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缺乏管理会成为资本黑洞——论报业管理的组织再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报业论文,黑洞论文,资本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媒体的趋同时代来临。趋同时代媒体的核心价值就是优化的组织系统。媒体形成优化组织系统的方式是进行全面的组织再造,形成固化的企业生产能力、固化的企业创新能力和固化的人才再生能力;将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各个环节标准化,并形成一个可以随时修正失误的“管理回路”。趋同时代的来临,如果报刊企业不从自身的管理入手,扎扎实实实行组织再造,那么,一个又一个黑洞必将在未来的传媒业领域出现。
本文借用“黑洞”概念来形容报业投资的失败。如果投资一个房地产项目,搞砸了,可能还留下“烂尾楼”;可是投资一家报刊,如果失败了,将什么也剩不下。
什么才是报纸最真实的价值
回顾2004年传媒大事,北青传媒2004年12月22日在中国香港交易所挂牌无论如何不能被遗漏。北青传媒(1000,HK)这次全球发售4700多万股H股,占总股本的25%,共集资9.05亿港元。面对这样的一则新闻,作为多年的传媒投资管理工作者,笔者在想:在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什么才是一家报刊企业真正的价值?当然,北青传媒并不等于北京青年报社,只是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下属企业,是北青报社将广告、印务等经营性资产剥离成立的股份公司。可是,面对一家报业企业,不管是不是真的全部上市了,或者不管是不是上市了,作为旁观者,是否都可以问:这个企业到底值多少钱?它最真实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是多少?
在我国的现实政策和发展状况下,作为一家纯粹的报刊企业,主要的元素不外乎有两个:报刊号,团队。正所谓是:要是报刊社倒闭了,关了门,就是一块牌子(报刊号),一堆人,其他什么值钱的都剩不下。
由于准入制度的限制,报刊号在我国现阶段还是一个比较不错的“资产”。作为稀有的、多少带有一些垄断性质的“报刊号”,确实被很多有权力拥有的机构当作一笔资产保有和经营。有投资者来的时候,一分钱不出,就可以占有不错的股份。当我们评估一家报刊的真实价值的时候,不得不将报刊号作为独特的资源去计算。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报刊投资热”的逐渐退潮,以及国家在报刊经营有些方面政策的逐步放开,报刊号的价值正在不断萎缩。可以借投资概念中的“冰棍理论”说明:“报刊号”作为资产,一直在不断融化掉。什么时候一无所有,真不好说。所以,现阶段可以将之作为一笔“资产”;但是,如果没有实际的受读者欢迎的产品作为支撑,也很难作为“优良资产”而被评估。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冯小刚先生的电影《天下无贼》里的一句台词。报刊业本来就是手工业,核心的工作里面,任何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都用不上,只能靠人的头脑去想。所以,在报刊企业里,人,也就是团队,总是被作为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来评估的。但是,作为一家报刊,绝对不能把核心的价值放在几个有价值的人身上。明星制,好不容易造就几个名编辑、名记者,可是,由于没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待遇,跳槽了,怎么办?而且,任何人都不可能长期保持非常高的水准。所以,在评估一家报刊企业价值的时候,对于团队的评估,绝对不能太高。因为这可能是一群随时可能飞走的鸭子。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害怕不确定性。而人的行为,就是所有不确定性当中最不确定的一种。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一个报刊企业里面,其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报刊号,团队,在做价值评估时,都要被大打折扣。那么,一家报刊企业里面,还有哪些因素,在进行评估时不仅可以不打折扣,而且还属于核心增殖点呢?通过认真的观察和研究,笔者认为,一个真正好的报刊企业,最重要的价值因素应该是:一个固化的企业生产能力;一个固化的企业创新能力;一个固化的人才再生能力。这三个能力如果不固化,就不能称其为好的报刊企业;即使现在看起来挺好,但是,未来不见得就好。
媒体趋同:最终要以管理胜出
