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中若干问题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长江论文,若干问题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
近年,沿江地区经济增长十分迅速。1978—1990年,沿江七省一市GDP年均增长9.25%,高出全国0.5个百分点;1991—1995年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4.2%,高出全国同期2个百分点, 沿江地区正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当今,亚太地区以其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成为世界经济的“朝阳地区”和新的推动力,而中国是亚太区域市场潜力最大、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沿海和沿江则是中国发展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率达10%以上,远远高于世界平均增长率2.8 %的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还将以8%—9%的速度持续增长。
在世界经济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资源、市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资本、技术、信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和互补性。由于受到资源、环境、劳力等的制约,发达国家大规模开发新兴产业、转移传统产业,亚太地区是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最活跃的地区。在中国沿海经过近二十年的对外开放和高速增长后,外商纷纷看好沿江地区的投资环境,进入90年代,外资流向已由南部沿海转向中部和北部沿海,并从长江三角洲溯江而上到长江中上游地区。长江经济带不同区段拥有发展不同层次产业的条件,可参与不同层次的国际分工与协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是一条非均衡发展战略,生产布局的重点也由西部转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高速发展使国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并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但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地区经济差距迅速拉大。“九五”起,国家开始加大对地区发展的调控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即:“在不均衡中求均衡”,在发展中求均衡。
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不能全面铺开,搞“一刀切”,而应向区位条件好的增长点倾斜,在缩小差距的过程中抓住战略重点,即:“在均衡中求不均衡”。因此,现在我们所说的“均衡”与改革开放前30年实施的均衡布局战略有所不同。长江横贯东、中、西三大地带,并有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与之相交,具有东靠西移、南北展开的枢纽作用,其发展对于促进上中下游优势互补、缩小东西差距并使南北经济成为一体意义重大,目前我国还没有哪一条经济轴带比得上长江这一特殊的区位优势和作用。正因如此,中央相继做出开发浦东、开发开放沿江城市、兴建三峡工程、重庆升为直辖市等重大举措。
长江全长6300多km中有3600多km流经我国人口较密集、水土资源较丰富的亚热带湿润地区,其流域可开发规模远远超过世界上其它大河。亚马逊河、尼罗河的长度虽然超过长江,但亚马逊河流经巴西热带雨林,不是巴西经济重心,腹地开发又可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纵深开发;尼罗河大部分处在非洲干旱区,其经济意义主要在三角洲,中上游的开发条件差,陆域纵深窄,二者都不具备全面开发的条件。美国重点发展东西海岸,国内最长的密西西比河中下游产业带也只是在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欧洲莱茵河开发程度高,但全长仅1100km,可开发规模远不如长江。
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达9600亿m[3],干流岸线总长度约6000km,丰沛的水量和优良的岸线非常适合高耗水、大运量的钢铁、化工、汽车、建材等重化工业发展和建设大型港口群,是沿江城市和工业发展起来的重要保证;长江水能资源丰富,水能总蕴藏量和可开发利用量分别达2.68亿kw和1.97亿kw,目前利用率仅12%,开发潜力巨大; 长江航运条件十分优越,干流通航里程2818km,是天然“黄金水道”;长江沿岸是我国矿产资源富集带,经济发达,城市和工业集中,并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均较明显。具备建成世界一流内河经济带的综合条件[4]。
2 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及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和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需加强能源、原材料和交通等基础产业大型项目的建设[3]。沿江地区的水资源、水能、水运、岸线、矿产以及经济基础、区位等优势,十分有利于发展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的钢铁、石化、建材等工业。
沿江地区是我国钢铁工业发展集聚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又是一个钢铁产品的大市场,依其现有条件及发展趋势,2000年以后我国钢材产量的50%左右将来自这一地区。但沿江地区现有重点钢铁企业和主要地方骨干企业将陆续达到规模经营,2005年以后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已不大,若要钢铁工业保持一定速度发展,必须着手建造新的大型钢铁企业。长江上游地区是我国煤炭和铁矿资源富集地区之一,发展钢铁工业所需的各种资源在区内均能得到满足,是我国内陆唯一具备建设新的特大型钢铁企业条件的地区;下游地区虽资源不足,但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可以利用国外铁矿资源。两相比较,在区位交通条件、用水用地条件好、环境容量大(相对)、相对接近消费市场的沿江沿海地区新建大型钢铁基地是第一选择。宁波沿海即是这一类型地区。
