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传统节日_传统节日论文

“保卫”传统节日_传统节日论文

“保卫”传统节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统节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春节等传统节日延续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文化精神,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剧,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日益严峻,文化多元构建日益重要的今天,有许多问题令我们尴尬,令我们烦躁不安。许多人感慨:年,也就是春节,越过越没有意思了;太单调乏味。洋节倒更受年轻人的欢迎,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人的节日,越来越风行。特别是韩国人成功申报端午祭为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引发我们对许多问题更深入的思索。

渐行渐远的中国节日

虽然人们普遍抱怨“年”味儿越来越淡,可春节却过得依旧热闹:商场大“血拼”,饭店多折扣,卡拉OK订不到房,温泉别墅人满为患……尽管不愿看到,但必须承认,只求热闹,只问经济,已成为中国节日的普遍现象,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文化内涵在人们心中日渐淡化!

传统节日历史根源

如今,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传统节日已经蜕变为“吃”的节日,人们记忆中的风俗似乎除了吃饭,鲜有其他。春节吃饺子,十五吃元宵,中秋吃月饼,端午吃粽子……似乎只要吃过这些食品,节日就算庆祝过了。对这些节日蕴含的丰富情感内涵和文化内涵却是了然不知。但如果春节不守夜,十五不观灯,重阳不登高,中秋不赏月,传统节日和其他日子有什么区别?与之相应的传统民俗文化又靠什么去传承?

有学者指出,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驿站,用来承载民族的认同感,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生命、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人们在电视上赞叹日本的“织巧节”和韩国的“盂兰盆节”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他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的元宵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

节日,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的节日总是与宗教、祭祀、庆典、聚会等联系在一起。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渗入到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传统节日,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以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这从文献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书》,到战国时期,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已基本齐备,后来的节日,全都和这些节气密切相关。

节气为节日的产生提供了前题条件,大部分节日在先秦时期,就已初露端倪,但是其中风俗内容的丰富与流行,还需要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最早的风俗活动是和原始崇拜、迷信禁忌有关;神话传奇故事为节日平添了几分浪漫色彩;还有宗教对节日的冲击与影响;一些历史人物被赋予永恒的纪念渗入节日,所有这些,都融合凝聚在节日的内容里,使中国的节日有了深沉的历史感。

到汉代,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都已经定型,人们常说这些节日起源于汉代。汉代是中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稳定,科学文化有了很大发展,这对节日的最后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节日发展到唐代,已经从原始祭拜、禁忌神秘的气氛中解放出来,转为娱乐礼仪型,成为真正的佳节良辰。从此,节日变得欢快喜庆,丰富多彩,许多体育、享乐的活动内容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时尚流行开来,这些风俗一直延续发展,经久不衰。

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我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独特情趣内涵丰富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丰富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广的群众基础。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途中欢乐的盛会。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下面列举的这些节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春节。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传承精神的一种重要形式。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在这些中国味十足的节日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它就像遗传基因一样,从先辈那里一代代地传下来,把那些流传千古的优良品质注入我们的血液和生命,构成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内涵和魅力。

如何传承节日文化

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然而,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这些节日正在逐渐丧失魅力。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舶来的“洋节”却越过越红火,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民俗的思考。传统节日应当怎样过?传统文化应当如何传承?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传统节日总是与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在端午节,人们包粽子、挂艾草、喝雄黄酒,无形之中就感受了节日的浓浓气氛。当我们久违了往日的声声爆竹,不再看到游园和赏灯的热闹,春节对我们又能意味着多少东西呢?当我们不再有赏月的雅致,对月饼也没有丝毫的食欲时,中秋对我们又有多少的吸引力?相反的例子是,去年春节,几十万游客和香港居民一起欣赏了音乐灯光汇演、花车巡游和烟花表演;端午节,香港各处举办了9场龙舟赛,热热闹闹之中,谁又能说中国的传统节日不如西方的节日?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当务之急,就是要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节日,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为其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大众化、民俗化的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真实本义。

专家认为,传统节日都是传承了一个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而来。当一个个传统节日与我们擦肩而过时,当一个个传统节日被商家过火炒作时,我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又有多少了解认识?中秋祈盼团圆,端午纪念屈原,重阳尊老爱幼,传统节日的这些文化内涵,亟需得到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这是传统节日存续下来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在急剧变化中的当今社会,人们在享受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面对眼花缭乱的现实世界,更加期待从旧日风情中获得心理的慰藉,传统节日正是担当这一责任的恰当载体。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包装着我们,真的被遗弃了,那我们在精神上就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漠视节日文化的衰落。

“洋风”来袭

“圣诞节在中国越来越火,甚至超过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这是不是正常的现象?”

“平安夜”热闹指数超“年三十”

2005年12月24晚至25日凌晨,北京街头热闹非凡,教堂周边人流如织,许多饭店、酒吧座无虚席。在圣诞平安夜中,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享受着西方这一传统节日带来的欢乐。而这种轻松欢快的场面在我国传统节日里如今却难以看到了。

平安夜京城处处皆热闹,记者在北京王府井教堂、宣武门教堂等教堂,什刹海酒吧街、三里屯酒吧街、亮马河酒吧街等酒吧区,看到人流熙熙攘攘,他们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许多商场、酒店门前都有着圣诞树,树上灯光闪烁,酒楼、商店里的服务员,都戴上了小红帽。

在宣武门教堂,来自四面八方的人群陆续聚集到教堂门前,南门口东西方向排起了一条长长的队伍,人群慢慢向教堂内挪动。平安夜当晚,记者来到王府井南大街,发现整个王府井大街上人群摩肩接踵,在地铁站出口,手拿圣诞帽和荧光棒的商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麦当劳和肯德基店里装扮成圣诞老人的店员热情地招呼着排长队等待的顾客。在王府井教堂周围更是人山人海,值勤警察已在教堂广场的四周拉起了警戒线,很多市民站在警戒线外向里观看。

