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对外开放的回顾与思考(专题讨论)4.唐代社会开放的特征与历史局限性_唐朝服饰论文

唐代对外开放的回顾与思考(专题讨论)4.唐代社会开放的特征与历史局限性_唐朝服饰论文

唐代对外开放的回视与审思(专题讨论)——4.唐代社会开放的特点与历史局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唐代论文,专题讨论论文,对外开放论文,社会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唐代是一个社会开放的历史时期,正是由于坚持了这种开放政策,才使得唐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很大发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社会开放系指某一社会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进行双向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就此而言,唐代的社会开放首先表现在对外开放上,即吸收外来文化因子与输出自身优秀文化同时并举。

唐代对外来文化因子的吸收,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①在政治方面,唐朝坚持“华夷一体”的观念,不仅允许世界各国之人到中国留学、传教、经商与居住,而且还吸收了许多外国(日本、新罗、高丽、波斯、粟特与印度等国)之人到官府做官。与唐朝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也很多,当时称之为朝贡关系。据不完全统计,此类国家达七十余国,除了周边邻国以外,还包括了不少距离遥远的国家,如天竺、吐火罗、拂菻、大食与林邑等。②在科学技术方面,唐朝同样敞开大门,接受并吸收了许多先进的外国科学技术,尤其是在天文、历法、医学、药学与数学等方面,仅《隋书·经籍志》著录的译成汉文的外国天文历法著作就达七种六十卷,著录的外来医药学著作亦达七种五十七卷。此外,还有大量外国的药物和医方在唐代传入中国,如唐朝修撰的国家药典《新修本草》与《本草拾遗》中就收录了不少来自天竺、拜占庭、阿拉伯等国和地区的药物,中国医书《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等收录了不少来自外国的医方。③在数学方面,天竺关于“零”的使用法与笔算法,也都在唐代传入中国。至于外国天文学家在唐朝的司天监中担任官职,外国医生在中国各地行医等更是非常普遍。④在文化习俗方面,唐朝也大量吸收了许多外来之物,无论是音乐舞蹈、石窟造像、绘画艺术与俗讲变文,还是服饰饮食与体育娱乐等,都有很多外来因素,这不仅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生活,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某些习俗。⑤在宗教信仰方面,除了佛教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并达于鼎盛外,其他宗教如麾尼教、景教、火祆教与伊斯兰教等,也都先后传入中国。唐朝对这些外来宗教均采取了“兼容兼蓄”的政策,允许传教士在中国各地建立寺庙教堂,在一定范围内自由传教。

在对外输出优秀文化方面,唐朝亦毫无保留。当时,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唐代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所谓“东亚汉文化圈”内的国家,如日本、高丽、新罗、百济和越南等。在这些国家,不仅其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生产技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与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深受唐朝影响,而且,其使用的文字与学术思想也都受到很大影响,朝鲜半岛三国和越南还直接使用了汉字,日本虽然创造了自己的文字,但也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有的则包括了不少汉文原字。有学者指出,所谓汉文化圈内的各国,最大的特征是与中国同样实行了汉字教育与儒学教育。此外,当时的中亚、西亚和南亚各国甚至远至欧洲,虽然不如东亚各国受中国文化影响大,但唐朝对它们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如中国的造纸、丝织、金银器制作及火药等生产技术就在唐代传到了西亚、欧洲和非洲等地。

社会开放不仅是不同社会系统之间的相互开放,而且还包括同一社会系统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开放。从目前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看,唐代确实做到了既以外开放,又对内开放,而且两方面开放还做到了相互促进。①唐朝对境内各民族实行了类似民族自治的政策,即所谓羁縻府州的制度,这些府州的长官由各少数民族的首领或国王担任,可以世袭,可以保持原有的部落制度,但必须对唐朝尽一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义务,并服从各都护府的领导。②在政治上同样也实放开放政策,强调各民族平等,有大量的少数民族之人在中央或地方担任高官,甚至有不少人做到宰相的高位。据《新唐书》统计,唐朝共有宰相369人,其中有24人为少数民族,占宰相总人数的6%左右[1](《宰相世系表》)。考虑到少数民族在唐朝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这一数据应该说是相当高了。至于在唐朝担任高级将领的少数民族人数就更多了,如李光弼、哥舒翰、仆固怀恩、浑瑊、安禄山、史思明等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唐朝中央政权向少数民族开放程度之高,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③在经济方面,全国各地区之间也是开放的,而且在有唐一代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不征商税,这对各地间的经济交流是有极大好处的。内地与各民族之间的互市贸易也非常繁荣,除了官方从事这种贸易外,各民族之间的民间贸易也非常频繁,大批的各族商人活跃于全国各地,仅在京师长安就有大量少数民族商人存在。唐朝甚至对某些民族的商人采取过特殊关照,如针对回纥曾帮助唐朝平定过“安史之乱”的实际情况,决定除每年必须进行的绢马贸易外,对于在内地经商的回纥商人,“县官日给饔饩,殖货产,开第舍,市肆美利皆归之”[2](卷225)。经济上的这种频繁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而各民族在生产技术、服饰饮食、文化艺术及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相互影响,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胡化风气一度风靡于内地各大城市。

