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引起安全事故,而大部分的安全事故都发生在施工现场。所以,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以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挽回电力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有利于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本文对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其管理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安全是所有施工中强调最多的问题,对电力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是提高电力企业安全效益的必要手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电力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一味的追赶进度,对安全管理工作并不重视,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事故。
1 问题分析
1.1 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之所以出现安全事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现场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缺乏安全意识。管理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许多管理内容都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到位,使得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比如,安全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采取的安全防控措施不足,有些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为减少麻烦,不戴安全帽,而管理人员对此视而不见,没有及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还有的施工人员对机械的操作不恰当,让机械在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导致机械出现故障,危及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2 不重视安全管理
一些电力企业为追赶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不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施工现场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导致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而在对现场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时,也常常是走形式,有些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而每被发现,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比如,在对锅炉、压力容器、消防器材、安全工具等进行检查时,只检查其表面是否正常,而没有对其性能进行检查。有的设备虽然表面完好无损,但内部已经老化、损坏,尤其是一些本身具有危险性的设备,在施工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这些设备,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施工现场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类物质的存放也是检查的重点,但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总认为出现事故的概率很小,所以不加重视。
1.3 安全生产措施不足
由于电力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人员在实施安全管理工作时缺乏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比较少,导致安全生产措施不足,没有对安全事故起到真正的预防作用,所以才会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比如,大部分电力企业在施工现场都会拉挂横幅,提醒施工安全注意安全。或者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宣传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其进行安全教育。使用现场基本只有防火栓一类的设施,这些措施对安全事故起不到实质性的防范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策略分析
2.1 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每一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必须具备的,只有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企业才会采取对应的措施对安全事故进行防控,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所以,电力企业的每位员工都应该有危机意识,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时刻谨记“安全第一”的原则。比如,电力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时,不能只讲一些理论性的内容,这样无法引起员工的重视。在宣传安全管理时,最好将发生在员工身边的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事故作为案例,让员工意识到发生安全事故时,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灾难,还会给自己的家人带来严重的灾难。只有让员工从自己的切身利益出发,才能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时刻牢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的参与安全生产,降低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
2.2 落实责任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还需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让每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都明确自己身上所肩负的安全责任。在其履行安全责任的过程中,应加大对其的监督力度,以达到更好的安全生产管理效果。比如,施工人员的安全岗位职责是要认真学习有关安全健康与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不得出现违章作业;现场生产过程中要使用安全防护用具,并在使用前检查其可靠性;在作业前应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确保不会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当在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时,要第一时间将事故情况汇报给上级,由上级作出处理指示。而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则要负责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确保其能够自觉的履行安全责任岗位职责。另外,大理石和玻璃堆放的地方,必须设置明显的标志用以警示,预留口、管道口等在施工人员进场之前必须使用防潮棉进行封口保护,以必须意外安全问题出现。
2.3 建立应急预案
对电力工程施工建立应急预案,可在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时,第一时间对事故作出响应,降低事故对施工人员造成的伤害。比如,针对火灾类事故处置的应急预案;针对化学危险品建立的应急预案;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射线事故应急预案等。所有的应急预案都应科学合理,要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即与施工现场的情况相符。同时,电力企业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负责人、安全小组等,并组织专门的应急救援队伍,准备好应急救援所需的设备、工具、器材等,定期对其进行保养,使其能够正常使用。在编制好应急预案后,要由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审核、签字确认。由于应急预案是针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所采取的救援行动,所以企业应组织应急救援小组对预案进行演习,以提高响应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力工程的施工现场,有效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则电力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强化其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同时,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身上,并针对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提高事故响应的实效性,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
参考文献:
[1]门俊.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管理策略解析[J].低碳地产,2016,2(17):167.
[2]郭鑫.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4):172.
[3]张庆兴.试析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6,(23):147.
[4]梁永超.电力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模式应用分析[J].卷宗,2017,(12):185-185.
论文作者:彭卫国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安全事故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应急预案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