值班警察告诉记者:“今年教堂门口是第一次拉上警戒线,去年圣诞节游人还可以随便进出广场,没有这么多人。”

“洋节”火热的背后

一项“新年公众过节状况”调查,访问了在北京、上海、重庆、武汉、长沙、沈阳、哈尔滨、石家庄等地的2,000位公众,以青年群体居多。

从调查情况来看,被访者中近九成的人表示会过圣诞节。调查显示,过圣诞已成为一部分大中城市百姓的习惯。

37%的被访者表示,过圣诞就像过元旦和春节一样,已是习惯。当问及为什么要过圣诞时,三成以上的人表示是为了凑热闹,顺便感受一下新年的气氛;也有借圣诞节的浪漫,向爱人、朋友、家人表示一下自己的感情以拉近亲情。

一位在王府井小吃街摊上经营多年的商贩对记者说:“过洋节比过我们的节日,生意还要好,现在时兴过洋节,而且过洋节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人们不禁要问:相较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的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为什么这么热衷过西方的圣诞、情人节?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张志伟分析认为,咱们的传统节日强调的内容多是家人的团聚,而圣诞节就不一样了,这个节日有一种神秘感和畅快感,多数人是和兴趣相投的朋友过,过得比较带劲。张志伟说,其实,我们的春节也很好,但放鞭炮这种行为跟现在的大的环境和现代理念有距离了,其噪音污染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而圣诞节比起春节的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来,年轻人比较喜欢这样的形式。所以,圣诞节被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广泛接受,是有它的理由的。

记者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校园内发现,高校的一些社团举行了圣诞联谊晚会。“自己也可以放松,因为学习的压力很大。”北大大一学生李进对记者说,其实高校学生办这个圣诞晚会并不是让同学记住耶稣的诞生日,我们主办方只是想给大家提供一个聚友联谊的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韩东晖认为,圣诞节在我国只是一个形式,它的内涵其实就是青年节。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庄重而严肃,更注重亲情的维系,而思想日渐开放的青年们显然不希望被束缚在亲情构成的文化圈中,他们需要的是个性的自由。

“洋节”盛行留下的启示

“圣诞在中国越来越火,甚至超过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这是不是正常的现象?”一位网友在互联网上留言说,在我们的国土上,自己的重要传统节日冷落在一边,而把“洋节”弄得红红火火,即便不是出于狭隘民族主义心态,终究也觉得事情比较尴尬。但是,如果一味地归咎于青少年贪求新鲜,恐怕也失之于简单。

如果我们承认“洋节”有一定魅力的话,那么,其魅力从何而来,委实值得研究。韩东晖认为,西方节日之所以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盛行,应该是在节日文化内涵上占了上风。我们的传统节日,尽管有相当的历史渊源,也有大量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但是并没有真正发展起自己的节日文化。

韩国的“端午祭”已成了世界文化遗产,我们一些人埋怨人家抢了先。张志伟也认为,我们对自己的传统节日应当要有危机意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反思传统节日为什么失去了原有的魅力?这是一个大课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振兴传统节日,必须在节日的文化内涵上创新,并且使之适应于现代生活方式。

张志伟说;“现在我们不能只是一味叫着要保护传统文化,关键是我们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传统文化当中丰富内涵,或者增加一些新的内容,使之符合现代化,这样才对年轻人有吸引力。”

全球化时代的隐忧

不论我们自家的春节,还是洋人的圣诞节,任何一个节日都有它产生的文化背景。圣诞节自然是基督文化的产物。想过圣诞节的人总该对《圣经》或基督文化有个一知半解吧,若把过圣诞只当成像时下少男少女说话非满嘴港台腔那样的时髦来赶,就好比是傻小子穿西装,硬出洋相,让人瞧不起。圣诞节并非西方人的专利。我们一样可以把它过得有情调、有氛围、有趣味,甚至过出我们自己的特色。这需要文化,先了解一点西方文化,至少弄清楚圣诞节是怎么一回事,您再招呼。

事实上,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几乎所有的重要传统节日都面临着很大危机。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节日,都打上了太多全球化时代的商业烙印。上世纪90年代,包括法国、丹麦等在内的欧洲国家就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全球化时代的消费文化的渗透伤透脑筋,并试图以弘扬本土文化价值来加以抵御——结果如大家所见,收效甚微。

传统节日之困

中国传统节日面临的困境,与社会的变迁有关。城市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结构,改变了民众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人际关系,很多与农业、农村,与那种熟人社会相关联的传统节日,自然会被人看淡。

春节到来,上班族们可以不用上班了,农民们也放下了手中的农活。这是一个狂欢的日子、温馨的日子,小孩子喜气洋洋,穿新衣、拿压岁钱,偶尔还可以躲着大人偷偷地放几个鞭炮;大人们欢欢喜喜,走亲访友,互道祝愿,今年好丰收,来年赚大钱。祥和、团圆、温馨、美满,一切美好的语言都能在这些天用得上。

如果说春节、中秋节还能为广大人民热衷,其他的传统节日冬至、腊八、端午、七夕等节日就没有这种福分,如今的人们似乎已经记不起中国还有这么多的美好节日。

当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2004年却被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为本国的文化遗产,并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时。这才刺激我们的神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端午节怎么就成了韩国人的节日了?一向被中国人民忽视的,然而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节日顿时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中国学者的重视。

于是在2004年两会上,开始讨论是否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三个传统节日像春节、五一、十一、元旦一样纳入到我国法定假日中。寄希望于通过立法来保护这些将被人们遗忘的传统节日。去年圣诞前夕,民俗专家学者掀起了一场“保卫春节宣言”热潮。宣言中认为春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非物质遗产”,在今天“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下,应注重对它的“保护”。这让我们感觉得春节已经成为了最后一个传统节日防线。中国的传统节日必须要保卫,否则就要崩溃了!