唐代社会是一个宽容的社会,这种宽容不仅表现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开放,而且还表现在思想观念的开放上。唐朝统治者对言论控制是比较松弛的,可以说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君臣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广开言路、善于纳谏,甚至主动鼓励臣下进谏的皇帝时而有之,除了唐太宗、武则天与唐玄宗等比较英明的皇帝外,即使一些比较平庸的皇帝也很少压制臣下提意见,更不用说大兴文字狱了。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担任官职的士大夫身上,即使在民间也能容忍对朝政的批评,甚至能够容忍对皇帝私生活的批评。唐代尽管推崇儒学,但对其他学说亦允许自由传播,实际上实行的是儒、道、佛思想兼容的多元化政策。在社会生活与社会习俗方面,也实行了较大程度的开放。唐朝的节庆假日之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每逢假日,君臣士民或结伙出游,或欢宴畅饮,或赋咏酬唱,或投亲会友,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唐代妇女地位(无论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还是家庭地位)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社会禁忌对妇女的束缚相对较小。在唐代,妇女可以改嫁、着男装,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甚至和男子一样追求新潮,享受胡食、胡服与胡乐的乐趣,乃至有和男性交往的自由。正是这种宽容开放的社会风气,促成了唐朝在其他各方面的全面开放,促进了唐代经济与文化的高度繁荣。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社会开放既是一种接收和吸收的过程,又是一种扬弃的过程。也就是说,文明成果的输出或输入不可能全部被其对象接收甚至吸收。就这一原理来看,也完全符合唐代社会开放的实际状况。以佛教为例,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土之后,至唐宋时期已经中国化了。所谓中国化就是佛教的中国民间化、通俗化以及佛教僧尼日常生活的民族化趋向。也就是说,佛教在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吸收消化过程后,已将原来古印度佛教的许多因素扬弃掉,而加入了不少中国的社会文化因素。从哲学层面看,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也就是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而且,有学者还提出了佛教禅宗是中国创造的论点。季羡林认为,此论虽有些过分,但却不无道理,并且认为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古印度佛教传统,以至于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所谓“同化”,笔者的理解就是被中国文化所改造。这方面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如外来的服饰、乐舞、饮食和习俗一度在唐朝非常流行,人们把它们视为新潮而趋之若鹜,甚至连妇女也不甘落后,大诗人元稹的诗句“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便是对这种状况的真实描写。可是发展到后来,这些当时被视为新潮的东西人们已经习以为常了,甚至连胡乐、胡食、胡服与胡俗之类的词语也很少被提起了。它们经过改造已经变为中国自己的东西,即长期衍化的结果使人们不再将其视为外来之物。

唐代社会出现的这种状况,说到底是一种强势文化状态下才会出现的社会现象。强势文化具有强大的调控能力,如同人体生命系统,在同外部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过程中能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把有害病菌消除掉,或者通过自身新陈代谢只留下那些有益的成分,从而使得自身更加强壮;而弱势文化则不具备这样的调控能力,往往会被强势文化所同化。

当然,唐代社会开放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有的是历史、地理原因造成的,有的则与唐朝统治者所推行的政策直接相关。由于中国处于一个半封闭的大陆性地理环境之中,国内土地辽阔和以农为本,使得唐朝从根本上缺乏强烈的对外交往驱动力。在当时,唐朝因其强大的国力、先进的文化,对各国形成很大吸引力;而唐朝在这方面的主动性则明显不足,即使对外派出一些使节,更多的也是为了提高政治声威,满足统治者的虚荣心以及统治者对奢侈品的需求。外来文化对唐代的影响,更多的也是外人自己输出的,而非唐人主动输入的。虽然亦有少数僧人西去求法的现象存在,但是,唐人的这种行为与大批外人入唐的行为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就使唐代的社会开放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

此外,唐朝在对外经济交流中,除了民间商业贸易以外,官方贸易更多是以“朝贡”的形式出现,而这种贸易的经济性质大大低于政治性质。唐朝将贸易中的双方关系设定为“进贡”和“赏赐”的关系,借此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进行笼络和感化对方,而朝贡中的经济效益则并不是统治者所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这种贸易实际上是以牺牲本国经济利益为代价的非平等的经济关系。当然,这种现象并非仅限于唐朝,而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一个通病。

唐代社会开放的局限性还表现在对内开放弱于对外开放。以商业为例,唐朝官府鼓励外国和外族商人到大唐经商,并给予了种种优惠条件。但对本土商业的发展却加以抑制,这一“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表现是:禁止商人入仕,禁止官员经商,甚至禁止商人乘马;对出国经商者实行严格的过所制度,除了对其身份资料和携带物品实行严格审批外,还明确规定“锦、绫、罗、縠、、绵、绢、丝、布、牦牛尾、珍珠、金、银、铁,并不得度西边、北边诸关及至缘边诸州兴易。”[3](卷8),从而极大地影响了中外贸易的顺利发展。总之,回视唐代的社会开放,除了关注其鲜明的特点外,还要正是它的某些不足与局限,只有把这两方面问题都充分评估到了,才能对唐代的社会开放做出客观全面的评价,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标签:;  ;  ;  ;  

唐代对外开放的回顾与思考(专题讨论)4.唐代社会开放的特征与历史局限性_唐朝服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