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旅游者
郭茜茜,孙天胜
(江苏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要: 当代的旅游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与经济效益相关的话题,却忽略了作为独立的个体生命的旅游者. 旅游者出游的动机是什么. 旅游者的权利与责任何在. 旅游者的精神境界有什么差异. 旅游者在旅途中面临怎样崭新的人际关系. 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对改变旅游学界的学术偏枯现象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旅游;旅游者;旅游动机
我国旅游业发展30年来,学术界探讨旅游经济与管理方面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而研究旅游者的文章却寥若晨星. 在旅游研究的论文和著作中,往往见到的是对旅游产业贡献了收入的“人”,在景区、酒店服务细节中应该如何对待的“人”,在旅游资源保护中应该被提醒和教育的“人”,以及旅游淡旺季中应该被调控的“人”,却鲜见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并需要人文关怀的旅游者. 在大学旅游专业教科书中,讨论了“什么样的人才算旅游者?”“一个人如何才能够成为旅游者?”“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会有怎样的影响?”在国家旅游部门的官方网站中,旅游者仅仅成为需要统计的经济数字,是“人次”,是他们花费的人民币或外汇的“元”,而少见活生生的追求现代社会自我实现的“人”的旅游者.
旅游业发展的目的不应只是统计报表上的数字和经济利润或财政收入中那些白花花的银子. 旅游发展在本质上首先是为了人,为了人们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境界提升,为了人们增长见识和开阔视野. 旅游者首先是人,作为追求异质性、自由性生活社会属性的人,有着除了满足衣食住行之外的更高生活追求的精神世界相对丰富的人,他们的追求和喜好、渴望和满足、评价和口碑、贬抑和赞赏,旅游行业和旅游管理者是不能够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甚至置之不理的.
众所周知,旅游者是旅游的“主体”,没有旅游者也就没有旅游业. 那么,研究旅游就不能淡忘、轻视、忽略旅游者. 否则,长此以往势必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影响旅游研究的全面性,影响旅游者对旅游本质的认识. 为此,本文拟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权利与责任、精神境界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对“旅游者”展开必要的探讨.
1 旅游者的动机
探讨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先看看怎么样才算是旅游者.
总的来看,不管是1937年国际旅游联盟提出的定义,还是今天国内旅游学界的惯常看法,对于旅游者的界定可能存在外延过于宽泛的问题,即对旅游者的本质属性重视不够. 而往往把从事商务、贸易、会议、学习、朝觐、体育(参加赛事活动)、探亲、访友的人均视作旅游者. 这种泛化现象很显然经不起旅游者的本质需求的推敲,因为这些人的活动具有职责性、功利性和非休闲的特点,缺少身心自由体验的意蕴,不具有旅游的本质特征. 用现在时髦的话语讲,是只有“远方”没有“诗”. 为此,本文对旅游者的界定为,旅游者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审美、求知等休闲性活动,以获得精神上的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静态的一次是4月24日,我们造访埃里斯塔郊区的一棵树景区。景区所在地实是一片大草原,由于我们来的稍早,天气还带着早春的凉意,草原上盛开郁金香的美景不甚显著,但间或还可看到在刚泛绿的草地上红色、黄色的郁金香在风中摇曳!
在旅行者的世界里,家代表世俗社会. 出游则开启了自然界及人文的意义世界. 所以古来的游子皆不喜欢“求田问舍”. 因为其生活是流动的,属于江湖,不属于乡土. 就像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所说,真正的旅游者纯为出发而出发. 因此,旅游的发生一定是潜在的旅游者主动追求的结果. 旅游者就成了旅游活动的主导者、设计者、履行者和实践者.
人的旅行游历,乃是与定居乡土相对的观念. 若无乡土,就无所谓旅游. 远古时期,人本是游的,靠迁徙来谋生. 游牧者逐水草而居,农耕者则刀耕火种. 直到商代,国都仍不断迁移. 到了春秋时代,孔子还说“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又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楚辞·远游》之中的去国怀乡的士人形象及其精神内涵铭刻在汉代以后知识分子的心灵图式中. 这时才有了乡愁,因为人是忘记不了乡土的. 离乡者才有了怀乡,才要思归.