折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困境

有人说,春节前夕寒风中长龙似的购票队伍,拥挤的列车;中秋节月饼市场的火爆和越来越华丽的月饼礼盒包装;清明节的交通堵塞等等,无不说明这些传统节日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中国传统节日似乎没有真正远离我们,人们照样热衷于过大年,吃年夜饭,照样热衷于中秋节的团聚。

然而不管你信不信,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在淡化。它的淡化表现在与洋节的对比上;表现在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繁琐模式的厌倦上,中年人对传统节日的负担和沉重感上;表现在节日的传统文化氛围的缺失上。

吃着麦当劳、肯德基,看着迪斯尼动画片长大的孩子们,他们也许更热衷于过圣诞节,而不是有着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春节。他们知道圣诞节有圣诞老人、圣诞帽。然而又有几个知道春节我们的门上要贴上红对联、大红的窗花和点上红红火火的爆竹。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知道过西方的情人节。并要在这天要给恋人送上火红的玫瑰花和甜蜜的巧克力,他们可曾知道在中国同样有一个这样的节日,这天的节日内涵决不亚于西方的情人节。只是我们的表达方式不是玫瑰,不是巧克力,而是荷包香囊,这些代表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已经在渐渐地离我们远去!

首先,不容否认的是,传统节日赖以生存的社会背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节日产生、传承发展的根源在于千年的农耕文明,这些节日无论性质还是形式,自然也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因此这种传统节日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并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于是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农事”、“祈福”、“驱邪”等主题以外,又添加了“祭祖”、“团圆”等“孝亲”元素。

节日与社会伦理、生产关系、生产力有着必然联系。当社会文明进入工业时代,农业文明的节日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内涵,而仅是一个形式,如果它不被赋予新的意义,它必然会在历史的车轮中销声灭迹,比如乞巧节和鬼节,很难想象接受新文明形式的城市青年会刻意地过这两个节日。

七夕节是有着丰富中华内涵的节日,不仅代表中华妇女的贤惠端庄与温淑坚贞,并且七月七是有着凄美和浪漫的爱情故事的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这个故事已经流传了近千年,在民间可算说是家喻户晓。织女是中国妇女对爱情忠贞不渝、智慧的代表。这个被誉为中国情人节的乞巧节、七夕节,承载着中国凄美的爱情故事,曾是中华民族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象征的美丽传说。在我们的农耕文明中,世人不但仰慕他们爱情,而且欣羡织女的智慧,尤其是女子,盼望有一手织女的织艺,于是就有了纪念他们的节日。但是有这如此丰厚的文化内涵的节日,却早已被人们遗忘,现代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在七月七日这天来表达自己对异性的爱慕,情侣之间也很少有人会过这样的节日。相反,欧美的情人节,却过得红红火火。每年的这天玫瑰花因为断货而价格猛涨,巧克力商抓住这个商机大赚一笔,还有商场里、酒吧里突然增多的一对对的恋人,你可以想象得到情人节在中国人眼里的重要,年轻人对这个节日的热衷。

七夕节在过去,仅仅是女孩子的节日,女孩子在这天要聚集在一起学做针线活,钻在棚下说情话,这显然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现代人对爱的表达方式是不相符的。这种含蓄表达爱的方式已经跟不上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复杂的礼物,对于现代生活和学习压力都很重的女孩子,已经不愿意在做礼物上花费时间,并且工业社会的发展使得她们很方便的在商店买到更合适的,更能表达爱意的礼物。所以崇尚浪漫、时尚的年轻人喜欢在西方情人节这一天,用具有浪漫情调的鲜花和简单方便的巧克力作为礼物,是可以理解的。

传统节日的在当代的困境显示出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困境。实际上,传统文化在当代已形成一种割裂,比如,过去,过七夕节有乞食、乞巧、乞智、静夜葡萄藤下窃窃私语等很具体的动作,可是现在这些东西不是被淡忘了,就是没有那氛围去做,当我们要过七夕时真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这个节该怎么过才好,最后就用疯狂购物,或是一顿美食好酒打发算了。没有这样一个语境,端午即便“申遗”成功了,也会锁在保险柜里,与现代人的生活没有丝毫联系。要发扬传统文化,真应该向聪明的韩国人学学,他们在传统文化身上注入现代的元素,成功地实现了现代转型,并得到了国际认同。

一位在外企工作的女孩这么表达她对传统节日的体验,也许给我们以启示:去年中秋节,公司部门组织同事昆玉河荡舟、赏月,感觉到与“洋节”不同的另外一种意境和文化,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心深处的平静与祥和。更让她认识到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有深意和内涵。

传统节日困境谁之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带来文化也趋于全球化,虽然一再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然而当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之后。对于喜欢接受新事物,崇尚自由的年轻人来说,他们更热衷于这种新的节日形式。于是过洋节就成为了年轻人的时尚表现。这种现象在大城市表现得尤为突出。当然这一点教育部门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

年轻人之所以热衷于洋节与教育部门过分强调外国语言学习不无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如果把他国语言强调到不切实际的程度,甚至超过本国语言,那么,外国文化“乘虚而入”乃至“后来居上”也就在所难免。近几十年文化的教育中,重外语轻国语的现象非常严重,看看目前一个个办得红红火火的英语培训班,以致形成的英语产业。看看学子们为了拿到英语证书而占用本专业课的学习时间,答案不言而喻。目前学子们连自己本国的语文、语言都没有学好,怎么会知道中国还有如此之多古老的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呢?