1979年1月28日,当上海的《解放日报》为了弥补春节期间没有照例缩版带来的损失,而在其二版和三版下端刊登了两条通栏广告的时候,他们没有想到,中国的媒介由此很快开创了经营管理的崭新局面。(《当代中国新闻史的丰碑——解放日报率先恢复商品广告的前前后后》,《新闻记者》1994年第8期)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中国媒体的经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从没有竞争你好我好到你争我抢血肉横飞,也不过短短二十几年时间。综观报刊业竞争的现状和趋势,笔者认为:媒体趋同时代已经来临。报刊企业必须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和方案上的准备。
首先,含金量最大的广告蛋糕谁都想要。
市场化的越来越彻底是一个不容置疑也无法抗拒的事实。任何一个投身于市场的报刊产品,基本要求都是利润的最大化。广告主要选择一个媒体做广告,也普遍要求投入产出的最佳比值。所以,任何一个报刊,不管怎样定位和设计,含金量最大的广告蛋糕只有一块,谁都想要。作为报刊企业,要独具慧眼垄断一块广告乐土,基本已经没有可能。你必须面对无数的竞争者。他们也许有比你更好的主意;或者,他们没有更好的主意,可是,他们随时可以向你借鉴和学习,然后超过你。
其次,全球化以及信息快速交流使公众注意力逐渐趋同。
这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几乎是同时,一首好的流行歌曲可以传遍整个地球。时尚流行花色,甚至任何流行话题,都几乎已经全球同步。新闻更不用说。9.11当天或者次日,全球所有的日报,头版头条几乎全部都是同一个标题和同一幅照片。作为报刊业的经营者,必须想方设法满足读者的需求;可是面对读者如此趋同的口味,如何能够保持创造性和活力?这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几乎难以解决。
第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独家的内容越来越难以实现。
对于新闻性日报,获得独家新闻的可能性几乎越来越趋向于零。对于杂志,想独家专访一个公众人物吗?你想什么,可能千里之外的人也和你想的一样。任何一个话题,最能够引起大众共鸣的角度只有一个;而且这个角度的任何信息,都已经在国际互联网上暴露无遗。你无法获得独家的东西,你只能和他们硬碰硬,别无选择。
最后,你苦思冥想得到的确实独特的好的内容处理方式,在出版一天之后就被完全地克隆。
可能会有越来越详细的法律,来保护独特的思路不被剽窃。但是,在模仿与剽窃之间,有很大的空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想法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上网查了好多资料,才有了这个想法;可是,别人也和你一样翻阅了这些资料。这种情况,你必须面对。
全球化最终导致的就是媒体的趋同。媒体,当然包括报刊媒体,是属于生产型企业:生产内容,供受查阅、消遣或者学习;同时,生产强大的传播能力(广告版面),供广告商购买以传播其品牌。但是,在趋同的时代,报刊内容可能和别人重复,传播能力可能和别人一样强大。怎么才能胜出?只有通过管理,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管理手段,为受众、广告商提供更好的服务,才会最终赢得竞争。
举例说明:北京几家早报
广告:都以大众消费品为主,略有区别,但是目标一致。不管这些报纸的经营者怎么解释,到任何一家做广告的广告主,也可能到另一家去做同样广告;广告商很少能够区别其受众群体之间的差别,他们感受最多的是发行量多与少。实际上,读者也感受不到,今天看《京华时报》的,明天可能就会买份《北京青年报》。
发行:小红帽、早上早、蓝骑士、京报发行。在零售报摊上,这些报刊摆在一起;征订普遍都围绕小区做工作,促销策略如出一辙,甚至为订户赠送的东西是同一个产品。这样,同一栋楼里面,301订的《北京晨报》,302邻居可能就订的《新京报》。你不能说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
内容:每天翻一翻,新闻几乎有一半以上是重复的。副刊虽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话题、风格,都差不多。
既然有这么多重复,那么,为什么受众们就选择了这个,而没有选择那个呢?关键是:管理,看哪家报刊管理到位。发行,哪家到的时间早,哪家的发行员热情周到;内容,哪张报纸设计更加人性化一些,让人看着更加舒服一些;广告,哪家的代理政策更好,对代理公司和广告主服务更周到一些。这些,归根结底关键是管理。谁管理得好,谁最终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媒体的趋同时代,管理的细节决定成败。
组织再造:趋同时代媒体的必然选择
对于传媒产业,其产品就不是大众的必需品——如果生产茶壶,质量比别人差一点,只要价格便宜点,也就卖出去了,因为无论如何它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是,如果报刊质量比同类的差,就是废纸一堆。而且,媒体本来就是个手工业。同样的一个采访,甲记者与乙记者,采访回来写的稿子肯定不一样。同样是一张报纸,我当总编辑与你当总编辑,报纸的风格就会完全不一样。可是最让读者喜欢的那个采访稿、那张报纸,肯定只有一个。就像一幅书法作品,那几个字我也会写,书法家写出来的一字千金,我写出来的却一文不值。这就是手工业生产的基本规律。
