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谣谣1、2,刘洪亮2,潘海群2, *禹玉洪1、2
(1.山西医科大学山西030000,2.北京鑫开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1100)
摘要目的:开发罗红霉素胶囊体外溶出方法开发及建立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体外溶出相关性研究比较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5种不同介质中溶出曲线,以评价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的药品体外溶出的质量一致性。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溶出度检测方法结合pH-饱和溶解度试验、滤膜吸附考察、溶液稳定性等试验来确定罗红霉素胶囊的溶出测定方法;并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比较在5种不同介质中的溶出曲线。结果: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罗红霉素对照品在16~200µg/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滤膜吸附试验证明滤膜对本品无吸附作用;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5种不同介质中稳定性良好。参比制剂除在pH1.2盐酸溶液中外,在其他四种介质中批间溶出均一性均较好,而在5种介质中比对,溶出曲线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结论: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方法符合《中国药典》相关技术要求,且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五种溶出介质中f2相似因子均大于50%,说明二者在五种溶出介质的体外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关键词罗红霉素胶囊;参比制剂;溶出度;溶出曲线;相似因子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2695-2487;CPA225D,电子分析天平;色谱柱;NBL-214e电子分析天平;FE28pH计;TDL-6A台式低速离心机;FADT-800RC自动溶出仪;聚醚砜材质微孔滤膜;TAVD-25智能真空脱气仪;10ml注射器。
1.2试药与试剂
罗红霉素对照品[含量96.0%,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30557-201604];罗红霉素片、罗红霉素原料、罗红霉素胶囊[公司自制仿制药,A(批号170101)、B(批号170202)、C(批号170303)(150mg)]。乙腈为色谱纯(批号:Q6MA1H,Honeywell),磷酸二氢钾(批号:20171214,天津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磷酸二氢铵(批号:20170816,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无水乙酸钠(批号:20170811,天津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氢氧化钠(批号:20160312,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盐酸(批号:20170106,北京化工厂)、三乙胺(批号:20160909,北京化工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2方法与结果
2.1溶出方法
2.1.1各国溶出方法标准对比
通过比较Chp2015、进口注册标准JX20100316、IP2010确定罗红霉素胶囊的溶出方法主要是桨法和篮法。通过后续实验考察确定最优的溶出方法。
2.1.2溶出测定法选择
对于容易产生漂浮的片剂或胶囊,在建立溶出度测定方法时建议采用篮法。当必须采用桨法时,可使用沉降篮或其他适当的沉降装置[7]。原研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使用桨法作为测定方法,本公司自制品罗红霉素胶囊作为改剂型品种,Chp2015有规定胶囊剂普遍使用篮法,但是通过溶出现象观察使用篮法进行罗红霉素胶囊实验,罗红霉素胶囊壳有小碎片粘连在转篮内壁。因此在进口注册标准的基础上确定使用“桨法+沉降篮”作为溶出测定方法。
2.1.3介质选择
2.1.3.1 pH饱和溶解度曲线
初步考察7种介质中的饱和溶解度。37±1℃,pH1.0-6.8的水性介质。取过量的原料药,加相应介质20ml,在37±1℃的水浴中,振摇,直至达到饱和溶液(如稳定,可过夜),过滤或离心测定溶解度,绘制曲线。选择其最合适的溶出介质。数据结果表明将pH6.0磷酸盐介质作为最具有区分力的介质。
2.1.3.2 不同介质溶液稳定性考察
取自制罗红霉素胶囊和参比制剂罗红霉素胶囊片分别在pH1.2盐酸溶液、pH5.5醋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缓冲液及纯化水5种介质中45min时的溶出液,在室温下放置,并于0、0.5、1、2、4、6、8、12、24h取样进行液相色谱法分析,计算峰面积的RSD。结果本品在pH5.5醋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缓冲液及水四种介质中溶液稳定性良好,含量RSD小于2.0%;在pH1.2盐酸溶液中罗红霉素极不稳定,降解严重,其含量的RSD于2.0%。
2.2检测方法
通过比较Chp2015、进口注册标准JX20100316、IP2010确定罗红霉素胶囊的溶出测定方法,三种方法溶出度测定对比优先选择《中国药典》2015版作为自制品罗红霉素胶囊的测定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方法验证
2.3.1专属性
称取罗红霉素原料药适量,分别用pH1.2盐酸溶液、pH5.5醋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及纯化水共5种介质,溶解并制成浓度约0.16mg/ml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空白辅料适量(按处方比例)同法操作,作为空白辅料溶液。分别量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和空白辅料溶液,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正文中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5]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ODS C18 250*4.6mm,5µm);流动相:0.067mol/L磷酸二氢铵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乙腈(65:35)为;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20µl;温度:室温。实验结果表明空白辅料均不干扰样品检测,说明本方法专属性良好,满足溶出度测定要求。
