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新闻”别解释_独家新闻论文

“独家新闻”别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独家新闻,一本颇有影响的辞典收了两种解释。其一是:“只有一家新闻机构单位报道的新闻”;其二是:“某一新闻媒介抢先刊载或播发的独自一家的消息”,“还应是概括事实更本质、启迪人心更深刻、社会影响更普遍,指导作用更明显的重大新闻”〔1〕。 其他著作的解说大抵如此。所不同的是,或只取前一种解释,或只取后一种解释,并非两种解释兼收并蓄。〔2〕应该说,这两种解释都有其道理, 但前一种解释似乎过于简单,不便操作。后一种解释也值得推敲,“抢先发表”和具备“重大”品质,一部分独家新闻的确是这样,但不见得每一条独家新闻都是如此。就是说,这两点不一定就是独家新闻的质的规定性,而独家新闻质的规定性却另有别的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说,每一条新闻皆应是“独家”的,新闻姓“新”么?然而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社会是万花筒,又是“共同体”。东西南北中,过去与现在,于事不外乎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端,在人不外乎生老病死,所以,虽说是新近发生的事实,或事物新近发生的变动,其中许许多多属于重复现象,似新而实旧。在另一方面,传媒遍天下,记者这么多,大家皆一双眼睛两只手,所以,“英雄所见略同”是常有的事。而新闻发表之前又不能事先一一通气,来个你取我舍,我取你弃。这样,名为“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却很容易大同小异,甚至彼此撞车,完全雷同。以上情形,应是独家新闻问题提出和存在的依据,也是独家新闻这一命题的意义指向所在。不能不老实的承认,新闻报道的趋同现象很难避免,更谈不上杜绝。但也不能不明确地坚持,新闻报道应该尽最大的努力避免撞车,求得独立,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新闻报道在总体上名副其实,确保报刊的“新闻纸”性质,并推出新闻领域的精品和名牌。日本新闻学者水田章说过:“报纸没有独家新闻,让清一色的‘发布材料’充斥版面,那种情景是不可想象的。”〔3〕可谓一矢中的。

独家新闻一词在英文中写做SCOOP,原意作名词解释, 当挖土的铲子讲;用作动词,意为用铲子挖掘地下的泥土。后转用到新闻学领域,指记者通过采访发掘出不为世人所知的社会事件并进行独家报道的行为。这指示了人们认识独家新闻实质的途径。现在看来,在新闻事业进入现代社会以后,所谓独家新闻,其要义尽在一个“独”字。因此,凡独家新闻皆建立在完全新鲜的基础之上,就是新闻的“独家”:不但有此一家,而且仅此一家。构成独家新闻的原料,与独家新闻共生而同至的,是别具慧眼独出心裁的发现,是既无先例也无类同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传媒独具匠心别树一帜的特色与风格。总之,最好从新闻信息和新闻信息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就是独家新闻信息,就是人无我有的新闻信息的报道。它属于新闻中的新闻,除了具备新闻的一般特性之外,还具备报道的首次性、唯一性和特异性。新闻报道只要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便成为独家新闻。反之,无论写什么,也不论其内容多么重大,主题如何深刻,也不管是谁写的,发表在哪里,均不成其为独家新闻。

独家新闻是新闻竞争的产物,竞争之后产生的“独占优势”。这在新闻传播的早期阶段,由于传媒不多,传播手段不先进,所以主要是争时效。报道首先发表出来,属于“天下第一报”,往往即为“独家”。而在新闻传播技术非常先进的今天,虽然抢时间依然十分重要,并达到白热化程度,抢先发表仍然不失为抓独家新闻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但新闻时间上的竞争往往只是零点几秒之差,抢时间仅是避免落后,如今要想发独家新闻,非在时间以外的各个方面同时下最大的气力不可。伴随着传播技术与手段的现代化,和人们对于新闻时效性认识的强化,独家新闻的关键越来越不属于时间因素。许多独家新闻乃是由于本身具备了“新闻中的新闻”这种素质才得到公认,抢时间只是为了使之得以保值。大量的独家新闻产生于新题材的拓展和开发,生成于主题的开掘和深化,出现在不懈的寻求和不再的机遇之后。致力于发现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新事物新变化,在对未来的前瞻上多下功夫,从而找到新闻的新大陆。彻底摆脱“众所周知”和“似曾相识”,正是许多报道得以成为独家新闻的奥秘。那些社会意义深远的独家新闻尤其如此。

独家新闻全在于发现。借用罗丹的名言,不是缺少独家新闻,而是缺少发现。因而,独家新闻总是青睐求异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宁馨儿。这在靠题材与主题致胜的时代更是如此。应该看到,当今的独家新闻虽然也有赖于机遇,但往往得力于独家新闻意识,得益于巧妙的新闻策划,这就更需仰仗求异思维了。动用求异思维发现独家新闻,天地很是广阔,既可以在思维对象上求异,也可以在思维方法上求异。归纳起来,不外乎是两端:一是逆向而行,或撇开热门找冷门,或正面文章反面做。如新疆人民广播电台1991年5月10 日播出的《乌鲁木齐市图书馆今天闭馆》。全国上下都在讲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这里唯一的图书馆却关门大吉了。报道播出时正值新疆“两会”召开,于是成为与会代表和社会舆论的热门话题,也引起有关方面的震动和关注。当众目睽睽于某热门事物时,当某话题为世人所议论纷纷时,不去赶时髦凑份子,而是转移视线着眼于无人关注之处,便可能获得颇有新意却从未报道过的新闻。二是殊途同归,或直寻焦点纵深处,或旁搜热门异样事。如新华社1995年9月5日发《NGO全会代表批评西方新闻媒介缺乏公正》, 正是盯住热门和焦点,握住了灵蛇之珠。