石化工业是沿江地区仅次于机械、纺织部门的支柱产业,且经济效益好、比较优势明显,应对经济技术条件好的上海—杭州—宁波,南京—仪征—扬州,铜陵—安庆—九江,武汉—岳阳—宜昌,重庆—泸州—宜宾五大化工集中地区重点发展,取得更大规模经济效益。由于本区原油由区外供应,国内供应保证程度越来越低,发展资金亦不足,因此,新址建设需具备进口原油和利用外资等有利条件,宁波北仑和湖南岳阳是可选地址。根据对大耗水、大耗能、大运量等条件要求,石化工业布局以滨海沿江地区为最佳区位,布局重点向杭州湾北岸、宁波沿海地区推移是布局调整的主要方向。川江沿岸天然气、磷矿、硫铁矿、岩盐等储量丰富,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等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可新建一些大型企业。
交通运输综合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是建设沿江产业密集带的关键,建设与铁路、公路相配套的跨江桥梁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已建和在建的枝城、武汉、九江、南京公铁两用桥,葛洲坝、武汉、万县、宜昌、江阴公路桥外,还有9座跨江桥梁在立项和筹建中[1]。过江通道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做好大桥建设的经济可行性论证。江阴公路大桥建成后,对北岸靖江市的经济发展将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大加快靖江市与上海、苏南等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但对南岸的江阴市而言,却可能仅仅是一个过江通道,从而不能对区域发展产生较大的带动作用,甚至造成巨大浪费。因此,江阴市应将大桥建设和港口建设结合起来,利用优质岸线资源发展临港工业,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此外,桥梁建设应充分考虑通航的要求,保持一定的跨度和净空高度,以保证大吨位船舶通行。同一城市公路铁路桥应尽可能合二为一,以减少桥梁数量和因桥墩建设所形成的碍航浅滩,对江阴公路桥和铁路桥这种各行其事的做法应设法予以制止。
结合长江经济带实际和航空运输发展需要,经济带到2010年将新建、扩建机场11个,其中枢纽机场2个(南京禄口(已建成)、 武汉天河)、干线机场4个(上海浦东、杭州萧山、南昌昌北、宜昌黄龙寺)、支线机场5个(舟山朱家尖、景德镇夏家、常德、万县五桥、 攀枝花),加上原有的12个机场,机场数量达到23个[1]。 航空港建设投资巨大,占地甚广,建 成投产后若不能取得应有效益,将造成巨大浪费。但一些城市为改善自己的对外交通联系,扩大其在国内外影响,还规划建设其它机场。苏州、无锡、常州都在规划新建、扩建自己的机场,而南京至上海之间只有240km并且已有上海虹桥、浦东、 南京禄口等国际机场和常州奔牛机场(合用),沪宁高速公路通车后,苏南各市到上海或南京机场的时间仅2个多小时,再建新的机场势必造成巨大浪费。
3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沿江地区的城市化进程。1978—1995年,长江流域设市的城市由61个增至216个, 1992年设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达5415万人,为1978年的2.1倍。 经济带发展的空间形态呈点—轴分布,城市作为二、三产业集聚和扩散的实体,是经济带的生长极和支撑点,城市发展和城镇体系的完善是经济带建设的基础。目前长江流域城市化水平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进一步加速城市化进程。
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社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这与上海、香港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密切相关[2]。 没有几个特大城市的带动是很难形成绵延2000多km的沿江产业密集带。上海作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经济中心,具有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性中心城市的条件,应按照“一个龙头(浦东)、三个中心(经济、金融、贸易)”的要求继续发展;重庆作为上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应充分利用升为直辖市和三峡工程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强其增长极的核心作用,南京、武汉等特大城市的适度发展对产业带的建设与完善也有积极作用。三角洲地区的无锡、苏州、宁波等城市,结合外向型经济发展和新区建设及老城改造,城市现代化水平将有很大提高,至2000 年也将发展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加上众多中小城市,长江三角洲有可能形成大都市连绵区。因此,沿江地区大城市的发展不是控制的问题,而是适度发展的问题,关键看条件,要因地制宜,择优发展。至于有些地方不切实际地把城市的正常发展搞成大规划、大都市作为“政绩”,造成土地浪费和空间布局的混乱,则是应该摒弃的。
中上游地区除汉、渝两个特大城市外,缺少能够支持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次中心城市,城镇体系也不完善。中游区段应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和资源开发,积极发展芜湖、安庆、九江、黄石、鄂州、岳阳、荆沙、宜昌等大中城市发展,培育2—3个次中心城市,带动小城镇发展;上游地区受交通各地形用地的影响,以条件较好的小城市建设为主。沿江地区小城镇的发展应区别对待,三角洲地区城镇密集,其发展不能停留在数量和面的扩张上,而应侧重质的提高和发展,对一些规模小、布局分散的小城镇、集镇等要适当合并,提高集聚程度,条件好的城镇应向小城市、中等城市发展。同时,分散的乡镇企业应以引进外资和更新改造或兼并为契机,根据城镇规划向工业小区集中。中上游地区经济实力较弱,小城镇在一定时间内还将有较大发展,但也要汲取布局过于分散的教训,依托资源开发开辟工业区(点)要尽量利用原有的城镇或有利区位。
综上所述,沿江地区的城市发展方针应为:适度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等城市,合理发展小城镇。
