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君山[1]2017年在《心血管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心血管疾病(CVD)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CVD的基本原因尚未完全了解。遗传因素在复杂疾病的病理生理学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遗传因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研究遗传变异对药物反应(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的影响,可增加诊断准确性并更好地预测个体的风险,对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与完成极大推动了遗传药理学的发展,人类开始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开展遗传药理学研究,也就是药物基因组学。通过高通量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技术以及更新的全基因组学研究方法,针对每位患者的遗传特点,实现个性化的药物治疗。本文主要总结了心血管病临床常用的几类药物(氯吡格雷、华法林、他汀类药物)在基因组学指导下合理用药的方法,以及心血管病药物基因组学面临的挑战。
郭国锋, 宋代富, 高嘉鑫, 张学煌, 陈晞明[2]2019年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缺血性心脏病(ischaemic heart disease,IHD)的一种急性表现,具有很高的死亡风险,而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其中的主要类型。心脏破裂(cardiac rupture,CR)是AMI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病情危重、难以及时预测和无有效救治方法等特点,其病死率极高。本综述从AMI后CR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相关检测手段、危险因素等方面总结CR的防治方法,主要从基线数据、生化指标、临床特点、血运重建情况、既往史等信息并结合现有的研究所提出的风险预测模型,提出分别利用年龄、性别、心率、心肌梗死部位、血红蛋白数量、白细胞数量、入院时间等预测AMI患者CR。其主要危险因素有:高龄女性、基础心率>80次/min、前壁心肌梗死、血红蛋白<120 g/L、白细胞>1×10~9/L、入院时间>12 h等,这些指标更易引起CR,此外,原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有助于降低CR的风险,而溶栓则可能增加CR的风险。运用风险预测模型及相关检查手段,从机制和源头出发及时预测CR的发生,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并为高危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CR具有突发性、高致死性,是临床中的棘手问题,因此通过早期预测因素,并建立一系列风险预测模型评估CR,以便早期识别CR的发生,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尽早防治CR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心血管病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 阮君山. 福建医药杂志. 2017
[2].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J]. 郭国锋, 宋代富, 高嘉鑫, 张学煌, 陈晞明. 中华全科医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