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形势与煤炭加工改造_煤炭论文

中国能源形势与煤炭加工改造_煤炭论文

我国能源国情与煤炭加工转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情论文,煤炭论文,能源论文,加工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能源国情的特殊性

世界各国的实践表明,能源是发展社会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与其他能源的比例,已大于七比三。煤炭是我国分布最广,储量较多的能源资源,预计到下世纪中叶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将占主要的地位。

我国能源生产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消费能源的水平很低,与经济发达国家人均能耗水平相比差距较大,约占美国的二十分之一,英国的十分之一,日本的七分之一。另一方面,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耗能很高,每万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4倍,英国的2.7倍,日本的5倍。这就是中国的能源国情。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与我国大量煤炭直接燃烧,能源利用率低有密切的关系。改变这种严酷局面,煤炭加工转化是一条出路。

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有限的,经过几亿年形成的矿物燃料,不仅是燃料能源,而且还是珍贵的化工原料。从国内外发展经济的经验看,化学工业的发展速度应当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特别是一部分工业原材料由依靠大自然提供逐步转向依靠人工合成技术的现代,化学工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合成材料,这是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国家过去几十年走过的道路,它的原料基础是廉价的石油。我国虽然石油的年产量达到1.4亿吨以上,但对一个拥有12亿人口的泱泱大国,按人口平均每人只约占有120公斤。因此,不可能以经济发达国家那样的规模来发展石油化工。从我国的能源国情出发,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大力搞好煤炭加工转化,生产人工合成材料,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

二、煤炭加工转化的重要作用

目前在我国的煤炭市场上,原煤所占的比重最大。用户根据合理、有效、经济利用能源的原则,对煤炭的品种和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如对煤炭粒度的要求,煤气发生炉要求粒度为50~25毫米,蒸汽机车要求粒度为25~8毫米,一般工业层燃锅炉要求粒度为25~6毫米,火力发电需求使用末煤。如果用户买到的是原煤,根据使用要求,用块煤的要把原煤筛分,剩下的粉末煤使用不上,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用末煤的用户需要把煤粉碎,要添置破碎设备并增大动力消耗,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再如对煤炭的质量要求上,炼焦煤灰分每增加1%,焦炭灰分将增加2%,炼铁焦比要增加3%;燃煤灰分每增加1%,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就降低1%;高炉喷吹煤粉,灰分每降低1%,置换比将提高1.5~2%。若煤炭能源生产基地单一品种向外输送销售原煤,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单一品种的产品结构,不能适应广大用户的要求,其自身的经济效益也不好,社会经济效益更差。用户强烈地呼唤,煤炭生产基地通过煤炭加工转化,来改变煤炭生产的产品结构。

煤炭加工转化除了可以改变煤炭行业本身的产品结构外,在改善经济区的产业结构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例如煤炭加工转化可为农业提供化肥、农药、塑料、蛋白饲料、液体燃料等;可为轻工业提供三大合成材料(化纤、塑料、合成橡胶)、医药原料、染料、涂料、溶剂、助剂、增塑剂、洗涤剂、煤气等以及其它冶金化工建筑用原材料。无疑煤炭加工转化将改变煤炭能源基地原来的“脏、重、险、贱”的产业社会形象,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煤炭加工转化具有保护环境、节运、节能和增值的重要作用。

1、保护环境的治本之策。

能源(特别是煤炭)的生产利用与环境质量息息相关。煤炭本身是一种含有多种杂质的不干净的固体能源,直接燃煤获取能量的方式将产生大量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烟尘、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以及化学烟雾。我国目前正处于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应该吸收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教训,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避免重蹈覆辙。我国人口的增加,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的膨胀,能源消耗的增加,森林植被的破坏,其大气环境,特别是城市大气环境日益恶化,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普遍属于以颗粒物、二氧化硫为主要污染物的煤烟型污染。兰州、太原等北方城市的采暖期尤为严重。酸雨是我国南方突出的环境问题,沿长江18个城市,沿海17个城市均出现大面积酸雨,尤以重庆到贵阳及其周围地区最为严重,产生煤烟型大气污染和酸雨的主要成因都与直接燃烧原煤密切相关。

由于煤炭是我国的当家能源,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出路在于改善煤炭产品结构,彻底摈弃燃烧原煤的原始利用能源的方式,发展洁净煤技术,煤炭加工转化是其最主要的手段,是保护环境的治本之策。煤炭的筛分可以减少烟尘40%以上,洗选可以减少60%以上的灰分和50%的黄铁矿硫;型煤可以减少烟尘50~80%,减少硫氧化物40~75%;土焦改机焦可以减少有害物质排放量的70~90%。工业锅炉燃烧水煤浆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低,氮氧化物生成量少。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洁的煤炭利用途径。煤气化的好处在于燃烧前脱除气态硫和氮组分,粗煤气中二硫化氢,可在气体冷却后通过化学吸收或物理吸附等方法脱除,可脱硫90~99%,粗煤气中的氮容易除去,还可回收氨。通过煤炭加工转化,可以使人们拥有一个蓝天碧水的生存环境。

