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机制探析论文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机制探析论文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机制探析

秦书生1,叶妍2

(1.东北大学;2.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 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机制包括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两个方面,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是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统一。加强公民环境道德修养,要将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公民环境道德内化机制包括创造性接纳机制和心理因素提升机制。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创造性接纳就是其自身要加强环境道德修养,不断地按照社会规范审查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逐渐使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公民心理因素提升机制包括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志、环境道德行为四个阶段逻辑顺序的发展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外化机制包括社会氛围润育机制、教育培育机制和制度他律机制。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氛围润育机制需要借助社会舆论等力量营造出能够推动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社会氛围。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环境道德的教育过程。制度他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提供制度支持。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实现还需要建立起内化与外化的协同机制,共同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

关键词: 公民;环境道德;生态价值观;环境道德养成;环境教育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1]50,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24。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还需要着眼于公民环境道德建设、努力提升公民环境道德素质。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是顺应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提升公民环境道德水平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改善环境问题的必要途径。公民环境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机制,即离不开机制的保证。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机制包括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两个方面,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是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统一。

一、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机制

环境道德是指人在思考与处理环境问题时一种自觉的反应形式、所持的态度和必须遵循的道德行为准则。环境道德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软实力,作为公民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环境道德不仅是现代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养,还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公民环境道德建设的目的在于养成,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是指公民在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基础上,自觉地把爱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从关注自我上升至关注万物,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将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和谐统一起来,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所谓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机制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的环境道德学习、环境道德实践,将环境道德规范、原则、要求转化为自身稳定的道德品格与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机制即内生机制,实际上就是人的精神世界中有利于环境道德生成的诸因素,主要包括人的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追求的是一种道德自律属性,加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机制建设是环境道德养成的必然要求。公民作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维护的主体,公民的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机制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能否实现。

公民环境道德内化过程的本质是着力提升公民调节自身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是公民个人为环境道德行为目的所做出努力的过程,是一种底线伦理的养成训练。公民环境道德的内化不是一蹴而就的,环境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后天的社会化过程。公民环境道德的内化需要以一定的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等他律因素为基础,以一定程度的理性思维和自我意识等自律因素为前提保障,是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过程;它既应该体现为对道德规范的践行和遵守,也应该体现为公民如何生动地再创造环境道德、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构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机制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创造性接纳机制

加强公民环境道德修养,要将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道德内化的过程,不是客体向主体内部的简单搬移或机械复制,而是主体依据内化图式对道德信息作了大量处理而达到的对于客体的创造性接纳。”[2]所以,公民环境道德建设不仅要重视主体对客体搬移和复制,更要重视公民环境道德的创造性接纳作用。

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创造性接纳是公民通过接受社会环境等外化因素的影响,通过公民自我意识对自身进行扬弃和超越,实现环境道德的内化、创造新的自我。这种扬弃、超越和创新是通过公民的自我意识来进行的。自我意识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我调节系统、自我导向系统、自我功能系统三大部分。在公民的主体性建设过程中,自我意识的三个环节彼此联系、密不可分。在公民的主体性训练进程中,组成自我意识训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及其诸要素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推动公民不断地按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检查自己、反省自己、超越自我、完善自我,从而使社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不断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道德需要,使公民的主体性不断增强。

孙老神仙精研药性与脉理,其中隐含的五行生克变化,都是武道。子虚道人精通道学,卜筮之术不在话下,当年他以《周易》卦象易理出发,发明“烛花掌”名动江湖,此番更是将易理移入逍遥阵中,阵法转入卜境时,诸圣各领一爻,演变易经六十四卦,深不可测。逍遥阵星境由乌有先生发动,乌有先生与工圣僧一行不谋而合,两人认为人即宇宙,宇宙即人,人体穴位与运行,与日月星辰之运行大同小异,因此也得出种种内力凝聚散发的办法。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生态价值观教育需要坚持政府的正确引导。环境问题事关人类生存,加强环境的防治和治理,推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政府应起到关键性作用。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大力推动生态价值观教育。政府在生态价值观教育中发挥的主导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要保证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科学性。当前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是要由政府主导建立一套符合公民多样性的完整的科学体系,拓展公民的学习渠道。由于公民群体具有多样的个性特点、各异的资质禀赋、多元的民族文化习惯,因而在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培育上要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另一方面,要保证生态价值观教育的均衡性。由于历史、地域等因素导致各地区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公民在接受生态价值观教育的质和量上始终存在着差距。所以,要解决生态价值观教育中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就要由政府制定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全国生态价值观教育的监督评价体系,在财政上也要对资金进行合理配置。

