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锋挺
品质信评价认证中心(深圳)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摘要:在全球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方认证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通行做法,得到各个经济领域的认可,第三方认证在促进管理服务水平提升、确保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规范市场秩序、扩大对外贸易等方面作用明显。因而,政府对认证机构监管是否有效,影响着认证市场的健康。
关键词:认证有效性,国家监管,认证机构
引言
在《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以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促进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并为企业品牌建设夯实基础,着力提升管理体系认证在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金融、房地产、租赁服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服务业重点领域的覆盖率。因此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1认证依据标准单一,认证结果不能体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差异
目前,在企业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的认证依据仅有《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ISO9001)标准,ISO9001标准能够适合所有组织,通用性很强,以方便不同行业、不同规模和不同管理水平的企业使用同一个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由于该标准是体现质量管理基本原则的基础要求,并且缺乏行业和专业特色,导致认证结果并不能体现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及成熟度。客观上影响了使用ISO9001认证结果的顾客对获证供应商质量管理水平的区分,也影响到获证企业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的积极性。在企业至今还缺少能够依据ISO9001要求,结合企业特色的行业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或是与ISO9001标准配套使用的适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分级认证技术规范。
1.2虚假认证现象屡禁不止
虚假认证危害深远,造成认证行业的信息严重不对称,混淆了视听,蒙骗企业、消费者。如未经批准非法开展认证活动,擅自降低审核标准,关键环节走过场,获证企业并未从认证过程中获得质量提升。还有一些境外认证机构在我国境内设立办事机构以利于其业务的宣传和推广,但境外认证机构及其办事机构的行为违反我国法律法规的情况较为严重。据报道,《国家认监委关于对有关机构非法从事认证活动的公告》(2017年第18号)指出,"CQS欧亚认证(中国)有限公司"等机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在未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非法开展认证活动,并向部分企业颁发管理体系等认证证书。
1.3企业领导对ISO9001标准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的领导对ISO9001标准及认证的原理、方法、作用等了解不多,认识不足,仅为了"广告效应"才要进行ISO9001认证,往往是被市尝顾客等外部因素推动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些企业在第三方认证审核过程中,往往暴露出来各种现象:企业领导借故回避审核组;企业提供用来证实"组织环境""质量方针""策划"等活动的证据与企业特点、企业战略不相符;企业的质量目标、组织机构和职能长年不变,已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管理评审记录中没有最高管理者参加等。实际上这些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并没有履行职责和发挥领导作用,应付认证审核的材料是由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人员代为准备的。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提升策略
2.1做好对风险和机遇的策划
企业的风险有来自外部的风险,如政府部门其他相关方对产品质量抽查的风险、客户在使用企业产品或享受企业服务过程中带来的质量风险等。内部质量风险包括对产品或服务质量本身的管控、对相关流程风险的识别、分析和有效管理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机遇往往和风险相伴而生,企业应动员全员加强风险意识,建设主动改进的前瞻性文化,注重风险管理知识储备和资源建设,加强风险有关的信息渠道建设及时收集相关信息进行风险识别评价,并且要不断对措施有效性进行检查、分析重新确定风险和机遇。
2.2从监管部门自身来看,需要建立协调发展机制
目前我国技术标准相对落后,无法完全满足认证业务的快速发展。认证活动没有充分发挥验证技术标准并推动其不断提升,根源在于认证和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分离。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国家技术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等全国标准化工作,而认证作为标准实施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却归属国家认监委管辖,虽然初步建立了协调工作机制,总体上组织和管理的分离导致标准和认证工作相对独立。我国应理顺认证和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建立高效的信息沟通、合作研发、渗透融合、相互监督、相互促进机制,实现风险共单、利益共享,促进标准和认证协同发展的一体化。进而应建立国家质量基础四要素的协商协作机制,内部建立四要素定期会商的协商机制,外部利用质量、标准化、认证认可等部际联席会议平台,广泛吸收行业、地方政府、团体和社会的参与,探索召开以国家质量基础为专题的论坛、高峰会议,推动四要素的资源整合。
2.3对于违规认证机构的处罚方面,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有力的惩罚机制
在我国制度实施的疲软是产生某些问题的根源,需要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素质优秀的执法队伍进行监督检查。《认证认可条例》《产品质量法》等均规定了认证机构的连带责任,但规定有些笼统,缺乏可操作性。要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对认证市场的监督作用,引进听证会制度,鼓励公众参与到认证制度的调整和改革中来,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设立赔偿基金,类似于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由监管部门统一调配,专款专用,赔偿过程等信息透明,对有不良记录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规定较高比例的数额,对连续几年无不良记录的认证机构规定较低比例的数额,遇到重大质量问题可由监管部门出面进行协调并直接用赔偿基金进行赔偿。还可以尝试借鉴美国注册会计师等行业的行业外独立监管制度,克服行业协会监督不够透明和政府监管效率不高的缺点。
2.4加强内审和管理评审
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扩大和日益国际化,企业面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如果企业的内审,还是按照是否满足体系要素的基本要求为标准,或者只是根据检查大纲提象征性的提出不符合项及改进建议项,对企业素质的提升不能起到积极作用。企业需要的是能够提出有用的、有价值的审核意见,能够给企业指出影响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薄弱环节,提供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以实现产品质量或服务的改进,使得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不断改进和持续有效地运行中,持续不断增进顾客满意,使得企业"增值"。要实现上述活动根本是挑选培养优秀的内审队伍,审核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左右着内审增值的效果。企业内审员在企业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担负着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任务,还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和改进工作中的业务骨干。
结束语
提升认证有效性对于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认证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政府如何加强质量认证的监管也有借鉴作用。后续可以围绕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等展开研究。
参考文献
[1]朱蔚青.影响企业ISO9001认证有效性的因素分析[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1):36-39.
[2]王新平,汪方军,万威武,等.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认证的有效性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08,20(10):20-27.
[3]李在卿,唐茂芝,张小丹.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性分析与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认证认可,2012(4):21-23.
[4]李东山.我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存在的问题及管控对策研究[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8(5):56-59.
论文作者:陈锋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企业论文; 风险论文; 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质量论文; 标准论文; 有效性论文; 认证机构论文; 《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