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你了解吗论文_邹和琴

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你了解吗论文_邹和琴

俗话说的好“肝不好,人易老”,有些人长期酗酒、服用毒性强的药物或病毒感染都会引发肝部疾病。最近,某某市民张先生感觉上腹不适、乏力、肝区疼痛、食欲减退、恶心的表现,去某某医院肝胆科看病,医生了解了他的症状后给他安排了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发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正常值高出4倍,结合肝炎病原学检查,张先生患有“甲型肝炎”,随着灭活疫苗的应用,一般甲型肝炎能有效得到控制,并且预后较好,张先生这才放松下来,由于甲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所以为大家简单普及一些关于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报告的相关知识。

1 急性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目前世界上传染性高、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感染急性病毒性肝炎后早期患者会有低烧、食欲减退、浑身乏力、呕吐、恶心、肝区疼痛和小便较黄等症状。急性病毒性肝炎要以休息为主,清淡饮食、避免劳累、戒酒,用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防止转变成为慢性。

2 慢性病毒性肝炎:

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持续半年以上转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与急性病毒性肝炎感染症状一样外还会有巩膜黄染、脸色发黄、脾气较大、出现肝掌、蜘蛛痣或肝脾肿大的表现。临床上按照肝脏受损情况分三型,按照病因分为六类具体如下:

2.1三型

(1)轻度 发病较轻,无明显临床症状,但肝功能检查指标有1-2项出现轻微异常值。

(2)中度 发病症状有临床表现,肝功能检查指标变化异常。

(3)重度 肝炎症状较为明显,临床表现突出,检验指标血清蛋白数值上升明显,谷丙转氨酶连续升高,丙种球蛋白升高明显,胆红素高于85.5μmol/L,凝血酶60%~40%活动,白蛋白低于32g/L,检验指标中出现任意一项异常值,就能判断出重度的慢性病毒性肝炎。

2.2六类

(1)甲型肝炎:主要以急性发病为主,可引起淤胆型肝炎与重型肝炎。甲肝能通过粪口进行传播,具有可逆性,病理表现为:①肝细胞变性坏死,早期表现呈气球样肝细胞改变,然后出现肝细胞嗜酸性体积变小、肝窦消失,导致肝小叶中肝细胞分裂异常后形成坏死。②汇管区表现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病的炎症性侵入。③肝血窦壁细胞增生。一般采用支持治疗,除药物治疗还要避免劳累、戒酒和注意休息。

(2)乙型肝炎:乙肝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患者应隔离治疗,接触者应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乙肝患者一般免疫力较差,容易被病毒侵入免疫系统造成肝细胞损坏。在免疫系统里不同个体差异临床表现也就不同,免疫系统长期受破坏,血液里的病毒无法排除就会堆积到肝脏,形成肝功能损伤,病理表现以毛玻璃样细胞改变为主。治疗方法要选用针对性药物治疗,除去免疫系统内的病毒,保护肝脏不再受损害,要作息规律、饮食合理、保持心情愉快。

(3)丙型肝炎:丙肝能通过接触、血液、母婴、性传播,发病无明显症状不易发现。病理表现较为特殊①脂肪样变,因肝细胞受到感染导致新城代谢和胰岛异常引起的代谢综合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汇管区因淋巴细胞侵入可出现完好的淋巴滤泡。③病毒侵入感染胆管,使胆管受到损伤。

(4)丁型肝炎:丁肝通过母婴和血液传播,是缺陷性病毒,不能单独感染要联合其他肝炎一起才能侵入机体,病理表现肝细胞嗜酸性变化和小泡状脂肪性改变,使汇管出现炎症反应。目前治疗中干扰素介入对丁肝有一点约束性。

(5)戊型肝炎:戊肝多通过粪口传播,较少通过食物、接触、血液传播。病理表现①门静脉出现大量的多形核白细胞和Kupffer细胞,较少见到淋巴细胞。②毛细血管胆汁淤积和肝细胞形成胞质。③门静脉周围形成片状肝细胞坏死。

(6)庚型肝炎:庚肝能通过接触、血液、母婴、性传播,急性发作,病理表现肝细胞肿胀,呈小叶点状坏死,汇管区以炎细胞和显微组织轻度增生为主。

3 自身免疫性肝炎:

无传染性,一般通过遗传易感体质打破自身免疫系统反应与之形成对抗,破坏肝细胞。治疗药物硫唑嘌呤或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能要及时治疗,防止发生肝纤维化。

4 慢性酒精性肝病:

无传染性,一般因长期大量饮酒形成的肝损伤,早期表现为脂肪肝,后期可发展成酒精肝、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发病原因由于长时间的大量饮酒,体内乙醇在代谢中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等传到到肠道,肠道保护屏障受损好人脂多糖结合形成炎性因子,造成免疫力受损并刺激肝细胞,长期恶性循环形成肝损伤。临床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5 药物性肝病:

用过服用某种造成对肝功能的损伤。由于现在新药较多,对药物机制不了解,服用药物时剂量掌握不好或者自身机体和药物存在特异性,因为服用药物后机体都是经过肝肾代谢出来,自己清楚药理服用过多对肝造成负担形成药物性损伤。一般发现后立即停药会自行恢复,可多进食低脂、高糖、高蛋白饮食、服用维生素B、C、E补充营养。

6 淤胆型肝炎:

一般发生在急性肝炎后,众多因素形成的肝细胞和胆汁分泌障碍,临床表现为黄疸型肝炎,肝肿大突出、灰白大便、皮肤瘙痒等,化验指标胆固醇、血清碱性磷酸酶值都呈上升状态,因黄疸较重胆红素值也明显增加。如果黄疸长时间不消,有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能。

7 肝炎后肝硬化:

由于长时间受到肝炎困扰,炎症的刺激使肝脏发生纤维细胞增生,在发病过程中加快了对肝脏的损伤,肝脏转变纤维化,最后就形成肝硬化。临床表现为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也会因此累积其他系统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肝掌和蜘蛛痣,肝脏肿大有叩痛感,形成肝腹水等,后期会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或肝癌。要经过肝炎病理诊断来确诊,肝脏腹腔镜检查也具参考价值。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盐或无盐的食物。

以上就是关于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报告的相关了解,相信大家通过上面的 介绍都能够大致的看明白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报告了。

论文作者:邹和琴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病毒性肝炎病理诊断你了解吗论文_邹和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