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顾千霞

顾千霞

(昆山市周市镇陆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苏州 215314)

【摘 要】目的:探讨加味痛泻要方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0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中,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治愈2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之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总积分为(6.73±1.83)分,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为(9.15±1.57)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可以明显改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关键词】加味痛泻要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9-0502-01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由消化道非器质性因素所引起的功能性肠疾病,以腹部不适、腹痛、慢性间歇性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1]。根据IBS临床表现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及腹泻和便秘交替型、无频繁的便秘或腹泻型四个亚型[2],其中腹泻型(D-IBS)是最常见的类型。现阶段临床中针对D-IBS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本文中将探讨加味痛泻要方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0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28-71岁,平均(47.39±7.24)岁;病程2个月-9年,平均(5.74±1.24)年。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25-66岁,平均(45.31±4.64)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5.15±1.44)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罗马会议(1988年)[3]中确定的关于D-IBS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胃肠道恶性肿瘤、肝肾功能障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治疗3.0 g/次,3次/d,4周为1疗程;观察组采用我科自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方选:川芎10 g,泽泻10 g,防风10 g,茯苓15 g,白术15 g, 陈皮15 g,白芍20 g,冷水煎服,1剂/d,早晚温服;另外,两组患者均由医生指导避免食用豆制品、奶制品等产气食物,避免诱发症状。

1.3评价标准

1.3.1治疗效果

(1)治愈:治疗后,患者排便频率与时间规律、大便成形,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2)显效:治疗后,患者排便频率与时间规律、大便成形,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70%;(3)有效:治疗后,患者每天大便次数有所减少,但仍>3次,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好转;(4)无效:治疗后,患者大便次数、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症状总积分[4]

本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评价参照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中“中药新药治疗泄泻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泄泻》制定临床病证及证候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x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中,治愈5例,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中,治愈2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对比(n/%)

2.2症状总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之前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总积分为(6.73±1.83)分,对照组的症状总积分为(9.15±1.57)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IBS属“肠郁”、“泄泻”、“腹痛”等范畴[5],其病机主要与肝郁脾虚有关,多因情志失调、脾胃素虚、肠道传导不佳等因素造成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小肠失于泌别清浊,大肠传导失司;病位在肠,而肝、脾、胃功能失调等密切相关。

研究中所用加味痛泻要方中,白术苦而甘温,健脾燥湿,补虚泻实,为君药;白芍酸寒,与白术相配,养血泻肝,柔肝缓急止痛,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醒脾和胃,理气燥湿,为佐药;防风与白术、白芍相伍,具升散之性,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为脾经引经之药[6],又有胜湿以助止泻之功,故兼俱佐使之功。诸药合用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和,脾气得运,腹痛、泄泻、便秘诸症得除,肠外症状亦可得到明显改善。

通过本组研究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而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与病侯有明显改善,说明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可以明显改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刘莉,刘金辉,高辉.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观察[J].中医药信息,2011,3(28):106-107.

[2]徐学驹.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0):102-103.

[3]GOEPP J,FOWLER E,MCBRIDE T,et a1.Frequency of abnormal fecal biomarker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Glob Adv Health Med,2014,3(3):9-15.

[4]沈哲,马良.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微生物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4,17(2):234-236.

[5]李磊,胡团敏,黄思付,等.黄术灌肠液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TNF-α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22(1):144-148.

[6]白玉宾.当归芍药散治疗痛泻的理论探微[J].中医药学报,2009,37(6):50-52.

论文作者:顾千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医学报》2015年9月第30卷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0

标签:;  ;  ;  ;  ;  ;  ;  ;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顾千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