传统节日缺乏现代符号,难以适应人们现代的生活。虽说传统节日具有很强的历史稳定性,但无论它的内容还是形式,都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而有所变化。此外,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符号体系,有时候符号的意义比内容还重要。年轻人中可能信仰基督教的不算很多,但是对那位长白胡子、戴红帽子的老头,对圣诞树等符号感兴趣的人却不会少。年轻人会借助这个符号聚会,和宗教信仰没有任何关系,所以符号问题非常重要。可是我们对自己传统节日的符号体系关注很不够。

在我们的节日中这些符号留下的只有相应的吃的符号,端午的粽子、腊八的粥、冬至的水饺、春节也剩下了除夕的年夜饭和酒文化。红对联、窗花和被禁的爆竹一样在渐渐的消失。听说江浙一带很多年前就没有贴对联的习俗了,他们那边的经济发达,但中国传统文化也在发展的经济中日渐消退了。

传统节日活动单一,缺乏能提起人们兴趣的精神文化活动的举办。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的吃文化。一谈起过节,中国人最能想起的就是,过节要吃什么。而不是玩什么和做什么。有着几千年的中华美德的优良传统节日变成了一个个的吃文化,中秋节吃月饼,端节吃粽子,腊八喝粥、春节吃饺子。每个传统节日似乎都在跟着一个吃字转。《传统节日变成美食节》的文章,说的是去年中秋节,天津的各大商场打起了月饼战,月饼越做越大,越做越精,包金裹银,俗不可耐。然而由于社会物质文化水平的发展,目前,人们对过节吃新的那种观念也不能盛行了。当仅剩下的吃文化也激不起人们的兴趣时,传统节日真的就没有任何可以值得纪念的了。

人们在这些节日里除了吃就是看看电视,这也成了人们惟一的精神文化享受,而看惯了每一年的春晚之后,人们的胃口已经开始反胃了。据统计全国有90%的家庭春节是在电视前度过的,看电视成为人们在传统节日惟一的文化活动。国家电视台每年为了给广大群众奉上这个节日大餐,也越来越用心了,然而也越来越满足不了人们的兴趣和口味了。显然,春晚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然而除了电视节目之外,其他的传统节日活动却早已被遗忘,踩高跷、玩狮子、舞龙等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的活动早已被人们遗失了。并且也没有其他能体现中国节日内涵的活动创新。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商家惯用的炒作方式,为洋节在中国的盛行曾经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商家在挖空心思为商业找借口时,却似乎忘记了中国还有如此多的传统节日等待着去挖掘。一旦挖掘成功,等待的将同样是丰厚的利润。中国民族服装唐装的成功营销,中秋月饼的每年的畅销,都已经说明了传统节日产品的盛行。那么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的中国节,当然也可以开发出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特征的情人礼物、春节的吉祥礼物等一系列的衍生品!

除此之外,反映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像资料和印刷资料很少,除了我们在书店里专门去找,在别的地方是很难见到的。然而在看韩剧时,却常常被其中能继承很好的传统文化所敬佩。在韩剧中,传统的文化元素在里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大长今》中的饮食文化,《新娘十八》中的家族文化和婚俗文化等等。韩国人结婚要穿韩服画韩妆而不是披婚纱画现代妆,这是笔者很敬佩的,而在我们国家年轻人结婚有几个愿意穿中国式的结婚服。就连结婚照也是在巴黎春天拍的婚纱照。

冯骥才说,节日民俗是一个民族的盛典,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吃喝穿戴。“所以,很多时候老百姓过节时常常感到很失落,不知道节该怎么过了,这种失落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上的失落。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不能埋怨年轻人,文化和文明的传承需要一代人告诉一代人的,老一辈不说,年轻人不会了解,如果连老一辈都稀里糊涂,再谈传承和发展就成了一种奢求。”

当务之急是要重新认识和建设我们的节日,要研究我们的节日文化,创造我们的节日文化,通过多种形式还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还它们一个“本真面目”。一个民族的文化光靠几个人呼吁是没有用的,它需要整个民族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自觉。

韩愈说过,“民俗既迁,风气易随”。在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对“洋节”采取接纳态度的同时,也不应冷落自己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面对全球化的浪潮,在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的同时,应该传承光大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

传统:中华民族的“根”

春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的“龙头老大”,理所应当成为展示中国传统民俗的舞台。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而只有强盛民族的才能被世界接受并领一代之风骚。近年来,欧风美雨吹遍了中国的大中城市,“哈韩”“哈日”成了许多少男少女的代名词。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为之瞩目,中国的强盛更应重新焕发国人的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和民俗艺术应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肩负着中国和世界之间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和纽带。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古迹、文物等,也包括无形的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的传统节日,不但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些几千年古老文明的载体历久弥新,仍然闪烁着璀璨的光芒。

寻找属于我们的“年味儿”

逛庙会是北京人过春节的传统习惯。庙会在北京已有数百年历史,曾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较著名且有传统的有地坛、龙潭湖、白云观、延寿寺四大庙会。今年春节期间,北京百姓除了串亲访友和逛庙会外,又新添了个好去处——北京民俗文化节。由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北京民俗文化节在东岳庙举行,东岳庙的后罩楼被装饰成100年前的北京市井,几百件珍藏文物展示出老北京人的衣食住行。老店铺的生意招幌、老商行的门脸铺面、食街茶馆的装饰风格,都会让百姓回到100年前的老北京。同时还可以看到国家一级文物“三官九府像”。参加文化节的“看碑赏帖”活动,人们不仅可以看到明代大书法家的道教碑和精心装裱的碑帖,还能现场参加书法笔会。此外,文化节上人们还可以购买到东岳庙独家印制的书法书籍,聆听《天尊赞》、《三宝赞》、《放焰口》等20多首东岳庙庙乐,参加踢毽子、夹包、推铁环等北京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观看中国民间的绝活“扁担戏”、“耍耗子”等。

春节期间,天津市古文化街年春节年货市场上,千余种喜庆、吉祥的民俗工艺品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民俗味、纯纯的故土情,580米长的古文化街到处洋溢着十足的年味。年货市场设在古文化街天后宫前广场,经营品种主要是年画、吊钱、剪纸、窗花、头花、空竹、对联、红纱灯、泥塑等民间手工艺品。年货市场举办期间,平均每天有近万人光顾古文化街。

石家庄春节文化庙会于农历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在文化广场隆重举行。整个庙会活动分为两部分,正月初二至正月初九为文化庙会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民间特色风味小吃、民间工艺品展卖、电视文化活动展示、书画表演及现场拍卖、地方剧种、民间杂耍和优秀图书展销等内容。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五为新春文化游园活动,主要安排了春节文化游园活动、群众文艺表演、民俗文化展演、全民健身活动表演、地方剧种、曲艺表演、现代文艺节目展演、河北电视台栏目精品展演等活动。

