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霜霉病及病毒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论文_杨正媛

油菜霜霉病及病毒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论文_杨正媛

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云南省临沧市 677000

摘要:油菜是我镇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但是由于栽培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病害时有发生,其中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生产中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5%~20%,重发年份达50%以上,致使油菜减产、品质降低。介绍了油菜霜霉病和病毒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发病症状和防治措施。

关键词:霜霉病;病毒病;病原

前言

油菜霜霉病和病毒病的病原主要是[1],由于寄生叉霜霉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危害逐年加重,成为仅次于油菜菌核病的又一大病害之一。由于栽培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病害时有发生,其中油菜病毒病是油菜生产中发生比较普遍且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下面本文进行详细阐述:

1.霜霉病

俗称龙头病,长江流域发生普遍。流行年份通常病株率为10%~50%,产量损失超过2成,降低菜籽产量和出油率。

1.1危害症状

以为害叶片为主,同时也为害茎、花梗和种荚。叶片伤害,而且初期在叶片正面形成淡绿色的病斑,逐渐转变成黄色(或黄揭色),形成不规则的多角形病斑。同时,在叶片的反面,形成伞状的白霉,并扩散到整个叶片,使其干枯变黄;危害茎杆,造成(局部)扭曲,或膨胀;侵染花器,使得花器过份肥大,花瓣逐渐变为绿色;侵染种英,种荚细小弯曲[2],结实小(或不结实)。

1.2发病规律

植株染病最早是在秋季,经过越夏的卵抱子,或抱子囊在秋季萌发直接侵入幼苗。一般年份冬前病株率不足8%,并以菌丝体在植株体内潜伏越冬,到了次年的2月中旬至4月中旬,随着温度的上升和降雨量的增大,潜伏的菌丝开始在细胞间扩展,引起寄主组织病变,并一民出白色的抱囊梗,从气孔内部伸出,抱囊梗上长出的抱子囊,抱子囊借风雨或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流行危害高峰期。在一个生长季节里,随着天气时阴时晴,可形成多次危害高峰期。据调查.在病害严重流行的年份,病株率达10%,病叶率达93%,病叶枯死率达21%,造成植株枯死或籽粒不饱满.减产16%以上。

1.3发生原因分析

(1)品种因素

目前种植的油菜品种均不抗病;发病与品种株型关系密切,叶片与茎杆之间角度越大.危害越重。我们应选用抗病品种,如德油早1号、临油1号、国庆25、97-21、油杂2号、3号、10号等。

(2)茬口因素

复种田块发病明显重于轮作的田块,具体表现为:复种一是发病早,一般早15天之左右,二是病株率高,一般高出20%左右,水旱轮作发病明显轻于复种[3]。

(3)气候因子

连续阴雨,气温在12℃~26℃,相对湿度在80%左右,对病害发生流行有利。据调查: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寡照,病株率上升39写,病叶率上升1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栽培因子

氮、磷、钾、硼等肥料合理施用,病害较轻;合理密植,病害较轻;移栽的较直播的发病较轻.

1.4预测预报及防治策略

(1)预测预报

冬前病株率为5%,次年2月中旬至4月中旬天气预报有连续阴雨时,病害有可能中等以上流行.

(2)防治标准

据调查分析,防治标准可初步定为:病株率60%或病叶率20%.

(3)防治措施

采用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具体做到:合理轮作,尤其是水旱轮作,减少菌源;适时移栽,剔除病、弱苗;氮、磷、钾、硼肥合理施用,促进植株健康、平衡生长;合理密植,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适时打除老、黄叶,减少再侵染源和降低小气候湿度。化学防治:认真调查,搞好病虫发生流行预报,对达防治标准的田块立即用硫胶悬剂50倍液或25%多菌灵80倍液喷雾,过7天后检查,对超过防治标准的田块要第二次用药。

2.病毒病

主要是由油菜蚜虫传播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类病害。在蚜虫发生早而重的年份,病毒病通常发病普遍而严重。

2.1病原

油菜病毒病包括:有芜菁花叶、黄瓜花叶、烟草花叶和油菜花叶等病毒。其中,芜菁花叶病毒占80%以上,属于主要病毒。另外,国外报道的甜菜西方黄化病毒(BWYV)、萝卜花叶病毒(RMV)也会对油菜进行侵染[4],并引起油菜病毒病。病毒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以桃蚜、甘蓝蚜和萝卜蚜为主要传播媒介。

