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技术梯度转移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梯度论文,经济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80(2001)01-0042-04
一、梯度论的内涵
80年代初,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讨论中,学术界引进西方梯度论并展开一番研讨,深化了对梯度论内容的了解,同时,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空间布局和合理走向。
经济技术梯度转移、区域发展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改革开放20年中学术界和实际部门热烈讨论和研究的话题。从时序看,80年代初,研究发展战略时,梯度推移问题成为一个热点。随后,在“六五”至“九五”计划的形成和实施中,由于东部沿海与内地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东西差距问题受到了各方关切。时至今日,如何缩小差距保持协调发展,又成为今后保证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措施。但是,这几个问题并非截然分开,在各个阶段时有交叉。其中,梯度转移问题乃是起点。
1982年,学者夏禹农、何钟秀发表文章(注:夏禹农、何钟秀《梯度理论与建议》,载《研究与建议》1982年第8期。),阐明梯度论的主要内容。1983年,何钟秀的文章(注:何钟秀《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移》,载《人民日报》1983年2月6日。),进一步阐明我国技术梯度转移问题。1983年学者刘国光主编的一部著作(注:刘国光主编《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2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1月版。),从战略的高度提出:“沿海中心城市工业基础比较好,科技力量比较强,管理水平比较高。因此,今后上海、天津、广州等沿海中心城市,不应只看重于扩大对内地产品的供应,而应着重在技术上帮助,采取各种形式,把技术和管理经验移植到内地,这是花钱少,见效快,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个观点和梯度推移殊途同归。以下阐述梯度论本意及其讨论中引伸出来的观点。
梯度论
80年代初西方的梯度推移理论被引进我国。学者周起业在《区域经济学》中作过评价,指出西方梯度转移理论与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是紧密相连的。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认为,各个工业部门、工业产品、技术,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中,都要历经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把这种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引用到区域经济学,产生了区域经济梯度转移论。主要论点是: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决定于产业结构的优势,而产业结构优势又取决于该地区主导专业化部门和其它部门在工业生命循环中所处的阶段。如果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创新阶段和发展阶段前期,则该区可列为高梯度地区。新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创新活动,一般来源于高梯度地区,以后随着时间的延伸和生命循环阶段的变化,衰退的部门、产品、技术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这种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后来,迈达尔对资本主义社会地区经济发展总趋势的观察研究,提出累积因果论,从而把梯度理论从静态提升到动态上来。根据累积因果理论,地区发展中有三种效应同时在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程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力量,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水平梯度上升。在极化效应作用的同时,扩展效应也在起作用,因为随着城市带发展梯度上升,附近地区可能在城市带的帮助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回程效应指发达地区在极化效应的作用下,仍然具有比不发达地区更多的优势。不发达地区虽有扩展效应的帮助,但由于回程效应使资金、移民仍向发达地区集中,发达地区仍能保持竞争力。从而,回程效应削弱了扩展效应的作用。(注: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第五章第二、三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根据梯度推移论基本观点和基本内容以及我国学术界研究讨论情况,学者刘再兴关于梯度论在我国的表述是:无论是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有梯度就有空间推移。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从梯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引进掌握先进技术,然后逐步依次向处于二级梯度、三级梯度的地区推移。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的速度加快,也就可以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注: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第五章第15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反梯度论
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本身带有跳跃性,因此,技术转移也可以跳跃。不发达地区直接吸收新科学新技术新成果,使产业跳过传统发展阶段而实现跳跃发展。从非平衡理论分析,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中,突变模式应是一般原则。一些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后,能够有效地吸收、消化、和创新,反过来把先进技术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梯度转移理论仅从现象上概括科学技术转移的一种形势和科学技术向各智力、生产力发达地区转移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遵从效益规律的作用,使现代科学技术的转移有三个走向(向贸易发达、自然资源发达、生产力和智力发达地区转移)和两种基本形式(梯度推移和跨梯度的超越转移)。科学技术的三个走向、两种形式在实际生活中不是可以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的、相互独立的几个方面。(注:同郭凡生主编《发展战略概论》第338页、87页,《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1985年。)