河南省主办的首届中原文化庙会于春节期间在郑州市森林公园举行。在庙会内容安排上,不但有戏曲、曲艺、杂技等专业文艺节目,有舞龙、舞狮、高跷、盘鼓、秧歌等民间花会表演,还有民间艺人表演的摔跤、中幡、剪纸、泥人、面人、糖人、空竹等民俗表演。庙会还特意设置了鞭炮燃放区,让人们尽情地在爆竹声中辞旧迎新。庙会期间,公交部门开通了公交专线,以方便市民逛庙会。

今年南京夫子庙春节灯市有45万盏花灯上市,创下了新纪录。灯会以民族、民俗灯彩为载体,再现了“秦淮灯火甲天下”的盛世风采。灯会大型灯展布展在大成殿至明德堂,内设16组大、中型灯彩。灯展中以《孔子周游列国》、《腾飞金陵》等为主灯,其间点缀《沈万三与聚宝盆》、《魁星点斗》等中型灯彩。贡院街、贡院西街、美食街悬挂500盏红灯笼,文源桥、文德桥、来燕桥装扮成了“灯笼彩旗隧道”。

重新认识传统文化

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从远古流传至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然而,随着文化全球化的影响,这些节日正在逐渐丧失魅力。而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些舶来的“洋节”却越过越红火,这种现象,引起了很多有识之士就如何保护传统节日民俗的思考,相关讨论屡见报端。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会自然形成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其精神影响力是巨大的。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就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包装着我们,真的被遗弃了,那我们在精神上就很难说是一个完整的中国人。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漠视节日文化的衰落。

虽然传统节日的主人不是政府,而是普通百姓,但政府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作用很关键。关于传统节日的保护、宣传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挖掘各种节日文化的内涵,赋予新的元素。应该扶植传统节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应该注意文化的保护,组织专门力量研究传统节庆形成的历史、它的发展和对这个民族起到的作用,以便知晓其精华,传承其在道德教育、伦理教育、培育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有益之处。最重要的是在内容上积极引导,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的、健康有益的、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我国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要大力挖掘和弘扬,这是专家学者大有可为的领域。学术界应首先对需要保护和恢复的重点作出科学界定,对其民俗内涵、文化意蕴、传承由来、发展脉络等进行研究和挖掘,可以召开各类“传统节庆与文化建设”学术讨论会,为保证民族文化资源的鲜活、永恒,添加学术力量,努力寻找保持传统节日魅力的民间驱动力,强化传统节日的自身生命力。

传媒和文化类社会团体要担负起宣传教育重任。民俗文化本身就是非文字的东西,非文字的东西怎样通过传媒把它系统化,使民俗文化的介绍成为系列的、体系化的东西,这都需要传媒和文化社团努力思考和尝试,一步步积累经验,有效突破。通过传媒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组织,把即将消失的东西及时抢救、拍摄,对还在传承的东西细心报道、加以引导,这些都是目前应做和要赶快做的事情。在网络化时代,要学会运用多种形式,从点到面鲜活地把传统知识宣传给年轻人。

当然,年轻人更要积极参与传统节日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去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一些传统节日有些地方还在过,有的保存得还很好,应该回过头往后看一看,看看传统的东西,特别是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年轻人应该知道我们的前辈、祖先是怎么思考的,在每一阶段过着怎样的生活,它又有哪些新的变化和发展。

最近,国家文化部和中国民协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工作加大了力度,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人围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社会公布,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传统节日文化在未来的岁月里,将不断创新发展、发扬光大。

传统节日也要创新

和往年一样,春节刚过,“情人节”的广告促销就已经铺天盖地袭来。相比而言,元宵节的动静就要小很多了。在抱怨年轻人“忘本”,把传统都丢光了的同时,一些民俗专家认为,针对“传统之冷”的危机,关键问题不是怎样保护,而是需要创新。

短短几年工夫,“情人节”从无人知晓到现在炒得火热,商家功不可没。他们针对年轻人追求甜蜜、浪漫的心理,在“情人节”尚早之时便开始运作,用尽各种花招吸引顾客,应景打造各式各样的巧克力、鲜花、蛋糕、项链等产品。

而元宵节的汤圆从制作到推广都没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商家们的灰心让元宵这种让国人提起来引以自豪的吃食,正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按照传统的习俗,大年夜要在家守岁,而小年夜却要出门“热闹”。其实元宵节的市场空间比想象的要大,并非只有花灯和汤圆可以做文章。如果商家肯在元宵节的市场开拓和促销革新上多动点脑筋,有着深厚传统文化内涵的元宵节应该不会比“洋节”缺乏号召力,老百姓也能够把这个传统节日过得更加热闹开心。

我国的传统节日宛如一幅历史文化长卷,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串起了每一个平常的日子。过节是人们表达对美好生活与伦理道德的追求与向往的一种方式,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的重要载体。只是在这个传承过程中,一些节日文化却在放任自流中被淡化和冷落了。很多人只是为过节而过节,却不知道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到底有多少。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包含着很多丰富的文化因素,也有很多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人们也许知道春节有扫尘、贴春联、贴窗花、年画、守岁、爆竹、拜年等习俗,却可能不知道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守岁有“珍爱光阴”之意等等。一些传统节日因此变得索然无味,于是乎,年轻人对“洋节”感到新鲜和刺激便无可厚非了。

拿什么保卫春节?

当洋节日在中国过得热火朝天,日渐式微的“春节”是不是真的到了需要“保护”的地步?

面对年复一年的吃吃喝喝,面对日渐失去“年味”的春节,我们又该拿什么来拯救?“过年是美好的记忆,这份记忆在逐渐消失吗?我们还会过年吗?”

