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交通行业信息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由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求较高,在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需要科学构建和自适应调整。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理人员还应积极应用大数据技术,借助更智能的监理系统,实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高效施工。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应用
一、大数据技术概述
大数据技术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技术形式。它能有效地处理数据,及时获取有效信息。即使面对庞大的数据库和复杂的数据形式,它也能很好地处理和反馈数据。大数据采集技术主要依靠RFID和传感器技术来实现对各种结构化、弱结构化或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大数据存储技术可以有效地存储数据;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利用数据挖掘算法对海量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数据信息。
二、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管责任不明确
对交通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管,要求明确监管责任,而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常出现监管责任不明确的现象。由于不明确自身的责任,监管人员无法对相关内容实施监管,且由于监管责任缺失,监管人员不能严格按照科学的监管方法和监管路径实施监管,导致监管行为缺乏应有标准,出现质量问题时也无法进行有效追责,导致问题延续。
2、监管过程不规范
监管人员在实施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时应遵循监管流程,包括采集、分析和传输监管信息等,而实际监管中常因为缺乏约束而出现不规范的现象。对隐蔽工程的监管也不规范,甚至出现部分工程处于无人监管状态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监管人员的从业意识淡薄,没有掌握相应的监管知识和信息技术手段,且缺乏严格的制度意识。
3、监管手段落后
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手段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处在不断更新之中,但大部分监管人员在实施监管中仍沿用传统监管手段,依赖人工监管和人工操作,采用纸质方式记录监管事项和数据,易导致重要信息泄露和遗失,监管效率低下。大部分工程采取随机抽取的模式进行质量安全检查,这种随机性较高的监管手段很容易使相关工程施工人员滋生侥幸心理,且不符合当前精细化管理理念对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
4、监管信息不完整
落后的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手段存在很多弊端,其主要弊端是会导致监管信息不完整。加上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行为不规范,会使质量安全监督措施无法严格落实,且无法按照流程进行监管结果记录,从而导致监管数据的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5、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
当前,部分交通工程项目开始积极相应相关部门的号召,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工程监管中。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共享机制,各层级的监管人员之间无法及时获取信息和进行沟通,且缺乏有效、统一的监管信息管理平台,导致大数据技术等新兴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壁垒,无法与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充分结合在一起。
三、大数据技术在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1、搭建集成化的平台架构
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需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其中平台架构的合理构建是基础。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基本架构为B/S,即开放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开发工具为MicrosoftVisualStudio,主流数据库版本为MicrosoftSQLServer200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要求,将平台架构设定为3层,分别为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和表示层。采用富客户端技术,主要应用Ajax,JavaScript等技术对系统模块进行划分及交互设计,形成一种融合程度更高的架构模式。平台结构构建采用组件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数据采集时可直接设定以Excel页面为主的数据采集页面,且可应用于基础台账录人等模块,方便操作。从前台应用界面和后台数据库管理两方面对平台进行宏观结构构建,设置一种开放性更高的浏览器,显示内容时设置权限范围保障信息安全。
对后台系统进行设计时,要求建立的大数据库具有更高的标准,一般以Internet标准为基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主体可获得InternetWeb服务,并将各层级、各区域的监管主体联合在一起,实现移动办公和线上办公。
2、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
(1)质量监督。根据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设定质量监督模块的具体细节,涵盖施工质量监督、验收质量监督、质量监督审查等业务内容。监管人员进行质量监管时,登录质量监督页面了解工作职责,对交通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从项目质检受理到竣工验收阶段的全过程质量监督与管理。质量监督模块中还优化设置各种质量监督方法的实施策略,监管人员可在该模块获取质量验收单、验收报告等文件,并可实现监督管理人员间的信息共享。
(2)安全监管。安全监管模块设计中注重各工程环节的安全审查,对开工前的安全条件设定审查模块、安全巡查模块、安全专项活动模块和安全文明施工模块。监管人员为把握特殊条件下的安全监管行为,要对灾害性天气进行专项安全巡查,并使用安全监管模块对安全施工数据进行跟踪和采集。利用安全监管模块还可对安全隐患进行自动识别,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加以解决。
(3)视频监控。加强视频监控平台构建,在系统平台中接人相关项目数据,并与视频监控平台对接,为视频监控平台实施监控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视频监控模块,监管人员可对各施工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模板施工、桥梁施工等,实现对关键施工细节的把控,提高工程质量。
(4)档案管理。大数据技术和现代化档案管理有较大关联,其取代传统纸质档案,实现对工程数据的电子化管理。电子化档案管理能对各种工程数据实现无缝对接,并对业务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保存。电子化档案本身就有清晰的分布序列,便于监管人员进行信息查阅和自动化检索。
3、提高监督队伍业务素质和监督工作水平
好的质量离不开严格的监督和管理,但是任何监督和管理都离不开人。因此,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要有人员保证,为顺利开展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业、高素质的执法监督队伍,并通过培训统一思想,确定方向,提高他们的监督执法能力。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设备被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执法人员应当率先掌握最新的监督监控设备,让现代化设备武装自己,提高自身监督执法方面的局限性。与此同时,监督管理部门还需要通过专题讲座、个人约谈等形式对执法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技术标准规范意识和法律观念得到不断加强,保证每位执法人员能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不至于干涉正常的施工建设,保证每次执法都是公平公正的,另外,还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他们的监管意识,使他们对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和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防止出现监督不力的问题。
结束语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符合现代交通监管体系的要求。相关信息技术人员和监管人员应共同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的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从平台架构和平台功能的角度,促进大数据技术与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刘志军.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业,2016(05):160-161.
[2]林星友.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1(19):86.
[3]周斌.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08):170-171.
论文作者:毛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数据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安全监管论文; 交通论文; 技术论文; 人员论文; 模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