梯度和反梯度并存论
有的学者认为技术的梯度转移是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起作用的,其原型在古代社会中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条件的变化,使技术的梯度转移产生各种变型。少数一些不发达地区已经形成一定的技术场、资金场和市场场,因而对新技术、新产业的吸引力,可能比处于高中梯度地带内的非增长极地区要大。以上两类地区,都有可能引进某些新技术,开发某些新产品,实现有限度范围的超越发展,即所谓反梯度转移。这种转移,也符合空间转移规律,只是从总体上看,这种局部的反梯度转移并不占主导地位。当前国际、国内的技术转移是技术推移和跳跃发展共同起作用的混合模式。(注:同郭凡生主编《发展战略概论》第339页,《科学管理研究》编辑部,1985年。)
梯度主导论
有的学者指出,这种观点和并存论不同之处,在于起主导作用的是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的现象只是空间推移的一种特殊,它的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不能与作为常规的梯度转移并论。
从理论上说,技术推移之所以能进行,一方面是扩散地区有其内在动力和外来压力,愿意扩散出去;另一方面,更由于接受地区存在着接受扩散的引力场。推移方向的选择,主要看接受地区引力场的状况。所谓引力场,是指劳动力场、资源场、区位场、市场场、技术场、资金场。由于种种原因,这六个引力场的引力强度不同。其中资金场、技术场,由于新技术的开发,新产业的建立,耗资较多,对技术要求高,因此,这两个引力场引力很大,而且有梯增的趋势。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发达和较发达地区。而在不发达地区,通常只能以其资源场、劳动力场或区位场来吸引较低层次的技术。(注:周起业、刘再兴、祝诚、张可云《区域经济学》第五章第四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二、梯度论的作用与局限性
上述关于梯度论的讨论,作者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通过讨论加深了对梯度论内涵的认识。它的精髓是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并由此而涉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为梯度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第二、梯度论的研讨,对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从“六五”计划开始,按照东、中、西三个地带的划分协调发展地区经济,获得了明显效果。
第三、讨论中引伸出来的反梯度论、梯度和反梯度并存论以及梯度主导论,把梯度论问题推向深入。应该说经济技术梯度转移是一种客观规律,正象江河流水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关键是对反梯度含意要有严格界定,否则会影响结论的科学性。
第四、由于时代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国情的不同,原先的梯度论内容已经不够了,应有所补充有所发展。现举要分析如下:
首先,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给经济技术的梯度转移带来新的契机和新的动力,出现了经济技术转移的新格局。每一个区域都有机会与外界广泛接触和联系,跨国高新技术集团有可能对众多区域进行考察和选择,从而在最有利的区域投资,设立分支机构,使经济技术快速转移到各地区。因此,甲乙两个区域之间不仅有一个引力场和一个斥力场,而会产生错综复杂的力场关系;不仅有一个扩散效应和一个极化效应,而会产生更多的功能不同的效应,从而使梯度转移问题更加复杂化、多样化。
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将大大地改变技术传递的时间和方式,资源富集而加工能力贫乏地区,有更多的机遇通过以信息科技、生命科技为前导的高新科技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从而改变了以往单纯被动地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来的经济技术。当然,现在还不能说所有不发达地区都会走这条路,不过会有更多不发达地区是可能选择这条路子的,可是,还要受很多条件的限制,目前还只能看成一种局部现象。
其次,从梯度论的内涵中看到,经济技术梯度转移的理论基础是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理论,这是毋须置疑的。但是,从社会的整体看,政治制度和生产关系对经济技术转移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最近,江泽民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多次讲话精神告诉我们,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现在起要进行部署,完成第三步目标。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加快推进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要把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到重要位置,为此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转变,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跨越式发展。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为各类企业发展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使我国对外开放达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一支宠大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要把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到重要位置,保证人民更好地安居乐业。为此,还要缩小各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发达地区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技术,达到共同富裕目标。
以上内容,直接地关系到各个区域发展和经济技术的转移。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政策,应该是区域经济技术转移的重要指导思想。以上这些方针政策都是区域经济技术发展和转移中必须遵守执行的。当然,在这里我们毫无责难梯度论的意思,因为梯度论并不包含区域发展政策问题,它只是说明经济技术梯度推移的规律。但是,作者感到,热心的学者之所以引进梯度论,不可能仅仅让读者单纯了解它的内涵,而是期望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技术的转移和发展。既然是这样,涉及梯度转移的实施问题理所当然也应具有积极意义。
