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述评:我国国民阅读研究现状述评(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述评论文,国民论文,现状论文,成果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8-6552(2010)01-0006-09
“阅读”本是一个司空见惯却科学能指意义偏少、偏弱的概念,但作为研究课题,不仅发展出相对独立的阅读学科,而且在教育学、图书馆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均有所涉及。不同学科视野中的阅读研究内涵有异,但无疑均为人类对阅读的理性认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生命科学和网络为主体的数字技术极大地延伸了人类的肢体或中枢神经系统,并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思维、学习。相应的,阅读行为也发生前所未有的嬗变,并由此引发思考、讨论和研究。区别于狭义的、传统书页形态的阅读,数字时代应从更宽泛的角度来理解阅读。本文所指国民阅读,是国民通过一定的媒介,接受媒介所提供的文字、图像等作品信息的过程,是国民有效地获取信息、获取知识的方式的总和。本文拟就我国国民阅读研究的已有成果分为五个方面作一综述,以期实现对当下我国国民阅读研究的总体把握。
一、国民阅读的功能及重要意义研究
几乎所有的国民阅读研究都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假设,即:国民阅读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方面的成果首先表现为大量的强调读书、阅读意义的论断。如: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国民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一个不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等等。[1]温家宝总理的倡导更是强调了国民阅读的重要性。2009年2月28日他在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2]
除上述语录式成果外,还出现了一些具有研究意义的成果。2002年年底公布的国际学生评量计划(PISA)研究报告指出:“今天,有多大比例的学生具备了第五级阅读能力,可能会决定每个国家在未来的全球经济中,能拥有多少世界级知识工作者”,“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体系而言,有多少公民具备最高的第五级阅读能力,是考查未来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杜金卿提出,“到目前为止,书籍仍是人类文明智慧最主要的承载者,阅读仍是人们获取真知灼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想象力、创造力以及修身养性的最有效途径。”[3]郝振省从阅读与出版业的关系入手研究了国民阅读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人通过这种‘阅读’方式对书刊等出版物消费得越多,消费得越充分,他的素质相应就越高,他的业绩相应就越充分,他对综合国力贡献也就越大。一个国家以‘阅读’方式消费出版物的人群越大,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就会越强……在这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角逐和较量最终将取决于你的国民在多大程度上把阅读作为自己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4]聂震宁特别提出“国民阅读力”的概念,他指出国民阅读力“应当包括国民阅读率和国民阅读水平评价”[5],“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中国应该学习发达国家把推进国民阅读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国家行为加以推动。提升‘国民阅读力’,并将它作为评价我国文化建设成就的重要指标。”[6]
此外,还有不少文献从不同的层面论述了国民阅读的功能和意义。刘孝学提出阅读不仅具有完善读者自我的功能,而且具有巨大的教育、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黄晓新提出阅读具有四个社会效能,即阅读是社会文化积累和传递的一个重要通道、阅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普及能促进人口素质的提升、阅读能提高闲暇活动的效益;刘承华则提出原典阅读是培养原创力的重要途径,等等。①
二、国民阅读现状与嬗变表现研究
这方面的成果首先是来自6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始于1999年的6次调查从宏观上历时性地揭示了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及发展变化。首次(2000年)调查发现:(1)在了解国内外新闻、掌握社会时尚及流行趋势方面,人们选择的主要媒介是电视和报纸;在了解与工作、学习有关的信息时,人们选择的主要是电视和图书;在获得专业知识方面,人们选择的主要是电视和图书;在放松心情和娱乐消遣方面,人们选择的主要是电视和VCD。(2)从闲暇时间对媒介的利用看,人们首选电视,其次是报纸,杂志、图书和广播,再次为录音、录像及计算机。休息日人们对媒介接触机会少于工作日,但长时间利用媒介的人增多。上网的人数虽不多,但上网时间远高于对书报刊的使用。