本文利用ADS射频仿真软件以及GaAs PHEMT工艺的PDK对设计的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方式为ADS射频软件中的momentum电磁联合仿真。在漏极电压Vdd为3.3 V,漏极电流Idd为80 mA的条件下,得到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回波损耗,增益,噪声系数,稳定系数仿真结果,如图5~8所示。
既往的学术研究中,可能轻视了旅游者的本质动机这个质点,多把一个人是否为旅游者的客观条件放在首位. 比如将“足够的闲暇时间”和“足够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放在前面. 其实,旅游动机永远是一个人能否成为旅游者的首要因素,是研究旅游者的逻辑起点. 当然,每个人的旅游动机肯定是不相同的. 但是,不管旅游的内驱力量是来自消极的匮乏补偿还是来自积极的自我实现,有一点即追求身心的自由、精神的愉悦、情感的陶冶、知识的增长、身体的康复、精神的洗礼、人性的发现、关系的重构等应该是统一的. 尽管对自由、快乐或愉悦的定义言人人殊.
人为什么愿意出游呢?在无限和永恒的时空面前,人永远是一种有限的存在. 人是永恒与暂时的综合. 但另一方面,人的综合中还包含着自由与可能的因素. 这意味着人在具体的存在中进行积极的选择,成为自我是人的任务. 克尔凯戈尔说,成为自我就是成为具体. 存在的个体是孤独的,他对自身存在的内在体验是他人不可替代的. 选择生活于存在的哪一个层面取决于人自身,因为人愈有意识便愈有自我. 出游是人对生命的一种积极的选择[1].
谢彦君教授认为,旅游世界是不同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一个崭新世界[2]. 在空间上,旅游世界总是生活世界的一种暂时的隔离,先是离开它,然后再回归它. 在这个离开与回归的过程中,旅游者发生了变化. 其次,在时间上,旅游者在异地度过的时间,相对于日常生活世界所拥有的完整的时间而言,将是永久性的逸出或漏损. 人们不把旅游看作纯粹消磨时间,而是借助旅游发现意义,这种逸出于生活世界的这段时间,就具有了本体和发现的意义. 曹诗图教授认为,从人的生命哲学意义上看,旅游的本质特征和根本目的在于要让生活在世俗社会中的人们,懂得如何在有限的个体生命当中去获得生命的无限价值与意义,体验身心的自由,并由此建构生命的终极关怀,让生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充盈[3]. 旅游是自由生命的哲学[4].
作为一个旅游者,是一个在许多方面都与生活世界不相符合的特殊的世界中生活着、思考着、感觉着、运动着和行动着. 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观念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很可能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了新的价值判断标准[2]. 因此,可以说旅游者是游离出日常生活之外的人,是脱离了惯常环境轨迹的人,更是追寻身心自由体验与自我发展的人.
还在读小学时,楚艳就经常给洋娃娃设计制作衣服。与同龄的孩子爱看动画片、读武侠小说不同,楚艳最爱读《红楼梦》,研究林妹妹穿的罗裙、宝哥哥披的长褂。就连父母和老师都颇感惊奇!楚艳说,书中描写的古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红楼梦》给楚艳上了人生中第一堂生活美学课。从此,那些美轮美奂的古代服饰,令她醉心不已。
林语堂先生认为,在中国人心目中,凡是用他的智慧来享受悠闲的人,也便是受教化最深的人[5]. 从哲学观念上看来,劳碌和智慧似乎是根本相左的. 智慧的人决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决不是智慧的,善于悠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 对于现代人来说,人们的生活太狭仄了,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美点不能得到一个自由的视野,人们精神上的屋前空地太少了. 其实,一个人真的不一定要有钱才可以旅行,关键在于是否有这样的精神追求. 故而林语堂先生一针见血地说:一个人不能通过旅游来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无聊[5].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它主要是网络上网民在通过电信网络、聊天工具、网络论坛等虚拟的渠道来进行交流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的变体。说网络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变体,其本质的性质与各地方言以及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语言的性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经常称网络语言为“网络方言”或是“网络行话”。网络语言的传播依托于新兴快速的媒介,且网络语言在语言编码和语言运用时具有高熵值的特点,具有新奇和注意功用,使人耳目一新,最终促使其广泛迅速的传播。有许多网络流行语不仅能在聊天工具和网络论坛中使用,还能够渗入到日常口语甚至书面文体中。
2 旅游者的权利与责任
对于旅游者的权利,虽然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定,但在一些省市、自治区已制订了切合本地实际的相关规范. 如2003年12月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市旅游条例》. 此后,如山东、河南、四川、吉林等省市也陆续制定了《旅游(管理)条例》,对旅游者的权利和义务做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其中,旅游者的权利规定一般包括:旅游者享有知悉旅游经营者提供旅游产品及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享有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的权利;享有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或者惯例提供质价相符的产品与服务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因接受旅游经营者服务而受到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享有法律、法规规定或者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这些权利大多是基于旅游的消费者身份来探讨和规定的.