其三、要从相关学科中综合研究经济技术转移问题,这里重点谈谈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是在50年代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区域分工的深化,并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加剧,从经济学与生产布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学科。目前,西方的区域经济学虽已建立了一套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但总的来看,还不够成熟。国内学者周起业等合著的《区域经济学》在框架与体系上,重点放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兼容了前苏联特色的区域理论,还竭力阐述了我国在区域经济研究中已经获得的重要成果。主要内容安排了国土开发与国土规划、经济区划、经济发展梯度转移、区域特征分析、区域发展目标系统与相应政策的制订、区域产业结构、地区比例与区际联系等。该书第5章专述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同时探讨了梯度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
发展经济学。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当代经济学分出的一个分支。主要内容是研究一个不发达的经济如何“起飞”并最终转变为稳定增长的发达经济。70年代以来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即更多地和实际政策相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变,国家以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空气日益深厚。学者刘国光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的出版,不仅标志着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关心,而且说明发展经济学已经引起我国经济界的关注。作为发展经济学重要内容的“资本和技术转移”问题,集中反映了产业、资本、技术、人才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趋势。这种转移主要是通过援助、贸易、投资等三种渠道进行的。发展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一个重要区别是,前者以国家为主要对象,后者则以区域为主要对象。但是,经济技术转移的理论与方法,很多是可以互为借鉴的。
此外,生产布局学、经济地理学、国土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工业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有关内容,对深入掌握梯度转移的理论与方法也有助益。
三、经济技术梯度转移在我国的发展
前面说到,在梯度论讨论中,有的认为梯度论只是阐明一种规律,本身并未涉及实施问题。即使它的确没有涉及实施问题,可是人们可以通过实践检验这个理论的科学性,还可以总结经济技术实际转移中的经验与问题。
我国相关文件中并未明确提出梯度论,但在实施环节中颇有相似的精神。我国在“七五”计划时,把全国划为东、中、西三个地带,这是相当于全国范围内的梯位划分。三个地带存在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明显差别。据《新疆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作者根据索洛模型,计算我国80年代初期三个地带的技术水平呈递减趋势。以东、中、西(其中陕西计入中部)三个地带为序,80年初期,平均技术水平为1.4574、1.0206、0.7088。城市技术水平为1.60、1.31、0.87。1987年东、中、西三个地带人均国民收入依次为1130元、747元、583元。1998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依次为61.97、26.24、11.79。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占全国的比重依次为58.91、27.03、14.60。从工农业区位商(相对专业化程度主要指标,衡量区域产业部门相对专业化程度,如果>1,说明产业化程度较高,<1,则较低)看,1988年东、中、西三个地带工业在全国区位商依次为1.1、0.9、0.8。农业区位商依次为0.8、1.2、1.4。可见,东部工业专业化水平高于中、西部。东部是我国工业产品的主要生产和输出基地,中、西部则是我国农副产品和矿产品生产和输出基地。从工业内部看,1988年东部重工业区位商为0.93,轻工业为1.06,轻工业是东部地区的相对专业化部门。中、西部的重工业、轻工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09和0.88、1.09和0.91,重工业是这两个地带的相对专业化部门。(注:魏世恩、郭志仪主编《中国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关系》第41-43页,兰州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列入东部的主要是沿海地区。近代中国沿海大城市是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典型,这里的生产力水平一般高于内地,是旧中国的主要工业基地。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沿海中心城市除了具有一般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外,还具有其它特殊的功能。沿海中心城市贴近港、澳、台,海路通航各大洲,交通便捷,处于对外开放的前沿。在经济上将在更大程度上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技术上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接受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辐射和转移。沿海地区与内地客观上存在经济技术发展程度的势差,需因势利导地促进生产要素在沿海与内地之间合理充分地流动,成为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的枢纽。以上粗略分析可见把我国划分东、中、西三个地带是符合国情的。
兼顾效益与公平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原则。讲效益,首先是整体利益。要充分发挥高梯位区域的优势,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果,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在讲求效益的同时,要尽量做到公平,使各个区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互利互惠,共同迈向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1亿元发展到1998年的79395.7亿元,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为1978年的638.2。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指数1998年为1978年的490.8。在产业结构中,以1978年为100,一、二、三次产业的指数,1985年分别为155.4、197.9、231.9。1998年为263.1、916.8、738.9,二、三次产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国家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全国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逐年下降,1985年为8.6,1990年为5.2,1995年为2.2,1998年为1.7,经济增长方式的质量正在提高。1978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79元,1998年达到6392元。1978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138元,1998年达到1895元。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405元,1998年达到6182元。
