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德育教师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_政治论文

高校德育教师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_政治论文

高校德育教师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解决办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德育论文,解决办法论文,挫折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德育教师发生了许多新的心理反应,其中之一便是较重的挫折心理反应。改革开放是一场极其深刻的革命,它给社会带来了空前广泛而巨大的影响,使德育教师心灵同样发生了巨大震憾,在产生了适合时代需要的新观念、新思想的同时,理想、信念、价值观受到的冲击也很大,许多事情使他们热衷,许多问题又使他们困惑,在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中产生心理挫折。挫折心理主要表现为:难以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和成果的无力感;价值取向定位的困惑感;德育工作难以到位的失落感;无力面对现实的工作疏离感;缺少被人承认和尊重的自卑感。德育教师的挫折心理无论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还是对德育教师自身完善无疑是很大障碍,有必要对德育教师挫折心理的成因做一深入分析。

一、德育教师挫折心理的成因

1.成就事业的需要与其难以实现的矛盾

高校德育是一项塑造大学生灵魂的系统工程,其教育结果直接关系到党的事业由什么样人接班的重大问题。德育工作的这种地位和性质促成了德育教师强烈的成就事业需要感。德育教师一般都以自己教育对象能够成为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作为自己事业有成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目前德育工作的社会环境以及德育工作的特点,德育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教育难以转化为学生相应的思想观念、政治品质和道德行为,进而造成德育教师工作成果与目标的不确定性和难以实现。因为,一个学生的成长,受到遗传、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正反因素的制约,而当今社会大环境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尤为强烈,仅凭德育教师的个人力量,要达到控制诸多不利因素是十分有限的。由此引发的德育工作成果与目标的不确定性和难以实现,使德育教师的成就心理受到挫折,从自身上和德育工作上都产生了一种无力感,感到劳而无功。

2.成就人格的需要与价值观选择困惑的矛盾

德育教师作为塑造大学生人格的灵魂工程师,历来把自我首先成就高尚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他们要求自己所承担的育人角色,是为学生认可和效仿的理想人格楷模。他们以国家、社会、他人利益为重,最少考虑个人得失。他们鄙视那种一心为自己,一切向钱看,只想索取不肯奉献的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现象,传统的价值观、党和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市场经济带来的各种观念,无一不作用于德育教师头脑。以往德育教师修身立德、理想主义的价值观遭到贬低;甘为人梯、耐守清贫的品格被认为不合时尚;以功名财富占有多少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世俗的、功利性的、物质利益的诱惑,迫使许多德育教师价值取向转向现实需要方面,在多种导向及自身需要中进行选择,陷入价值选择的迷津:是继续教书育人,还是“下海”经商;是成就人格还是追逐名利;是关心生活的目的和意义还是关心生活的每一过程和生活手段。他们既想坚守他们原有的可贵的精神家园,但又发现已无法摆脱现实利益的诱惑。他们为自身价值选择的两难境际而痛苦和彷徨,深深地陷入了价值取向定位的困惑之中。

3.德育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与德育地位不能落实的矛盾

德育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在培养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虽然今天的德育工作比过去艰难和繁重,但是,德育教师从未因为工作艰难和繁重而退缩不前。然而,他们却为德育地位不能落实,缺乏良好的工作环境与个人发展的条件而忧虑,产生失落感。十余年来,由于落实学校德育地位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问题普遍存在,给德育工作和德育教师的不良影响是严重的:其一,学校德育目标、任务、内容、队伍建设及教师的工作建议,缺乏领导重视,德育教师为缺少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失去许多与其他教师同样的施展才华的机会而苦恼;其二,德育作为一门科学虽已被确认,但仍有许多人甚至一些领导不能把德育视作科学对待,德育教师在教师队伍中排在“二等教师”的地位,使许多献身德育事业的教师心灰意冷;其三,德育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多,他们不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扶持和培养,而且还面临着学习工作任务重、生活负担重、工资低、住房少等许多实际问题,并被这些问题搞得身心疲惫,倍感失意。

4.工作责任感需要与工作疏离感的矛盾

大学生在他们学习、生活、交友等一系列成长过程中的欢乐、苦恼、期望与呼唤,无不成为德育教师最为关注的内容。为了塑造他们的教育对象,他们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表现出强烈的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但是,德育教师的责任感会不时地受到工作疏离感的干扰。所谓工作疏离感,就是指对工作疏远的心理感受。由于经商风、兼职风的影响,使德育教师难以安于现状;与各种职业比较,德育教师为自己艰辛的劳动和清苦的生活所换取的社会承认感到心寒;与其他专业的教师比,工资、待遇以及事业发展机遇方面的差距,使德育教师心态失衡;由于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学校工作条件不良,对工作成就的获得信心不足,对工作环境的改善无能无力。以上种种原因促使德育教师工作责任感和疏离感的强烈内心冲突,以致一些德育教师或是责任感下降,或是搞第二职业,或是毅然离职。