显而易见,独家新闻不是类型概括意义上的范畴,而是一个覆盖全部新闻报道领域的概念,经济新闻、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等等,都可以出独家新闻。世纪性题材、须弥芥子般事实,皆有可能成为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常常反映真善美,也可以用于曝光假恶丑。总之,新闻的领域有多大,独家新闻的领域也有多大。凡存在新闻的空间和时间,就有可能存在独家新闻,这是为独家新闻的实践所充分证明了的。比如,《百家三资企业调查表明:在华投资大有可为》(新华社1990年9月14 日发),《“这段历史我作证”——阿沛阿旺晋美副委员长参观西藏档案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92年8月5日播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为世界第一大峡谷》(新华社1994年4月17日发), 《博士教授当上北镇书记、镇长》(广东佛山人民广播电台1995年12月1日播出), 这些作品各写其事,各得其所,并不划一,其中的哪一篇不是独家新闻?如果把独家新闻局限在某题材某主题界域内,那是不合乎实际的,不但不能科学地诠释独家新闻现象,而且缩小了它的生存空间,最终只会窒息其生命。

独家新闻就是独家新闻信息,这决定了独家新闻的新闻价值。然而,独家新闻并不等于精品力作,独家新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好新闻”。这是因为,内容和形式高度统一,新闻价值、宣传价值和审美价值兼具,才能叫精品力作。而独家新闻是由“写什么”决定的,独家还是非独家,全看所传新闻信息。完全靠妙笔生花而成为独家新闻,是从来没有的事。反过来看,只要保有独家新闻信息,货真价实,即使写得差一点,仍然不失为独家新闻。所以,独家新闻不一定是精品。在写什么方面,独家新闻于独家新闻信息之外不再另设藩篱,不分大小轻重。不仅如此,独家新闻还有可能是不那么好的作品,甚至是很坏的作品。西方报刊上的一些“锁眼新闻”,丑怪报道,谁也无法否认它们是“独家”的,然而它们绝对与好新闻无缘。据参与全国好新闻评选的专家介绍,在参评的第八届全国好新闻中,有一篇批评报道:某供销社巧立名目发奖金,最后竟发棺材,一律每人发一副棺材;人少棺材多,剩下三副,于是留作“机动”。〔4〕这也是独家新闻。但专家们没看上它, 新闻中人物发昏了么!总之,独家新闻是独家新闻,精品力作是精品力作,两者有割不断的联系,但终究并非一码事。

有的概念或范畴,分名理上的意义和使用上的意义,其名理上的意义是一回事,使用上的意义是另外一回事。比如品位、档次等概念,躺在辞典里时,无所谓褒贬,而一旦用于评论事物就带上了倾向性。只有当事物具有一定品位和档次的时候才使用,使用这种概念本身即包含对该事物一定程度的肯定,而所谓“有品位有档次”,乃是一种较高的评价。世人嗤之以鼻的事物是不配用品位这类概念去品评的,虽然它实际上也处在某种品位层次上。独家新闻概念也是这样。其本身是中性的,然当它与具体新闻报道联系在一起时,这篇作品就得到褒奖了,就已经肯定这条新闻的价值了。这与独家新闻命题产生和存在的背景完全吻合。独家新闻的宗旨正在于呼唤真正的新闻,造成新闻园地鲜花烂漫的景象,大大减少新闻的庸品和劣作。所以,这里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独家新闻经常有,它们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形式逻辑上,无法否认那些提篮小卖博人一粲之作,那些不问苍生问鬼神,甚至贩卖精神鸦片的报道也属独家新闻。在另一方面,独家新闻又是高品位高质量新闻的同义语,唯有那些最能解决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问题的报道,才真正无愧于独家新闻的称号。世人也是这样去看的。只有当新闻媒介把尖端消息投入社会,让读者“啊”的一声时,独家新闻才告完全成立。西方新闻学者的这一观点,探骊而得珠。因此,不妨作这样的甄别:先把那些当之无愧的独家新闻称为“独家新闻”,把那些徒有独家新闻之名,并无新闻播扬价值之实的报道叫做独家“新闻”,从而将冒牌货从独家新闻中清除出去。然后在独家新闻里边再分别大小高下,确定重大独家新闻与一般独家新闻。

区分独家新闻的高下,标准是报道的新闻信息含量。新闻信息量原理显示,一篇报道的新闻信息含量,归根结蒂取决于所写新闻事实的新闻信息含量。比如,突变性或质变性的新闻事实,信息界域宽阔的新闻事实,属于趋势状态的新闻事实,均信息含量比较大。切实注意这样的新闻事实,庶几能够获得地地道道的“新闻中的新闻”。

注释:

〔1〕刘建明主编:《宣传舆论学大辞典》, 经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15页、第164页。

〔2〕参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50页;新华社分社主编:《中外新闻知识概览》, 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140—141页。

〔3〕转引自刘明华著:《西方新闻采访与写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4〕参何光先:《十年新闻写作变革》,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年版,第262页。

标签:;  

“独家新闻”别解释_独家新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