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合组织与地区安全问题_亚太自由贸易区论文

亚太经合组织与地区安全问题_亚太自由贸易区论文

亚太经合组织与地区安全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安全问题论文,亚太论文,经合组织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亚太经合组织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21个经济体的庞大的地区合作组织。1991年, 汉城双部长会议首次明确了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和目标: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 经济增长;促进成员间经济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 壁垒。在以后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了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大主题,有 人形象地称之为亚太经合组织的“两个轮子”。十多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基本上是由这 “两个轮子”推动而逐渐发展的,但是,近几年来,安全问题逐步在亚太经合组织中享 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安全问题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提出了只讨论经济合作问题不讨论政治和安全问题的原则 ,但是,不久便出现是否直接引入安全问题的争论。

美国最早提出亚太经合组织应发挥安全方面的作用的设想。美国国务卿贝克在1991年 就公开声称:美国十分关注将亚太经合组织多边合作扩展到安全领域的可能性。作为19 93年在西雅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美国将通过亚太 经合组织推动建立“亚太共同体”确定为会议的首要目标,即将亚太经合组织变为一个 融促进经济增长、维护安全、推广民主价值观念为一体的综合性组织(注:史敏、高连 福:《亚太经济合作与中国》,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年版,第172页。)。但由于印度尼 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成员国的反对,美国放弃了建立“亚太共同体”的主张,将安 全议题正式引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争论也告一段落。

不过,此后各国还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利用年会之机讨论过有关的安全问题。如1 999年新西兰奥克兰年会之前,印度尼西亚领导人变动引发国内政局动荡和东帝汶局势 恶化,亚太经合组织随即召开了外长非正式会议,要求东帝汶接受国际维持和平部队。 这开创了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讨论安全问题的先例。

九一一事件明显地影响了亚太经合组织的进程,安全问题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分量越 来越重。

2001年的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虽然因时间仓促准备不足,但是仍然以外长早餐会和 领导人午餐会的形式讨论了反恐问题,并在《领导人宣言》之外发表了单独的《领导人 反恐声明》。上海会议将经济领域的反恐问题首次正式纳入了亚太经合组织框架。

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会议前,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俄罗斯等成员国国内相继发 生恐怖袭击事件,美国又将朝鲜秘密开发核武器问题公诸于众,安全问题再次引起国际 社会的极大关注,反恐成为会议最突出的主题。此次会议不仅发扬了《上海声明》的反 恐精神,并且予以细化。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再次通过了《领导人反恐声明》,指出:“ 恐怖主义是对亚太经合组织自由、开放和繁荣经济目标的直接挑战”,并提出了在经济 领域内反恐的多项具体措施。第一,加强亚太经合组织地区的贸易安全。亚太经合组织 成员承诺执行世界海关组织有关电子报关的标准;保证集装箱安全运输;推动私营部门 采用更高的供货安全标准;制定船只和港口安全计划;在特定船只上安装自动识别系统 ,打击海盗;保证航空安全,在民用飞机驾驶舱安装安全门。第二,在金融领域中开展 反恐。全面执行联合国有关打击恐怖主义融资活动的决议,争取2003年10月前批准《国 际禁止资恐公约》;加强对替代汇款和非盈利组织的监管。第三,加强网络安全。2003 年10月之前建立法律框架,对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内部的网络犯罪活动进行打击;防止 恐怖分子非法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第四,提高反恐的能力建设。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 承诺相互合作,提供必要的资助,以提高各成员执行反恐措施的能力(注:转引自陆建 入:《评2002年亚太经合组织墨西哥会议》,载《当代亚太》2002年第12期。)。与此 同时,领导人会议还就朝鲜核危机问题发表了单独声明,表示无核的朝鲜半岛对于该半 岛和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非常重要。

2003年曼谷会议中,安全问题正式与促进贸易投资和帮助人民及社会应对全球化挑战 一道成为会议三大议题。会后发表的《领导人宣言》指出,跨国恐怖主义和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扩散给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实现自由贸易和经济繁荣带来了直接和严峻的挑战,必 须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扩散。不过,在中国和俄 罗斯等国的坚持下,这次会议没有单独发表关于朝核问题的声明。在反恐方面,宣言提 出了五项具体的措施:第一,加强对公共交通的恐怖威胁的打击力度。为对付恐怖分子 获得和使用肩扛式防空导弹对国际航空业的威胁,要对这些武器进行有效的出口控制; 禁止对非国家最终用户转让这些武器。第二,通过技术合作和能力建设,加强反恐合作 的协调。支持亚太经合组织反恐工作小组加强与八国集团反恐行动小组和联合国安理会 反恐委员会等国际机构开展合作。第三,加强港口安全,打击恐怖融资和实现其他反恐 目标。第四,支持执行旅客先期信息系统探路者倡议及制定区域旅客预警系统,以确保 旅客的安全。第五,加速实施能源安全倡议,制定加强区域和全球能源安全的新的行动 计划(注:人民网曼谷2003年10月21日电。)。