(3)从年龄看,年轻人是杂志的主要阅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杂志的人在减少。(4)从文化程度看,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是杂志的主要阅读者。第二次(2001-2002年)调查主要有6项结论:(1)消费由过去的公款消费为主转向了以自费消费为主。(2)读者购书、阅书的功利目的较以前增强。(3)品牌形象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品牌效益突出了,出版业品牌竞争的时代来临。(4)电视、书店和报纸是对读者影响最大的广告媒体。(5)网上阅读还不足以冲击传统的阅读方式,但网上购书业务可能成为电子商务的主要业务。(6)对音像与电子出版物购买倾向的调查显示,音像制品尚有巨大的市场空间。第三次(2003-2004年)调查有7个重要发现:(1)我国以图书和报刊为主的出版物自费购买市场已经形成,并在某些方面进一步加强。(2)高新技术的崛起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影响并逐渐改变了媒体的格局和人们的阅读习惯。(3)生活节奏加快和媒体多元化成为国民阅读率总体呈下降趋势的重要原因。(4)阅读的功利性和实用性走强,知识性减弱,消遣娱乐性凸现。(5)出版物分销市场已形成多元化格局,但新华书店仍是出版物销售的重要渠道。(6)盗版出版物购买率呈现起伏态势,农村男性购买率增加。(7)我国出版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势头。第四次(2005-2006年)调查结果:(1)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从读书时间看,在读书者总体中,有25.0%的人读书时间减少了。(2)我国国民杂志阅读率逐步上升,杂志市场前景看好,文化娱乐类、家居生活类和文学艺术类成为阅读率最高的前三类杂志。(3)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4)在购书行为方面,国民的购书周期在延长,与之形成对比的就是国民对图书价格接受能力在不断提高。(5)我国超过60%的居民“知道”版权这个概念,但有近半数的人“不知道”版权的具体内容。(6)盗版出版物购买率首次下降,预示着出版物市场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7)有84.1%(数据在下降)的人认为在当今社会中,读书的作用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8)文学类图书是读者接受程序最高的图书类别,目前市场最缺乏的图书是环境科学类,而近期读者计划购买的图书比例最高的是文化教育类。第五次(2007-2008年)调查表明:(1)文学类市场量大点多,国学回归、读史复苏领跑,青春文学异常涌动,经济类本土化渐热,儿童类原创高歌猛进,生活类强势上升,外语类平淡稳健,科技类农村市场有待开发。(2)2007年全国图书阅读率为48.8%,比2005年的48.7%略有回升。(3)网络化阅读趋势势不可挡,国民阅读步入数字时代。互联网阅读率为44.9%,比2005年的27.8%提高17.1%。(4)传统纸质阅读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报纸阅读率以73.8%位于首位,杂志阅读率以58.4%位居第二。杂志阅读率高速增长,期刊业发展前景看好。(5)韩寒和郭敬明首次进入“最受读者欢迎的作者”前10位,取代了上次进入前10名的冰心和曹雪芹。(6)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和潜力正在逐渐显现出来。(7)读者对农家书屋的满意度较高。第六次(2008-2009年)调查分为成年人和非成年人调查两大部分,成年人调查的主要发现:(1)图书阅读率为49.3%,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为69.7%。(2)新华书店是买书的最主要途径,有5.7%的成年人习惯网上购书。(3)报纸和杂志的阅读率分别为63.9%和50.1%。(4)各类数字化媒介的阅读率为24.5%,网络在线阅读和手机阅读是两大主要阅读方式。(5)60%以上的成年人希望有关部门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6)成年人版权认知度为71.5%。未成年人调查的主要发现:(1)图书阅读率达到81.4%,远高于成年人;(2)27.4%的家长在孩子1岁前就开始引导孩子早期阅读;(3)9.6%的教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心耽误学习而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4)超过50%的未成年人阅读报刊;(5)9~17周岁未成年人动漫产品使用率为86.7%。②
此外,其他一些调查结果也描述了我国国民阅读的状况及变化情况。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所作的“开卷六城市读者调查”表明,阅读图书确实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200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协调办公室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一次读书情况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与2006年相比,全民阅读的时间在延长,开展的次数在增加,参与的人数在增多,读书活动的形式内容也在不断地创新,呈现了五个特点:(1)引导有力,倡导读书风尚;(2)内容创新,丰富阅读内涵;(3)农家书屋,纷纷飘起书香;(4)主题阅读,成为崭新亮点;(5)特色鲜明,融入地域文化。[7]
