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择业从窘迫走向辉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窘迫论文,辉煌论文,走向论文,自主择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Ⅰ、大学生就业,正陷入窘境
贵州省织金县,一名毕业两年尚无法就业的大学生曾一度想轻生,以抗议天地为何给他如此多的不幸与不公。这位叫龙云生的大学生,大学期间,勤奋攻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加入了党组织。当他怀着美好的憧憬回到故乡,原来承诺接收他的某银行,却违反政策规定,以种种借口,将他拒之门外。学校及省里有关部门多方交涉,仍无济于事。
考大学难,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哪能不难?读大学更难,四年寒窗,上万钞票,那可是全家都犯难的大事!大学毕业,择业就业,那更是难上加难!一位毕业生这样说:“秋天要到了,谁知道是丰收季节还是歉收之年呢?揣上毕业证,带着推荐书,到处求爷爷告奶奶,昔日被捧为‘天之骄子’的我们,一下子从九霄云外沦落入‘天之叫化子’的惨景,到处遭白眼,时时被冷落,未来完全被掌握在无形的命运之手中……”
曾几何时,“拿俸禄,吃皇粮”的天之骄子们寻找生存空间成了大问题?今年毕业生总计86.6万(不包括各类自费生、委培生和中专生),其中本专科83万,研究生3.6万,与去年持平。但是96届高校毕业生的社会总需求稳中有降,虽然今年的大学生毕业分配工作的启动明显早于往年,全国各高校都纷纷举办供需见面会,但是毕业生分配工作的难度却一年比一年加大。而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显得更为严重,今年新春伊始,北京举办全国人才市场第二届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各用人单位纷纷表示:女大学生不受欢迎。
贵州省人才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些年来,贵州省以及全国毕业生的需求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区和部门对毕业生的需求比较稳定,经济效益不好的地区和部门对毕业生的需求在一定程度受影响;目前社会对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需求量仍较大,对专科类的部分专业接收的数量较少。因此存在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其次,从专业结构看,文理、管理类专业就业问题较为突出,而社会急需的工科、财经类如机械、电子、土建、通讯、金融、经贸、会计及外语等专业毕业生缺口较大,所以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的情况将同时并存。制约毕业生就业的几个矛盾无法在近些年根本消除。
从今年4月份贵州大学和贵州工学院举办的两次供需见面会上的情形来看,寥寥十几家用人单位,有的甚至无人问津,成交率也就可想而知了。农学院的学生处处长告诉我们:“没有单位需要我们的学生怎么办?原定举办的一个供需见面会,由于邀请的27个农业相关单位最后只来了8个而告取消,宁愿不办,不能打击了同学们的积极性。”贵州农学院的学生中来自地区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学科专业在地区最能发挥所长,但是学生们大多不愿回到地区。因为学生分到地区后,地区安排很困难,原因是基层单位缺少编制,人满为患,有的地区工资都难以保证。
今年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Ⅱ、毕业=失业,满足此等式的要素正在增加
整整一年后,从贵州省某学院中文系毕业的小傅才找到了工作,到凯里制材厂作文秘。小傅迟迟才找到工作,并非是素质及能力问题。而是因为自我在择业上划地为牢:一是不当教师,二是效益不好的企业不去,三是不下县不到基层。最后进这家企业,他仍然觉得颇不满意。
按照国际惯例,一年没有工作即视为失业。那么小傅在过去一年中,理所当然是失业大军中的一员了。1996年,仅黔东南的一个人口很少的小县,20多名毕业生也是一年后才安排工作,他们与小傅不同,县里已经没有什么择业可言,他们决不挑肥拣瘦,之所以拖延就业,完全是窘困的县财政造成的。
据报道,由于种种原因,1995年上海市亦有800名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滞留社会或者待业在家。
近年来,高学历者失业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一股风潮。日本,一百个毕业生中有三十人左右找不到工作;台湾,一百个毕业生中亦有二十一人找不到工作;加拿大,情况更为严重,一般毕业两年后才有60%左右的学生凑凑合合找到工作。中国会不会卷进这一风潮中呢?