做报刊,一次两次质量比别人强不难,难的是保持每次做出来的东西都比别人强;做报刊,有一两个名编辑名记者出来并不难,难的是形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总是能够出现名编辑名记者。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实行组织再造,让优秀的企业生产能力得以固化,让优秀的企业创新能力得以固化,让优秀的人才再生能力得以固化。
实施组织再造的过程,就是将这些优秀的管理体系固化的过程。组织再造的三大要素就是流程、岗位和考核。
附图
图1 组织再造的实施过程
将报刊社内的编采流程、广告发布流程、发行管理流程(包括要数流程、稽核流程)等详细梳理一遍,全部规范化、标准化;并且形成可以自动修复错误的信息“回路”。报刊是智慧的加工厂,是手工业生产,没有生产线。报刊要产业化,就必须用现代化的流程管理的技术将这种手工业生产流水线化。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严格的标准。保证过程完美,结果就一定完美。这是现代的过程质量控制的思想。
岗位:
不要以为报刊管理不用太严格,一个岗位上多一个人少一个人一样。必须实行严格的定岗定员计划。本来应该是一个人的岗位,如果安排多一个人,工作效率不会提高反倒会下降。有些岗位,比如“流程管理员”,看似没有什么用处;可是用好了,对于报刊的正常运转、高效率运转,就能够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每个岗位的职责要非常明确。如果一件工作太重大,可以采取将一个重要的工作进行拆解,交给几个不同的人承担;但是,责任最好不要重叠。比如,报刊的导向把关问题——可以交由几个岗位来作为工作责任之一,一个岗位负责重大政治倾向问题,一个岗位负责中央近期有关宣传提示,一个负责地方有关宣传提示……等等,这样各把一头,责任清楚……操作更有效率。如果大家都负责,大家都提心吊胆,全部凭经验,结果随时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一旦出问题,大家都处罚——可是,下一次,大家又都犯同样的错误。
考核:
有了流程的确定和定岗定员,就一定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相配合。通过考核,让遵守流程、完成岗位职责的人得到实惠。科学的管理方案必须与考核相结合,才能真正得到实效。
编采系统流程的组织再造
通过组织再造的方式,将所有员工的工作,固化成一种流程。建立一种类似ISO质量管理体系一样的东西,将所有关键点上的工作标准化。这不是简单地“制度化”的过程,而是通过组织再造的过程,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严格的企业生产的增殖流程。让全体员工的智慧,能够通过这个流程进行提升,而不是磨损。建立一套完善的自我校正系统,通过这个系统,能够随时自动修正在企业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
1、内容源的全面覆盖
报刊要胜过竞争对手,首先是内容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强。要使内容比竞争对手强,就必须先保证内容源的全面覆盖。要不惜一切代价拥有所有竞争对手可能拥有的信息源。《深圳商报》有一句口号:“人一己百”,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传媒的竞争中,要在内容上胜出对手,就必须在新闻源的占有上战胜对手。
很多报社都有热线。竞争对手一个号码7条线,我为什么不能10条线?我的就要比他多几条,永不占线。实际上线路租金多不了多少,可是就在信息源上胜出一头。对通讯社稿源的占有。与其他城市兄弟媒体的交流,都要雷达扫描一样地跟踪。宁肯多花些钱,也要多买些稿子。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在这方面一定不能省钱,要有“好钢用在刀刃上”的气魄。
记者跑口,要对照地图、城市黄页等认真核查,不能有任何遗漏。对于记者和所辖口的联系,要形成标准化的每日联系和巡查制度,有没有新闻都要这样做,形成惯例。对于记者所跑口的新闻联络人,最好能够在报刊社留底,以免在记者请假或者辞职的时候,断了线索,遗漏了新闻。实行责任制,如果出现漏掉新闻的情况,都必须及时追查,以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
2、编辑过程的增值流程
有了新闻源的全面覆盖,如果在编辑的过程中,记者的稿子经过加工越来越好,这样在每一个编辑环节上,都形成一个增值的操作流程,我们的报刊最终出来一定就是最受读者欢迎的。
在编辑的每个环节上,都要形成严格的标准化的操作程序。比如:选题确定程序;内容交接程序;采访过程协商程序;编采交流程序;政策风险避免程序;编前讨论程序;头版确定程序;美术编辑定稿程序……等等。有些程序是对一个小组的,规定一个小组必须讨论决定的,必须经过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有些程序是针对个人的,但是不能一个人拍大腿想,而是要规定从哪几个角度想,从哪几个点想,不能遗漏。标准化起来,最后形成自动自发。
3、回路管理纳入流程