针对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给予国民阅读行为的影响日益显现,研究人员对此开展了大量调查和研究。黄晓斌的《数字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对阅读行为分析进行了对比,对于数字化时代大学生不同的阅读方式之间所用时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认为,浏览、选择性、非线性的阅读方式所花的时间比例大部分上升。而在传统纸质文献上应用广泛的深度阅读所花的时间比例则有明显的下降,重点阅读所花的时间比例显示增加或减少两种现状的被调查者数量基本相同。[8]时少华、何明生的《网络阅读一般模式的构建》,在韦斯特利—麦克莱思阅读模式的基础上,经过信息需要、信息搜索、信息使用三个方面的改进,构建出了网络阅读的一般模式,较有创新性。[9]夏晓玲、来晓航、陈葵珍等学者的文章也讨论乐我国国民网络阅读的状况。③
有些学者提出浅阅读、超阅读、泛阅读、读图是数字化时代所特有的阅读倾向,并进行了研究分析。蓝亭认为浅阅读是一种浅层次的、简单轻松的、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形式;三石认同浅阅读“符合大众流行文化和销售文化的特点,是一种快餐文化”。④叶诗茹提出“超阅读就是以解构主义的方式进行阅读,它利用网络的链接将各个超文本碎片整合成整体;通过超文本,读者看的不仅仅是各个简单的事例碎片,还包括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社会的、历史的、哲学的、文学的思考,从而引发了读者作出自己的再阐释。”⑤阎海东认为,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的30年变迁,中国社会阅读从一种相对经典的传统阅读发展到世俗泛滥的大众俗文化阅读,阅读形式也从经典的书籍阅读发展到视觉媒体、互联网等日益复杂多样的“泛阅读”形式。[10]李培林界定读图时代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科学不断进步,传播环境较为完善的背景下,使用图片在信息传播中实现的量的提高与质的飞跃,与文字共同促进信息传播优化的一种状态。”⑥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图”的形式、“读”的方式、传者与受者间的关系、“图”的生产与销售都有了新的内涵与定义,由此带来了媒介整合的全新契机和媒介功能的全新定义,形成了对读图时代的消解和颠覆,从而产生了一种新的“图”传播状态——后读图时代。[11]
一些成果则集中讨论了我国国民阅读存在的不良状况。赵林总结了国民在阅读方面存在4大误区:过分沉溺于感性化和平面化的知识获取方式;“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过分流连于细枝末节,却缺乏宏观视野;人们过分地沉迷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之中;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12]慕毅飞提出国民阅读有三大尴尬,即最该读书的时候没人读书、最该读书的人不读书、最该读的书没人读。[13]《文化传媒机构在国民阅读中的社会责任》一文提出,国民在阅读的内容、趣味、方式、载体等方面也随之发生新变化,概括而言,呈现了“三化”(“网络化”、“通俗化”、“图片化”)及“二性”(“娱乐性”、“刺激性”)的特点。[14]
概括而言,针对我国国民阅读的状况和嬗变表现研究,基本内容是在分析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总结数字时代我国国民阅读行为与机械时代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嬗变,这种嬗变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和怎么样的一种表现。对此,笔者作如下概括:阅读主体方面,读者作为阅读主体,数量激增,总体阅读率上升。但阅读主体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结构异常复杂。潜在高素质阅读群体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逐渐扩大,大量低素质阅读群体同时存在。阅读媒介方面,数字媒介的出现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虚拟世界,构建起读者的阅读需求和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之间的桥梁,使读者投入比以往更多的时间来关注在线文献的阅读,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增长迅猛。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提升乏力。阅读内容方面,流行阅读超越经典阅读,信息获取超越知识习得,新闻关注超越文学感受,娱乐追求超越理论探讨,但并不能表明经典、知识、文学、理论的缺失。阅读方式方面,由过去单纯的读,变为现在的读、听、看三种方式并存。随着多种媒体的兴起,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快速浏览和扫读超越慢速凝视和审读,选择性阅读超越接受性阅读,跳跃性阅读超越连续性阅读,“F”式阅读超越“Z”式阅读。阅读认知与取向方面,国民普遍认为阅读重要,但功利阅读超越人文阅读,“浅阅读”(主要表现为阅读兴趣的单一,集中体现在对生活类、时尚类等通俗读物的偏好上)、泛阅读的取向明显。
三、国民阅读存在问题与行为嬗变的原因分析
研究人员在描述国民阅读发生现状、变化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其原因也展开了研究。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