我国今年就有1350万人需要就业,而国家只能安排800万人就业,力争将失业率控制在3.2%左右。民建中央常委、著名教授辜胜阻指出,如果按照国际通例统计,我国目前失业率估计已经超过10%以上,远远不止3%的公布统计数,已经接近警戒线水平。他深怀忧虑地说:“失业问题是中国第一个要命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与否,就看失业率是否会超过警戒线。”
大学生毕业后,两三年才有可能找到工作,将不再是什么新闻。
就是说,毕业生毕业后,必须度过一个与社会如何相适应的磨合期。在这个磨合期中,他们将面临各种各样的考验,四处闯荡,到处碰壁,在择业竞争中失败,在失败后竞争,对知识和技能插缺补漏,不断丰富自己,不断扩展自己,最后才成为人才市场的赢家和社会舞台的栋梁。
毕业生会不会陷入失业的窘境?陷入窘境又如何度过与社会的磨合期?人们正拭目以待。
Ⅲ、缴费就业,就业之路上的另一只拦路虎
一位姓李的毕业生告诉记者,他是学广播电视专业的,很想到凯里市某广播电视局办的电视台工作。舅舅跟局里某负责人是熟人,联系进去看来问题不大。后来,局里传出话来,要来可以,但是得先交3000元人民币的什么费。小李父母都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里的中小学教师,家里姊妹俩读几年的书把父母的几十年的积蓄都花光了。3000元对他来说仍是一个大数目,无奈只得望洋兴叹了。
成都发生的全国首例大学毕业生状告学校缴费就业政策案,向社会表明:缴费就业,对毕业生来说是套向他们的另一根绳索,而对于学校和用人部门亦无异于饮鸩止渴。
前不久,成都一批大学毕业生委托四方律师事务所,状告母校恃分配大权强行向毕业生收费。据调查,成都地区的一些高等学校,均有五花八门的收费项目如毕业生教育补偿费、就业指导费、培养费、留成都入户费、去沿海开放地区费、接收单位支助费、至某一时间学生自己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违约金以及改派费等等,收费金额大多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诉讼学生称,对比了国家教委有关文件后,一种被学校敲诈的感觉油然而生。学校收了钱,给他们的只是街头随处可以买到的“收据”,而所谓的“入城户口费”等一律变成了教育补偿费,愤怒的学子们不得不与母校对簿公堂。
目前的缴费就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的带资就业,二是学校及有关部门以各种名义对毕业生收取的费用。
近年来,企事业单位接收和安置毕业生必须自带资金现象,正呈不断蔓延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造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带资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企事业想用集资来缓解资金短缺,增加单位收入,解决毕业生工资问题。还有些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形势比较好,各方面条件比较优越,毕业生都想到这些单位,故用带资的办法施加经济压力,借以阻挡接收上级分配的毕业生。少数单位受左邻右舍的影响,看别人集资自己不搞心里不平衡,一来使毕业生望而却步,二来可以解决内部子女就业问题。
另一方面,许多学校为了调控毕业生流向,采取收费办法,如有的学校规定,学生不服从学校分配,进入三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必须向学校缴纳7000元左右的费用;有的城市对毕业生采取歧视性的收取城市增容费的政策,外地学生要想留本地工作,必须缴纳2—5万元的城市增容费。一位专程赶到北京参加供需见面会的外省某学院水利工程专业的男同学在市场上转了几圈后,发现许多单位明确提出只接收有“北京户口”的学生,只得失望而归。在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90%的单位是北京单位,由于北京实行收取所谓的城市增容费政策,很多单位不得不表示只要北京生源。一位青海籍的学生说,他们的同学90%是外地学生,这种小农经济式的封闭政策,即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没有资格去。
缴费就业,既有违改革开放之国策,又违反毕业生公平竞争的就业原则,而且高额费用的转嫁加重了毕业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国家人事部、国家教委多次表示,不赞成以各种名义对毕业生收费。树欲静而风不止,缴费就业之风,看来还有越刮越烈之势!
Ⅳ、毕业生,呼唤人才市场法制化
目前,各个高校包括教委系统,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毕业生对就业指导中心未能充分发挥作用颇有抱怨。贵州大学一位毕业生告诉记者:“我渴望到美国留学,因此曾专门对美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作过研究。他们的大学对毕业生就业不承担责任,但是各个高校都想通过使自己的学生找到理想职业以提高本校声誉,因此正规大学都成立有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职能机构就业辅导中心。他们与我们关键不同一点,就在于中心负责人不是随意安插或兼职,中心主任必须具有指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学生职业顾问多为心里学硕士或博士;其他专职人员也需获得指导学、咨询学等学位,并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教学、从商经历。而我们呢?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除了向我们灌输一下从文件上断章取义抄下来几条政策外,什么也没有给我们!”