2.2发生规律

(1)播期

田间主要病毒病感染期为3~6片-真叶期,所以(油菜)播期直接影响病毒病发生数量和程度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油菜播种越早,其病害越重;播种越迟,其病害程度越轻;因此,油菜角果发育期的发病株率与苗期发病株率之间密切联系,而且是正相关性关系。

(2)温度

夏季气温很高,病毒病和传毒蚜虫越多,而秋季蚜虫数量较少,使得油菜病毒病发生率低,否则越重。

(3)毒源

油菜属于十字花科,而萝卜、芥菜、大白菜、甘蓝也属于该科,均受病毒病影响,其中,油菜是病毒病的主要毒源作物。如果毒源作物面积越大,油菜病毒病流行越严重,所以毒源作物发病率与油菜病毒病发病率之间密切联系,而且是正相关性关系。因此,田块病毒病发病率高低与油菜距离毒源作物的距离之间密切联系,而且是负相关性关系。

(4)品种

一般来说,甘蓝型油菜在抗病性方面优于芥菜型、白菜型油菜,所以油菜抗病毒病能力比较弱。

2.3发病症状

不同的油菜具有不同的生长时期,所以其病毒病的症状则不尽相同。

(1)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

油菜苗期属于典型的“花叶”,自心叶的叶脉茎部开始,其沿叶脉两侧褪绿,并具有半透明的明脉,部分呈网状,最后叶片为黄绿相间的花叶(或疱斑)。因此,油菜心叶不断卷缩、发育严重受阻、自身抗寒能力减弱,甚至出现死亡。油菜在成株期发病,薹茎户县缩短、歪曲,而且花、荚果之间密集着生,茎秆上存在(黑褐色)条斑,角果瘦小而弯曲,整天为鸡爪状畸形。这样不仅造油菜成籽粒数量减少,而且含油量降低,甚至出现枯死。

(2)甘蓝型油菜

油菜在苗期其植株老龄叶片上出现透明状小点,然后出现直径2~4mm的(圆形)黄斑,其中心有黑点,后波及到新生叶上。部分油菜病叶上呈淡黄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叶片皱缩、畸形,植株僵化等问题。油菜成株期叶片以枯斑型为主,部分为花叶型。枯斑经常出现在老龄叶片上,并向新叶逐渐扩展。油菜叶片成为黄绿相间的花叶(或疱斑),叶片皱缩,支脉和小脉呈半透明状。油菜菜薹上出现紫黑色梭形,或者长条形病斑,后期茎上病斑多纵裂或横裂,油菜花、角果易萎缩(或枯死),而且角果细小、畸形,籽粒灌浆较少。

1.4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由于甘蓝型油菜比芥菜型、白菜型油菜抗病毒病能力强,而且产量高。因此,根据博尚镇实际情况,选择抗病甘蓝型油菜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2)适期早播

实际种植期间,早播油菜较晚播油菜病毒病严重。油菜种植烤烟避开蚜虫迁飞高峰期,降低蚜虫传播病毒的机会,有效减轻油菜病害发生率。因此,各地应根据气候、品种特性,蚜虫发生情况,确定油菜适宜的播种期。以防止迟播导致油菜的减产。

(3)加强苗期管理

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受苗期的管理水平影响,所以油菜苗床地应远离十字花科作物。同时,油菜土质肥沃,排灌方便,要勤施肥,施足低肥,以培育油菜壮苗,增强抗病能力;如果天气干旱、种植土壤缺水时,应该及时灌水。

(4)蚜虫防治

一般(采)用蚜虫趋性诱杀有翅蚜,并悬挂银灰色塑料薄膜,驱避(或阻止)蚜虫向油菜幼苗上迁落。在油菜播种前,清除杂草上的蚜虫,并进行喷药防治。在病毒病发病初期,喷洒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等,使用时间为:隔10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有一定的效果。

在油菜3~6叶期,选用(40%)乐果、(50%)马拉硫磷、(50%)灭蚜净、功夫等药剂进行蚜虫治理。

参考文献:

[1]徐润芳.中国油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15

[2]夏宝远.油菜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4:14.

[3]何英.油菜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4:56-58.

[4]蒋卫宁,李萌.秋冬之季应注意防治油菜病毒病[J].作物种植,2015:20.

论文作者:杨正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8

标签:;  ;  ;  ;  ;  ;  ;  ;  

油菜霜霉病及病毒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论文_杨正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