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策略论文_顾少明

新形势下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策略论文_顾少明

江阴市供电公司 214400

摘要: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电力系统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推动我国电力系统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关键词: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

1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概念

在以往的配电站管理过程中,往往将整体电路检修工作分为运检和变电两个环节,所以在工作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的工作,从而不仅使得工作效率十分低下,施工时间大大延长,而且也极大地造成了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浪费,管理工作出现严重脱节问题,因此,该种传统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如何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障电力行业的长足发展已成为电力企业现阶段所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方法的出现恰恰满足了当前的行业发展需求,因而受到了众多电力企业的关注和重视。简单来说,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模式就是标准化管理手段在供电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以设备管理为工作重点,通过规划工作流程,实现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金、设备以及技术等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以对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各个环节的运行和维护进行一体化的管理,实现状态检修的进一步深化,达成管理精细化、工作专业化、组织层次化以及资源集约化的发展目标,从而有效提升了电力企业的工作效率,以适应当前的电网发展需求。因此,实施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对于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现状

①标准化管理意识不足,不论是高层领导,还是基层员工都尚未对标准化管理形成准确完整的认识,对于其的价值及作用都是一知半解,因而往往对标准化管理存在一定认知上的误解,认为只有要制度就可以了,不用进行实际运用,因而大大制约了标准化管理作用的发挥;②标准化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由于目前工区内往往是各组职工负责管理工作,但由于专业知识缺乏、管理经验不足以及工作时间有限等问题使得标准化管理措施无法得到切实地落实,再加上各个班组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着较大差异,无论是写作能力,还是计算机水平都是参差不齐,因而使得整个工区的标准化管理水平极不均衡,无法真正发挥各个班组的标准化管理作用;③标准化管理监督不严,当前工区内部的监督工作尚未落实到位,因而对于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督力度较为不足;④与实际工作出现脱节情况,在实际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中,由于制定标准的管理人员往往并未切实深入到施工现场,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及细节并不了解,严重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因而使得所制定出来的标准往往与实际工作标准并不相符,另外,由于施工人员并未参与到标准制定的工作中,因而对于具体的标准化管理条例也并不了解,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往往还是根据传统的工作流程或自身的工作经验进行施工,因此使得施工操作与标准出现脱节情况,各班组作业与标准化管理无法实现有机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应对策略

3.1 转变管理理念

为了有效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电力企业可以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外企业的先进标准化管理方法,积极转变自身的标准化管理理念,根据我国国情、自身发展情况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其中,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强化自身的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超前意识,勇于面对当前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创新手段加以解决,以提升电力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保持自身在市场中的优势地位,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济收益。

3.2 健全管理组织

想要切实实现配电运检工作的标准化,电力企业就必须不断健全自身的标准化管理组织,以高层领导为组织负责人,成立完善的标准化管理班组,以对整个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全方位地实时地标准化挂历。另外,针对当前存在的工作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电力企业应选派专门的运维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实时监督工作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各环节的施工指标达到预期标准,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电力企业也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施工前期,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交底工作,对施工现场所有的带电设备进行隔离处理以及补充介绍,以此来在根本上保障工作的安全性。

3.3 完善常态机制

在进行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应不断创新自身的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模式,采用闭环式管理常态管理机制,以此来提升规划管理强度,严格审核企业内部工作以及切实落实企业的整改措施。

(1)提升规划管理强度。根据国家相关的标准化管理条例以及企业的设计管理要求,企业应制定管理双计划,以推动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管理部门应对工作计划实施统一管理,明确各个班组的工作内容与工作标准,并及时将具体管理内容下达到各个班组,其后各个班组的标准化管理负责人或者主管人员根据所指定的工作计划,切实落实各个环节的标准化工作,按照施工进度安排完成相对应的工作目标,并定期上交每阶段的工作总结报告,最后,在企业的全体员工大会中便以阶段性工作报告为依据,了解实际的计划完成情况,对其中表现突出或不佳的部门予以相应的奖惩处理,并将其纳入到企业的阶段业绩考核标准之中,以提高各个部门对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实现整个工区的标准化建设目标。

(2)严格审核内部工作,即进一步加强监督审核力度,企业应挑选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组建内部的标准化监督班组,定期对各个班组或部门的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填写相关的工作标准化内部监督记录表,并及时反馈给上级管理部门,若发现问题便应严格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标准化工作内容的整改,以实现各个环节工作的标准化。

(3)切实落实整改措施。对于其中的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逐步整改。①相关部门人员根据监督记录表中的问题进行自我整改;②对于其中无法自行解决的问题,应及时上报给班组负责人或者主管人员,其后通过讨论和研究找出最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③若对问题仍存在疑虑,便应上报给企业管理部门,由标准化管理人员或者相关的专家学者予以指导。

3.4 动员全体员工

除此以外,为了有效解决标准化制定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电力企业也应积极动员全体员工参与到标准化的建设工作中来。企业应注重工区的全体职工,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施工要求进行施工标准以及工作流程的制定和优化,对工作考核的要求、标准以及目标等进行具体详细地描述,并将其逐一细化,以实现工作技术、经验以及方式与标准化工作的有机融合,以在根本上保证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要求,使得整个工作流程能有理可依、有章可循,并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管理职责,可制定与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权责到位制度,以提高职工对于标准化管理的重视程度。与此同时,企业也应定期开办与标准化管理主题相关的培训或讲座,使得员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标准化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职工的专业技能、计算机水平以及写作水平,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全体人员的标准化业务水平。

4 结论

总而言之,管理方式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就必须加强对于标准化管理的重视。而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必须直面当前配电运检工作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此来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有效促进电力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冉. 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7(2):37-37.

[2]董钰. 新形势下配电运检标准化管理研究[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6):00042-00042.

[3]高航. 现代配电运检自动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7(4).

论文作者:顾少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7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配电运检的标准化管理策略论文_顾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