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王瑞良,郭宇红

(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乳腺外科 福建三明 365000)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1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2例,对照组及家属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根据患者受教育程度、对住院手术治疗心理反应、对乳腺手术了解程度等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即入院第1~2d、术前1d、术日、术后当天、出院前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阶段性健康教育;乳腺良性肿瘤;围手术期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169-02

女性乳腺肿瘤的发病率甚高,良性肿瘤中以纤维腺瘤为最多,约占3/4,其次为乳管内乳头状瘤,约占1/5。其治疗原则均以手术为主[1]。围绕手术治疗,需要了解、掌握、配合的治疗内容很多。患者及家属由于知识缺乏,对这些内容不甚了解,也不知如何配合,从而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健康教育的原则是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患者减轻痛苦,增进健康[2]但如何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的效果,至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模式。作者对184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两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4月在我科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184例患者,年龄18~55岁。均为女性,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2例。两组患者均在喉罩置入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治疗方法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乳腺疾病围手术期护理常规和乳腺良性肿物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由护士采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即按照本班工作内容完成常规健康教育工作,无突出重点。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即接受阶段性的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住院不同阶段存在的健康问题和知识需求,采用健康教育护理临床路径进行阶段性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完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面、系统、连续而有计划的健康指导,采用口头讲解、电视演示、图片等多样化方法,同时不断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要求,给予适时的指导,责任到人,每阶段指导后及时评估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不足处给予相应补充。护士长检查督促实施情况。实验组采取的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如下。

1.2.1入院第一至二天 病人初人院由于环境改变和角色改变,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心理,责任护士要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根据病人情况及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房环境,包括设施、制度、医护人员等情况,使病人尽快适应医院环境,讲解各种术前检查的必要性及交代检查的注意事项、时间安排、检查地点,掌握反映问题的联系方法,促进护患配合。

1.2.2手术前一天 有资料表明[3],心理不良因素对手术病人可造成不良后果。临床实践发现,术前病人的各种不良心理反应主要与疾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缺乏有关,责任护士针对该情况在术前1天召集病人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进行手术基本知识的教育和术前适应行为训练。

1.2.2.1疾病相关知识教育 告知家属及患者,乳腺纤维腺瘤及乳管内乳头状瘤均属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癌变可能性很小,乳管内乳头状瘤恶变率为6%~8%,两种疾病都能行手术治疗治愈[1]。

1.2.2.2手术基本知识教育 ①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介绍手术相关知识,如麻醉方式、术式、手术过程,并介绍手术医生的情况,增加患者安全感。③讲解术前准备项目(术野皮肤准备的目的、方法、术前禁食时间、目的)。④讲解术前取下活动义齿、首饰及贵重物品、不能化妆、更换手术衣裤的目的。⑤通过图片介绍手术室环境,进入手术室的流程,减轻患者因不熟手术室环境产生的焦虑感。使病人从思想上接受手术、适应手术,将其身心调节至迎接手术的最佳状态。

1.2.2.3术前适应行为训练 训练床上排便。因术后需平卧6小时,不能下床上卫生间。

1.2.3术日 ①确认患者有无进食、感冒、来月经等影响手术的特殊情况。②协助患者更换好手术衣裤,贴身穿。③长发者将头发扎成两小辫,便于平躺。④再次确认首饰及活动假牙是否已取下。⑤接到手术室电话后通知患者,排空小便。向患者介绍手术室工作人员,完成患者交接并陪伴至电梯口祝患者手术顺利。

1.2.4术后当天 ①术后心电监测。术后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心电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的目的是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和机体组织有无缺氧状况,一般监测6h,交待患者监测期间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②术后体位。本组病例均使用喉罩置入静脉复合麻醉,术后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平卧6h,防止术后呕吐及血压波动,若血压平稳6h后取半卧位。③术后饮食。术后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需禁食、禁饮6h,6h后若无不适即可正常饮食。④切口护理:教会患者及家属观察切口渗血、渗液情况,如发现切口渗血、渗液较多,及时联系医生和护士。⑤切口疼痛护理:切口疼痛是术后常见的护理问题,术后24h较明显。疼痛严重时可伴有睡眠障碍。术后主动询问患者,用疼痛评分表正确和全面评估其疼痛情况,根据疼痛评分情况采取有效镇痛措施:如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电视、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缓解疼痛。如疼痛仍不能缓解,报告医生,医生根据病情使用镇痛药。帮助其度过疼痛期。⑥活动与休息:手术6小时后,生命征平稳可在床上取半卧位休息,如无头晕、乏力等不适,可下床活动,但患侧肢体避免用力、过度外展。

1.2.5出院前 讲解出院注意事项(重点强调切口的护理和患肢的活动),饮食指导,门诊复查时间,健康的生活方式,乳腺自检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由医院社会服务部进行满意度调查。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填写本科自制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试卷。该表包含5个项目,分别为完成术前各项检查项目情况、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手术基本知识掌握情况、术后24h注意事项掌握情况、出院注意事项掌握情况,每项得20分。试卷标准为:80~100分为掌握,79分以下为部分掌握。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计算器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3.讨论

健康教育的内容设计是否满足患者的需要是影响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4]。阶段式健康教育是根据患者所处的疾病的不同时期,结和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及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健康教育内容。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够使护理人员合理分配健康教育内容,确保宣教的全面性、针对性,同时易于患者接受、掌握,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使护理服务工作得到优化,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26.

[2]刘雅玲,王梦,王丹平.分段式健康教育在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 18(22):2671-2675.

[3]赵磊,张红建,沈彩霞.门诊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疏导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8):602-603.

[4]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 26(1A):32.

论文作者:王瑞良,郭宇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  ;  ;  ;  ;  ;  ;  ;  

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观察论文_王瑞良,郭宇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