(二)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心理因素提升机制

公民的环境道德内化要经过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主体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公民环境道德内化过程也就是对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志、环境道德行为四个阶段的心理因素提升过程。

当前我国生态价值观教育的重点是要在道德教育中加强十八大以来党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大生态价值观教育力度,提升公民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使公民更加清楚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个人的责任使命,从关注自我上升到关注万物,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科学的环境道德准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一阶段是环境道德认知阶段。这一阶段是公民环境道德养成内化的起点。在这一阶段,公民通过对环境道德理论、原则和规范的学习,将外化的环境道德规范、准则在头脑中加以分析处理,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升华。环境道德认知在道德内化的进程中起着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阶段是环境道德情感阶段。这是公民对环境道德要求、环境行为的评判阶段。这一阶段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伴随其立场、观点和生活经历而形成的对环境道德要求、环境行为的好恶爱憎等作出一定的评判,表现出个人的情感态度。

其次,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统领作用。学校教育是指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员开展的目的明确、计划性强、组织严密的系统性教育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要规范人们的主观意识,它是我国教育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的成效直接影响着公民的道德发展。然而,当前在环境道德方面的社会教育缺乏深刻性与实效性,不利于公民环境道德的培育与养成。因此,要加强学校环境教育,设立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系统性生态知识教育课程,各学校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设立本校相关环境教育课程来增强环境教育内容的深刻性。同时,要积极鼓励学校师生走入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氛围。

2.1 甲、乙型流感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参数 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的年龄、男女比例构成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参数LMR的患者组比健康对照组均值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LR和PLR患者组都比健康对照组均值大,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Over twenty-eight years ago,Adidas gave birth to new idea in sports shoes.

公民环境道德内化过程是一个按照环境道德养成的逻辑顺序将环境道德原则、规范内化为公民自觉环境道德行为的复杂的系统提升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这四个阶段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统一于环境道德内化的整个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心理因素的提升机制可以理解为:提高道德认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践行道德行为。这一过程一般以知为开端,以自觉的行为养成为终结。而公民自觉的环境道德行为养成又能够进一步提升环境道德认知、陶冶环境道德情感、锻炼环境道德意志。

根据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与学生开展面对面的交流,让各项管理制度都优先服务于学生管理,保障学生的利益,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在学生处设立多个管理部门,充分行使自己的职责,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及时反映遇到的问题,学生处和教师对其解决和正确引导,形成教师和学生处共同服务于学生的新局面。

假设 d 维数据集 DS={P1,P2,…,Pn}垂直分布在m个服务器中。这里以m为2举例,数据垂直分布方式如图2所示,服务器N1和N2分别存储数据点不同维度,并且除数据点的ID外,两服务器存储维度不重复。

二、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外化机制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外化机制包括社会氛围润育机制、教育培育机制和制度他律机制。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外化机制,是外部影响机制和压力机制的统一。

(一)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氛围润育机制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提出:“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3]社会氛围是一种影响人日常行为和规范的日渐形成的社会环境,它对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指引性。公民作为社会的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必然受社会氛围的限制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讲,公民处于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中,受群体效应等因素的影响,公民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体系都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公民所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念与道德体系将受到冲击。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氛围润育机制需要借助社会舆论等力量,在全社会形成环境保护的广泛共识,调动公民参与环保行动的积极性,营造出能够推动公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社会氛围。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氛围润育主要从经济氛围、政治氛围、文化氛围三方面着手推进。