第一,探究国民图书阅读率不高的缘由。许多文献总结出图书阅读率下降的原因有:电视、互联网等多元媒介的冲击,生活节奏加快和生存压力增加导致没有时间阅读或者阅读时间减少,存在功利心理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公共图书馆网点尚未普及导致公众缺乏便捷的阅读场所,缺乏精品图书影响阅读兴趣,没有阅读条件或目标等。⑦也有一些学者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比如,周慧虹认为造成国民阅读率不高的原因是书价太高、“阅读力”不强、读书活动不均衡。她特别指出,增强读者的阅读力既需要他们的自觉,也需依靠专家学者适时指点迷津。“可遗憾的是,现在多数专家学者要么埋首书斋,做自己的精神‘孤旅’;要么就是将自己专业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贩卖’出去。很少有人能结合当前形势及自己的阅读经验,告诉读者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阅读。”[15]
第二,讨论国民阅读行为发生嬗变的原因。许多文献不约而同地指出,数字化技术引发的阅读媒介发生变化,是阅读行为变化的直接和根本原因。⑧此外,高爱民对高职生文学经典阅读兴趣低迷的原因做了探讨。[16]徐剑凌探讨了大学生阅读兴趣的变化,既与大学生的成才心理、职业心理、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娱乐心理有关,又与人类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快速发展等社会因素有关。[17]
四、国民阅读行为嬗变的影响研究
对国民阅读行为变化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是研究人员关注的问题。
第一,一些研究者认为数字化阅读将会冲击传统阅读。李新娥在《大众传媒对少年儿童》中,指出了一些传统阅读载体和网络阅读载体对于少年儿童阅读的冲击,由于电子媒介是“图像文化”,易被少年儿童接受,极大地阻碍他们接触印刷媒介[18];杨敏在其《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一文中,通过对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分析指出,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人们在学习和掌握信息的方式上,不再局限于花大量的时间去专心阅读厚重的传统纸质图书,好奇心、求知欲强并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大学生,更愿意使用方便快捷的电子化载体阅读。[19]随着网络时代到来,信息的膨胀给读者阅读内容带来的大量不良信息,给正常的阅读行为造成了巨大的负担。陈鹏飞指出,网络上随意的用语在成为少年儿童阅读内容的同时,影响了少年儿童正常的受教育进程。[20]谢晓波认为,网上信息发布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意性,没有筛选,信息质量良莠不齐。[21]《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与网络阅读透视》通过比较简单的问卷设计,指出大学生传统阅读和网络阅读的各自特征,认为传统文本中存在着一个文化传统,当我们阅读时会进入这个文化传统中思考,而网络无法做到这一点。[22]持相似观点的学者还有张宁、张智君、梁涛等。⑨对于浅阅读持否定态度的观点认为,“浅阅读”可能降低民族素质,影响民族创新能力,特别是青少年人格成长、价值观的形成等产生不良影响;“浅阅读”导致功利性阅读、非导向阅读以及造成文化素养不够,思维能力下降等。⑩
第二,认为数字化阅读具有积极影响。这种观点质疑国民阅读率的下降,如陈力丹的《国民阅读率果真下降了吗》(《新闻记者》2007年第9期)和《通过什么载体阅读?理性要求我们向前看》(《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9期)、朱健桦和王鹤的《世界读书日前夕审视中国国民阅读》等。“网络的发展及新媒体的丰富只是造成没时间端着书本进行阅读的原因,并非是不能阅读的原因。保持个人喜欢的阅读习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无论是采用何种形式阅读都能求得真知和享受,何乐而不为呢?”[23]这类观点认为数字化载体不会对传统载体的生存造成威胁,比如刘琨珊的《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规律的研究》,针对大学生对于科学信息的获取方式,区分了网络载体和传统载体对于大学生阅读的影响,认为网络载体虽然具有优势,但是传统载体的作用现在仍旧是相对独立的。网络载体的出现及发展并没有取代印刷型载体的主导地位。[24]曾克宇在《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网络阅读”的研究综述》中将网络阅读的优势总结为:阅读内容的丰富性、阅读环境的开放性、阅读过程的互动性、阅读方式的虚拟性、阅读行为的共时性。[25]也有学者认为浅阅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并且浅阅读也是一种有效的阅读形式。[26]刘德寰的《上网、读书时间与催化剂》则从实证研究的层面验证了“上网对读书时间的影响”,通过建立上网与读书关系的模型,经过分析得出“上网是公民读书的催化剂,对于同等社会经济地位和同一年龄段的人群来说,上网会增加其读书时间;低文化程度,上网对增加阅读时间的催化剂作用更大”的重要结论。[27]对网络阅读的积极影响展开研究的学者还有杨帆、范凡、孙延蘅等。(11)