2、节省运输能力。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17个省市人口密集,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工业总产值约占到全国的80%,而原煤产量约全国的46.7%。我国西部地区原煤产量占全国52.9%,而工业产值仅约占全国的20%。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格局难以改变。煤炭是大宗物资,又需长途运输,使我国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铁路运力难以承担。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省,每年约以2亿吨以上的原煤向外运输,以平均含矸率15%计算,即运输矸石3000多万吨,需占用52万多车皮,平均运距为426公里,就要浪费运力127.8亿吨公里。搞好煤炭加工转化,通过筛分拣矸降低含矸率;通过洗选,降低煤中的灰分和硫分;通过炼焦,使之“能量富集”变成高载能体等等,使具有同量能量的能源载体运量减少,等于广义上增加运输能力。例如建设一座800~1000万千瓦的燃煤电站,便可相当减少一条单线铁路的运量(3000万吨/年)。利用精煤炼焦2000万吨(矸石和洗中煤就地利用),其焦炭的一半和焦油、煤气就地转化,也相当于减少3000万吨/年的运煤量,其他加工转化产品约可减少运量0.5~7倍,如一吨甲醇耗原煤1.5吨,1吨洗精煤耗原煤1.4~1.6吨,1吨活性炭耗煤4~8吨,1吨合成汽油耗煤6~7吨等。以山西为例,2000年晋煤产量将达4~4.5亿吨/年,如能就地转化煤炭三分之一,便可节约运力约1亿吨,那末晋煤的运输紧张的局面可以大为缓解。

3、节能的有效手段

原煤经过加工转化,使用户得到各自需要的品种或二次能源,提高了能源利用率,节能效果好,有益于贯彻“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我国能源发展总方针。试验表明,把供应电厂的原煤改成供应末煤,一般可节煤2%,显然只要把原煤经过筛分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把粉末煤加工成型煤的节能效果更为可观,民用型煤比烧散煤热效率可提高一倍,一般可节煤20~30%;在工业炉窑使用型煤可节煤15%。工业锅炉用炉煤占原煤产量的三分之一,约4亿吨,工业锅炉改烧型煤后可节煤约6000万吨。我国产值能耗高居世界各国榜首,燃料热能利用率只有28%,而国外先进水平已达到50%左右,可见我国节能潜力之大。节能应治本抓源,煤炭加工功夫是有效的节能手段。

4、诱人的附加增值

以挖原煤──运原煤──买原煤的生产流通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下是众所周知的。煤炭加工转化可以使原煤附加增值,把资源优势变成商品优势,必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煤炭经筛分按大块、中块、混煤三级出售,可以增加销售收入20~30%,筛分设备投资一般两年内即可收回。洗选可以降低煤的灰分和硫分,每洗一吨原煤可以提高经济效益50%以上。1991年我国原煤入选仅18.1%,洗选效率为85%,而发达国家原煤已全部入选,洗选效率达95%以上。焦化工业不仅使原煤变成了焦炭,提高了煤的价值,而且使煤炭中有用的物资在焦化(干馏)过程中产生的煤气及煤焦油得以回收和利用,煤焦油的进一步加工,可以获得种类繁多的芳香和杂环化合物,是生产染料、医药、农药、合成材料的原料。据估算,如以焦油的产值为一,加工成塑料产值可增加10倍;加工成合成染料产值可增加40倍,加工成化学药品产值可增加80多倍。从焦油中可以提取400多种产品,若进一步加工可以得到万余种产品。加工深度越高,产品的价值越高,电石──乙炔化工、碳一化工都有宽广的下游产品系列,可以推动化学工业的发展,煤炭加工转化诱人的附加增值,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希望之所在。

三、能源重化工基地财力与煤炭加工转化两难处境及出路

根据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国家确定建设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在选择基地称谓时,选择并确定称之为能源重化工基地,而不称煤炭基地,是结合中国能源国情经过深思熟虑和高瞻远瞩而确定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目标是在基地内建设大型联合企业,包括煤、电、化工、建材、冶金、机械等综合经营,大搞煤炭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炭加工转化深度,以此来构筑我国的能源生产和能源销费的合理布局,繁荣经济,使基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大型能源重化工基地成功的建设是有先例的。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是美国东部的最大煤田,实测煤炭储量为1320亿吨,占该国实测储量的三分之一。这样一个自然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由于因开采投资少,一度是美国最贫困的地区。阿巴拉契亚贫困所引发的危机在美国造成震撼和重视。1965年正式制定了一个六年计划,联邦政府为这个六年计划提供了巨额资金,用于改善矿区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吸引了企业家投资纷至沓来。到1969年,阿巴拉契亚经济增长率超过了全国年均水平。该区煤炭产量4.2亿吨,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2%;发电量480亿度,占全国发电量的61%;钢产量630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60%。钢产量的增加带动了煤炭炼焦业的发展,炼焦业的副产品煤焦油加工,带动了合成材料、药品等下游产品的发展。该区域内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优化,经济实现了良性循环,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德国的鲁尔区煤炭综合利用也是这方面的成功例证。

