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城县太平镇近潭小学 广西 柳州 645200)
【摘 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大事,是一个人生活幸福、事业成功必备的内在条件。工具性、思想性、艺术性和综合性是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它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培养。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充分挖掘教材中各种练笔的有利因素,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做到教书育人的完美统一。
【关键词】 语文写作 心理健康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7)01-073-02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语文教学在心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如何,情绪高昂,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则效果微小。只有靠学生内在情感动力,才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学生的情感是作文的内在动力,而作文又是其情感的记录。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我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心理教育,是作文教学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小学生作文源于他们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人或事。他们写出来的东西是他们眼中的事情的真面目。从他们的写作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对某些事情的具体看法;同时也表明他们愿意把内心秘密向老师倾诉。为此,我们语文老师应巧妙利用写作训练,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自我激励,培养学生健康稳定的心理。
一、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培养学生独特的个性思维能力
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业者其个性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潜力和特点,如思路开阔,灵活机敏,富有坚定的信念和创新意识,好奇心、求知欲强烈,求真务实,坚忍不拔,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进取,敢冒风险,心胸开朗,达观,富有幽默感等。我们教师要帮助和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包括兴趣、能力、性格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们农村小学的大多数学生写出来的作文都是"假、大、空",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看不到个性。比如一写到好人好事就必然是拾到钱包、扶老奶奶或盲人过马路、为班集体打扫卫生、修桌子等等。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打开学生联系生活的通道,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创作空间,提高学生自主写作的创造力;让学生在介绍自己的习作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接纳。
现在大多数学生在家中娇生惯养,受不了委屈,在班里甚至有的同学不小心碰了一下便大哭小闹;有的喜欢搞攀比……针对这些问题,我布置了作文《别人……我》。在作文中,有的孩子写道:"当别人误会我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有时候我会哭,有时候会静静的坐着不理睬他们,自已做自己的事,有时,我会打架,有时会骂人。"一看就知道这个孩子的处理方式具有极大的普遍性。还有的孩子写道:"会和好朋友说一说,让她们说谁的对,如果是我的错,我会向那个人说声对不起,让她原谅我,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很显然这样的做法具有很强的理智性。在《我的理想》这篇作文中,有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写道:我将来要做一个老大,像电视里那些黑社会的老大一样:要钱有钱,要枪有枪,每个人都要听我的话、为我办事……我在他的作文中肯定了他想当领导的想法,然后告诉他黑社会的下场,我们应该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我们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心理。
二、指导学生写好日记,让学生学会珍惜生命
人的心理不健康,大都表现在抑郁、沉闷、自卑、内向、孤僻、不愿与他人沟通等不正常心理,有的人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一旦遇到不顺便发生心理偏差,以至走向不法行为。小学生也一样,喜、怒、哀、乐虽然都表现在脸上,但却不能释放内心不快,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可以用写日记的方法,让学生用笔把心声吐露,让学生的"心灵"释放,要学生把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所感、等喜怒哀乐的事都写下来,让他们在日记中将内心深处的那些强烈的自卑感、被遗弃感、幽怨感,形诸于文,宣泄于笔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心的痛苦和压力。教师及时做他们细致温暖的心理疏导工作,使他们较快地振作起来,重新树立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指导学生坚持写好日记,是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的一种有效措施。
三、指导学生写好小练笔,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挫折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名人故事,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名人们说过的某些话都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人物良好的人格魅力、心理品质足以使人的心灵受到震撼,受到感染。甚至成为人们的崇拜偶像、追求目标,并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自己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他们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
小学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有很多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他们的崇高品质和人格魅力将对小学生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教师可充分挖掘优秀人物的教育因素,重视人物心理健康教育,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小学生自负、自卑、嫉妒等心理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对处处为他人着想、顾全大局的蔺相如;身处逆境、刻苦钻研的詹天佑、钱学森;不怕困难和危险,以顽强的意志进行创造的爱迪生、霍金;顾全大局,以惊人的毅力做出自我牺牲的船长等优秀人物,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欣赏人物的人格魅力中受到人物高尚的感染,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参照榜样,教师可让学生通过对文中优秀人物的对比、自我对照,认识自己的缺点,扬长避短,消除自己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个性。如在教学《将相和》时,我让学生对廉颇和蔺相如作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廉颇心胸狭隘、知错能改、爽直磊落,蔺相如却宽宏大量,顾全大局、为国家着想的个性后,接着给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对照,谈谈自己的感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有个学生在文章中写道:想想平时自己经常为一点小事与同学争吵、闹意见,通过比较,我才认识到自己和廉颇一样心胸比较狭隘,但又没有廉颇的爽直磊落,敢于承认错误的勇气,我想以后我会慢慢改正过来的……
四、指导学生写好续写故事,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续写课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好方法,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懂得"爱"的人。如课文《爱之链》,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中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了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我让学生充分地朗读课文,在学生懂得了文章主要是赞扬了人间的友爱互助,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伸出援助的手。我并没有就只罢休,而是让学生就"爱"的主题进行升华,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有一个同学写道:
乔依也喃喃道:"我们帮助了别人,同时也获得了别人的帮助,看来爱是相互的,它像一条链子,紧紧地拴住大家的心。"
"是的,得到了别人的爱,你会感觉心里充满了阳光,开满了鲜花,同时对生活有了新的期望。"
"有爱的地方就会有奇迹,让我们多一点爱吧!"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注意引导小学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去体验他人的欢乐和痛苦,以培养小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激发自觉的意志行动。对于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就在班中组织一帮一活动,让他们在互相帮助中快乐成长。这样就能使学习优秀的学生更富有爱心,而能使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消除自卑心理。
五、指导学生写好写读后感,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得失,保持乐观主义精神
小学生通过正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亦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懂得做事要积极进取、克服消极情绪的健康心理,也有利于身心健康。
在教《船长》中,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共同讨论:在这样危急的时刻,哈尔威船长可以逃生吗?他为什么选择与"诺曼底"号一起沉入大海?刚开始,有一个同学说:"哈尔威船长作为一名船长,他肯定会游泳,他应该在乘客们逃离大船后快速跳入水中游到小艇上才对,生命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他有点蠢。"随后,有几个同学也说出了类似的想法。我说道:"是呀,生活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但是,当时的哈尔威船长他为什么没有像你说的那样做呢?"我让大家再细读课文后再讨论,并布置了一道作业:读《船长》有感。
我欣慰的看到说船长有点蠢的那个学生写道:当我读到"船长却还站在船上,不愿意离开,像尊黑色的雕塑一样,毅然和船一起沉入了大海"后,我心中涌起了一座丰碑、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哈尔威船长。他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哈尔威船长一心只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守职责,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船看作是自己的心血,自己的生命,做到船在人在,船亡人亡。他是那么镇定自若!一想到平时我遇到一点点危险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而且有时也只想到自己是否方便、得利,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有没有受损,我不禁惭愧万分。
在教学中,教师应以愉快的情绪去感染教育学生,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积极感受语文课文中一位位名人,他们就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这样,学生就学会正确面对挫折,达到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的目的。
帮助小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让他们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所有的这些我们都应该在平时的写作中有机的渗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结合起来,培养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人,使我们的教育达到起点是人,归宿亦是人。
参考文献 :
1、刘维良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华文出版社,2000.7
2、吴增强等著:《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3、刘娆明、张明主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东北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
4、教育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论文作者:龙燕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5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船长论文; 心理论文; 小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我会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