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圳更健康论文_钱艳1, 孙金颖2,张孙俊3

1青岛理工大学 理学院 山东 青岛266520

2青岛理工大学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山东 青岛266520

3青岛理工大学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266520

摘要:本文对影响居民健康的5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深圳居民健康水平表现为总体上升的趋势。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针对满足健康水平动态测控需求的16项评价指标,降维处理后得到3个主成分,并且得到的主成分能够解释所有指标86.47%的信息。设计出预防为主的方案解决类似“失配性”慢性非传染疾病的问题,同时提升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减轻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字:主成分分析;健康评估;慢性病

0 前言

当下中国社会人们自身健康与现代环境问题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人们在身体层面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困扰的同时,也遭受着各种环境问题。本文主要从深圳居民健康出发,研究影响深圳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

1 研究内容

(1)从影响“健康深圳”的生活、环境、卫生、医疗、文体等方面的因素入手,定量分析深圳居民健康水平的现状发展趋势。

(2)建立能够支持健康水平动态测控需求的社会公共卫生与环境评估模型,并提出有效解决类似“失配性”慢性非传染疾病、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可行方案。

2 模型假设

1)假设查得所有原始数据均能反映现实情况且真实。

2)假设对数据处理时,数据误差可以忽略。

3模型建立

3.1 居民健康水平的发展趋势

通过分析,得出居民健康水平的5个指标,即孕妇死亡率(1/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城乡居民达到《国家体制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孕妇死亡率(1/10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通过《深圳市卫生统计提要》和《深圳市国民体制状况公报》的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婴儿死亡率和儿童死亡率逐年降低,孕妇死亡率和居民死亡率有一定波动,且有降低趋势。

人均预期寿命

将人均期望寿命的影响因素细分为四种:生活因素,环境因素,卫生因素,医疗因素。以下将着重从环境因素与卫生因素加以讨论。

(1)环境因素

空气质量可视为空气中污染物的综合衡量指标,故查阅深圳市近几年的空气质量加以分析讨论。

深圳市总体空气质量虽然在2017年与2018年产生了明显的改进,但是2019年空气质量相对上一年产生恶化。空气质量的改善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持久的努力与跟进。

城乡居民达到《国家体制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

居民达到《国家体制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是反映居民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中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有所增长,但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2012至2017年深圳市体质合格人数比例分别为89.9%、90.2%、89.8%、88.5%、91.58%、92%,深圳市总体合格率表现为总体水平的上升。

3.2社会公共卫生与环境评估模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1]将多指标化为几个少数综合指标,通过降维技术将多个变量降为几个主成分,这些主成分保留了绝大部分的原始信息。

(1)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失配性”慢性非传染病的发展现状,得出满足健康水平动态测控需求的16项评价指标。分别为(1)实有床位数(2)卫生工作人员数(3)技术人员数(4)医生数(5)医疗卫生事业费(6)地方财政支出(7)医疗卫生事业费占地方财政(8)人均医疗卫生事业费(9)妇幼保健院(10)水资源总量(11)森林面积(12)森林覆盖率(13)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值(14)空气中二氧化氮日均值(15)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16)空气质量优良(二级)天数。

(2)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3)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并求出特征值分别为11.1810、1.5018、1.1526、0.8913、0.8913、0.6847、0.2708、0.1897、0.0618、0.0421、0.0156、0.0059、0.0025、0.0000、0.0000、0.0000、0.0000。前3个主成分解释了所有指标86.47%的信息,故取前3个主成分来替代原来的16个指标。同时计算原来的16个指标在3个主成分上的载荷,得出主成分分配为:

第一主成分:实有床位数、卫生工作人员数、技术人员数、医生数、医疗卫生事业费、地方财政支出、人均医疗卫生事业费、妇幼保健院、森林面积、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

第二主成分:医疗卫生事业费占地方财政、水资源总量

第三主成分:森林覆盖率、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日均值、空气质量优良 (二级)天数

(4)综合得分:

综上可得,通过上述3个主成分对深圳居民健康水平进行动态测控,将会在最大程度上接近所需达到的测控目标。

解决类似“失配性”慢性非传染疾病以预防为主,加强社区的公益保健宣传,提升人们保护环境和爱护环境的意识,倡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和机能。针对慢性非传染病的特定人群,对健康水平进行动态测控,制定相应的综合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金跃强.主成分分析法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04):39-42.

论文作者:钱艳1, 孙金颖2,张孙俊3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  ;  ;  ;  ;  ;  ;  ;  

让深圳更健康论文_钱艳1, 孙金颖2,张孙俊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