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辩证唯物主义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称谓论文,要坚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01)09-0052-0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是实践唯物主义?这是一个关系到马克 思主义哲学实质的重大问题。对此问题,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实践唯物主义论者认为,“ 实践唯物主义”的称谓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称谓,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实质,更能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恰当称谓。笔者以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本文试图 通过分析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评析实践唯物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以揭 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一、科学实践观的提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前,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都没能提出正确的自 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究其原因,关键就在于他们不懂得实践。与一切旧哲学不同,马克 思主义哲学则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正是借助于科学的实践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得以建立 起来。
1.借助于科学实践观,确立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型关系,划清了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的界限,实现了自然观的变革。旧唯物主义不懂得实践,不理解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作用, 因而认为人只能是被自然所决定、所制约的,人们只能直观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唯心主 义从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出发,认为自然界是由人的精神、意识派生出来的,完全颠倒 了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马克思则认为,自然界固然是人们直观、认识的对象,更是人们改 造的对象,人们的实践活动能够使自然界不断地发生有利于人类的变化;自然界和外部 环境又规定并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就是说,自然界规定和制约着人,人也不 断地改变着自然界,自然和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借助于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而辩证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2.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确立了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与唯心史观划清了界限,实 现了历史观的变革。在社会历史领域,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最终殊途同归,都把精神因素 看作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社会历史领域全面走向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则从现实的人 的现实实践出发,从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 是 人的产生和社会存在的原始条件和契机,也是社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生产活动是 最 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从物质生产活动出发,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变 化和发展的基本动力,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把唯物主义彻底贯彻到了社会历 史领域,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结束了唯心史观对社会历史领域的统治。这 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马克 思 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92页)。这种历史观是辩证的,它既承认社会关系等物 质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人的实践活动对社会的强大改造作用。
3.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既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直观性的缺陷,也克服了唯心主义 认 识论独断论的弊端,建立起唯物的、辩证的能动反映论,完成了认识论的变革,使得对自然 界和人类社会的科学认识成为可能。旧唯物主义仅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 是实践的对象,同时又把认识的方法归结为单纯的直观,因此,难以揭示自然界、社会的内 在规律。唯心主义或者把自我意识,或者把绝对精神看作决定性的东西,而把物质性的因素 看作被决定的东西,把被决定的东西想当然地看作是可以认识的,因而这种认识是主观自生 的、独断的。由于不了解实践,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没能解决好认识论问题。在马克思 主义认识论看来,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既体现了客观事物的客观尺度、外在尺 度,也体现了主体的价值尺度、内在尺度,是将主体与客体联系起来的桥梁和中介。它不仅 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观现实性的品格。因而,千百万次的人类实践必将能够达到 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来源、认 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和驳斥不可知论的有 利武器。通过实践,人们能够检验认识的正确与否,并在实践中不断向真理性的认识逼近。 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唯物而辩证的能动反映论得以建立起来。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 畴,它既是一个历史观范畴,也是一个认识论范畴,还是一个自然观范畴。以科学的实践观 为基础,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完全区别开来,并且彻底驳倒了不可 知论,从而在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等领域实现了变革,建立起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 辩证的历史观,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得以建立起来。因此,科学的实践观在马克思 主义哲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
二、实践本体论的主要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观点之比较
实践唯物主义论者无疑是很重视实践作用的,其中,实践本体论者的理论主张更为鲜明。 他们反对“物质本体论”,提倡“实践本体论”,明确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提法不能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主张用“实践唯物主义”代替“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在一些主要理论观点上,实践本体论均表现出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差异。
在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物质本体论(又称自然本体论)。它认为,在自然界 ,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在人类社会,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 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而在本体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 唯 物主义哲学一样都坚持物质本体论,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与旧唯物主义不同的是,马克思 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巨大作用。但这种强调始终是有限度的,那就 是始终承认外部的客观物质世界对实践活动的制约作用。在它看来,无论实践对外部世界的 改造作用有多么大,它终究是一种属性范畴而不是实体范畴,因而实践不能作为本体。实践 本体论者则反对物质本体论,认为实践本体论的确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显著标志。他 们 认为,物质本体论是以往所有唯物主义都坚持的,是旧唯物主义的标志,具有明显的机械论 倾向,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而实践本体论则能够高扬实践和主体的作用, 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最好贯彻,因而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为了使 实践本体论与人们公认的实践不是本体的观念相容,他们通过实体和属性、内容和形式具有 统一性的论证最终推出“属性也是实体”,“形式也是内容”,进而将实践上升为本体。这 种推论显然是错误的,其理论主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的观点显然是不一致的。
