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换药室伤口换药的细节管理探讨论文_李家翠

门诊换药室伤口换药的细节管理探讨论文_李家翠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门诊换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患者伤口感染的多种原因,并推出一系列细节管理措施。结果:降低伤口感染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细节管理有助于提升门诊换药室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换药室;细节管理;效果

门诊换药室的日常工作是对创伤性和手术后伤口、体表溃疡及窦道等伤口进行敷料更换,同时也对疖、痈等疾病进行对症治疗,主要为观察伤口情况、引流分泌物、清除坏死组织、控制感染、保护肉芽组织和新生上皮、促进伤口愈合、拆除伤口缝线及实施拔除指甲等小手术。为更好地预防及控制基层医院门诊换药室的感染率,我院对门诊换药室患者伤口感染原因进行分析,并推出一系列细节管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 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1.1 环境污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

1.1.1 空气污染 污染的空气是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病原体可在室内有较长的存活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沙门氏菌和致病性弧菌等可在室内存活15 d以上。由于换药室内人员流动频繁、病种复杂,其中有10%为慢性病灶,65%为感染伤口。故换药室也是各种致病菌集中之地,各种致病微生物大量附着于微细的尘埃中,随空气流动传播,可使接受换药的病人受到感染而发病,同时由于空调的使用,使空气流动性差,病人易吸入致病性微生物。

1.1.2 环境污染 室内污染桶消毒不彻底,清扫卫生用具不洁,也可导致污染。工作人员的鞋底接触被污染的地面;清洁用具,如扫帚、拖布、抹布等处理不当都可引起环境污染,故换药室的卫生与安全管理纳入质量管理具有必要性。

1.2 病人因素 ①免疫缺陷、年老体弱等易感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②基础疾病如糖尿病;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④使用细胞性或免疫抑制药物;⑤烧伤病人的烧伤创面坏死组织多,伤口渗液多,加之烧伤后皮肤作为抵御微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被破坏,使细菌病毒易在病人中传播。

1.3 医护因素 在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护士的手、医疗用具消毒、无菌操作方法、医疗废物处理不当都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①工作人员接触换药病人伤口内的脓液、血液、分泌物及渗出液,换药操作前后未洗手;②操作中不戴帽子、口罩;工作人员换药时不戴口罩随时讲话,造成飞沫感染;③违反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不执行双手执镊换药法,两镊混用,未及时清理污染敷料,污染空气;④缝合伤口前,不进行清创或清创不彻底,以致伤口感染,影响伤口愈合;⑤物品管理欠妥善,换药用过的物品清洗不彻底就消毒浸泡,终末清洁后未经擦干保养就送供应室消毒仍然会影响灭菌效果。无菌物品有效期未每日检查,有的护士对开封的无菌包消毒有效期概念不清。消毒液的浓度和浸泡时间不准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换药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发生

2.1 加强换药室物品管理 换药室物品管理是有效控制院感的重要环节,不容忽视。换药用的无菌物品均由供应室供应及处理,有菌物品、无菌物品、清洁物品应分别放置在固定的位置;无菌物品须按照消毒有效期的先后顺序放置在无菌柜内,标示清楚,每日进行清理,确保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消毒棉球、纱布、缝针、缝线等采用小包装;换药包及缝合包采用单包装;持物钳取消浸泡消毒而采用干燥保存。

2.2 加强换药室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换药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安静,尽量减少无关人员出入,是控制换药室院感发生的基础条件,换药室要求每天湿式拖地2次,空气消毒2次,每次2h,每月空气细菌培养1次,物表、消毒液及工作人员的手细菌培养1次,医疗垃圾及时清理,特殊感染垃圾按照要求处理。

2.3 规范操作流程,正确处理伤口 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遵守操作规程,这是控制院感关键环节。按照操作流程正确伤口处理。伤口处理顺序:先处理清洁伤口,再处理污染伤口或感染伤口,最后处理特殊伤口。做到一个患者、一个部位使用一套器械;新鲜的伤口,缝合前彻底清创,清除伤口内的异物,缝合时注意皮肤对好位。

2.4 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 医疗废物要存放有标志的容器内,分类存放,做好登记与处置工作;其中污物桶的管理尤为重要,污物桶要随时盖严,不让污染敷料暴露在空气中,污物桶盛满后要随时清理。

2.5 换药室应专人负责 换药室工作人员应相对固定,选有外科工作经验的高年资责任心强的护士承担,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加强自身业务学习,严格无菌操作意识,定期组织参加学习班,学习医院的感染控制,监测制度,尤其是消毒隔离技术规范、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用品管理。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配合医务人员做好创口护理,促进创口愈合。

2.6 强化换药室管理制度并做好各种登记 要加强监管力度,同时,建立院感可控制机制,建立各种院感登记本如:空气消毒登记本;空气、物表、手细菌监测原始依据;清创缝合者做好登记;并将手术包名消毒灭菌指示卡及灭菌指示胶带存档以备查;对伤口感染者做好记录,每月进行院感总结及分析,分析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提高院感控制水平。

3小结

门诊换药室人员流动量大,换药的种类繁多,给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实施细节管理措施后,管理人员恪尽职守,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外源性感染及医院获得性感染,提高了医患沟通技巧,同时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基层医院发展空间很大,部分基层医院与规模较大的医院建立起横向与纵向的沟通机制,取长补短,使基层医院的换药室管理越来越规范化,从而完全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淑玲,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换药室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0):1957-1959.

[2]李 茜,郝 花.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6):679.

[3]张淑霞,钟红玲,赖 燕.门诊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对策[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6):405.

论文作者:李家翠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  ;  ;  ;  ;  ;  ;  ;  

门诊换药室伤口换药的细节管理探讨论文_李家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