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已十余年了,基地的一次能源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81~1991年山西向全国输出原煤16.47亿吨,外运煤炭占全国外调总量的78%以上,供应全国26个省市。1991年原煤产量达2.92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四分之一以上,比1980年的1.21亿吨,增长141%;煤炭净调出量1991年为2.06亿吨,比1980年的0.77亿吨增长168%。山西煤炭的大量外输,有力地支援了兄弟省市的经济建设,为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的局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走势却不容乐观,基地建设十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速度比全国低0.8个百分点,工业增长速度1988年山西比全国低5.8个百分点,1992年低12.5个百分点,山西整体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在全国位次下降。与此相应山西人民生活水平与全国的差距亦呈扩大趋势。1980年山西人民生活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6元,为全国水平的92%,1992年差距扩大到107元,仅为全国水平的85%。以上一组统计数据所暴露的问题是长期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体制、机制、产业结构等原因外,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一是煤炭采掘,单兵突进,煤炭高强度开采,重型经济结构加上产品结构单一(煤炭作为支柱产业,产品以输出原煤炭为主),产品附加值小,资金利税率低,自我资金积累能力低。二是基地建设投资严重不足。众所周知,投资是经济实现增长的先决条件,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看,“六五”时期,山西为265.4亿元,辽宁为444.75亿元,山东为595.5亿元。“七五”时期,山西为542.3亿元,辽宁为1157.39亿元,山东为1531.9亿元。从绝对值上看,十年间,山西比辽宁少投资794.44亿元,比山东少投资1319.7亿元。从投资的增长情况看,“七五”时期与“六五”时期相比,山东增长了1.57倍,辽宁增长了1.60倍,而山西只增长了1.04倍,辽宁与山西的经济结构相似,而投资水平的差距却如此之大。令人羡慕的“山东速度”从客观上讲主要是得益于较高的投资水平。山西的投入严重不足是基地功能萎缩建设受阻的重要原因。如果把基地建设初期全力以赴抓原煤生产视作第一战役,主要解决一次能源的有无问题,已取得成效。第二战役是搞好煤炭加工转化,是篇大文章,需要高科技、大投入,是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方向,会使之锦上添花。

扩宽融资渠道,提高投资水平才能使山西从财力和煤炭加工转化两难的阴影里走出来。

──提高中央对能源重化工基地的投资水平,并向煤炭加工转化项目倾斜。国家在实行能源开发西进战略时,应步步为营,山西基地的煤炭综合利用必须得充分重视,取得成效,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纽带。

──基地的各级政府开源节流,并大力加强税收的征管工作,扩大财源,积极筹集建设资金。

──发展与沿海省市的横向经济联合,吸收外省市的资金,合资发展煤炭加工转化。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产品可按投资比例分成。

──发行股票和建设债券,采用民间集资的方式,筹集煤炭加工转化资金。民间投资在遵守国家财政法规的前提下可由国家银行、投资公司和企业多种形式办理。山西人民历来有节俭积蓄的优良传统,社会上有大量的闲置资金。发行股票、债券可以把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基金,搞好煤炭加工转化,为山西人民造福。

──各级政府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开展地产的开发和土地租赁、拍卖,筹集“煤炭加工转化基金”。

──利用国外资金。目前可利用的外资来源和形式,大致有出口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政府贷款、合资经营和补偿贸易、租赁贷款以及对外发行债券等。

出口信贷是西方国家出于输出设备的国际竞争,为扩大出口,对本国出口商提供担保和利息补贴,以鼓励本国商业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提供贷款,以解决买方资金不足,延期付款的一种办法。出口信贷的贷款利率低于市场利率,贷款偿还期较长,一般为6~8年,我国与一些出口国家银行签订的买方信贷主要由中国银行统一归口办理。

国际金融机构是指联合国下属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贷款必须用于一定的工程项目如能源交通,环境保护,公用设施等。煤炭加工转化项目在此贷款范围内,近年来世界银行对我国的能源及环境工程方面提供贷款较多。一般情况下,提供项目建设费用中的全部或部分外汇需要,占项目全部资金的30%,其余由借贷方自行解决。贷款期限较长,最长可达30年,平均为十几年。其贷款利率一般情况低于资本市场利率。

政府贷款是一些国家从预算中拨出资金开展对外援助或促进本国出口贸易提供的贷款。政府贷款偿还期较长(一般为20~30年),贷款利率较低(一般为2~3%,甚至是无息贷款),通过双方政府签订协议,国家银行具体办理。例如日本经济企划厅建立的“海外经济协作基金”德国经济合作部设立的复兴信贷局,美国国务院设立的国际开发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设立的发展援助委员会等对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贷款均属这一类。

补偿贸易是外国厂商向进口国提供设备、专利技术等费用作为贷款,用进口企业项目的全部或部分产品分期返销补偿。

搞好融资,必须改善投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提高资金运行效率,应加速资金配置的市场化进程。

标签:;  ;  ;  ;  ;  ;  ;  ;  ;  

中国能源形势与煤炭加工改造_煤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