首先,要营造倡导绿色发展的经济氛围。我国资源少、人口多,资源消耗速率大、利用率低,造成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难题,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我国提出了在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走绿色发展之路,这是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一大创新。绿色发展旨在通过开发绿色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技术,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加快“绿色化”进程,保持经济增长幅度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区间内变化,努力协调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营造有利于绿色发展的经济氛围,促进公民化绿色发展理念为自身自觉的意识行为,使公民自觉养成环境道德,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只有营造绿色发展的经济氛围,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重点,加快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环境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经济氛围,才能推动公民环境道德养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要营造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氛围。“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永续发展,带有明显的公共性和长期性,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才能够实现。我国是行政主导型的政治运行机制,政府行政的导向、协调、强制等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也决定了政府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治活动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4]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5]。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氛围,实质就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强公民对党的生态文明战略的学习,促进公民将生态文明理念外化为个人的自觉行为。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公民对生态文明战略知之甚少,参与生态保护的能力水平有限,生态责任感较低;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主动性。因此,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生态文明战略的宣传教育力度,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战略教育的实效性,努力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外化为公民的自觉行动,为共同创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奠定思想基础。

最后,要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的润育是指要确立适应时代精神和文化的价值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指出,要“培育普及生态文化,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体制改革的良好氛围”[3]。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文化氛围润育,主要依靠新闻媒体及相关宣传部门对公民进行环境道德的宣传引导。网络、报纸、电视作为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要把环境道德的宣传、引导作为己任,广泛而深入地宣传党的生态文明理论和政策、法规,宣传和普及环境道德,报道先进典型,曝光反面事例,对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进行及时、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披露,持续追踪事件后期发展动态,坚持常抓不懈,不断向公众灌输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在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作为21世纪的科技产物,是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其传播的直观、生动、便捷、高效等特点,发挥其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的作用,积极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发展理念,使公众对生态文明理论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提高环境道德行为选择和识别善恶的能力,自觉爱护环境,能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环境,增强履行环境道德义务的自觉性。利用新兴科技手段建立舆论引导,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提升公民的生态责任感,促进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

针对这种不易成心的松软泥砂地层,转速控制在100 r/min左右;钻压5~10 kN;泥浆泵排量52 L/min,泵压0.5~2.0 MPa;泥浆密度1.1 g/cm3。

(二)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培育机制

保护环境,教育为本;环境保护,德育为先。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是基础。公民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力军,加强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是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任务。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是指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环境道德的教育过程,它是一个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培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依托,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知识储备,它在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过程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提供教育支持。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培育是塑造公民德性、养成公民人格的德育工作,在公民环境道德素质提升的教育过程中,它培育着公民面向未来的抉择能力;在绿色发展战略中,它处于协助公民树立绿色发展观念的首要位置;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它承担着启发民智、引导实践的先导作用;在环境保护实践中,它担负着培养公民保护环境伦理精神的优先地位。加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培育,应着重以下两个方面。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所追求的是一种道德自律属性。然而在当今公民生活实践中,单独依靠公民自觉很难实现环境道德的自觉养成。由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性,很难由于一次环保行为而产生立竿见影的成效。虽然有的人深知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却认为自己的一己之力不足以影响全局而用较低的环境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这种消极态度严重影响了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单靠公民自律难以实现环境道德的养成,需要依靠他律约束协助实现。制度他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是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外在约束,它在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过程体系中处于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它为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提供制度支持。制度他律机制是公民环境道德养成过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与道德自律相结合共同促进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

首先,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家庭教育是一项终身教育,是提升公民道德水平的基础环节。家庭是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单位,家庭环境道德是公民环境道德的基本体现。家庭教育作为公民接触最多的教育渠道,是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巩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家庭教育中初步培养环境保护的观念,可以为全体家庭成员环境道德的养成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打下基础,为社会发展输送合格公民。因此,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公民环境道德自律形成、环境底线伦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将公民环境道德教育融入家风建设之中,促进全体家庭成员对生态知识进行常态化学习,促进家庭成员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促进个人环境道德的巩固发展。