2.3.2线性
称取罗红霉素对照品约16mg,置20ml量瓶中,用溶出介质(pH1.2、pH5.5、pH6.0、pH6.8、罗红霉素对照品在水介质中是不溶解的,因此用50%甲醇作为稀释剂)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母液。分别精密量取母液1ml、1ml、1ml、2ml、2.5ml置50ml、20ml、10ml、10ml、10ml量瓶中,用相应溶出介质定容至刻度,摇匀,作为线性溶液。以浓度(mg/ml)为横坐标,峰面积(pH1.2盐酸溶液以总峰面积计算)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求得回归方程。
2.3.3仪器精密度
取罗红霉素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针,记录色谱图,计算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RSD。结果: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针,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2.4溶出曲线测定对比
2.4.1参比制剂溶出曲线考察
取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按2.2.1中的方法操作,测定其在五种介质中的累积溶出度,结果: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pH5.5醋酸盐缓冲液中,批间溶出均一性良好;在pH1.2盐酸溶液中,批内均一性差;在水中因初始溶出量低,5min和10min点批间溶出均一性差,10min以后各点溶出均一性良好。
2.4.2制品溶出曲线考察
取自制罗红霉素胶囊按2.2.1中的方法操作,测定其在五种介质中的累积溶出度,结果: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pH5.5醋酸盐缓冲液中,批间溶出均一性良好,而且在pH1.2盐酸溶液中批内均一性也很好;在水中因初始溶出量低,5min和10min点批间溶出均一性差,10min以后各点溶出均一性良好,与参比制剂趋势一致。
2.4.3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
按照《普通口服固体制剂溶出曲线测定与比较指导原则》[7]通过比较自制罗红霉素胶囊和参比制剂罗红霉素胶囊片之间f2相似因子来衡量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自制罗红霉素胶囊和参比制剂罗红霉素胶囊片(5EE7A)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pH6.0磷酸盐缓冲液、pH5.5醋酸盐缓冲液、pH1.2盐酸溶液及水五种溶出介质中的相似因子均大于50,说明三批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胶囊(5EE7A)的溶出行为一致。
结论:本文所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方法符合《中国药典》相关技术要求,可用于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的测定;且自制罗红霉素胶囊与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五种溶出介质中f2相似因子均大于50%,说明二者在体外5种溶出介质的体外溶出行为基本一致。
5 讨论
罗红霉素在低pH条件下溶液稳定性差,随pH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在试验中对pH1.2盐酸溶液采用总峰面积进行计算来评价本品的溶出行为,结果三批自制罗红霉素胶囊和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该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一致。另罗红霉素胶囊在水中的溶解度低,导致在水中不能完全溶出,在水中累积溶出量最高约为50%。
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pH5.5醋酸盐缓冲液中溶出速率快,15min时累积溶出度大于85%;在pH1.2盐酸溶液和水中溶出速率慢,总溶出量均约为50%左右;pH6.0磷酸盐缓冲液中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批间在15min累积溶出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存在10%的差异;在pH6.8磷酸盐缓冲液中溶出速率较适中,30min时累积溶出量约为85%,且溶出曲线无拐点,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将该介质作为具有区分力的溶出曲线,为自制品罗红霉素胶囊溶出方法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从实验结果看,本文建立的罗红霉素胶囊溶出度测定方法是可行的,自制罗红霉素胶囊和参比制剂罗红霉素片在上述五种介质中溶出行为相似,为罗红霉素改剂型或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的体外质量评价提供试验依据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常磊.谈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VOL.15, NO55
[2]杨宝峰.药理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4
作者简介:杨谣谣,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化药一致性评价;
#通信作者:禹玉洪,博士,中金胜邦(北京)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研究方向:中药新制剂开发;
论文作者:杨谣谣1、2,刘洪亮2,潘海群2, *禹玉洪1、2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罗红霉素论文; 胶囊论文; 缓冲液论文; 介质论文; 溶液论文; 制剂论文; 磷酸盐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