近日,河南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在自己撰写的《保卫春节宣言》里这样说:“面对西风盛行,西方文化的日益渗透,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保卫春节,保卫传统文化遗产。然而保卫春节不是靠几句口号就行的,要想保卫春节,延续中华民族的春节民俗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意识,需要政府的支持、媒体的宣传、大众的民俗文化意识的提高。

春节又至。延续着我们祖先几千年的文化精神,以春节为代表而生生息息,面对着全球化信息化日益加剧,民间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日益严峻,文化多元构建日益重要的今天,有许多问题令我们尴尬,令我们烦躁不安。许多人感慨:年,也就是春节越过越没有意思了;太单调乏味。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更深入的反思。

传统的回归与扬弃

有人认为,春节是农业文明中最重要的节日,它包含祭祀祖先,欢庆和品尝一年的收获以及期待来年的丰收,但它对于工业文明显然没有任何意义,除了形式的延续。毫无疑问,它的两大原有的存在基础:大家族联合体以及农业生产关系在城市已经不复存在,因此,有人说,它在城市的被冷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真是这样吗?或者说就应该这样吗?自然,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嬗变,需要扬弃一些旧有的东西,但是抛弃传统未必就能重构新的文化。比如西方文化就没有东方文化的亲情。这点很多年的事实已经证明。

因此,有专家表示,就春节淡化反映出的社会现象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的确亟需加强。家庭观念、亲情观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张力所系,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然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往往注定了很多民俗文化的消亡,那曾经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紧紧结合在一起的年画,已渐渐随着社会风习的变更而衰落。但是,年节必须要有与它相配的应用性的装饰物来烘托才能显出节日的气氛,春节如没有春联、福字、剪纸、窗花和年画等年节装饰物,“年味”也随之消失了;元宵如果没有了花灯、猜谜活动那就不像元宵了;端午节没有了赛龙舟那还叫端午吗?没有传统价值观、家庭团聚的春节还叫春节吗?

春节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每个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而这种记忆太多,礼节太多,也就使节日变得呆板,变得沉重,变得不受一部分人欢迎。例如大吃大喝,例如送礼,对这些东西,我们需要用“创新”来改变,改掉一些传统节日的陋习,或许,这才是关键所在。

真正“欢欢喜喜”过大年

如果说春节的气氛对于孩子和老人们还有吸引力。孩子们可以得到礼物,老人们可以和远在他乡的孩子们团聚。那么对于年轻人来说,确实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春节交往面往往局限于血亲之间,这使得喜欢广交朋友的年轻人,不得不硬着头皮串亲戚,然后面对的是没有共同话题的不同年龄段的人,这使得他们感到春节是一种繁琐与沉重而不是应有的快乐感;对于中年人来说春节也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年味了,早已成为人们的负担了。一切都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

过春节走亲串友,当然是一件好事,大家可以在忙碌了一年后终于有机会见面,聚会。增进双方的感情,互祝平安!然而当这些活动变成一成不变的规则之后,就会成为人们的负担。人们已经没有任何自由而言,这是一个与约定俗成的规矩,你不遵守就会遭到亲戚的非议。于是春节期间,家庭主妇,每天在忙于做饭,男主人在疲于应酬。每天下来感觉过年不是轻松、轻闲,而是累和奔走的疲劳。虽然看上去的热闹闹,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因此有人感慨,真正“欢欢喜喜”过大年,有多么难。另外,关于警惕春节成了“麻将节”与“赌博节”的说法,更让人堪忧。因为无论是“麻将节”还是“赌博节”,都是与国泰民安相悖的。

培养自己的“年节文化”

“在经历数次的中西文明大碰撞,并无数次选择自我怀疑和放弃之后,我们才猛然发现,一个辛辛苦苦构筑了几千年的信仰、道德、伦理和文化认同几近崩溃,传统价值观已经难以干预我们的文化生活,甚至从我们的文化生活中退场。当然,这一切都不可能是常态,它是每个转型国家难以绕过去的必要经历。”

因为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传统的民间文化走向相对边缘,变得容易消散,所以弥足珍贵。从某种意义上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然而对于很多崇尚自由、轻松和时尚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记忆太多太远,“不切实际”、礼节太多,也就使春节变得神圣,变得沉重,变得不受欢迎。而当中国的春节文化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时,一定意味很多美好的东西正在逐渐的丧失。

有社会学者危言:如果传统节日不能得到很好传承,我们丧失的不仅是物质本身,同时连无形的精神记忆也一起消失了。也许消失的还不仅仅是年画,当我们在不经意时,几乎所有的民俗艺术都在迅速消失,其速度可以比拟我们物质生活改变的速度。是当代生活不再需要年节艺术?还是这些传统的年节艺术需要吐纳更新?与其让外国人在中国制造“圣诞节文化”,还不如加大力度培养我们的自己的“年节文化”。

当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弘扬中国传统节日并不是基于文化对抗的心态,也不是要强迫人们放弃西式节日。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让人们多一些节日与情感表达方式的选择,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在时间的每个节点上,安顿自己的心情,让生命富有更充实的内涵。

弘扬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不纯粹是民间的事务,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事务。因为我们要构建的是一个和谐社会,因为政府和社会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个文化相对开放的时代,民间社会可以通过多个渠道,以多种方式进行努力。比如,有志于这方面的人士可以成立相关协会、促进会,民俗专家可以到更多的地方进行演讲,向人们尤其是向年轻人揭示中国固有节日之美好精神底蕴。相关人士也可以通过文字、行动来影响媒体、引导商家。重要的是让人们相信,中国传统节日确实可以充实生命,可以拉近家人的感情,可以让生活有那么一点美好的记忆。

过年,就是浪费的理由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时的消费项目也越来越多,美食、礼品、漂亮衣服令人目眩。但最传统的庆祝方式还是选择带上家人呼朋唤友的到饭店吃大餐,喝得酩酊大醉。有的人本不胜酒力但这种场合怎能不喝?轻则喝得头发晕、浑身难受,重则呕吐不止,再严重的住进医院。所以一些医生总结说春节期间来急诊的基本上是两种人,一种是酗酒伤了身体的,另一种则是放鞭炮时受了伤的,甚至个别的因酗酒过量造成悲剧。