第三,一些研究采用了两分法,既分析了数字化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肯定了其积极影响。《试论大众阅读对国民素质养成的意义》一文在分析浅阅读时指出,“安于浅层阅读的人,喜欢‘知识保姆’、‘精神保姆’的灌输。阅读者跟在解读者后面解读的是别人的思想,别人的趣味,别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想思考也不愿思考,更不用说什么创造性、主动性、创新能力的发挥了!当然,这类解读者对现今国民的重新走入书斋、重新亲近书本——特别是对了解我国的经典名著、史籍等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1]李红梅在《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措施》一文中指出,网络作为一种新载体,拓展了大学生阅读的空间和渠道,但数字化生存是一种高度物化、技术化的生存,逼真的音效和画面只会使人的存在进一步虚拟化,进一步远离自然,她还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应采取必要措施,引导大学生正确阅读避免失真。[28]类似的文献还有赵娟的《浅析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利弊》(《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等。
客观地说,阅读行为数字化嬗变的影响有其两面性,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存。笔者作如下概括:从个体读者(社会各界民众)而言,阅读行为嬗变的积极影响是,数字化阅读可呈放射型树状或网状阅读路径,可以直线阅读、比较阅读、寻找阅读,读者即可纵向探索,又可以横向比较,还可以交叉、重叠、转折、反向地研讨、思维,容易处于活跃的状态,一改纸媒体或平面媒体线状阅读路径限制创造型思维的局限。消极影响表现在:第一,再也没有像以前体验的那种绵延的历史感了,扑面而来的都是即时的信息。第二,由于速度是这个时代最基本的特征,人们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耐心。第三,由于宽容,导致了对所谓传统经典的怀疑和不信服。从前所有主体的体验和经验都是靠世世代代公认的优秀的精神产品来传承的,而现在知识不再是官方的、集权的、集体的,而是民主的、民间的、个人的,这对传统的、权威性的东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颠覆。第四,恰恰由于这个时代驶离过去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自然地产生了本能的回望和恋旧。第五,我们对未来似乎失去了方向感。对于未来我们没有安全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综合而言,以速度、兴趣、个性化为基本特色的数字化阅读仍然为人们所向往和钟情,并必将为人们所接受和习惯,因为时代的脚步是任何人也阻挡不了的。从社会性影响而言,积极的方面表现为推动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的进程,消极的方面则表现为对政治统治的怀疑、对经济发展的迷茫、对文化发展的失望和对社会共同理想的消解。
五、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的对策研究
改善和促进国民阅读可谓国民阅读研究的基本落脚点,研究人员针对我国国民阅读存在的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改进措施。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探讨增强国民阅读热情,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对策包括:借鉴外国的经验,倡导全民阅读风尚,设立“国家阅读节”;健全推动全民阅读的有效机制;发挥图书馆的主阵地作用,重点加强县级图书馆、乡镇及社区图书馆等基层图书馆建设;从小培养人的阅读习惯;推动重点出版工程,打造阅读精品,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加强图书的再利用工程,促进人人有书读的图书流通渠道的建设;加快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网络监管进行媒体素养教育;在中小学广泛开设“阅读课”,等等。(12)郝振省提出让阅读成为国民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颇有意义。他提出在理念上把建设学习型社会与阅读生活方式联系起来,通过国家的干预建立某种标志和构建某种规范让这种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巩固与发展起来;全国所有机关、企业、团体、社区单位要把阅读看做是一种生产性环节和生产性投入来保证、来检查、来督促,把阅读融入单位或企业的整个生产和经营的全系统和全过程;公民个人也要从就业、发展、家庭等方面思考,合理安排实施自己的阅读计划。[4]
第二,从社会机构与社会组织的角度探讨对策。韩琳提出出版企业的4条应对策略,包括:整合出版资源,实现跨媒体经营;细分图书市场,经营读者需求;发挥成本优势,合理定价;打造出版业的品牌。[29]王钱国忠则系统地论述了文化传媒机构的社会责任和应对策略,包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科学地组织引导国民阅读活动;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传播功能,提升国民阅读的总体质量;加强对“阅读学”的研究与推广;广泛宣传普及正确的阅读方法,为新时代培养更多的通才;向青年学子普及目录学知识及基本书目。[14]这类文献还有张桂兰、王敏、李华等学者的文章。(13)
第三,针对特定内容或者特定读者人群的阅读状况提出对策。林金芳提出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注意以原著为依托进行“资源开发”从而促进经典阅读。[30]陈鹏飞、杨敏等学者分别针对少儿、大学生等特定人群的阅读状况提出对策。(14)