旅游者也是消费者,但他所消费的产品与一般消费者不同,其精神追求与普通物质产品的消费者存在差异. 因此,旅游者除了拥有一般消费者的权利之外,还拥有其它一些独特的权利. 例如:身处异乡语言行为各异而不受歧视的权利,购物支出少而不被鄙视的权利,选购旅行社廉价产品不遭白眼的权利,对旅游服务(景点景区、旅游交通、住宿饮食、旅游娱乐、旅游商品和纪念品)质量满意与否的权利等等.
旅游的始基与本质是自由,但自由与责任密不可分. 自由是以社会义务的约束或者社会责任的履行为前提. 人的自由有见于自己内心世界追求的一面,这就是心灵的自我督责与道德的完善、境界的高尚. 关于旅游者的责任,在相关的《条例》中皆表述为“义务”. 能见到的现有说法一般比较笼统. 如旅游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尊重旅游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保护旅游资源、生态环境,爱护旅游设施,遵守旅游秩序和完全、卫生管理规定,履行旅游合同约定的义务,尊重旅游从业人员,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应当依法维护权益,不能擅自滞留于旅游客运运输工具或者经营场所. 除了上述法规层面的义务之外,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公民,在道德及其之上的境界上,应该还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比如针对旅游者在出游中的一些不文明行为,200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尽管如此,事实上这些指南和公约中的要求,距离一个文明社会对旅游者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这种更高层次的文明要求,是每一个现代旅游者应主动追求的.
3 旅游者的精神境界
千千万万旅游者的精神与追求肯定是千差万别的.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有不同的境界. 他在《新原人》一书中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依照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四重境界说,笔者梳理与归纳后认为,旅游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随波逐流型、功利追求型、道德型、天人合一型.
人为什么要上路、追逐诗与远方!亿万年前,那些洞穴里的祖先,一定有人最先离开了族群,独自走向未知的远方. 从那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路上来来往往,或者为了寻找,或者为了逃避,或者为了出去,或者为了回来,或者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或者是为着一个朦胧的希望. 其实,许多人的旅游不过是一种对无奈现实的短暂逃避,不过是从现世的滚滚红尘中暂时抽身. 于是,人们一方面渴望着安稳的家室,另一方面又想着能够有身心的自由自在. 人生追求就这样周而复始. 像一个人既从窗外望向远方,憧憬着旅途中的浪漫和自由;又在日落时分凝望着回家的路标,思念着家室的温馨与宁静. 人生就在家与远方之间揪扯往返. 这反映出人类内心的永恒矛盾,也是人类恒在的一种精神状态与生存状态.
旅行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表达. 人类本身就是迁徙和旅行的产物. 旅行的本质概念是人的空间实践. 毫无疑义,旅行表现是在异质空间进行转换和交流的契机,也是建立各种关系的纽带[6].
在我国,尽管无形资产的重要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但财务报告及相关会计政策的改进却明显滞后。2006年之前,由于我国将无形资产研发投入全部费用化,使得企业通过自主研发获得的无形资产价值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相比之下,通过外购获得无形资产反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其价值。这不利于激发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抑制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在激情不足的这个时代,现代人在旅游上也会随波逐流. 因为世俗者迷失在了有限之中,完全为限制性因素所束缚,缺乏对无限和超越的意识. 世俗者为社会的规范和习俗所支配而忘记了自我. 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 看着别人外出旅游了,觉得自己也应该不落人后,却不知道旅游是为了什么、到旅游目的地见识什么、通过旅游想获得什么. 在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中,不乏大批的如此面孔者. 游毕归来,最大收获不过是些不知东西南北的照片,不知今夕何夕的录像,不辨真假优劣的纪念品. 这类旅游者或可称为“随波逐流型”.
