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富宏

浅谈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富宏

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为保证公路使用性能正常,延长使用寿命,可采用预防性养护,弱化对于公路运行的负面影响,并减少公路养护费用。其中预防性养护新技术成为了解决沥青路面养护问题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公路养护;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导言:广泛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通行服务,自2010-2017年,公路通车里程日益增长,由320万公里增长至457.73万公里。所以,应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新技术进行深入探讨,总结预防性养护新技术特点,在沥青路面养护中有效应用预防性养护新技术。

1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优势及特点

预防性养护相比于传统养护工作而言,其优势体现在预防,在公路病害发生前和发展初期开展养护作业。

(1)养护时机合理。预防性养护是在沥青路面还没有出现明显问题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对于可能出现的质量隐患进行有效的处理,避免路面质量问题扩大给后期的养护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避免路面出现病害后养护成本过高。

(2)养护周期规律

采取预防性养护,可以按照沥青路面的使用周期进行养护(使用半年后进行裂缝排查、平整度复测、沉降观测、防排水排查与维护等),既有利于提高沥青路面的养护质量,又有利于解决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存在的路面问题过多和问题过于集中的现象。通过养护能够使沥青路面保持良好的通行状态,降低每次养护的成本投入。

(3)预防性强。最主要优点是能够根据沥青路面的使用状况进行提前养护,既能够避免路面质量问题的发生,也能够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养护措施和方案,解决路面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预防性养护的优势在于预防性较强,能够在病害发生之前就进行有效的预防。

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类型

路面承受着交通荷载,并受到自然环境的作用,很容易产生病害。功能衰减与结构性破损是比较常见的两种路面病害。功能衰减是指高速公路的路面服务能力下滑,平整度与抗滑性遭到损坏;结构性破损是指因路面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导致路面产生各种裂缝、变形、松散以及其他路面损坏。

(1)裂缝。比较常见有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状裂缝以及块状裂缝等类型。横向裂缝是指垂直于道路中线的裂缝;纵向裂缝是指平行于行车方向的裂缝;网状裂缝即平时所说的龟裂,表现为交错的小网格状裂缝;块状裂缝是一种与矩形类似的交错裂缝。

(2)变形。变形包括沉陷、车辙、波浪以及壅包四种类型。沉陷是指因竖向变形导致的路面下沉;车辙是指沥青路面的纵向凹陷;波浪是指路面上产生有规律的低洼以及凸起。

(3)松散。因路面以下集料颗粒与沥青结合料流逝导致的路面损坏。松散有时会使路面的整体出现损坏,同时由于车辆行驶的作用,在轮迹带比较明显。

3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

3.1裂缝处理技术

裂缝是目前路面最容易出现的病害,使用时间较长后会变得更加严重。针对这种情况,要根据裂缝的宽度、深度和长度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处理。比如,可以使用无缝层处理技术对沥青路面出现的龟裂现象和细骨料出现损害的现象进行处理,这样在可以有效的防止坑槽和裂缝等现象进一步发展,还可以提升路面的抗渗水能力;如果路面出现的裂缝较多,则可以使用灌缝处理技术,将密封材料直接灌入到裂缝的深处,这项处理技术可以有效的延长公路路面的使用年限,并可以更好的提升行驶舒适度保障行驶更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微表处与雾封层

微表处是一种由改性乳化沥青、集料、水、填料和特定的外加剂按照合理的配比制备而成,经专门的设备仪器摊铺在路面表层的薄层结构材料。雾封层技术主要也是参考微表处技术,借助特定的设备,对路面进行雾状预防性养护材料的喷洒,其喷洒材料主要是乳化沥青。对于旧沥青路面的养护,采用合理的微表处技术不仅可以快速修复原有路面老化、松散、磨损、裂缝等病害问题,而且还具有提高路面耐磨、抗滑、防水等功能;对于新沥青路面的养护,则可以起到磨耗层和保护层的作用。雾封层技术则主要是针对路面的表层空隙和微小裂缝,对已经产生一定程度氧化的沥青路面起到保护作用,同时防水和防止路面材料松散问题。与其他预防性养护技术相比,微表处技术可以修复深度在40mm以内的车辙,提高路面的平整度,也能处理宽度在5mm内的路面裂缝病害问题。而雾封层技术则适用于乳化沥青渗透能力较强的路面,不适用于路面摩擦系数要求较高的坡路面或其他路面,其主要作用是稳定松散集料、防水、填充微裂缝和加深路面颜色等。

3.3超薄冷拌封层技术

开普封层技术是指在路面的石屑封层上铺注稀浆来避免石屑脱落。超薄冷拌封层技术通过对路面进行材料铺注来预防高速公路经常出现的松散以及石屑脱落问题,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3.4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

薄层沥青混凝土罩面作为一种养护技术,其作用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改善路面平整度,恢复路表功能。薄层罩面结构一般分为表面磨耗层和粘结防水层。表面磨耗层为路表提供一个安全、舒适并且耐久的路面环境,粘结防水层则将上表层与旧沥青路面紧密粘结,并有效防止雨水向路面下层结构渗透,防治路面水损破坏。

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被定义为,用摊铺机摊铺和用压路机碾压的单层沥青混合料,可以认为薄面层是薄磨耗层与厚表面处治之间的一种交叉。将高渗透改性沥青按一定量用全自动沥青洒布车喷洒到路面形成的防水层,对于防治细微裂缝、解决路面老化具有较好效果,主要应用在新铺路面空隙大引起的透水或者路面结构层透水中。在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有些路段对摊铺的厚度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摊铺厚度在允许的范围之内,并且不能超过规定数值。而传统摊铺方式厚度数值较大难以满足这一要求。但随着技术的进步,薄层罩面技术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形成了对沥青路面的薄层摊铺,解决了摊铺厚度问题。

3.5 OGFC开级配磨耗层技术

在OGFC开级配磨耗层内,含有数量比较多的集料粒径骨架以及数量比较少的细料,是大空隙率较多的“开式”结构。在OGFC开级配磨耗层材料中适当加入改性勃结剂和纤维,可以减少勃结料的脱落,对提升旧路面与磨耗层的勃结效果具有积极作用。OGFC开级配磨耗层厚度标准是1.6-3cm,对提升下覆层的防水性能具有良好作用。OGFC开级配磨耗层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运行阶段产生的水雾,促进路面积水排出,保证路面车辆安全运行。

3.6稀浆封层技术

稀浆封层技术是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面使用较为成熟的技术,其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求规范性也较高,在常温状态就可操作。将矿料、添加剂、乳化沥青以及水根据科学合理的比例拌和成稀浆混合剂,之后将混合剂铺注于需要修复的路面上。在铺注过程中,人工摊铺或者机械摊铺都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铺注厚度以7mm为准。稀浆的流动性能够促使其及时进入高速公路的缝隙中,即使细小的缝隙也能流入,这可以在短时间内修复高速公路路面上出现的大面积裂缝。稀浆混合剂与原有沥青路面结合牢固之后,对路面密实程度能够有效提升,减少路面氧化、松散,甚至老化,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寿命。

结语:公路养护是日常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实施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做好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门扣强.预防性养护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效果[J].交通世界,2016(34):20-21.

论文作者:张富宏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浅谈公路养护中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论文_张富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