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理论自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社会论文,当代论文,自觉论文,理论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0)08-0057-05
正如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一样,没有建设的理论同样不会有建设的实践。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党自觉把握和科学反思社会建设的规律,不断探索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理论关注的现实性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科学的理论自觉。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特别要围绕一些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理论分析。比如,如何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各种力量良性互动;如何建立健全有关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法律法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如何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发挥城乡基层自治组织、人民团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等的积极作用,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如何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机制;如何建立社会协调机制,促进社会成员和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如何建立健全维护公共安全的有效机制,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如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等[1](P718-719)。显然,只有从理论上科学回答这些问题,才能为正确处理新时期的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
社会建设的理论纷争要求科学理论的现实在场。在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例如,有的论者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题要从革命转向建设,存在着“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这样两种理论形态。其实,这种看法是肢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新的表现。事实上,“破”与“立”始终是统一的无产阶级总体实践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再如,有的论者提出,革命时期需要的是“斗争哲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的是“和谐哲学”。其实,把共产党人的哲学单纯地看作是“斗争哲学”固然是错误的,但是,也不能无原则和无条件地把共产党人的哲学单纯地看作是“和谐哲学”。事实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显然,只有回到马克思主义那里去,返本归真,才能科学审视、检验和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返本归真自然包括着开拓创新的要求。
二、理论构成的全面性
当我们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这个“完成”的理论时,只能遵循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是包括以下环节的科学的整体:
立足社会机体: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前提。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的科学论断,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就是对社会有机体构成的具体把握和实际运用。因此,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来推进社会建设。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的基本一环。社会建设既是总体布局的内在要求,也是总体布局的丰富扩展。
关注社会生活: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起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现政府和市场的分离;但是,政府和市场都存在着失灵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双重失灵,既需要社会主义的制度保证,也需要社会生活的力量介入。社会生活是基于个人物质需要而进行人际交往所形成的社会结构领域;在现代社会中,是介于政府和市场之间的第三部门。社会生活也存在着失灵的可能。这样,就突出了三者互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来看,由于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由此形成了各种社会问题。这样,就需要加强社会建设以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生活部门的协同配合和良性互动。
化解社会矛盾: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现实指向。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社会建设就是要引导这些矛盾向正向发展。从矛盾的性质来看,我国社会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但是,“人民内部矛盾可能转化为敌我矛盾,如果双方采取的态度和政策不适当的话。可能不转化为敌我矛盾,而能始终当作人民内部矛盾,予以彻底的解决,如果我们能够把这种矛盾及时适当地加以解决的话。”[2](P452-453)在新时期,由于利益差距而引发的人民内部矛盾对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社会建设就是要防止这些矛盾向消极方向发展。这样,就必须把群众工作、思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统一起来。
协调社会利益: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当中,社会冲突是表象,社会利益是要害。思想离开利益必然会出丑。化解当前的利益矛盾,不能采用阶级斗争和群众运动的方式;否则,只能导致普遍的社会混乱和激烈的社会动荡。这个问题只能通过建立科学、健全而有效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机制来加以解决。这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键是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落实社会战略: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行动方案。社会建设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大事,必须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中统筹安排。国家发展战略尤其是“十二五规划”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社会建设的基本内容、战略步骤和实施措施,而且要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标准和保障。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问题的指标体系。例如,生态福利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因此,衡量生活质量必须要考虑人口的密度和结构、资源(能源)的丰裕程度和集约利用程度、环境的净化程度、生态的美化程度、灾害的防减程度等。
实现社会富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首要目标。不能把社会建设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各种社会阶层各得其所的问题,而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只有在消灭贫穷、实现富裕的基础上,实现分配公平、优化阶层结构才是可能的。为此,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必须将“政府主导、社会动员,立足发展、坚持开发,因地制宜、综合治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原则贯彻到整个反贫困工作的始终,将我国的贫困衡量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确保公共财政在反贫困工作上的投入,坚持教育扶贫、科技扶贫、生态扶贫。
整合社会关系: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在社会建设中,协调城乡关系、区域关系、阶层关系、劳动关系、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特别重要。这也是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内容。为此,必须时刻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大道理,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此基础上,通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我们才能建立起和谐有序的各种社会关系,才能形成和衷共济的社会建设的合力。