从导游千篇一律的讲解中可见每一个人都是上帝. 在旅行团中,每个人的职业、阶层等社会标志几乎完全消退,每个人都是彻底平等的,因为交了一样的费用. 对许多人来说,参加一个旅行团去旅游,就跟去商场购物一样,基本上是为了消费. 目的是在消费中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借消费来炫耀或确认自我在世俗社会中的价值. 因此,旅游的权利和机会是可以像礼物一样赠送的. 许多大公司的奖励旅游早已印证了这一点. 明乎此,我们就能明白游客上路的真正目的. 如果是为了风景与猎奇,独自上路肯定比旅行团收获更多. 游客在路上看到的可能是别人羡慕的眼光比风景更美. 所以有人说,旅游是生产身份与地位的时刻,一个世俗的功利的游客在路上,只不过在向别人展示他比别人有钱,还比别人有闲. 这类旅游者,或可以称为“功利追求型”.
式(18)表明:知识点kα与其他知识点的匹配关系强度W(kα,K)可表示为知识点kα与其所关联的其他知识点之间的边权权重之和;知识点kα被协同成员的掌握程度W(kα,P)可表示为知识点kα与掌握该知识点的协同成员之间的边权权重之和。
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者,旅游动机十分明确,他们外出旅游是为了愉悦自己,提升自我精神世界,期望在旅游中反观自我,变成一个新的自我. 因此,在选择旅游产品时清醒而有主见,日常生活中也对自我的道德期许比较高,在旅游过程中,不仅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公德,爱护旅游资源,珍惜生态环境,尊重目的地的民族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主动融入目的地的文化环境,与目的地居民和旅游从业者能够友好相处;而且旅游收获最终能反馈给社会. 这类旅游者,或可称为“道德型”.
参与团体旅游的人们,与同行的伙伴之间有一种短暂的交往关系. 社会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交往是为了满足一些基本需求:情感需求,归属需求和控制需求. 在旅行途中,有的人乐于向他人倾诉衷肠,渴望拥有与他人密切的关系;有的人希望与他人建立交往关系,来摆脱自己心理上的孤独状态,以获得“我们”这种心理安全感[9];有的人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管控他人的消费和行动,让别人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生活.
4 旅游者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于社会之中,有着惯常的人际关系. 而到了旅游世界当中,旅游者与他人关系的互动,就形成了新型的人际关系. 主要表现为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居民之间的主客关系,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间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旅游者互相之间的伙伴关系等.
高潮听“诗的妾”讲述她老公那些风花雪月的故事,不知何故,心里竟悄然腾起一丝酸溜溜的滋味。高潮忍不住敲出了一句疑问,发了过去:你真有一位这样的老公?不会和我一样,都是虚拟世界里的角色吧?
一般情况下,人在偶然的机会里初识他人,都会有交往的愿望. 在日常环境下,人们总是喜欢先接触与自己的文化特征相同的人,如同龄人、同种族人、讲同一种语言的人、同一阶层的人等. 但在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所接触到的居民,一般来说是与自身有着一定文化差异的人. 有差异就会有吸引,有差异往往也会有冲突,在冲突的过程中也会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彼此之间或者单向的倾慕、模仿、借鉴、厌恶等,往往会贯穿在旅行的整个过程之中.
与古代的旅游者不同,现代社会的旅游者或多或少地会面对与旅游服务者之间的关系. 前已述及,旅游者在旅游时有自己的权利,如知晓旅游经营者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自主选择旅游经营者的权利、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质价相符的产品与服务的权利、还有人格尊严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的权利等等. 那么,这些权利的获得,往往与旅游服务者的道德品质、服务技能、业务技巧、责任感等因素有关. 特别是在团队旅游中,旅游者与导游及宾馆、景点的接待人员之间形成了一种商业的买卖关系. 在接受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时,特别在受到人身损害、财产损失后,能否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以及法律、法规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往往成为二者之间是否能够友好相处的试金石. 这一方面取决于服务者的水平,有时也取决于被服务者的素质.
早在明代,王士性就把旅游的境界分为“天游、神游、人游”三个层次[7]. 在现代旅游哲学研究中,曹诗图教授将旅游概括为“俗游、物游、知游(心游)、神游”四个不同层次[8]. 其中的“天游”与“神游”,大致相当于冯友兰先生所谓的“天地境界”. 这个境界是圣人的境界. 这样的旅游者已经超越了道德的层面,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他们在旅途中已经放逐自我,自觉地将个体生命融入生生不息的大自然中. “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旅游者,或可以称为“天人合一型”.