概括而言,改善我国国民阅读状况、应对我国国民阅读行为的嬗变的策略,笔者认为可以从个体读者和社会两个层面展开讨论。就个体读者来说,首先,要认识阅读能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他的成长、职业能力和他对社会的贡献。其次,要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技术,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应读些工具类的、前沿类的、有新的信息同时又很重要的图书;进入数字时代,意味着我们必须适应在同一时间内从多方位来构造信息、构筑知识。第三,在知识库里建立感兴趣的知识站点。别人读什么书,对你来说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即使昨天对一个人有用的东西,今天对另一个人可能就没有用了。对你有没有用是衡量你的阅读是否有价值的关键。和过去大脑充当知识存储器的时代不同,不是知识获得多了就一定有用。过去“知识就是力量”,今天“选择了有用的知识才是力量”。以前是我要阅读什么,现在要学会我不阅读什么。学会不阅读什么的人才是真正会阅读的人。从社会层面看,需要政府部门、教育、新闻出版、图书馆、广播电视电影等行业,以及社区、企业和家庭共同应对。比如,政府不仅要设立“国家阅读节”,开展阅读年(月、日)活动,更要采取措施切实推进国民自由的阅读;政府应推进“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工程并切实提高使用效益;改革教育体制尤其是改革中小学教育体制,逐步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是改善国民阅读状况的重要基础;在中小学普遍开设旨在提高信息素养、媒介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阅读指导”课程;大学要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倡导学生自主阅读;针对英语学习占用大学生太多阅读比例,普通高校要彻底改革英语教学;城市发展大书城的同时,应着力发展社区书店和社区图书馆;图书馆要扩大对国民开放的水平,大学图书馆应向社会公众开放;企业应为员工创造阅读的环境,鼓励员工阅读;家庭可以开展家庭藏书、亲子阅读活动,等等。
注释:
①参见刘孝学:《浅论阅读的社会价值》,《上饶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黄晓新:《试论阅读与社会的联系》,《出版发行研究》1991年第2期;刘承华:《原典阅读:培养原创力的重要途径——从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谈起》,《教育与现代化》1997年第2期。论述国民阅读功能及其意义的相关文献还有:王余光:《民族精神境界取决于阅读水平》,2009年3月18日《中华新闻报》;豆剑香:《略论网络时代“全民阅读”的价值和意义》,《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第2期;庄鹏:《读书活动对于建构阅读社会的意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9年第2期;崔波:《大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意义与途径》,《天中学刊》2009年第2期;许嘉璐:《阅读对当今中国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中国出版》2007年第5期;刘立祥:《国民阅读与青年成才问题研究》,《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谢鸣敏:《简论阅读与人的全面发展》,《福建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1期;甘其勋:《阅读孕育创造》,《图书与情报》2006年第1期;张琼芬、孙绍华:《阅读是一个社会最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动》,《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陈春丽:《最是书香能致远——谈阅读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影响》,《今日科苑》2007年第14期;徐光春:《最是书香能致远》,2007年4月25日《中华读书报》;孙延蘅:《网络阅读的创新功能》,《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等。
②参见《全国国民阅读倾向抽样调查结束,获得了大量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数据》,《出版参考》2000年第3期;《把握市场走势,提供决策依据——第二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成果在京发布》,《出版发行研究》2002年第6期;《第三届“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发布》,《传媒》2005年第1期;《我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又有重要变化——2006年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有六大发现》,《出版发行研究》2006年第5期;《图书阅读率止住下滑,网络阅读率仍大幅攀升——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出版发行研究》2008年第8期;《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传媒》2009年第5期;郝振省、陈威主编:《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第一卷),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深圳:海天出版社2009年版等。
