场合如学校、商场、医院等单位是需要进行三类防雷设计手段。另外,建筑物中带有数据信息化线路的情况也是要安装防雷措施的,雷击产生的电磁脉冲很容易对整个资源数据进行破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外部防雷装置安装

外部防雷安装设置是指类似于避雷针的引雷装置,一般安装在建筑物的顶层位置,当雷击现象发生时通过对产生的能量和电流进行引导,直接引入地下避免了建筑物本身被能量袭击的情况。

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导线路和地面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接闪器就是人们常说的避雷针,由耐电压、抗电流同时又防腐蚀的材料制成,安装在建筑物的顶层用来迎接雷击。在接到雷电的能量之后,接闪器就会用其中的金属导线将电流向下引导。避雷针的外表形式也不止是针状物,设计人员还会根据建筑物的外观配合将接闪器的形态改变,如网状、板状、盒状等等。外部装置的引导线路一般是能够进行电荷流动的金属材质,它将接闪器和地面装置连接起来,并把接闪器承受的电流导向地面,同时引线的数量和能够感知雷电的范围不成正比。地面装置的设计是和建筑物建造时间相同的,因为将雷电引入地下必须要将接地体和地线埋在距离地表很远的地下,这样在雷击的电流被传导下来时,才不会对建筑物本身造成伤害。

(三)内部平衡系统构建

建筑物内部的电气工程防雷平衡系统主要分为屏蔽系统和浪涌保护器两种。屏蔽系统具体指在建筑进行构建时混凝土中的钢筋网络,也是为了外部防雷装置在超过负荷时的备用措施。建筑物表面的钢筋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金属网络,形成笼式的避雷装置来减少雷击对建筑中的电气工程设备的伤害。浪涌保护器是对于较为精密且价值很高的电子设备进行的防雷措施,精密的电子设备更容易被瞬间的电流破坏,因此就需要浪涌保护器作为雷电的缓冲介质对设备进行保护。浪涌保护器一方面可以通过接地线把电流引走,还可以成为临时的变压器,让设备上到的损失降到最低。

三、建筑电气工程防雷的注意事项

建筑电气工程防雷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安装方法和工艺的科学合理,都会让整体的防雷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要在工程安装时仔细考虑到每一个防雷装置和步骤的完善,以期达到最好的雷击保护效果。

(一)外部装置的注意事项

目前的外部防雷装置的重点安装程序都在接地的部分,精准来说,接地系统是由变压器、导线和相应的保护设备组成,只有这三个部分都进入正常的工作状态,才能使建筑接地系统对雷击实施保护。由于建筑物的结构越来越多样化,防雷措施的铺设也变的灵活,但是可以利用的空间变小会让接地系统在施工时增加很多阻碍。因此需要在建筑物在设计时把防雷措施的部分也考虑进去,这样才能为建筑电气工程防雷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二)内部装置的注意事项

内部的防雷装置主要指建筑物中的钢筋材料形成的网状结构,但也包括了建筑物中的布线情况和电压分配情况。建筑电气工程与建筑物布置线路息息相关,一旦布线没有被防雷系统保护,建筑电气工程被损毁就成了必然。因此需要把建筑物的管线也用金属保护网的形式进行包裹,形成与建筑物等同的屏蔽网络,防止雷击的侵害。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寿命,在进行电气工程安装时需要注意到防雷措施的铺设和相关技术的改革,并对已经安装了防雷措施的建筑进行修检,避免因为年久失修造成防雷工程的失效。因此,加强建筑物电气工程的防雷手段已经是维护建筑物使用和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陈建文,张素兰,刘建.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防雷接地[J].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07,03:25-28.

[2]张文凯.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的科学设计与施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2:86-87.

[3]李永攀,李韦华,郑丽萍.浅谈高层建筑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技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4:91-92.

[4]杨远征.建筑电气工程防雷问题论述[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26.

[5]杨鹏飞.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接地系统施工技术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48.

论文作者:刘进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防雷论文_刘进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