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罗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涉及许多施工操作环节,无论从原料的选择、采购、使用,还是从实地考察到数据测量再到图纸要求,无不显示了混凝土施工技术体系的逐步形成。本文阐述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分析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策略。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前言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各方面的优越性能能够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需求,所以其使用量非常大。但根据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来看,一些项目中对混凝土施工不够重视,导致施工技术存在问题,从而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给我国的水利事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对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期长且工程量大、施工技术相对复杂和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1.1工期长且工程量大
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施工都是长期的建筑施工工期,最短的也要3 ~ 5 a时间内才能完成,这样不可避免地涉及资金也是十分庞大,整个过程需要施工蓄水量也是其他工程无法相比的,同时还要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建筑施工。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取合理的经济措施加以施工,并保证其施工质量。
1.2施工技术相对复杂
水利工程建设与以往的建筑施工不同,受其作业条件的限制,大多数采用是等级混凝土进行建筑施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会与地基开挖等一系列工程交叉同时进行,对此要求建筑施工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技能,协调处理好相互之间的施工作业。
1.3温度控制要求严格
混凝土裂缝大多数与温度有关,所以在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保证混凝土在灌浆时不会受到外界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最终影响质量。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2.1混凝土浇筑施工
在进行水利工程混凝土建筑之前,要先排除影响浇筑质量的外部因素,然后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严格控制,并且在施工中对钢筋施工和混凝土搅拌进行较好的处理。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浇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使用分层浇筑、自然流淌的浇筑方法,并在浇筑的过程中结合持续推移、斜向分段的方法,保证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能够一次性到底,避免浇筑不成形而再次施工。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在浇筑时不能加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度都能满足施工要求。
2.2混凝土振捣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尽量采用机械进行混凝土振捣,由于泵送混凝土有较大的坍落度并且流动性较好,所以可以使用斜面分两层布料施工法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振动的过程中要对时间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表面没有气泡并且有浮浆,不出现下沉的时候就可以停止振捣。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振捣全面,并且要在振捣的对称位置开展摊灰活动,这样能够让预埋件和钢筋保持原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基梁交叉的地方钢筋的密度较大,所以在振捣的过程中要以合理的方式对这部分进行振动,避免振动对基梁处的钢筋结构造成破坏。在浇筑进行到上表面的时候,要在标高的基础上找平,让平整度达到施工的标准要求。
2.3混凝土养护
水利工程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要对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由于不同的季节环境会存在不同,所以水利工程的混凝土养护也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在夏季开展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时候,要在养护的过程中不断向混凝土泼洒冷水,从而让混凝土内外的温差得到调整,避免混凝土因内外部温差而出现开裂现象,在夏季的养护工作应该尽量多持续一段时间。而在冬季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时候,在环境温度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洒水养护,但是洒水的次数要相应的减少。但是冬季气温一般较低,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冰冻现象,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过程中应该做好保温措施,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究
3.1水利工程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首先,在水泥原料品种的选择上,要结合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及技术标准,科学选择水泥品种,水泥品种的各项性能指标应符合行业生产标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要设置水泥质量的入场检验,对水泥材料的质量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等进行核查;在水泥材料的储存上,要根据其标号及类型不同,进行分类贮存,并做好相应的防潮措施,稳定水泥的性能。其次,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的质量控制上,要对粗骨料的含泥量、粒径及级配进行严格控制,对细骨料,应选择含泥量及级配较好的砂子等材质,在砂子的类型上,应结合水利工程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来确定,粗砂及中砂分别适用于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及普通混凝土。在混凝土配料所用的水质要求上,要采用干净水源,避免水质浑浊。第三,在水利工程混凝土配比及外加剂的确定上,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要求,通过配比试验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在对配比试验结果进行监督及记录后,由负责水利工程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实验室及专家最终确定出混凝土配比,并进行试配。
3.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环节质量控制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展前,要结合施工图纸,检测水利工程的预埋件(管)的方位布置情况及钢筋的数量和直径,确保预埋件(管)没有遗漏,然后在对水利工程模板的垂直度、截面积及标高加以确定并控制;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前,要仔细清理模板杂物,在进行洒水处理后再根据模板施工规范进行浇筑施工。在混凝土进入水利施工现场后,施工质检员应对混凝土的相关技术手续进行检查,并对混凝土的现场温度及强度采用观测仪器设备进行复检,如混凝土的坍落度、温度、强度符合浇筑要求后及时开展连续浇筑施工。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在浇筑水利工程竖向构件时,应先行设置厚度约100mm 的水泥砂浆垫层,在浇筑的高度上要小于3m。浇筑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水利工程模板、预埋件及支架的位移及变形情况,确保浇筑安全。
3.3水利工程混凝土养护环节质量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在水化热的作用下会逐步凝结硬化,此时要及时跟进混凝土的养护,通过温湿度的保持,减小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发生概率。首先,在水利工程模板拆除后,要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以7-14小时 为宜。其次,要对水利工程混凝土进行必要的隔离养护,隔离养护的时间应以40小时为佳。第三,如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季节温度较低,可以在常规的保水保温养护措施基础上,通过喷洒养护液的方式增强养护效果,并及时跟进混凝土内部、表面及周边温度的动态监测,以确定最佳的养护措施及方案。
结束语
总之,确保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更高的质量意义重大。因此,作为相关的施工和管理人员,需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严格地按照相应的规定标准进行施工,并且做好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新林.谈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4(06) .
[2] 史华卫.提高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技术措施探析[J].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4(01).
[3] 吴峥.浅析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02) .
[4] 连新强.浅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12) .
论文作者:丁燕鹃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过程中论文; 水利论文; 预埋件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