③参见来晓杭、夏晓玲:《弘扬纸本阅读精神,走向读网时代——浅议读书时代与读网时代》,《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第3期;来晓杭:《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浅说》,《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年第8期;陈葵珍:《试析现代阅读新趋势及对策》,《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年第7期;张钦恩:《阅读三境界:纸读、网读与馆读》,《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12期;薛梅:《浅谈纸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开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20期;曾克宇:《网络时代的大众阅读——“网络阅读”研究综述》,《高校图书馆工作》2007年第2期;张红燕:《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年第1期;曹琳:《网络阅读浅析》,《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7年第2期;袁静:《网络阅读与传统图书阅读的区别》,《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贺子岳:《论网络阅读模式的构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3期;赵燕:《网络时代大众阅读方式的选择》,《图书馆学刊》2006年第4期;金嘉毓:《网络阅读与纸质阅读的行为分析》,《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5期;尚飞:《读书、读网都是读》,《编辑学刊》2005年第2期;傅敏和许欢:《不再沉默的大多数——从blog阅读看网络阅读的发展》,《图书情报知识》2005年第4期;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3期;裘伟廷:《网络学习的基本功——超文本阅读》,《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等。
④蓝亭:《浅阅读与深阅读:读还是不读?》,《图书馆建设》2008年第4期;三石:《“浅阅读”迅速上升当需引导》,2008年7月2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第4版。相关文献还有:秦晓鹰:《“浅阅读”和“浅决策”》,《中国经济周刊》2008年第13期;刘世芮、刘妍:《关于消费时代阅读状况的反思》,《社科纵横》2006年第5期;郝振省:《“不阅读”?“浅阅读”?“功利性阅读”——关于阅读问题的再议论》,《出版参考》2003年第22期等。
⑤叶诗茹:《超阅读:碎片背后的整体——以解构主义的眼光来思考超阅读真正的价值所在》,《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相关文献还有:刘晗:《超阅读:理念及其悖》,《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黄鸣奋:《超阅读:数码时代的文本变革》,《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第1期等。
⑥李培林著:《读图时代的媒体与受众》,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相关文献还有:周世辟:《读图时代的到来和现代阅读的兴起》,《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唐红:《图像时代背景下对学生阅读方式的反思》,《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等。
⑦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主要包括:邢军等:《社会阅读率低的成因与图书馆的对策》,《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年第7期;付晓丽等:《公众阅读现状与对策》,《当代图书馆》2008年第4期;鲍咏梅:《谈谈阅读率走低及文化逆差对图书质量的挑战》,《中国出版》2007年第1期;乔菊英:《我国国民阅读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现代情报》2007年第1期;王冬冬:《纸质媒介:如何应对国民阅读危机》,《传媒观察》2006年第11期;汪修荣:《阅读率下降的三大因素》,《编辑学刊》2005年第2期;姚萍:《国民阅读率下降之我见》,《出版发行研究》2005年第5期;余秋英和陈明善:《公众阅读率低迷的原因及其对策建议》,《河南图书馆学刊》2005年第5期;宋玲:《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新世纪图书馆》2005年第4期等。
⑧这方面的文献包括:高爱民:《文学经典阅读兴趣低迷的原因探析》,《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杨飞飞:《数字时代的读者阅读研究》,《第六届中国社区和乡镇图书馆发展战略研讨会?2007》;王余光和汪琴:《世纪之交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图书情报知识》2005年第4期;杨军:《媒介形态变迁与阅读行为的嬗变——以印刷媒介与网络媒介为例的考察》,《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年第3期等。