我国的城市发展,既要增加城市数量、扩大城市规模,又要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既要提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又要限制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和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城市化必须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乡镇企业和城镇发达,是最有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地区,但城乡二元结构却阻碍着这一进程的发展,直接的表现是显性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总体城镇化水平。据张素兰的研究(注:经济较发达地区城镇发展问题探索,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6月),苏、锡、常地区显性城市化水平为22.2%, 总体城市化水平为60.2%,二者相差38个百分点。
城乡二元结构和隐性城市化,影响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人口流动,并造成土地等资源的浪费 和环境污染面积的扩大。为此,应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可首先放宽县城和县辖镇的户籍管理政策,只要在城镇有合适的工作和固定的居住场所,乡村劳动力就可向城镇转移,且是“离土又离乡、进厂又进城”,条件成熟时再向小城市和大中城市推广;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取消分等级的劳动就业制度,使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城乡居民点、工业布局、基础设施网络、环境整治和保护要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做好城乡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
4 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长江流域人均水资源量2760m[3],相当于沿海地区的近2倍, 全国有200多个城市缺水,北方地区尤为突出, 水资源丰富是长江经济带最主要的优势之一。长江年径流量9616亿m[3],占全国的37%,目前利用率仅10%,其有效开发利用不仅可以为经济带建设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而且是解决北方地区、特别是北方沿海缺水的重要途径;长江水能蕴藏量和可利用量分别为2.68亿kw和1.97亿kw,分别占全国的40%和52%,目前开发利用仅占可利用量的12%。长江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长江上游地区,其开发利用对于沿江、沿海的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除在建的三峡、二滩电站外,还应加快其它水电站的建设步伐。长江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导致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和部分地区缺水;长江水量大,纳污自净能力强,但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城市江段已形成了污染带;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具有调节洪水、向城市和工农业供水、发展渔业和旅游功能,是经济带下游段的重要水体,但目前太湖流域内大多数城市的现用水源地都受到污染,原有取水口纷纷上移或另选新址,嘉兴、常熟等城市比较合适的饮用水源地都难以找到,导致水质型缺水。因此,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水环境的保护和水污染的治理。
长江沿江岸线资源丰富,南北岸线长度合计近6000km,超过大陆海岸线长度(5500km)。岸线资源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对建设港口、码头、大型工业企业、过江通道及发展航运意义重大,据初步估算,近期可利用的中深水岸线约790km,占全部未利用岸线的15.6%。 长江三角洲的中深水岸线约480km,大中城市附近的深水岸线大多已被占用, 其余地区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有些岸线利用和规划不尽合理,应重新加以调整;三角洲地区拥有深水岸线(水深>10m)270km,能满足万吨级以上的海轮航运、停泊的要求,但长江口拦门沙制约着长江航道作用的发挥,目前深水岸线只能维护-7m,航道底宽250m,应尽快落实疏浚工程,使其达到维护-12.5m,航道底宽300m。九江至南京段, 可开发的岸线资源丰富,且陆域开阔、区位条件好,利用潜力较大。其航道通过能力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大桥净空高度不足。
土地是经济带建设必不可少的资源条件,上游地区受山地地形的影响,土地资源不足是制约经济发展、交通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中下游地区以平原为主,但人口稠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迅速,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后备资源不足;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对整个经济系统具有支撑作用,但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使这一支撑能力正在削弱。1991—1995年长江流域粮食播种面积年递减0.87%,粮食总产量递减0.31%,人均粮食占有量减少12kg。据预测,到2010年, 流域人口将达到5.5亿,以人均年占有粮食450kg计,则需要粮食2.4亿t,即在保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粮食须达到6000kg/hm[2], 相当于每公顷增加1500kg,况且今后15年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占用一定数量的土地、甚至是耕地,提高粮食产量的难度可想而知。为此,应做好沿江地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用地;加强沿江地区的用地管理,在沿江开发开放过程中,避免出现沿海地区1990—1994年“开发区热”、“房地产热”那种土地失控现象;改造中低产田,最大限度地挖掘土地生产潜力,适当增加耕地复种指数;重大工业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可考虑尽量利用山坡地。
收稿日期:1997—10—13
修改稿日期:199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