第三阶段是环境道德意志阶段。这一阶段旨在塑造公民在为实现环境道德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调节自身的精神力量,如自制、慎独、坚持等品质。只要环境公民发自内心对环境道德原则、规范、价值观深刻笃信,就会在内心产生自制等精神信念;也正是这些信念,促使环境公民坚定不移地按照环境道德认知的正确方向参与环境道德实践。

最后,要发挥社会教育对公民环境道德培育的引导作用。社会教育面向全体公民,对于当今公民环境道德的教育和普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言,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更加深远,它将伴随并影响人的一生。社会教育要立足于公民类型的复杂多样性,对已有的教育方式进行改进,为学校教育未能涉猎的人群提供教育,为家庭教育提供知识储备,使公民环境道德教育为更多人关注和重视。然而,当前我国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教育往往忽视了受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因此,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社会教育的改革方向是要依据公民社会背景、工作、学历的复杂多样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公民的角度出发设计教育活动,根据公民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

③水利设施水毁严重。洪水损坏堤防1 859km、护岸940处、水库300座、水电站50座,冲毁塘坝98座,损坏水闸649座,损坏灌溉设施7 179处,水利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三种教育方式不是彼此分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要建立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建立协同教育模式,即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学校教育为重点、社会教育为补充,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

第四阶段是环境道德行为阶段。这一阶段是环境道德认知、情感和意志等观念活动的外在表现,是环境公民在一定的环境道德观念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保护环境有一种超功利的强烈义务感和责任感,在实际生活中能自觉地接受环境道德的规范与要求,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评价,自觉履行相应的环境责任和义务,并对自身行为进行监督,自觉主动地表现出自律的基本特点。

第二,从教育的内容上,要加大公民生态价值观教育力度。近年来我国的环境道德教育已经得到了政府和部分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公民环境道德水平已有一定提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由于我国现今仍处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探索阶段,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与公民道德水平还没有实现步伐一致,我国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教育体系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公民对生态知识认知程度不高,尚未形成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公民对生态问题关注度偏低,尚未形成良好的环境道德情感;公民的生态道德意志薄弱,尚未形成坚定的环境底线伦理;公民对生态实践参与度低,尚未达到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等。在这一系列问题中,公民的生态价值观教育是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生态价值观教育是指在生态文明战略的指引下,“让受教育者知晓生态的重要价值,让受教育者了解生态系统的规律,明确人在生物圈中、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从而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正确的生态道德准则、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念的教育活动”[7]。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价值观教育,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强调:“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教育,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9]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是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重要环节,“生态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是建立在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另一方面也是生态危机迫使人们重新认识自然生态存在的价值,调整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的产物”[10]。生态价值观教育向人们传达的既是一种价值观念又是一种发展成果。作为价值观念,生态价值观教育向人们传达的是用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来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作为发展成果,生态价值观教育向人们传达的是以绿色化生产方式、无污染消费方式、最小消耗最大效率为特征的生产生活方式总和。

会聚项目申请书由多个相关专业司局联合审核。2017年8月,国家科学基金会宣布首批获得资助的23个会聚研究项目,覆盖了十大设想中的5个重点领域(天体物理学除外)。

总之,骨伤患者大量输血后由于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凝血功能下降等,需对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等进行及时进行检测,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以降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在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创造性接纳实现过程中,公民应该加强环境道德修养,不断地按照社会规范审查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逐渐使环境道德规范内化于心、转换为自身的环境道德发展需要。加强自身的环境道德修养,首要的是要使公民确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关系,能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真诚地尊重自然、真心地顺应自然、自觉地保护自然。在生产活动中,公民要增强环境道德意识,遵守环境道德规则。同时,日常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会以不同形式消耗自然资源,制造垃圾,影响自然环境,在此意义上,日常生活也是环境道德实践。公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环境道德规则,培养环境道德意识、情感和意志。加强环境道德修养,还要通过正确的环境道德思想传播、引领,形成正确的环境道德意识,促进环境道德的内化于心。

