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道路;应用
一、海绵城市理念简述
我国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建设规模也在不断增大,同时海绵城市理念也融入到工程建设中。海绵城市机制是要将城市建设成“海绵”,实现吸水、储水,解决雨季内涝、旱季干旱的问题。除此之外,海绵城市的构建还能有效排出污染物,降低城市污染,通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能浇灌树木、农田等。城市许多设施都可进行海绵体结构建设施工。
在海绵城市理念下,许多设施建设设计与技术都发生了变革,绿色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有了更为广泛的应用,且在施工建设中还会充分利用生态手段提高城市储水能力。例如:使用低碳材料、利用绿化带等结构进行水分渗漏储存、利用海绵城市技术减少城市路面积水等等。
二、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一)道路横断面设计
与传统道路相比,海绵城市理念融入道路工程可对道路横断面有效优化,同时还能提高道路环保功能。将海绵城市融入道路建设,要进行雨水收集系统的完善,让雨水流入地下汇集一处,以便再循环利用。此外,还可引进绿色植物,在美化道路环境同时,减少工程污染,缓解溢流问题,有效减轻道路排水负担。
(二)排水设计
对于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而言,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了渗透结构,可以有效将雨水收集后再利用。由于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数量增加,导致硬化面积不断扩大,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土地渗水功能不完善,就会导致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实现雨水的收集再利用是当前市政工程的主要目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于道路建设,采用渗水功能较强的材料铺设路面,如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等,以增加道路建设中的渗水面积,进而提高道路的渗水性。
(三)对路面材料的选择
在当前的城市道路建设中,沥青因自身较强的透水性已经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得到充分普及。其重要作用是对雨水向基层流入进行引导,并基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基础上,及时对城市道路积水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有效改善路面雨水径流以及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但这个过程对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却没有给予一定的保障。对此,为了使城市道路雨水的回收利用得到有效实现,则可以运用生态滞留系统,基于一定化学、物理反应的背景下,实现雨水的回收、净化、利用。
(四)城市道路结构的设计
城市道路建设中充分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道路积水的排放方面有重要作用。主要的应用作用体现:①道路表面积水的排放可以通过路面缝隙进行;②道路结构如沥青路面建设结构可以促使道路积水进行有效的渗透,从而流入地底层;③基础土质结构可以让道路积水进行直接渗透,从而利于积水排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前两种排放积水方式可以看到,其效果比较理想,对排水的一切基本要求都给予了充分满足,但对于道路积水滞留以及积水渗透等功能却没有进行充分发挥。对此,为了使海绵城市设计更加合理,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对其渗透系数要进行合理设计,一般在 7×10 -5 cm/s 之上即可。但在城市道路拥堵严重以及道路所承受较大压力的情况下,则还是无法使道路积水进行有效的渗透、排出。对此,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在对人行横道的建设方面,混凝土以及花岗岩等建筑材料较普遍使用;同时为了保障城市道路表面的热量,在材料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一些透水性较强的。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融入,可以有效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
(五)科学选择城市道路路面建设材料
海绵城市理念与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融合的具体措施还包括对道路工程项目建设的主要材料进行科学选择与配置,这样能够有效提升道路工程项目在实际使用中的降水下渗效率,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选用建筑材料当然不仅需要考量道路路面能否承担起降雨时期的水分下渗需求,还必须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功能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道路建设中所选用的建筑材料在实际道路运行中能够发挥必要的作用,例如针对车行道路面结构进行材料选择时,由于沥青材料具有非常强的耐磨特性,因此通常会选择其作为路面铺设施工的主要材料,又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渗水功能得到发挥,在材料选择时还应尽量选择透水沥青,并且在施工中不设防水层,这样才能使降水很好地向下渗透,从而满足海绵城市理念中的降水滞留需求。而针对人行道路进行路面材料选择时则可以使用透水砖作为施工砌筑材料,而针对下层结构则使用碎石材料进行铺设,这是由于碎石材料具有多孔的特性,能够形成特殊的降水下渗通道,从而保证人行道路在通行过程中的下渗效果,为路面积水排除提供助力,降低由于降水淤积导致的路面腐蚀问题。
三、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生态评价的方法
城市交通在实际开展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城市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方向。而交通运输行业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并且还不能够创造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从而突出交通施工方案的重要性。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并定期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确保能够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从而保证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另外,在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要提高对施工成本和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并对其进行比较,确保能够选择一套科学合理的额方案,从而保证能够满足相关规定和标准。但在实际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提高对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因素的重视程度,确保规划方案能够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目标,还需要依照城市的发展状况和特点,保证能够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方式,从而保证能够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交通行业在实际开展规划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外界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和管理,避免对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造成影响,从而保证交通规划方案具备合理性的特点。
四、结语
总之,海绵城市理念对促进城市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各种城市道路组成了市政交通网络,它对城市各方面影响较大。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道路建设中能够实现高效渗水与储水,在提升道路安全同时实现了水资源高效利用,这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了城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飞.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86.
[2]李金.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2):286-287.
论文作者:蔡廷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海绵论文; 城市论文; 道路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理念论文; 积水论文; 路面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