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丽
单位: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中医院 邮编:663100
【摘要】目的:探讨野生菌毒蕈中毒的特征、治疗和护理。方法:对126例毒蕈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痊愈出院,6例中毒较重,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损伤,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毒蕈 中毒 护理
毒蕈俗称毒蘑菇,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因每种毒素的毒性和毒理作用各不相同,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资料与方法
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共收治毒蕈中毒患者126例,经积极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临床资料:本组126例,男78例,女58例,7~59岁。均为食用了自采的野生蘑菇2小时后相继发病,所有患者诊断依据充分,论断明确。轻度中毒患者仅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全身乏力、出汗、胸闷。重度患者器官功能受损、衰竭。
1.2临床症状:中毒患者中主要临床症状有呕吐、腹痛、腹泻,剧烈恶心、流口水、流泪、出虚汗、精神不安、心血管扩张、心率加快、耳鸣、虚脱、发冷、小便色黄、幻视,重症患者心肌、肝、肾功能受损
1.3患者入院后立即给洗胃、导泻,排除消化到内有毒食物及残留有毒消化液、(必要时血液透析排出血液中的毒素)、利尿(静脉滴注葡萄糖注射液增加尿量或使用利尿剂促进毒素的排出)、护肝(静脉滴注维生素C、ATP、肌酐、多悕)、护胃及保护脑细胞,氧气吸入2-3L/min,器官受损者绝对卧床休息,严格记录24H出入量,复查心、肝、肾功能,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医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护理体会
2.1洗胃、灌肠,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促进毒物排泄: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根据医嘱补充液体,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促进毒物排出。血液透析用碳酸氢盐法,血泵100ML/min,肝素40mg,超滤0.5kg,补充碳酸氢钠250ml。透析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面色变化,透析前讲解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使患者配合治疗、消除顾虑。透析后观察针刺处肢体末梢血液循环.
2.2根据中毒各期的不同表现制定护理计划
2.2.1胃肠炎期 本组病人3例在院外耽误时间长,未进行积极洗胃,入院后表现在内脏损害期,但胃肠炎症状仍然很重,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对呕吐物、排泄物的颜色、量、性质的观察非常重要。
2.2.2内脏损害期 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告病危,遵医嘱给予护肝、解毒、利尿药,严密观察肝区痛,巩膜黄染、转氨酶升高、出血倾向等。预防肾功能损害,观察尿量变化,及时查肾功能。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给予营养脑细胞、保护心肌、保肝、护肾药物。经过严密的观察与护理,为病情的诊断及预防性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2.3恢复期 病情稳定后协助病人逐渐增加活动量,合理饮食,做好卫生宣教。
2.3心理护理:患者由于中毒后症状明显,病情危急,大多产生恐惧、悲观、厌世心理,加上部分患者家庭贫困出现悲观情绪,不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开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同时给予物质及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感受到大家的关爱,鼓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4健康宣教:洗胃2小时内禁食禁饮,2小时后可食温半流质饮食,次日根据病情保进普食,持口腔和皮肤卫生,协助病人进行口腔护理和翻身按摩,保持皮肤完整清洁,避免搔抓皮肤。由于患者反复呕吐、腹痛,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饮食,少食多餐。坚持服用护肝药,注意休息合理饮食。
2.5加强有毒蘑菇的宣传,预防同类疾病再次发生。
三、结论
毒蘑菇中毒在我国的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时常出现,给早期催吐、洗胃、解毒、保肝、血液灌注、血液透析及综合治疗,可减少器官功能衰竭发生,提高抢救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加大宣传,识别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及早治疗,中毒患者将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参考文献
[1]迟明娟.毒白伞蕈中毒的抢救与护理.实用内科学,1996.9.407
[2]张文武,毒蕈中毒,急诊内科学,2012.8.412
[3]兰南,临床诊疗指南.护理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毒蕈中毒病人急救护理要点,2013.07.474
论文作者:林光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1
标签:毒蕈论文; 患者论文; 毒素论文; 血液论文; 病情论文; 症状论文; 病人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