(三)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制度他律机制

第一,从教育的形式上,要紧紧抓住影响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力量进行养成教育培育。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6]。在三种教育类型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重点,社会教育是发展方向。

首先,政府与法治建设协同才能形成公民环境道德的防线。政府是他律机制建设的主要承担者,然而我国现阶段政府在其职能行使、工作程序、违背环境道德行为惩戒上仍然缺乏法定化的程序设计,只有建立政府与法治建设的协同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制度他律的优势作用。“刑”和“法”自古以来就是就被视为治国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当前的国家战略和意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推动力量的公民环境道德养成同样需要“刑”和“法”的辅助推动。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制度他律机制是指依靠政府和法律的力量将环境道德养成过程制度化、法定化,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程序设计,形成一整套关于环境道德养成的规则。政府需要从当前我国生态问题实际情况出发,完善监管职责,如理顺环境监管体制,建立科学的环境立法标准,建立完善的环境许可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监督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惩罚也是一个重要的政府与法治建设协同的他律手段,用惩罚等方式约束公民的环境道德行为,可以促进公民对自身的严格约束,重视自身环境道德行为的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要“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依法严惩重罚;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以损害程度等因素依法确定赔偿额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也强调:“对领导干部离任后出现重大生态环境损害并认定其需要承担责任的,实行终身追责,建立国家环境保护督察制度。”[8]“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如果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对违反环境道德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公民难以靠自觉力量实现环境道德养成并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践行环境道德。所以,要利用建立政府与法治的协同体系来约束、协助、巩固、督促公民遵守环境道德底线。政府与法治建设协同配合,可以极大地提升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公信力,为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提供他律约束,为公民的行为提供具体准则。

其次,通过法律手段扩大公民对环保的参与度是公民环境道德养成他律机制建设的有效保障。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颁布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从多方面对鼓励公众参与环保问题进行了规定,这充分显示出公众参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公民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干力量,是法律法规的规范主体。要鼓励公众参与生态环保活动,健全公众对环保问题的参与和监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完善公众参与制度,及时准确披露各类环境信息,扩大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公众环境权益。健全举报、听证、舆论和公众监督等制度,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8]通过制度手段保障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一项创新,通过亲身实践,公民可以提升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意义的了解,有利于公民在实践中实现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自觉践行环境道德行为。

此外,完善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他律机制还需要环保机构专业人员的协助推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制度他律机制需要依靠专业人员对公民环境道德行为进行监督、引导,并以点带面产生辐射作用,将环境道德养成的制度他律落到实处。

三、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内化与外化协同促进机制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实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实现需要建立起内化与外化的协同机制,共同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

早上我找衣服穿准备上班,套了一件久未穿的裙子,对着镜子自语:“唉呀!怎么像包粽子一样。”在一旁洗脸的老公说:“那是馅儿的问题,跟包的叶子无关!”

首先,通过专业人员对公民进行系统性整体的指导教育,内化与外化相结合,促进公民环境道德养成。公民作为道德养成的主体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体系需要对培养体系进行系统规划,由专业人员对公民的环境道德养成进行引导,从而实现公民环境道德的不断提升。当前的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教育没有依据公民不同的环境道德特点开展教育活动,又缺乏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因而公民难以通过日常学习实现环境道德的养成。公民也普遍缺乏对生态问题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的模糊又导致了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具有缓慢性,所以尚未达到环境道德行为养成的最终目的。尽管我国目前已逐渐重视环境保护组织的作用,开展了丰富的环境保护实践活动,但参与成员主要以在校学生、政府人员中的环保人士为主,普通公民主动参加环保行动的积极性不高,对环保活动的参与度普遍偏低,环境保护实践活动尚未起到面向全体公民的效果,尚未真正调动起公民的参与度,影响了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