所谓“回路”,也就是在报刊管理中的“回馈信息流”的管理。这种“回馈信息流”分为两种:编辑对采访的回路,以及市场对编采的回路。
编辑和采访之间的回路
记者将稿件交给编辑,编辑有权利将记者的稿子删改甚至直接“枪毙”。记者外出辛辛苦苦采访回来的稿件,结果被改得七零八落甚至干脆丢弃。可能记者采写的内容选材有问题,或者稿件写得不够好。但是,对于记者来说,怎么才能保证下一次能够更好一些呢?这不仅是记者的一篇稿件的是否能够刊登的问题,而是报社的管理是否有效率的问题。
每个记者的每次采访回来写成的稿件,都是报刊社付出工资采购回来的原料——即使不好,也是报刊企业花费成本得来的“财产”,任何一个报社员工都不能等闲视之,必须认真对待。所以,对于记者的每个稿件的处理,编辑的任何一个环节,如果有意见,都需要通过制度化的渠道提出来。这样,才能保证报社的信息流畅通,保证报社这样一个智慧密集的企业,内部的氛围是和谐的,内部的流程是增殖的,而不是不和谐的,衰减的。
在经过组织再造的报刊企业里面:记者和编辑的关系应该如图2。把报刊企业比做一个大饭店,记者是采购员,保证购买市场上最时鲜的菜;编辑是大厨师,用买来的菜,做出最好的盘。采购员天天上街,知道现在流行什么;大厨师专业做菜,知道什么样的菜符合顾客胃口。这样:买来的原料好不好是记者责任;炒出来菜好不好是编辑责任。分工明确,互相协作,就会成为一个好的集体。
附图
图2 记者编辑关系图编采和市场的回路
编采之间回路管理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编辑记者有效的沟通渠道,发挥编辑和记者两方面的能动性。报刊社是智慧的工场,智慧互相碰撞才能产生灵感的“火花”。其实,这种碰撞在一般报刊社里是经常发生的。组织再造就是要让这样的碰撞制度化,标准化。
报刊企业是信息加工企业,将社会上发生的新闻、流传的话题等等搜集回来,进行加工整理,然后再出售给受众。但是,作为报刊社的编采人员来讲:社会上的新闻很多、话题很广,怎么知道哪条新闻读者喜欢,哪个话题能够引起读者兴趣?所以,就必须听取市场的意见。要通过制度化、标准化的流程,让每一个编辑和记者,每一个员工,都能够在工作中自觉地“以市场为导向”。同时,要通过考核,直接将市场反馈和编辑记者的收入挂起勾来。这样,整个报社的每一个编采员工,就像一个个小磁针,都自觉指向同一个方向:“读者喜欢”。
编采和市场的关系应该如图3所示。好的编采是发行量和报纸影响力提高最根本的因素之一。将市场的反馈,科学地运用到编采的流程中来,避免编采人员想当然,闭门造车。通过在这样的方式,让“读者本位”成为每个编辑记者自觉的追求。
附图
图3 编采和市场关系图读者是编辑、记者最好的老师
在趋同时代没有到来之前,报刊最终是总编辑最后一人说了算。总编辑对于市场的判断和把握至关重要。实际上,这时候报刊的全部市场命运“赌”在总编辑一个人身上。在趋同时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每一个编辑记者都可能获得比总编辑更多的信息量。这时候,凭总编辑一个人的经验和智慧不够了,而且也不利于报刊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所以,必须通过组织再造,形成一个完善的流程,让编辑记者能够智慧激荡,共同完成对于市场的判断和决策。
那么,这时候总编辑干什么呢?一是管导向,把握报刊的生命线,不能出任何纰漏;二就是管流程,主持编辑记者沟通的流程,主持市场和编采沟通的流程,让编辑记者的智慧激荡更有效率。作为一个总编辑,实际上不用管得太多,——也一定不要管的太多,否则不容易形成内部交流和讨论的习惯——能够管好这两件事情就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媒体价值的核心是优化的组织系统
对于媒体产业投资,有很多说法,比如:大投入,大产出。这些说法对不对?对。从宏观角度讲,媒体的经营就像敲玻璃,只要使足劲,一下子就碎了;你慢慢敲,十年八年,没有任何效果。这就是大投入大产出。可是,对于媒体来说,绝对不是仅仅大投入大产出的问题。对于媒体,置于第一位的,就是一个优化的组织结构。
这个组织必须有比较固化的生产能力、比较固化的创新能力、比较固化的人才再生能力——这是非常重要的。没有这样的组织系统,现在看起来好的企业,可能是偶然现象,迟早会垮下来;有这样的组织系统,现在看起来不好的企业,一定会逐步好起来。
媒体的成功靠的是人。优化的组织系统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也能够提升优秀的人才。媒体必须面对市场。优化的组织系统能够始终紧贴市场运行,与竞争形成良性循环。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媒体的业务普遍都比较“虚”,不好标准化。但是,在媒体趋同的时代,就必须进行组织再造,实行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比如,对于媒体投入的资金,并不是越多越好。本来花100万就可以办好的事情,如果花了1000万,结果不是办得更好,而是最终因为钱太多导致管理上粗枝大叶,结果办砸了。优化的组织就是要将传媒企业的所有工作尽可能精细化标准化。在本来该花100万的时候,绝不要花1000万,101万也不要;在本该花1000万的时候,绝不要只花100万,花999万也不行。只有建立了这样的优化的组织,传媒才会有比较长远的竞争力。
标签:流程管理论文;