⑨参见张宁:《网上阅读挑战传统》,《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张智君:《超文本阅读中的迷路问题及其心理学研究》,《心理学动态》2001年第2期;梁涛:《青少年网络阅读的负效应及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等。
⑩参见李劲:《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图书馆学研究》2008年第4期;罗志尧、周群芳:《高校图书馆应担负引导大学生“深阅读”的职责》,《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杨红:《“浅阅读”时代图书馆的应对策略》,《图书馆》2008年第2期等。
(11)参见杨帆:《阅读的革命》,《图书与情报》2003年第1期;范凡:《“阅读革命”总是领先于图书的革命》,《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3期;孙延蘅:《网络阅读的创新功能》,《泰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梁建生:《阅读革命——论多媒体文献对人类阅读方式的影响》,《现代情报》2001年第4期等。
(12)这方面的文献包括:李秀菊:《增强国民阅读热情的探讨》,《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乔菊英:《我国国民阅读危机的成因及对策分析》,《现代情报》2007年第1期;王冬冬:《纸质媒介:如何应对国民阅读危机》,《传媒观察》2006年第11期;朱健桦和王鹤:《世界读书日前夕审视中国国民阅读》,《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4期;刘彤和王关:《关于构筑“国民阅读工程”的思考》,《出版广角》2008年第10期;宋玲:《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新世纪图书馆》2005年第4期等。
(13)张桂兰和赵宣:《引领社会阅读:政府与图书馆责无旁贷——兼对“于丹现象”进行理性审视》,《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年第2期;王敏:《网络阅读与图书馆的对策》,《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6期;李华:《网络阅读与图书馆对策》,《四川图书馆学报》2008年第5期;曾敏灵:《电子阅读发展与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3期;宣泽文:《危机与亮点并存——深刻变化中的社会阅读与公共图书馆的对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2期;李玉梅:《后阅读时代图书馆服务对策探析》,《河南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2期;王振铎:《阅读、出版与教育——数字阅读、文本阅读与编辑出版教育之变革》,《河南大学学报》2008年第11期;张毕臣与马慧艳:《学会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作用的思考》,《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年第5期;付明霞:《简论国民图书馆意识培养与阅读社会的形成》,《情报探索》2007年第4期;徐群群和孙进:《力挺“国家阅读日”,朱永新三驳余秋雨》,2007年4月5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宋玲:《图书馆提高国民阅读率的对策》,《新世纪图书馆》2005年第4期;余训培:《网络阅读指导研究》,《图书情报知识》2005年第4期;薛梅:《浅谈纸本阅读与网络阅读的开展》,《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第20期等。
(14)参见陈鹏飞:《少年儿童网络阅读现象及对策》,《大众文艺》2008年第10期;程欣:《网络时代少儿阅读需求与阅读指导》,《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8年第5期;杨敏:《大学生网络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新西部》2008年第9期;刘琨珊:《网络时代大学生阅读规律的研究》,《全国新书目》2008年第13期;张岚等:《大学生经典名著阅读与网络阅读透视》,《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2期;梁桂英:《1997-2007年国内网络阅读研究综述》,《图书馆杂志》2008年第2期;梁涛:《青少年网络阅读的负效应及对策》(《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马厚海:《农村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新课程研究》2008年第2期;俞世燕:《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低效积累的思考与对策》,《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年第10期;李国锋:《浅谈大学生阅读及服务对策》,《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毛志伟:《高职生阅读现状与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第12期;柴浩军等:《农业高校大学生文学阅读取向分析及对策——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