走出传统的误区

大量采购年货。在离春节到来的前十天半月,人们就开始东奔西跑购置年货了,诸如鸡、鸭、鱼、肉、糖果点心、各类蔬菜一应俱全,直到家里冰箱装不下了,阳台放满才善罢甘休。结果,东西买的太多一时吃不了,时间一长便腐烂变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每到春节,人们走亲访友、串门拜年,从早到晚走东家串西家,你来我往,川流不息,跑得腰酸腿疼。春节放几天假,本来是让大家好好休息几日,结果却把时间耗费在“春节大拜年”里面去了,不但没有休息好,反而比平时上班还累。

节日期间,亲朋好友相聚,适当地吃喝,本无可厚非,而有些“酒鬼”却感“酒逢知己干杯少”,没完没了地喝,成天喝得醉熏熏的,丑态百出。如此喝法,既损坏身体,又大煞节日风景。何况酗酒还是打架滋事、发生交通事故的导火索。

春节期间,大吃大喝,举杯豪饮的现象非常严重,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是普遍现象。而由此所致的胃肠道疾病在节日的急诊中也就屡见不鲜。在此,我们要特别提醒大家:节日里,千万别伤着了您的胃肠。

很多人喜欢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它既方便又卫生,使用后也不清洗,一扔了之。然而,正是这种吃一餐就扔掉的东西加速着森林的毁坏。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控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利润能替代的。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是森林大国,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从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制造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企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亿双木筷,为此消耗木材13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我们应该警醒了!

过年时,亲朋间都愿意送一些保健品、营养品。而现在市面上的保健品琳琅满目,在购买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知名产品,看好产品的生产日期及保质期,注意产品的不适宜人群。其实,买保健品应根据自己亲人的身体状况因人而异,如果身体健康,就不必买一些强化营养的补充品,最好是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营养。但是,对于老人来说,除了平时注意饮食均衡之外,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钙营养品,以预防骨质疏松。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里要集中精力和财力大吃大喝,因此要从多方面入手减少油脂的食用量。按照标准,每人月用油量应在750克以内,家庭用油量控制在这个范围内就比较合理,分解到每天的操作中,基本上保持一个菜每人一小匙油,节日里应注意控制。节日期间的餐桌上摆满大鱼大肉已成为普遍现象,把主要含蛋白质的食物作为能量当“柴”烧,不仅浪费,而且有害。

一方面大量的蛋白质分解代谢会加重肝、肾的负担;另一方面大量的酸性物质还会使血液由正常的弱碱变为酸性,使人倦怠无力,易感冒,严重可导致思考能力和记忆力下降。据了解有不少孩子已经养成了“嗜荤成性”,每餐没有肉不吃饭,而且热衷于食用煎炸、烧烤类食品。

于是大量的脂肪及含有致癌物质的热解产物统统进了肚里,长此以往,就会引起代谢紊乱,诱发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因此,营养专家建议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尤为重要,节日期间可以做一些平时没时间做的时令菜或传统菜肴,花色品种多一些。主食要以谷类为主,粗细粮搭配;副食有荤有素。比如小汤圆可搭配红小豆煮,红红火火团团圆圆的;传统的饺子可包荠菜瘦肉馅、韭菜墨鱼瘦肉馅、胡萝卜羊肉馅等;还有年糕也可与绿叶菜、肉类等一起做。但是要记住,黏的食物不易消化,不宜多吃。

此外,还要避免暴饮暴食。暴饮暴食易造成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呕吐等,尤其是老年人,胃肠蠕动能力下降,暴饮暴食后胃的扩张加重了心脏负担,也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患有慢性胆囊炎、慢性胆结石、胰腺炎的人,暴饮暴食可能会引起疾病复发。节日里在追求美味的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荤素搭配,做到每餐食物多样化,但不过量。

吃饭,你打包吗?

不知从何时起,南方的一些地方也学起了老外,将剩菜剩饭打包。但在北方如果谁打包,往往会被讥讽为小气鬼。所以,剩了一半的饭菜往往也一走了之。

小李请朋友吃饭时多点了不少的菜,他们酒足饭饱后还是剩了很多菜,一个朋友建议说:“打包带回家吧。”小李担心被人家误认为吝啬,没面子。就这样,连服务员看着都心疼的菜就这么被浪费了。

这样的事情在北方非常普遍,尤其是那些为了应酬而吃喝的人,他们点菜时“海量”,结账时大方,走人时“不带走一片云彩”专家认为,这种消费意识,是消费者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上述这种浪费现象在春节时就又会上演,年复一年。

这令笔者想起了新加坡。

新加坡大部分人口是华人,因此,在“吃”的方面,新加坡与中国相比毫不逊色。中国一顿“大餐”往往十几道菜甚至几十道菜轮番上阵,而新加坡人安排宴席既注重口味,又讲求实效,少暴殄天物之嫌,多勤俭节约之美。

新加坡是个著名的会展城市,经常举办各种各样的大型国际会议。许多会议饮食都是以更利于节约的自助餐为主。参加的活动多了,记者发现,新加坡的自助餐也并非可以随意浪费,而是处处体现着讲求实效、注重节约的精神。一般情况下,自助餐食品种类较多,但每道菜的菜量并不是很大,只有当一种菜肴被吃完后,组织者才会迅速进行补充。在餐厅里,训练有素的侍者会留心观察,往往等就餐者盘碟中的食物都一扫而光后,才会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更换餐具。有的饭店还会对浪费行为采取惩罚措施。记者有一次参加活动,自助餐前服务员告知就餐者,必须按实际需要取食,如果吃不完浪费,餐费将加倍收取。