以上说明,2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发展数量明显地增加,而且增长的质量也有改善;不仅生产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而且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成绩的获得,是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和正确的区域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东、中、西三个地带的积极作用分不开的。
三个地带的发展差距由来已久,80年代初期的差距前已述及。以前一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00,1996、1997、1998年东部发展水平指数依次为119.6、112.2、107.0;中部为120.8、112.9、106.8;西部为103.5、111.5、107.6。
由上可见:(1)1996-1998年三个地带发展速度,东部、中部递减,西部先增后减。(2)从三个地带逐年对比看,第一年中部指数最高,东部比中部低1.2个百分点,高于西部16.1百分点。第二年中部还是最高,但西部赶了上来。第三年,三个地带指数相当,西部略高。在三个地带中,东部趋势和全国比较一致,从1996年经济软着陆后,银根紧缩,需求疲软,直到1999年才开始回升。中部趋势基本与此相同,但1996年以前连续快增,1996年以来降幅稍大。西部则因1997年涨幅较大,1998年也降下来了。从最后一年看,三地带指数基本持平。
三个地带在最后一年虽然差距基本持平,但仅从相对差距看是不够的,还要从绝对差距看。1998年东、中、西部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48114.54亿元、23313.66亿元、115052.0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9482元、5417元、4052元。以东部为100,中、西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75、34,说明绝对差距还很大。下面用增长内含指数分析1996-1998年三个地带的绝对差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内含指数是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减基期国内生产总值后除以基期至报告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计算后东、中、西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依次为131.36、66.86、17.99。东中部差距是1.96,东西部差距是7.30。再从实际消费水平看,1998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2972元,其中农村居民1895元,城镇居民6182元。东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河北、山东、广西、海南4省区未达到全国人均消费水平,占12省区市的33.3%。中部地区9个省区市中,山西、内蒙古、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7个省区未达到全国水平,占9个省区的77.7%。西部地区10个省区市均未达到全国水平。
东部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历史上就存在差距,随着沿海更快地发展,绝对差距愈来愈大。这不是沿海的发展带来的消极结果,而是区域发展中必然产生的不平衡现象。但是,我们不能让这种差距长期存在下去。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富裕是我们的目标。国家经过长期的积累,现在已经有条件来解决,问题在于什么时候开始解决。美国学者赫希曼在50年代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中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著名原理。他把有利于发达区域不断成长的作用称为极化效应,而把有利于欠发达区域成长的作用谓之涓滴效应。当涓滴效应小于极化效应时,区域差距不断扩大,政府就应采取相应措施,帮助不发达区域发展经济。美国学者菲尔兹认为,相对不平等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一种“倒U”型趋向,即不平等经济在发展的早期阶段上升,到了经济发展中以及以后的阶段则降下来。美国另一位学者阿鲁瓦利亚在对众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定量研究中也证实了这种“倒U”型的规律,而且对中后期转变的转折点的量化也作了研究,通过回归方程绘出两个曲线,找到了两个曲线中转折点分别为人均国民收入468.0美元和371.1美元(1970年美元价格)。
1996年3月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报告中,明确提出:“在‘九五’期间,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并在大会通过的《纲要》中,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确定下来。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后据权威部门测算,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8.6万亿元,按现汇折算为1万多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800美元。这表明,我国全面完成了第二步战略部署。国家可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投入西部建设。西部还将从东部沿海以及中部地区得到支持和帮助。目前国家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部署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按照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第三步战略部署要求,下个世纪第一个十年,将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第二个十年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九五”计划开始调整东西部经济技术发展差距,到第三步战略部署的完成,还有50年时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未来的区域发展差距必将得到根本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