不难看出,九一一事件以来的三次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中,安全议题占有越来越重要的 地位,且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反对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上。

安全问题备受重视的原因

首先,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九一一事件仅对世界贸易中心大厦 就造成了40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注:Murray Weidenbaoum,“Economic Warriors

Against Terrorism”,The Washington Quarterly,Winter 2002.),对美国航空业、 旅游业和保险业所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进一步恶化了处于衰退边缘的美国经济, 进而对整个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2002年10月的巴厘岛爆炸事件使得这个著名的 旅游胜地如同遭到洗劫,萧条一片。各国政府提醒本国公民不要到印度尼西亚旅游,这 进一步恶化了本来就处境维艰的印度尼西亚经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加大了货物贸易的 风险,推动了保险费和运输费的增长,从而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成本,与亚太经合组织的 “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努力背道而驰。恐怖主义活动极大地打击了国际投资的信心。据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2002年9月17日发表的《2002年度投资报告》,2001年全球外国 直接投资总额为7350亿美元,比上年减少了51%。这迫使以推动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发 展、保持经济增长为己任的亚太经合组织做出相应的反应,将反恐等安全问题列为重要 的议程。

其次,反恐是美国、俄罗斯等重要成员的国家安全战略的首要任务,它们对反恐的坚 决态度必然要影响到亚太经合组织的议程。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军事、情报、外交、 金融和国土安全等五条战线上开展了大规模的反恐斗争。亨利·基辛格认为,对恐怖主 义的战争并非只是为了追捕恐怖分子,最重要的是它将成为“重塑国际体系的大好机遇 ”(注:Henry Kissinger,“Where Do We Go from Here?”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6,2001.)。通过反恐加强对全球的控制,最终建立美国控制下的单极世界是 美国的长期战略。为此,在外交战线上,美国利用一切机会推动亚太经合组织处理反恐 和朝鲜核危机等安全问题。同时,美国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自由贸 易协定来推进,经济技术合作在国家利益中并不是特别重大的问题。因此,在美国总统 布什看来,亚太经合组织的安全议题胜过经济议题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曼谷会议召开 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际先驱导报》上就俄罗斯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合作发表文章 ,明确表示支持亚太经合组织讨论安全问题,探讨各国在反恐斗争中加强合作的途径。 文章指出,不断升级的恐怖主义威胁要求采取断然的、系统的对策,完善协调机制;表 示乐于看到近年来亚太经合组织已坚定地走上了反对国际恐怖主义的道路;对利用金融 和经济手段打击这一共同的邪恶敌人已被纳入亚太经合组织工作的优先方向表示赞赏, 进而认为亚太经合组织是根除恐怖主义长期战略中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注:http://www.qianlong.com/2003—10—14.)。但是,在反恐的基本立场和政策方面,美国宏观上更 多地关心其本土的绝对安全以及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微观上更多地关心金融与通讯、 交通和贸易(包括海关、安检和包装等)方面的安全。发展中成员(包括不少发达成员)宏 观上则更多地关心对恐怖主义标本兼治和双重标准问题;微观上更多地关心反恐对正常 的贸易往来和人员往来的影响,担心由此而引起的商业成本增加的问题。为了有效和深 入地反恐,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需要磋商和协调,寻求新的共识或某种为各方都可接受 的协议。

再次,迄今为止,亚太地区仍缺乏一个探讨安全问题的有效机制。冷战后,与世界其 他地区的多边合作相比,亚太地区的最大特征是缺乏建立多边同盟、大国协调和集体安 全这三种多边安全机制的条件,只有合作安全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东盟倡导并建立了官 方层次的泛亚太多边机制——东盟地区论坛,西方国家则主导建立了非官方层次的泛亚 太多边对话机制——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等亚太主要国家 都明确表示支持东盟地区论坛的发展。目前,东盟地区论坛的成员国已经发展到23个, 是惟一包括了所有亚太大国和地区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注:李慎明、王逸舟主编 :《2001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4页。)。但 是,东盟地区论坛是一种缺乏效率的多边主义,难以成为地区安全秩序的基础。它缺乏 强制机制,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只能局限于预防冲突和危机。尤其是东盟地区论 坛的“亚太方式”更体现了其局限性,其主要表现是:(1)强调合作的非正式性和灵活 性;(2)强调平等和协商一致原则;(3)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因此,以东盟地区论坛为 代表的亚太合作安全机制难以承担协调各国反恐和解决朝鲜核危机等安全问题的重任。 在这种情况下,亚太经合组织就成为美国和俄罗斯等成员国讨论安全问题的重要场所。 以上三点说明了在亚太经合组织中讨论安全问题的必要性。