在自然界的地位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和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因而自然界无疑是先于人和社会存在的。不仅如此,在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仍作为物质 性 因素决定和制约着人的各种活动,包括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承认自然界的 优先地位。实践本体论者则认为,这会忽视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这是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无法与其划清界限。还说马克思也不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已 经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事实如何呢?的确,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先于人 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澳洲新出现的一些 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同上,第77页)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即未打上人的意志 烙印的自在自然,对于人类产生以后很久才出生的费尔巴哈来说,当然是无法去亲身面对的 , 因而可以说是不存在的。这段话意在强调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区别,强调实践活动对自然 界的巨大改造作用,而不是要得出否认自然界优先地位的结论。恰恰在这段话的前面,马克 思在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巨大改造作用之后明确提出:“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 仍然会保持着”(同上,第77页)。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是马克思的一贯观点。而且,马 克思不仅是在自然界优先于人类而存在的意义上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而且是在人类产生 以后自然界作为物质性因素决定和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上强调自然界对人的实践活动 的优先地位。因此,任何否认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观点都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容易导 向唯 心主义。
在实践作用的限度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固然能改造自然和社会,使自然界 和社会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但实践更要受物质条件的制约,因为物质条件是第一性 的,实践的能动作用是第二性的,否认了物质因素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决定作用,就会走向唯 心 主义。实践本体论则试图用实践去包容一切、统摄一切,认为不是实践依赖于自然、社会 ,而是自然、社会依赖于实践。有的实践本体论者提出:既然自然是被实践改造的对象,被 打上了实践的烙印,那么自然并不是在人和人的活动之外存在。至于社会,由于实践是社会 存在、社会生活的本质,那它就更依赖于实践了。由此,得出了自然和社会都依赖于实践、 都由实践赋予意义的结论。这个结论过分夸大了实践的作用,其唯心主义色彩是显而易见的 ,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作用的观点明显不符。
在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化自然就是已经进入了人 们的活动范围之内的、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能够影响到的外部世界,自在自然(非人 化 自然)则是人的活动暂时还不能影响到的外部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人化自然和自 在自然之间没有也不可能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实践的能动性恰恰在于能够不断突破 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界限,不断地向未知的领域挺进。而且,人化自然本身也有一个在新 的条件下不断再人化的过程。实践本体论则认为,人们只能影响(认识或改造)实践范围以内 的事物,至于实践范围以外的事物,如关于一般存在、一般世界的问题是超越实践的,因而 是无法认识、无法改造的。因为人所面对的世界就是人化自然或属人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人 和人的活动是占主导地位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由人的实践来赋予意义。这 样一来,它就在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之间掘开了一道鸿沟,把人类实践的能力只局限于人化 自然之内。实践本体论试图凸显实践的作用,但其结果却适得其反,反而限制了实践的作用 范围,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这种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显然不符。
在哲学的党性原则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要么是唯物主义的,要么就是唯心 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不存在所谓的中间哲学、超越哲学。马克思一再强调自己的哲学是 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即使是在标志其新世界观诞生、高度强调实践作用的《关于费尔巴哈 的提纲》中,他也不忘称自己的哲学是“新唯物主义”。在其后的理论著述中也一直坚持了 唯物主义的立场。实践本体论则试图把实践作为理解一般哲学问题、解决各种哲学纷争的出 发点和立足点,试图以实践为基础确立一种超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形态,并认为这 种做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而实际上,这种做法显然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 性原则,其超越的目的自然也不会达到,结果是:实践本体论对物质本体论的反对,对实践 作 用的过分夸大,最终倒向了唯心主义。
从以上比较中可以看出,实践本体论的基本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相符合的。实 践本体论之所以提出许多错误的观点,关键在于它忽视乃至抛弃了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灵 魂的辩证法,在对实践的认识上,只强调实践对外部世界的改造作用,忽视和否认客观条件 对实践的制约作用;在对自然等问题的理解上,也存在着浓厚的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倾向。 总之,由于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实践本体论很容易导向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这充分表明了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恰当称谓
1.用“实践唯物主义”代称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着诸多困难
绝大多数主张实践唯物主义的学者并不同意实践本体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也不完全一致 ,但都坚持以下观点:认为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本体论的提法都是不 对的,会导致片面夸大主体作用的错误;强调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中的作用,认为实 践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范畴,而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的观点,无论是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还是人的观点,都是建立在实践观点基础上的,都要从 实践出发去解释;主张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不是对立的,但是认为 “ 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更能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特质,更能体现和表达马克思主义哲 学的实质和本质特征。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用“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代替马克思主义哲学起码存在着如下 困难:
第一,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来看,缺少将其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据。综 观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著述,只有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到了表面近似的说法:“对实 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 变现存的事物。”(同上,第75页)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的意思很明显,是说作为唯物主义 者的共产主义者,其全部任务就是要进行革命,改造世界,主要是表明自己哲学的实践性, 即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理论武器。他们丝毫没有用“实践唯物主义”来称谓其整个哲 学 的意思。