一个人或家庭如果随意浪费粮食,不仅同桌的朋友,就连餐馆老板、服务员以及邻桌的顾客都会看不起。一次,一个朋友请记者吃饭,多点了一个菜和一份点心,想要打包给独自在家的小女儿当夜宵。由于当时朋友没有向服务员说明最后点的菜和点心是要打包带走的,服务员很有礼貌地说:“先生,我们餐馆的菜量挺多的,前面的菜和汤已经足够您们二位享用的了。”说得朋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耕地面积很少,粮食全部依赖进口,自产蔬菜也仅占5%,绝大部分蔬菜和肉类都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尼和澳大利亚等国进口。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经指出:“新加坡没有连绵的矿山,没有茂密的森林,没有一望无际的稻田,几条小河也没有多少小鱼可以捕捞,但是我们有受了教育训练、适应性强和富有纪律的人民,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他所说的这种教育训练就包括教育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品德。新加坡不论大人、小孩都有节约粮食的意识,政府提倡“节约粮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学校也在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倡导“勤俭节约”的美德。在日常生活中,大人会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良好榜样。

不仅普通人注意节约粮食,就连身家几百万的富翁也是如此。前不久,一位在欧洲颇有声望的人士请记者在一家泰国餐馆吃饭。这位人士有好几家咨询公司,绝对是个百万富翁。我俩在餐馆落座后,开始点菜。他问我想吃什么,我说客随主便。最后他点了两道菜:一盘鱼、一盘鸡肉,米饭则是赠送的。我们边聊边吃,一会儿盘子就底朝天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他竟然将能嚼的鱼骨头与鸡骨头都嚼碎咽了下去,盘子里几乎什么“垃圾”都没留下。吃完之后是餐后咖啡,一人一杯,仅此而已,一点也没浪费。

警惕节日成为腐败温床

在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国,每逢佳节,大家互相表示问候,本无可厚非。然而这几年,一些“表达心意”的礼金名目越来越多,不但红白喜事要送,节日也成了收送礼的借口,成了滋生腐败的温床。别有用心的行贿者也在利用这个机会大送红包以建立“感情”,而有些领导干部抱着节日收礼不是受贿的念头,被行贿者们一点点拉下水。

我们通常都有在节日进行“人情往来”的习俗。如亲朋好友,同学同事,利用节日聚一聚,加强沟通,传递友情,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也有别有用心的行贿者利用传统节日的时机,有的放矢地送红包,把个别意志不坚强的党员干部拉入腐败的深渊,则应另当别论。

春节是传统大节,有个别人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平时上门给领导干部送钱送物有行贿之嫌,于是便挑选重大节日登门拜访,送红包以建立或联络“感情”。另一方面,个别领导干部也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往往容易放松了应有的警惕,认为节日收礼不是受贿,因而心安理得。

从受到惩处的腐败案例中,我们发现有些党员干部就是从“节日腐败”开始一步一步走进深渊的。北京丰台区共查办的40余名贪官,都在逢年过节期间收受红包或变相红包的贿赂,没有一个例外。其中有一名贪官仅过年收到的红包就有20余万元,有一部分贪官就是在过节时第一次被行贿人拉下水。

利用传统节日行贿,除了直接送红包外,还有很多变相的送礼方式。如给领导干部的子女送“压岁钱”,给领导干部买保险、送购物卡、代金券,请领导干部出国(境)考察等等多种花样。总之,行贿者通常都会挖空心思,千方百计投其所好,最终实现钱权交易。

党内腐败现象和问题,是多年来一直事关我党的形象和生死存亡的大事,是广大群众深恶痛绝的话题。所以,铲除腐败,不要忘记从“防止节日腐败”抓起,尤其从领导干部或“实权派”抓起,抓好抓实。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年节关”就是“廉洁关”。民谣说得好:“吃了人的嘴短”,“拿了人的手软”。逢年过节,上下级,同事朋友,长辈晚辈,大家借闲暇之际拜年问好,都属人之常情,但是,身为领导干部,面对借拜年名义送上门的“红包”和贵重礼品,却须慎之又慎,做到头脑清醒,正确对待那些“糖衣炮弹”。为什么纪检监察部门“磨刀霍霍”,就是镇不住送礼收礼者呢?我看原因只有一个,没动真格。那把“刀”寒光闪闪是够怕人的了,却是塑料的;那张“牌”铁面无私是让人畏惧,却只是张“黄牌”,警告用的。当这样的“底细”送礼者收礼者心中一清二楚时,谁还怕你举“刀”?谁还怕你掏“牌”?大不了砍伤一点油皮,再被“警告”一次罢了,谁怕谁?

那为什么不使“真刀真枪”,不掏“红牌”呢?我想,这与不少监督者头脑中的“五千元”标准有很大关系,这些人虽然也认为节日不管是送礼还是收礼都是不对的,但只要不超过5000元大关,就是小节,不算大过,“杀鸡那里用得着牛刀”,吓唬吓唬,教育教育也就算了!正是由于监督者的这种“宽容大度”,才使得节日送礼“蔚然成风”,一发而不可收拾!

现今,虽然旧时的“皇冠”早已落地,但官场陋规却有死灰复燃之势。从见诸媒体的种种“节日腐败”现象看,当下的某些官员非但忠实地继承了“节寿礼”这一官场传统,而且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创造力进行了发展与创新;节日早已突破了传统“三节”的限制,礼物的样式也不断翻新,而且“节日腐败”已经由仅限于官场内部的陋规发展成了横跨官场商界、影响全社会的潜规则,侵蚀着我们整个民族的肌体。

要根除“节日腐败”,求助于传统的禁令远不如引入富有现代性的新治理方法。我们不需要“雷声大、雨点小”的禁令,我们更需要的是官员财产公开、政府行为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全程监督等一系列制度的支持,我们更需要的是在公众监督下的透明而有力的执法执纪行动,我们更需要的是彻底打破官场利益共同体与信息封闭格局的勇气与智慧。否则,那些绵延千年的官场陋规将永无寿终正寝之日。

标签:;  ;  ;  ;  ;  ;  ;  

“保卫”传统节日_传统节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