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传统古建筑和西方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中国古建筑更体现出的是一种艺术的设计,它是结构、建筑、建造技术的完美融合。木材自古以来均为传统古建筑建造的主要材料,众所周知,木材作为结构材料具有适应性强、灵活性大的特点,且古代易于获取,更重要的是木结构的榫卯结合由于允许相对位移,所以木材在作为结构承重构件时,具有极其良好的抗震性能。但是随着我国对消防安全的关注、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纯木结构的建筑将会越来越少。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其耐久性好、耐腐性强、阻燃性优异、原材料易于获取、对环境污染少等优势得到广泛的运用。因此,采用混凝土结构的仿古建筑势必成为未来的趋势。本文就对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现代施工技术;仿古建筑;应用
1 仿古建筑的含义
对于何谓仿古建筑,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仿古建筑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仿古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本质效果。目前,很多人觉得有些传统建筑的形象表现在新建筑上,就认为是仿古建筑。到底怎样的建筑才算是仿古建筑,我们有必要对其作一个定性说明。1)建筑单体须存在传统三段式构图,即台基、屋身、屋顶,并且主体建筑的屋顶为传统形式。2)三段式立面比例须接近传统建筑比例。3)立面外观上不同程度地体现传统建筑结构及装饰风格,或有木隔扇门窗、或有斗挑檐、或有雀替挂落、或有彩画灰塑等。以上三条缺一不可,方为仿古建筑。我们不可将带有一点传统色彩的新建筑,或在传统建筑风格上创新的建筑称为仿古建筑。
2 仿古建筑施工形式
2.1 框架结构形式
钢筋混凝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较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完全可以模仿木结构,并且可以根据使用要求灵活地调节柱网,获得更灵活更开阔的使用空间。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全现浇式、预制装配式、装配整体式等方式。再配合利用木材制作较复杂的花式构配件等措施,对各种复杂建筑的外形塑造都游刃有余。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按古建筑形制,一般可采用框架结构、举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砖混合结构等。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刚性节点代替木结构的各式隼卯结构,能获得较大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提高了其承载力与抗震性能。面层处理上混凝土梁、柱可采用仿木纹装饰,但大空间建筑的混凝土柱一般较为粗大,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外观比例,可采用木质假柱外装饰的方法,使得建筑整体感觉较为秀丽匀称,细节上也较为耐看。
2.2 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的优点是造价便宜,但建筑平面布局较框架结构有较大的限制,适用开间、进深、层高均不太大的小型建筑。如庙宇的附属建筑、风景区的小型旅馆等。古建的韵味体现在细节的处理,现代技术可以为仿古建筑提供较为理想的空间构架,在现代结构的支撑下,很多原来起承重作用的构配件可以转化为装饰的符号,所以设计师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追求更为理想的尺度效果。
2.3 木结构
出于对建筑结构稳定性、耐久性方面考虑,全木结构在现在仿古建筑中并不提倡使用,但是对有些园林中亭、廊等体量小的仿古建筑,结构尺寸都会小于现有钢筋混凝土规范,可采用木结构制作,体现此类建筑小巧、轻灵的风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现代施工技术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
3.1 仿古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工艺
钢筋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材料,具有很好的构件强度、较好的稳定性,在主要的承重受力构件中完全可以取代木结构,而且使用钢筋混凝土还有防火,防虫,抗腐蚀,构件使用年限长的特点。混凝土构件通过支模板浇筑而成,具有较高的设计外形可选性,对各种复杂建筑的外形的塑造基本都可以符合设计外观要求,这为仿古建筑在当代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可以说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结构是对我国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对推动我国当代建筑具有重大意义。传统的木构建筑是以木材作为建筑的框架,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以钢筋混凝土为框架,两者在结构设计、构件受力状况及施工工艺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既要做到符合现代钢筋水凝土的结构要求,又要做到与木构建筑不存在明显的外观差别,是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设计及施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建筑结构设计时应依据古建筑的每一根构件尽量在不改变建筑设计位置及构件外形的情况下优化构件结构设计,包括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种类、数量及混凝土的强度等,甚至在必要时采用全钢构件加以装饰,以保证建筑构件外观风格。
3.2 仿古建筑中的木制构件施工工艺
为了环保节能,在仿古建筑中尽量不使用全木结构,但在某些体量小且人员经常使用并近距离接触的仿古建筑,如亭子、走廊、梁柱等,木结构的尺寸都会比钢筋混凝土结构尺寸要小,所以为了展现这类建筑小巧、轻灵的风格,及特有的材质感,可适当采用全木构件制作。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一般都是钢筋混凝土柱及柱础,若按照古建筑柱底靠地面塞入石柱础的方式,则会使柱底变成铰支座,从而破坏钢筋混凝土柱的整体性,对抗震防震功能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可保留采用木结构柱加石柱础或使用钢筋混凝土柱加装饰性石材贴面柱础更为合适。梁是古建筑上架中最重要的组成构件,承受着上架构件及屋面的所有荷载,是上架木构件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梁架分为露明造和非露明造两种,露明造要求梁架檩木要做细加工,并且做好油饰彩绘。而非露明造的,在井口枋的高度做天花,高于天花的梁架檩木可以粗加工,并且不做油饰彩绘。而现代钢筋混凝土仿古建筑中,属于非露明造建筑设计的时候,檩木位置构件的结构设计即可大大的简化,采取易于满足结构受力需要的各种结构设计形式。
3.3 新型铜瓦的应用及施工工艺
古代建筑的屋顶,往往都是瓦片铺制而成,而铜瓦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瓦片的使用。铜瓦在仿古建筑装饰领域有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室外铜装饰,它以自身独有的耀眼明亮的金属色泽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的气势恢宏、金碧辉煌、光彩夺目。而且比起传统瓦片的易碎属性,铜瓦更加耐旱耐潮,能抵御紫外线的侵蚀,且持久如新。这些的物理特性都使得铜瓦在建筑领域备受青睐,并被广泛的应用于新建项目仿古建筑工程的屋面装饰。铜瓦经过良好的加工,具有很好的防水功能,瓦底条具有长条状的整体构造,两侧附有挡水条,基本无漏水的可能。且铜瓦的造型工艺较传统瓦片成型更加均匀、美观,安装工艺也更加的简便、快捷。
4 结语
仿古建筑的发展不仅是中国建筑工程技术、施工工艺上的进步,也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传承的体现。现代施工技术与仿古建筑工程的结合发展,不仅完美的诠释了古建筑的建筑风格,而且在古建筑施工工艺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了使得仿古建筑获得长盛不衰的发展,则必须积极改进施工技术与工艺,研究发现工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加以改进,以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去发现、发扬古建筑中的精髓。相信随着现代科技及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仿古建筑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颜静霞.仿古建筑的设计及现代施工技术特点[J].现代园艺,2016,(14):179-180.
[2]覃文元,李勤.仿古建筑屋面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254-255.
论文作者:王艳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建筑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构件论文; 木结构论文; 传统论文; 结构论文; 古建筑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