第二,实践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而不是惟一的特征,把它作为对整个马 克 思主义哲学的称谓会犯“以偏概全”的错误,难以真实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特征和理 论 全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除了实践性之外,还有科学性、阶级性,如果为了强调它 的某一特征就把这个特征作为定语放在前面,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这种做法 显然不妥。
第三,实践有唯物主义的实践,也有唯心主义的实践;有积极的、能给人们谋利益的实践 , 也有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实践;实践的效益也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短期能带来效益的,长期 可能是负效益,如此等等。因此,把“实践”一词冠在唯物主义的前面并不能保证把实践的 观点和唯物主义的原则落到实处,实践本体论的唯心主义和机械论倾向就是明证。
第四,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容易造成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的混乱,从而背离提倡它的初 衷。比如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其含义是指研究对象呢,还是特征呢,亦或是为了突出 该理论的应用性呢?对诸如此类的枝节问题,实践唯物主义者纷争不休,意见很不一致。其 实,他们的观点并无实质的不同,基本是枝节问题的争论,由于把精力耗在了枝节问题的争 论 上,因而很难在意见统一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推向深入。这表明实践唯物主义的内在 缺陷。
第五,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如同实践本体论的错误一样,实践唯物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它过分强调了实践的作用,而忽视了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作用,没有摆正实践和辩 证法的位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很强调实践的作用,但它也很重视辩证法在其哲学变革中 的作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三位一体的。在它的实践中始终贯 穿着辩证法思想:既要看到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也要承认实践活动的受动性;既要与旧 唯物主义的直观活动区别开来,也要与唯心主义的主观活动区别开来;既要看到实践对自然 、社会的改造作用,也要看到自然、社会等因素对实践的制约作用;既要看到实践对认识的 决定作用,也要看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即使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样的 理论问题,也必须进行辩证的理解,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也要看到实践标准的非绝 对性,并且把其绝对性和相对性也看作是对立统一的。总之,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 立统一的观点等辩证的观点是理解实践观点的深刻的基础。离开了辩证法,科学的实践观就 难以落实到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等领域中去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面变革就难以实现。因此,只重视实践而轻视辩证法是不对的。
由上可见,虽然一般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论主张在实质上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 原则,但如我们上面所分析,用“实践唯物主义”作为替代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面临 着诸多问题,从而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把握,不利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推向 前进。
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恰当称谓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现是哲学领域的重大变革。这个变革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是由于马克 思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二是由于它把唯物主义原则彻底贯彻到了自然界 和人类社会两大领域。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在哲学史上,唯物主义经历 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形式。古 代朴素唯物主义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但这种辩证法是猜测性的、初 级的。机械唯物主义则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世界,从而把不断发展变化的外部世界看作是 静止不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既继承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唯物主义传统,又吸收了近代唯心 主义辩证法中的合理内核,从而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的唯物主 义。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 义 哲学诞生以前,社会历史领域是唯心主义一统天下,旧唯物主义只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 义的原则,但在社会历史领域则陷入了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则无论是在自然观还是历史观都 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了社会存在决 定社会意识的科学论断,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从而把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了社会历史 领域,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从而完成了社会领域的革命。
正是由于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 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得以与以往的旧哲学区别开来,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里 应该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实现的两个统一是建立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尽管如此,从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所进行的重大变革的实质来看,用“辩证唯物主义”(广义的辩 证唯物主义,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是比较恰当的。列 宁明确地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来称呼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把二者看作“ 一整块钢铁”,的确是领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精髓。用辩证唯物主义来代称马克思 主 义哲学是恰当的。但是一方面为了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所进行的变革的重 大意义,为了突出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为了突出 社会历史领域的特殊性,人们往往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提法来指称马克思 主义哲学。这种称谓在今天仍然是必要的、恰当的,它比实践唯物主义的称谓更能体现马克 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实质。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实践唯物主义”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恰当称谓,而历 经考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至今仍然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恰当称谓;马 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实践唯物主义。
标签: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本体论论文;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论文;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世界主义论文; 唯物辩证法论文; 德意志意识形态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