5.自尊需要与缺乏角色认同的矛盾

德育教师的自尊应该来自对德育工作价值的肯定,对德育教师自身的良好评价等方面。自尊需要是德育教师重要的心理特征。在目前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德育教师这种自尊需要与他们自卑感的冲突尤为显得突出。德育教师自卑感的产生主要来自对德育教师的角色缺乏认同,有工作环境方面的原因,也有工作本身的原因。工作环境的原因集中表现在学校对德育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加之价值观念严重倾斜者对德育教师的贬低,促发了德育教师内心的极度不平衡。而工作本身的原因主要指难以确定的成功概率。一般来说,成功概率越确定,成就取得就越有把握;越有成就就越令人敬佩,并获得他人认可,自尊心也就在其中获得了提升。

二、德育教师挫折心理的客观调适

德育教师的心理挫折感如果不能被正确对待,所造成的后果将十分严重。它降低了个体实现目标的积极性和自我完善的修养水平,甚至自我控制能力下降,行为发生偏差。靠德育教师自己进行心理调适是非常必要的,但客观上,学校也应尽量给德育教师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消除德育教师挫折心理屏障。

1.加强思想教育

虽然德育教师是专门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但德育教师本人的思想教育也需要常抓不懈。他们的身心也受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他们也会有烦恼、抱怨,甚至是攻击、倒退行为,他们的受挫感也许在某种程度上更强烈。因此,消除挫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第一,明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素质,确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在大事大非面前坚定立场。第二,树立远大理想和职业道德,不计较个人得失,在困难面前积极进取,百折不挠,以教书育人为荣。第三,不断学习进取,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力求自身素质达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第四,形成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塑造楷模形象,做到为人师表。既要搞宏观上的宣传激励教育、也要进行个别的说服帮助教育。教育的实质,是帮助德育教师化解消极情绪,激发健康情绪,达到经过外在的激励内化为自己通过实践不断实现对德育事业的美好追求。

2.引导德育教师正确面对现实

德育教师一旦某一思想环节出了问题,最佳办法,就是学校要引导德育教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面对现实,冷静、客观地分析受挫原因,调整不实际的目标,找出既符合实际,又有利于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措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进行心理调适。比如:德育工作是个人既得不到利,也难以图到名,成功性非常不确定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对此,德育教师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上的不平衡。面对这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冲突现象,学校就应该积极帮助德育教师面对现实,让教师们认清德育工作的特点,做可行性工作,不可好高鹜远,选择不切实际或难以一时实现的目标,找出获取成功的切入口,脚踏实地一步步去实践它。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地肯定和倡导德育教师的奉献精神,使德育教师切实体验到其工作的意义。

3.允许情绪释放,给以充分谅解

在实际工作中,德育教师总会遇到一些令人烦脑的实际问题,有时不免要对领导发泄不满,甚至采用攻击或倒退之类的言行,很容易使领导者本身的自尊受损。应当承认,消极受挫的反应往往使人反感,但它必竟是一种情绪性的非理智反应,是一时意志失控的表现。作为领导须给以充分谅解,不能将其与常态下的不良行为等同看待,要认识到受挫折的人是一个非常需要帮助的人,引发受挫的那些问题在受挫者本人看来是迫切的,是件大事,如不允许情绪释放,势必造成受挫者更大的焦虑与不安。领导者应创造和提供一种机会,让受挫者抒发他的情绪而不致压抑,并且适时地给予安慰、理解和积极引导。领导者越是能豁达大度,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越能表现出领导水平和领导素质。只有这样,受挫者才会意识到有人了解甚至理解了其苦衷,情绪才会渐渐平静,理智得以重新起作用,才会获得约束自身和克服困难的精神力量,从受挫的困境中走出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4.优化德育环境,增强凝聚力

如果德育教师所处的客观环境不利于他们工作的开展和个人的发展,这时就不能一味强调德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而要努力提供一个适宜于德育教师自身发展规律的、具有促进其进取机制的管理措施和制度,消除各种容易致挫因素。如:治理整顿校园秩序,改善不合理的工作环境;建立德育教师培养选拔机制,着力培养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为学术带头人,大胆提拔、任用有才干的德育教师;注重中青年教师的学习、进修,提供平等的晋升竞争机会;建立健全教学、科研环节的规章制度;切实解决德育教师生活上的困难以及其它实际问题。德育环境的改善和优化,必然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安心从事德育教育的教师就会越来越多。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这一大变革、大发展时期,学校德育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对德育教师势必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德育事业发展的高要求,德育教师克服挫折心理至关重要。只要德育教师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不计较名利得失,在困难面前采取坚韧不跋、乐观进取的奋进精神,挫折感一般可以避免、消除或减轻。

标签:;  ;  

高校德育教师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