最后,亚太经合组织本身的多层次性和论坛性质为安全议题的引入提供了空间。从纵 向看,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作为亚太地区惟一的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为讨论安全问 题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场所。尤其是在发生重大的突发性安全事件时,各成员的领导人聚 集在一起,必然会讨论他们最为关注的安全问题。从横向上看,亚太经合组织松散的论 坛性质至少使得安全问题的引入不存在法律上和政治上的障碍和干扰,反而提供了一个 弹性的空间。

挑战与对策

尽管如此,安全议题的引入仍遇到了许多障碍,对亚太经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 严峻的挑战。

第一,亚太地区是全球政治安全情况最复杂的地区,各国和各地区社会制度、意识形 态、价值取向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和矛盾,如果把安全问题长期纳入到亚 太区域合作的目标上来,效果将适得其反,各方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各种纷争之中,亚太 经合组织作为各方探讨加强合作的舞台也将大为失色。正因如此,许多成员对此明确表 示反对。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由于担心国内穆斯林反对,对与美国一道加 强反恐措施采取了动摇不定的态度。泰国外交部长素拉杰在曼谷会议召开前夕表示:“ 在反恐斗争中没有必要向美国提供军事支援。”(注:[日本]《读卖新闻》2003年10月2 1日。)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也在曼谷峰会上表示,今天的亚太经合组织已大大跨出它 当初设立的范畴,把一些应在其他论坛讨论的议题如安全、军事甚至政治问题都带了进 来。他认为,经济与安全课题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亚太经合组织毕竟不是讨论安 全问题的适当场合,安全问题有必要放到其他论坛去讨论(注:http://mytrade.com.my /NEWS/OVERSEAS/Y2003/M-Int10/Int-News-200310090.htm)。

第二,亚太地区突出的热点问题如朝鲜核危机,既是安全问题又是政治问题。实践证 明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对于缓解朝核危机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是当前最有效的机制。 但现在不宜在亚太经合组织多边框架中讨论此类问题,否则只会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引 发新的矛盾和对立。

第三,反恐等安全行动已经对亚太经合组织的“贸易自由化”宗旨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如加强海关稽查,防止非法劳工进入,加强对本国外籍人员的管理,以及盘查进口产 品等严厉的管制措施,是与贸易自由化相矛盾的,因为后者本身要求各国尽可能地实行 开放,尽可能地促进人员、商品、资金的自由流通。如何消除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是反恐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2003年10月,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亚太经合组织第 十五届部长级会议上强调,作为一个经济合作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应处理好反恐与贸易 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之间的关系,把重点放在促进贸易安全、打击恐怖主义融资、保持 网络安全等领域上,根据各成员提供的《反恐行动计划》,在发展反恐技术、协调反恐 措施、加强能力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四,目前的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是本地区的各经济体,并不都是主权国家,有的不适 合参与讨论涉及国家主权行为的政治安全问题。由于涉及台湾等敏感复杂问题,中国政 府对于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处理安全问题的态度必然会异常谨慎。

第五,与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相比,亚太经合组织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论坛性质 ,没有区域组织通常所拥有的常设性领导机构、组织章程或其他硬性的规章制度,它通 过的文件也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如果再正式引入更加复杂的安全议题,亚太经合组织 将更加松散化,会蜕变为一个放任自流的纯论坛场所,其吸引力和生命力必将消失殆尽 。

从长远来看,亚太经合组织无法在保持其经济特性的前提下成为本地区的正式的安全 机制,而后者的建立又是亚太地区必不可少的目标,所以就目前看来,让现存的亚太地 区多边安全机制——东盟地区论坛承担更多的责任是一个现实的选择。1995年东盟地区 论坛第二届外长会议提出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计划,即建立信任措施、预防性外交以及冲 突管理。如果东盟地区论坛能通过逐渐改革现行的组织原则,真正实现预防性外交和冲 突管理,就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集体安全机制。那时,亚太经合组织就可以把安全议题 全部转给东盟地区论坛,从而集中精力探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技术合作两大主题。

标签:;  ;  ;  

亚太经合组织与地区安全问题_亚太自由贸易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