位于昌乐城南22公里的乔官镇陶家庄村团山子,有一座海拔191米,相对高差30米,面积0.3平方公里的火山,这就是郯庐断裂带上的新生代第三纪玄武岩火山口。火山口呈圆锥形,深20多米,直径60米,主要岩性是碱性橄榄玄武岩石头呈深灰色,红褐色,风化面呈土黄红色,气势极为壮观,数万根六棱石柱,由山底到山顶,直插云天。
5 旅游对个体生命的意义
在旅游世界中,旅游者个人体验质量的生成机制是极其复杂的,值得深入研究. 旅游体验既是一个心理过程,也是一个物理过程;既是一个时间现象,也是一个空间现象;既是一个个体行为,也是一个社会行为. 旅游的过程是一个时空交错的有意义的过程. 旅游对个体生命的意义乃是在于“精神世界的追求、身心自由的体验,并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
从个体生命角度看,大多数人喜欢登高,并不是为了天上的云彩,而是为了俯视脚下的芸芸众生. 登高也是为了转换一下视角,转换一下观察自身以及人群的视角. 从尘世的流程中暂时抽身而出. 人们习惯把旅游看成是回归自然,而事实上,今天人们许多时候上路旅游,要去看的并非自然的东西[11].
不管是从社群意义上,还是从旅游者个体意义上,旅游过程体现了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旅游本身带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意味,是人类生活最高境界的体现方式之一. 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它往往会导致新灵感(创意)的产生、新发明火花的擦亮、新发现的收获. 从整个社会角度看,个人收益(精神的、物质的)仅是表象的,也是暂时的,而社会获益(文化的、技术的)则是内在的,也是长远的.
从人的角度看,人的不同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对人生的看法和追求不同. 男性与女性在旅游时的行为往往有明显差异. 老年人给旅游业带来的利润可能不小,但其旅游的社会影响较小;反之,年轻人(如学生)给旅游业带来的利润可能较小,但其旅游的社会影响往往较大. 再从社会属性看,不同行业、职业、民族、信仰、受教育程度等显然影响其旅游收获的多寡. 比如职业对旅游者的影响,会影响到出游的选择,出游之后的人生选择. 如跳槽、辞职、再学习、再就业、结婚、离婚、价值观变迁等等都是旅游社会学值得关注的话题.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变化,全球化的加速到来,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已经很难囿于一个稳定不变的工作场所. 许多工作的完成和生活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旅行活动. 现代人已经习惯于在旅行中生活,在旅行中进行文化反思. 所以,现代旅游远非简单意义上的人群在空间上的移动,“流动性”并非旅游的本质. 现代旅游是深刻地触及了人的精神世界、人的发展、社会的内部构造,是一种特殊社会文化的表述、表达和表演的范式,值得相关学科予以深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 平.生的抉择[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71-72.
[2] 谢彦君.旅游体验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16-41.
[3] 曹诗图.旅游哲学引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55.
[4]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288-293.
[5] 曹诗图.旅游是自由生命的哲学[N].中国旅游报,2015-04-29(11).
[6] 彭兆荣.“失落的主题”:旅行文化作为民族志的表述范式[J].世界民族,2012(1):36-43.
[7] 龚鹏程.晚明思潮[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397-398.
[8] 曹诗图.略论旅游的境界层次[J].中国市场,2008(26):104-105.
[9] 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33.
[10] 王晓倩,曹诗图.试论人学视角的旅游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1):86-91.
[11] 费 勇.在旅途中思想[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8-11.
收稿日期: 2019-04-15;修订日期: 2019-06-10
作者简介:
郭茜茜(1993— ),女,浙江东阳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研究生;
想到那个肇事者胳膊上纹的那个虎头,我隐隐有些担心。那个家伙不会明着报复,但是他要是暗中下手,你老陈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老陈却无所畏惧,走之前还对我说,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有什么好怕的。话虽这样说,我还是有些不安,害怕到时他把我说出来。
孙天胜(1956— ),男,山东枣庄人,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旅游文化,人文地理.
中图分类号: F590-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4476(2019)08-0034-05
(责任编辑:陈 丹)
标签:旅游论文; 旅游者论文; 旅游动机论文;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