贵州财经学院的一位毕业生则认为:“不管是学校的或者是教委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最致命的弱点就在于:他们缺乏向毕业生提供详尽就业信息的能力。那里没有人能对就业形势作总体分析、对就业发展趋势作出准确预测,如果你向他们咨询各专业具体的供求情况、工资水平、近期招聘情况等,他们往往是一问三不知,太令人失望。”
信息是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关键所在。我们在采访一些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以及一些人才市场时,都向他们提出如下同样的问题:“目前贵州省大中专毕业生的供求比例如何?近些年进入人才市场的大学生总数及其专业结构怎样?贵州全省究竟有哪些系统和部门需要毕业生?需要多少毕业生?”但是记者都没有得到任何肯定和满意的回答。由此观之,目前贵州省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信息不畅、不灵、不准确的问题相当突出。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目前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至少存在以下一些缺陷:首先是人才市场的条块分割严重,全省性乃至全国性的信息交流网络没有形成,客观上存在着地区保护主义。其次是人才市场法规不健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人才交流、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第三是身份、户籍性质差异,使得一些不是城市户口的有真才实学的学生,不能被国有企业等单位录用。
严格地说,目前我国的人才市场,还是一种简单的、原始的市场,没有形成配套的管理。以G省为例,省教委和省人事厅各行其是,互不通气,互不干涉,争相开市,但效果并不令人十分满意。有关人士认为,目前的人才培养和使用尚存在机制上的障碍,招生由教育系统负责,分配大权却在组织人事部门手里,目前毕业生就业的尴尬局面不能不说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容易对毕业生产生某种误导:找市场不如找关系。事实往往也如此,很多学生就业,不是通过市场,而是通过关系。由于传统体制的制约,毕业生自身也宁愿找关系,而不愿找市场。目前一些企业的主管拥有较大的用人录用权,一句话定乾坤,以“亲疏”决定取舍,这就使一些学生叩开关系之门成为可能。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找关系远比上市场更直接更有效。
另外,社会对“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也有担心,目前的“供需见面”全靠双方的“一见钟情”,可供用人单位参考的材料仅仅是一份学生档案,而学生则仅凭用人单位几分钟的口头介绍和有限的文字资料,双方很难了解彼此的全貌,这使得双方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
所以高校与人事部门及用人单位,应当尽快由行政管理向服务、指导方向转化,实现人才信息与用人信息的并网,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毕业生市场管理队伍,强化毕业生就业信息搜集以及整理手段的现代化,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信息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否则毕业生就业市场将缺乏活力和生命而不受欢迎。
Ⅴ、误区!误区!正弥散的择业阴影
5月初,我们到贵州大学某系,希望对该系毕业生进行一些采访调查,对方回答:“晚了,学生都不在学校了,该实习的去实习,该联系工作的联系工作,各系毕业生现在都是空空如也,谁还在学校呢?”
这位老师还告诉我们:目前毕业生就业存在着许多误区,提前联系工作和盲目联系工作就是其中误区之一。有些在校生甚至二三年级就开始纷纷联系工作单位,于是缺课现象在所难免,“找工作”、“去面试”成了学生不上课的理由。我们当老师的也有苦难言,一次我发觉三个学生一个多星期不来上课,我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准备严厉批评一顿,我还没有开口,其中一个学生的话却让我无言以对:“老师,我们是到一家公司试工去了,你要是不让我们去,你能否保证我们将来的工作,不然我们毕业找不到工作你负责?”我当然不敢保证,最后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事。大学里,一些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甚至是最后一个学年里不上课,成了上班族中的一员,尽管他们的身份只是“实习生”“试用人员”,但他们大多是乐此不疲。
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最大最普遍的误区,主要是他们之中普遍存在对择业目标的定位过高、期望值也过高。以贵州省今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尽管国家机关实行公务员制、事业单位超编、企业效益不高等因素造成一些用人单位不积极,但是基层单位、边远地区等艰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仍是大量增加。然而,学生的就业热点依然在一些条件暂时看好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大多数人一心向往大城市、大机关、涉外单位,甚至为追求高薪、高待遇不惜放弃专业。那些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农村急需人才,毕业生不愿下去。贵州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毕业生陷入这一择业误区,主要是对自身估价错位引起的。由此可看出,大学生大胆走进市场,反应了学生的市场占位意识,但是无的放矢,定位不准,则是大学生择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们从贵州省人才市场的一份毕业生需求信息汇总表上获悉,仅盘江矿务局等地处边远地区的160多个大中型企业今年就需求1500多名大学毕业生,但是那些在人才市场匆匆穿梭的毕业生大都却只愿留在贵阳,最少也得留在地、州所在地城市。
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氛围中,强调自我,崇尚自我价值是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大学生更偏重现实利益,他们中部分人正逐渐淡化了对理想的追求,其价值观实用性、功利性倾向明显,读书不再以个人爱好专业为核心,而是以社会热门专业为核心,计算机、外语、经贸、公关等学生认为实“用”性强的知识倍受青睐,毕业生选择职业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发展前途”和“经济收入高”,发挥业务专长放在第一位的人逐渐减少。毕业生择业走入误区也就成为必然,期望值过高,对自身素质估价过高,不愿到艰苦的单位去。对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指导已势在必行。
Ⅵ、自主择业,道路辉煌而艰难
从今年开始,中国第一批真正意义上“自主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将走向社会,接受时代的检测与任用。贵州大学和贵州商专是贵州省实行“双向选择”的试点学校。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今年,国家任务计划招收的学生,原则上仍由国家负责在一定的范围内安排就业,实行学校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计划外学生自谋职业。国家将逐步扩大“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规模和范围。
根据国家“九五”计划和《加快培养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我国将力争在2000年前实现以下目标:基本实现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自主择业,大中专毕业生基本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各类用人单位主要通过人才市场选择人才。到2000年,所有高校毕业生,除了少数享受国家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单位奖学金的学生外,不包分配,“自主择业”将是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社会的唯一就业途径。自主择业,让大学生从就业的幕后走到台前,让他们自己包装自己,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和推销自己,让无情的人才市场充分考核毕业生的学业,考核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应对社会的各种能力。
自主择业之路,对于新世纪的中国大学来说,既辉煌又坎坷。那些善于把握时机,推销自己,献身民族与社会的天之骄子,新世纪的太阳永远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