完善社会保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的底线,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同时,必须积极应对民主社会主义和福利资本主义的挑战。研究福利国家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方法。其中,“从广义的角度看,就业、工资和整个宏观经济调控等都被看作是福利国家体系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可以称之为‘福利资本主义’(welfare capitalism)”[3](P2)。福利资本主义存在自由主义福利国家、合作主义福利国家和社会民主主义三种类型。它的兴起和发展无疑对现实的社会主义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积极回应这种挑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借鉴国际经验,统筹兼顾。目前,重点是必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同时,在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并加强执法和监督。
发展社会事业: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支撑手段。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社会事业涉及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普遍公共利益,公益性是其基本特征。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一旦受到损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权益就得不到保障,社会就会失去起码的公平和正义。”[4]因此,不能单纯地运用市场化原则来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必须坚持社会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目前,发展社会事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以及老少边穷地区。为此,公共资源尤其是公共财政中用于社会事业的开支必须向这些地区倾斜。同时,要加快社会事业自身的创新发展。社会事业改革的目的是推进自身的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保证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权益,切实改善民生。
调动社会力量: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整体合力。社会的生机和活力首先来自创造社会财富的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5](P53)。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社会建设的目标才能最终实现。在此前提下,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社会建设的整体合力。为此,既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统一战线、人民团体的作用,也要高度重视基层自治、社会运动(扶贫运动、环境运动等)、社会组织(扶贫组织、环保组织等)的作用。后者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在这个问题上,既要防止无政府主义的倾向,也不能简单地将社会运动和社会组织看作是反政府的力量。关键是要将之纳入到依法治国的框架中,同时要加大在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开展社会工作: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活动载体。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1)在传统意义上的慈善事业方面,社会将需要人们更多地帮助弱势群体。例如,我们不仅要尊重残疾人,保障残疾人的权利,而且要给他们以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参与社会生活和国家建设,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的成果。(2)在服务方面,社会将需要更多的旨在改变人们和社会共同体的服务。在这方面,最为关键的是要弘扬和践行志愿精神。为此,我们要创新社会工作模式,大力加强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建设,加强社会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要把民政工作和社会工作有机地融合起来。
维护社会稳定: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控制机制。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此,“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6](P534-535)。只有坚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既积极又稳妥。在此前提下,我们要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其中,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机制,关键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作为社会控制的方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同时,为了回应风险社会的挑战,必须建立现代的立体的全方位的国家安全体系。这样,才能将社会稳定和安全发展统一起来。
加强社会管理: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体制选择。社会管理是基于社会公平的价值而处理社会事务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1)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为了公平地处理社会事务,必须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进行“善治”。(2)要强化政府的公共精神。为了解决市场的失灵问题,政府必须承担起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尤其是在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政府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3)要推进社会体制的改革。要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目标,实现公共资源的公平配置。(4)要强化社会政策的引导作用。我们既不能采用“社会政策的剩余福利模型”,也不能采用“制度性的再分配模型”,而必须从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将满足基本需求的政策、积极的就业政策、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作为社会政策的中心来抓。
依赖社会系统: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路径。社会是作为一个整体而运行的,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中,我们要通过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建设。既要注重社会主义建设各构成领域的相互制约,也要注重各领域之间的相互促进。此外,社会建设还必须从社会有机体的高度出发,既要分别管理好各项社会事务,又要协调各项事务之间的关系和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推动社会文明: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积极成果。社会主义文明是一个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而不断丰富自身内容和构成的复杂的系统。社会主义文明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系统。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成就就是社会文明的成果。社会文明是人类实践在社会生活结构中所积淀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或者说,是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所形成的积极进步成就的总和,反映着人类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生活状况的改善。在西方社会,社会文明主要体现在市民社会的发达上。在当代中国,社会文明具体体现在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上。因此,必须将社会建设提升到社会文明的高度来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制度保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社会建设提供了制度保证。我们必须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来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时,必须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将之作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追求社会理想: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在物质财富极其丰富、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同样,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最终理想和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依赖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通过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总之,在整体上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体系的同时,我们要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总体构成。
