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环的整体教学策略_数学论文

圆的整体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单元知识结构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一册“圆”这一单元的内容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轴对称图形,其中圆早在一年级就已初步感知过。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的基础上安排的。学生理解了面积的概念,能区分面积和周长两个不同的概念,懂得用转化的思想把不会求的图形转化成会求的图形,如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这些内容的掌握为本单元的学习在知识和能力上奠定了基础。这里教师应注意的是以前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用直线围成的图形,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曲线图形对学生认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整个小学阶段,本单元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最后阶段,也是进一步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及其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一个新的飞跃。

本单元教材内容可概括成如下单元知识结构:

二、注重实验操作过程,准确把握本质特征

小学生几何概念的形成过程,是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为此,“九义”新大纲一再指出:“通过直观学习一些几何初步知识……”,强调“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在实际中运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教学“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知识时,不是简单的通过实验观察说明半径与直径、直径与周长的关系,而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学生动手操作。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按“画、剪、折、量”四个步骤进行。先要求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形实物,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动手剪下来,这里一定要指导学生把圆剪得尽量标准,为后面研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提供一个准确的实物依据,再要求学生将剪好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几次。这时应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折过若干次后留下的折痕,通过对折痕研究,得出圆心的概念,再用刻度尽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得出半径的概念,最后用刻度尺量一量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的长度,得出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2)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启发学生探索规律。在教学“圆的面积”让学生动手操作时,一方面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也像考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样,设法把圆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长方形),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所学的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从而找出计算面积的方法,而不是把计算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这样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面积计算公式,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3)重视操作活动中的“想”和“说”。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在操作学具学习数学时,要把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结合起来,也就是先把学习数学知识应用的智力活动方式“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又通过这一外部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智力活动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操作学具与“想”和“说”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空间观念。如通过有限次对折圆片得到的折痕来研究同圆中所有的半径、直径都分别相等时,应要求学生观察思考并说出:在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它们都分别相等。又如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在实际操作中不可能将圆分成无限多份后,再来拼成标准的长方形,这就得靠学生依据操作得到的近似长方形,在想象的基础上说出把圆分得的份数越多,拼得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这种紧贴操作活动的“想”和“说”,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三、充分利用教材因素,优化学生认知水平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也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因为数学是从人类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无不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法则而运动、发展和变化。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圆的周长是一条曲线,而教材上提供的两种方法都是采取“化曲为直”的方法。又如圆的面积是把圆形转化成长方形而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的。这里的“曲”与“直”、“圆”与“方”既对立又统一,没有一方,也不存在另一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双方可互相转化。在教学中,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向学生阐明数学知识,不但可使学生从中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而且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在教学中必须用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当圆心角为360度时,扇形就变成了圆,此时扇形面积与圆面积相等;当圆心角小于360度而大于0度时,圆心角大,扇形面积就大,但此时扇形面积一定小于所在圆的面积,圆心角小,扇形面积就小。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任何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事物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完善、深刻的。

标签:;  ;  

圆环的整体教学策略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