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大河卫生院
摘要:目的:通过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并研究其对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我院去年一年内接收的7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在征得同意之后,进行研究分析。因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进行分析。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体化护理,两组人数均为36人。比较患者在护理前后阶段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在完成护理之后,两组对象的SAS、SDS评分都有所减少,QOLTE评分变化幅度大,比较来说,观察组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胆结石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心理情绪,还能提高生存质量,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胆结石手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前言
胆囊切除术,通常是临床用于治疗胆结石的重要措施,患者因手术耐受性不高,往往有害怕、焦虑、烦躁等心理情绪,对手术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对患者采取必要的个体化护理措施,调节心理清晰。这篇文章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分类进行常规护理或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并以此探讨对患者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产生的影响,以下我们来详尽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去年接收的72例胆结石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年龄在34~70岁不等,患病时间在1~5年,通过检查患者其他项目,均正常。把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人。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采取个体化护理。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显著意义。通过两组患者的资料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一般内容有(1)入院评估分析:患者入院,对患者心理情绪、病状、文化水平、认知程度等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案;(2)健康知识培训:通过知识讲座,向患者普及胆结石知识,使得患者对该病有正确认识,释放患者紧张情绪,对其治疗及预后效果有一定帮助;(3)心理教育:与患者加强交流,分析患者出现不安、焦躁、恐惧的原因,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引导患者有个正确的心理状态;(4)饮食控制:制作相关的饮食小卡片,标注饮食禁忌,指导患者如何正确饮食,控制饮食,合理搭配营养;(5)术前指导:提前告知病患在麻醉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让患者有清晰的认识,并建立相应的心理设防,防止出现恐慌心理;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引导患者能积极配合,为手术成功提供必要基础;(6)术后疼痛护理:研究患者疼痛的起因,向患者明确解释,防止出现焦躁不安的情况,必要时利用药物疗法及转移法,减轻患者疼痛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医护人员在指导工作时,要运用语言技巧,尽可能的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关注病患的心理防护和心理沟通,提升了对健康教育和沟通交流,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患受到的心理应激,保持身体机能保持在最佳状态,病患出院之前,护理人员要说清楚这种手术的相关事宜,告诉病患在家也要保持适量运动,改变不规律因素习性,及时复诊。
1.3评价标准
分析两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各自的心理情绪及生活质量,一般对心理状况的评估采用的是SAS、SDS自评量表,SAS标准分的分值范围在50内,SDA标准分值最高是53,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浮躁越严重。生活质量评价一般用GIQLI量表,总分在144分,标准值在121~125分区间内,如果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根据 SPSS 21.0 软件对相关数据加以分析,计量数据通常是根据(均数± 标准差)表示,结合t来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 <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术后护理前的这个阶段,对患者的SAS、SDS、QOLTE进行分析比对,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 0.05);在完成常规护理与个体化护理之后,两组对象的SAS、SDS评分都有所减少,QOLTE评分提升较多,两组对比,观察组的效果要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要为病患提供全面的护理工作,主要就是保护病患安全健康,新型医学技术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然而在护理期间有较多安全风险存在。胆结石发病率高,如今,临床对胆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显著,然而因患者对该病认识不够透彻,总会出现恐惧、躁动不安、烦闷等心理,从而影响手术效果,严重的还会出现其他并发症,使得康复率降低,从而使得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个体化护理,通常以患者为主体,以调节患者心态、实现患者实际需求、调整患者生理情绪和心理素质为目的的护理方式,有着一定的个体性、针对性、系统性的优势,护理方案更人性化、便捷化。
对于此次试验,在采用护理措施后,观察组SAS([33.22± 4.45)分vs(.40.24±4.11)分]、SDS([36.67±5.20)分vs(.43.95± 4.53)数据结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的QOLIE 评分要优于对照组[(120.38±4.39)分 vs.(93.36±5.12)分 ](P < 0.05)。]
个体化护理可以调节患者焦躁不安、恐惧的心理情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是当前医疗服务机构极为重视的,是考察患者身体机能、社会活动行为、日常生活等多层面质量效果的重要依据。事实上,由于我国护理人员对这些问题缺乏系统的认识,在面临突发情况时,无法妥善的处理,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患者引发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对心理也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在此次试验中,我们对患者开展入院评估分析、胆结石的理念培训、心理辅导、饮食均衡搭配及习惯养成、术前麻醉讲解及术后疼痛指导等个体化护理,引导患者有个正确的心态看待手术并配合治疗,深切体会到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和谐舒适的住院环境,根据个体化标准规整病房,对病患身心愉悦度有极大作用。术后重视患者的心态变化,完善疼痛护理工作,加强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出现频率。总的来说,对胆结石术后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调节患者心理清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苏丽丽.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11):402.
[2]罗义华.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8):26-28.
[3]郝茹.浅析个体化护理对胆结石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5):481.
论文作者:李焕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个体化论文; 胆结石论文; 心理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手术论文; 病患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