三、理论特征的总体性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完成”的形态展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总体构成时,集中体现出了总体性的特征。总体性最终要求社会建设理论必须走向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整体性特征。整体性是事物自身所具有的辩证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整体性原则贯穿到了社会建设理论的始终。(1)起点的整体性。在整个社会有机体的发展过程中,“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P32);社会生活又为整个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条件;只有社会结构的各个因子全面而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社会系统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发展。同样,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从此出发,我们从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构成的角度提出了社会建设的问题。社会建设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系统构成,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2)构成的整体性。社会建设是优化社会生活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坚持社会理论、立足社会机体、关注社会生活、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落实社会战略、实现社会富裕、整合社会关系、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调动社会力量、开展社会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管理、依赖社会系统、推动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追求社会理想的过程。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再现社会建设构成的整体性,而且要将之看作是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系统。同时,社会建设实践的发展会进一步丰富社会建设自身的构成。(3)方案的整体性。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的辩证互动就构成了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径。(4)目标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来不断增强人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经济物质基础,通过加强政治建设来不断加强人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加强文化建设来不断强化人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来不断优化人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自然物质条件,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来不断巩固人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同时,要通过社会建设来不断提供人的发展和其他建设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层次性特征。整体性是通过层次性表现出来的。作为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也是通过层次性表现出来的。(1)在社会建设一般问题的层次上,如何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有机体、历史主体、社会结构、社会矛盾、社会发展动力、社会形态、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市民社会、世界历史等理论所具有的社会建设理论意义,如何科学说明经济分析、阶级分析和阶层分析、群众路线等方法在社会建设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价值,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基础理论领域。(2)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问题上,如何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所具有的社会建设的价值(如,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社会结构、矛盾体系、发展动力、发展阶段、未来趋势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应用理论领域。(3)在社会建设个别规律的层次上,如何从一般理论的高度来说明推进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对策,而不是简单重复和概括相关具体学科的成果(如,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等问题),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对策理论领域。尽管民生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重点问题,但是,不能将社会建设问题简单地归结为民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在具体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做出科学的历史的具体的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开放性特征。具有层次性的整体由于自身的内在矛盾,总是处在自组织的过程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开放性集中体现在“综合创新”上。(1)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革命和建设是不可分割的。在作为总体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单靠武装斗争是不够的;在击溃敌人以后还必须采取措施来巩固自己的胜利,这些措施不仅要摧毁资本的政治力量而且还要摧毁它的社会力量,不仅要保证工人的政治力量而且还要保证他们的社会福利”[8](P401)。显然,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2)发掘中国传统社会思想的现代价值。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社会建设的思想因素,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这种科学的历史意识就是科学的开放意识。(3)借鉴西方社会理论的有益思想。在严格的意义上,社会建设问题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出现而出现的。洛克、黑格尔等人的市民社会思想,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已经具有了社会建设的因素,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来源。现在,在反思现代性和“晚期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西方学界也开始出现社会建设意识。其中,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罗尔斯的“正义论”、莫茨的“善治”理论、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以及后现代主义等思想学说就是重要的标志。虽然这些思想没有指向对资本逻辑的实践批判,但是,可以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理论对话对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这种科学的对话意识就是科学的开放意识。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按照“综合创新”的方式开辟出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之所以能够获得上述辩证品质,就在于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P294)在现实中,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主体自我创造幸福生活的实践过程。社会建设最终就是要完成这个总体的历史任务。在当代中国,只有为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的社会建设实践才是科学的实践,只有为人民群众不断创造幸福生活的社会建设理论才是科学的理论;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是这样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这样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