公民环境道德的内化机制与外化机制的协调配合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系统性整体的指导教育。专业人员需要正视道德养成的反复现象,要根据公民道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导之以行开始,或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内在心理机制为开端,最终实现公民环境道德行为养成的最终目的。政府也需重视高校人才的培养,需要培育一批专业人员对不同类型公民环境道德的行为养成过程进行指导和引领,因此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教育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地加以调整和补充。由专业人员对公民生态实践活动进行设计与引导,公民环境道德养成需要拓宽公民参与生态实践活动的渠道,增强公民对生态实践活动的参与度,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公民环境道德的养成效果。公民对生态实践的参与度即环境道德行为践行,也是检验公民环境道德养成的重要标准,所以要通过健全公民环境保护参与制度,实现公民真正参与到环境决策中来,让公民成为环境保护的主力军。

其次,公民环境道德机制的养成是一个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协同促进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道德内化与道德外化的协同过程要重视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反复性问题,对环境道德内化阶段的德育工作进行科学安排。公民的知、情、意等心理因素的培养需要长期的训练和积累,这些决定了环境道德养成必然是一个在长期坚持不懈过程中反复提升的过程。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是一项伴随人终身的教育活动。其中,公民环境道德内化的德育工作不应局限于面向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成年人的环境道德内化也是德育工作应该解决的重要方面,这一过程应贯穿于公民的整个人生过程。对于未成年人的环境道德教育,教育者需要坚持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环境道德行为引导。对于成年公民的环境道德教育是我们当前环境道德养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公民类型的复杂多样性要求教育者要具体对待,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引导每一位公民在反复中逐步实现前进。只要公民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能锻造出优良的环境道德品质,从而使环境道德能根固叶茂,人与自然能长久地同生共荣。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公民环境道德内化和外化的协同促进需要在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不断加以补充和调节,使公民不但能自觉遵守环境道德要求,自觉践行环境道德规范,而且能“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步入崇高环境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胡林英.道德内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0.

[3]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N].经济日报,2015-9-22(002).

[4]秦书生,王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政治建设探析[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5):46-51.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4.

[6]邹群,王琦.教育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7.

[7]刘济良.价值观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4.

[8]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001).

[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N].人民日报,2015-11-04(001).

[10]陈红兵,唐长华.生态文化与范式转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01.

On Civic Environment Moral Cultivation Mechanism

Qin Shusheng1,Ye Yan2
(1.Northeastern University;2.Liaoning Jidian Polytechnic)

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citizen's environmental morality includes two aspects: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 and externalization mechanism.The formation of civil environmental morality involves the unification of the two 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 and the externalization mechanism.To strengthen civic environmental moral cultivation,it is necessary to internalize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into their hearts and then externalize them to behaviors.The internalization mechanism of citizen environmental ethics includes creative acceptance mechanism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 promotion mechanism.The creative acceptance of citizens'environmental ethics internalization involves that citizens should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oral cultivation,reflect on themselves,transcend themselves,and perfect themselves constantly in accordance with social norms,and gradually internalize environmental ethics.The promotion mechanism of civic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clud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four stages:cognition,emotion,willpower and behavior of environmental moral.The externalization mechanism of citizens'environmental morality development includes social atmosphere cultivation mechanism,education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institutional guidance mechanism.The social atmosphere of citizens'environmental morality involves the use of the power of social public opinion to create a social atmosphere that can promote citizens'active participation i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ing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Citizens’environmental ethics education is a process of exerting a series of purposeful,organized and planned impacts on the educated in order to form the environmental ethics expected by the educators.Institutional law,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provides institution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ofcitizens'environmentalmorality.A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is also needed to jointly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morality of citizens.

Key words: citizen;environmental ethics;ecological values;environmental ethics cultivati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DOI: 10.16397/j.cnki.1671-1165.201901028

* 收稿日期: 2018-12-10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绿色发展理念解析”(18FKS004);中央高

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研究”(N181314003)

作者简介: 秦书生,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叶妍,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教师。

(责任编辑 张月红)

标签:;  ;  ;  ;  ;  ;  ;  

公民环境道德养成机制探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