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优化与设计对策分析
□张进宝
【内容摘要】 当前,全团进入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龙头项目和重要举措,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共青团工作的系统化、信息化和科学化水平,凸显共青团育人价值和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所在院校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的基层工作实践,围绕“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的优化与设计,提出对策思考与建议,以期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供给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分层分类;“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优化设计
一、基本概念分析
(一)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内涵。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充分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育人机理和工作体系,整体设计高校共青团工作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实现共青团组织实施的思想政治引领、素质拓展提升、社会实践锻炼、志愿服务公益和自我管理服务等第二课堂活动的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高校学生参与共青团第二课堂可记录、可评价、可测量、可呈现的一整套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该项制度的推进实施,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共青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Shylock has a strong desire for revenge while Jia Ren does not although there is a feeling of injustice in his mentality before he becomes rich.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的概念。“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即是指借鉴第一课堂教学课程的机理和模式,将以往第二课堂零散化、碎片化的不同活动项目按照模块分类成体系地排列组合,这既是培养目标实施的规划方案,也是第二课堂育人内容和进程的总和。从高校人才培养来看,“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结构是否优化,对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与个性提高,起到基础性的关键作用。
高校社团是学生了解社会的窗口,学生通过社团活动,了解社会发展的脉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效地弥补了课堂教学中对社会认识的不足,也能够弥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实践得知,社团活动能够使学生理解道德伦理、人生价值的科学内涵,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情感,外化为个人行为和习惯,同时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认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心理习惯,使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判断能力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气氛中得以提升[6]。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优化与设计对策措施
(一)优化课程项目的结构类别,凸显整体效能。各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与实际,优化第二课堂课程项目结构类别,做好活动的科学规划与系统设计,凸显活动的整体效能,要不断增加第二课堂课程项目的有效供给,增强其吸引力,扩展其覆盖面。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要发挥共青团思想引领的重要功能,既要牢牢把握思想成长活动的基础性定位,又要做好各种思想成长活动优化设计以及与其他类别活动的有机结合与融入,避免出现文体活动“轰轰烈烈”,思想政治活动“按部就班”,其他类别“平平淡淡”的现象。
(三)优化课程项目的时间安排,与第一课堂形成互动互补。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安排在充分考虑活动类型的前提下,要做好时间上的合理分布,优化课程项目时间安排,与第一课堂形成互动互补。
同理而言,第二课堂课程项目的供给也要体现出分层分阶段的设计理念,第一学年阶段应侧重大学生角色转换、专业学习引导、专业兴趣激发,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等;第二学年阶段则包含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塑造、综合能力的养成教育、科技活动包括竞赛、实践及科研项目等的平台搭建和引导;第三学年阶段包含着专业拓展能力、社会融入能力、就业择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类等实际能力提高和体现。以笔者所在的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第一学年侧重大学生的学校教育,第二学年侧重职业教育,第三学年侧重社会教育,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需求,在第二课堂课程项目的统筹安排上,进行侧重、倾斜与强化,做到素质教育的精准对接与设计。
(二)优化课程项目的层次阶段,突出育人规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无论第一课堂教学课程,还是第二课堂课程项目,均要秉承分层分类的原则,以学生为本,突出育人规律。以高职院校为例,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第一课堂从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均体现出分层阶段的差异化和针对性。如第一学年更侧重基础素质课程,第二学年更侧重专业核心课程,第三学年则侧重职业提升课程。不同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认知水平存在递进关系,这也是遵循教育教学育人规律的体现。
就业型实习主要训练学生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实现情况,侧重于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任选其一,在18周时间完成,主要内容如下(图1所示)。
1.要对“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项目按照分阶段的原则要求,做好每个时间阶段的统筹规划。要让课程项目发布主体建立规划意识,提前统筹安排每个学期、学年阶段的课程项目,制定课程项目计划表和实施一览表,形成类似第一课堂教学计划表或课程教学进度表等。同时,要避免“虎头蛇尾”或者某一阶段“集中扎堆”的现象,要有所侧重,尤其是对于如实践实习类、技能特长类以及工作履历类等需要较长时间的活动。
2.第二课堂课程项目要围绕第一课堂教育教学为中心,做好战略配合,实现互动互补的时空同步,互促互融的无缝对接。例如,第一课堂教育教学,在第一学年要开展专业认知实习课程,做好大学生的专业导学。那么,第二课堂就要围绕第一课堂的阶段计划,可组建第二课堂学习兴趣专门化小组,开展第二课堂的专业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通过这些课程项目,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和专业认同感。如笔者所在的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成立BIM工作室、造价之星兴趣小组,引导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认知活动,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从高中阶段通识学习到大学阶段专业学习的角色适应,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18-7-5
[2]刘士祺.浅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特征与构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57~59
【作者简介】 张进宝,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分层分类论文; “第二课堂成绩单”论文; 课程项目论文; 优化设计论文;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